物理教学中如何更好落实核心素养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结合课标要求,设定教学目标,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教学任务,通过任务分解和问题设计,将“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素养目标落实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在体现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巩固“速度”、“位移”、“时间”等概念,增强学生的物理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关键词:核心素养;位移;速度;时间;规律
  1.教学目标
  2.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实验探究是为了让学生探究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一章已简单介绍打点计时器,本节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实验原理、处理纸带以及分析实验数据等,利用图像,寻找其中蕴含的物理规律。体会图像的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感受物理的美学。
  教学重点:熟练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画速度-时间图像。
  教学难点:各点瞬时速度的计算;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
  (2)学情分析及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在第一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也学习了位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为本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知识储备。这一节我们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看看小车的速度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整个认知探究过程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问题驱动、实验探究
  3.任务分解
  4.教学过程
  4.1  任务1:分析和选取纸带上的点
  4.1.1  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选取实验器材,参考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情况。
  4.1.2  教学建议
  问题1复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从理论推导理解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通过问题2让小组成员思考如何合理选取纸带上的点,知道舍掉开头过于密集的点,从清楚的点开始若纸带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较小,每五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 ,依次标号为0,1,2,3,4,5 (间隔是0.1s),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问题3让学生复习巩固位移的概念,回忆如何准确使用刻度尺,如何读取位移大小,达到准确测量及记录计数点间的位移的目的,为如何求出某点速度埋下伏笔。
  4.2  任务2:计算出所取点的瞬时速度
  4.2.1 问题设计
  4.2.2  教学建议
  求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时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通过设计问题1,复习巩固物理概念,让学生重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通过问题2,目的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方法的多样性,理解比值定义和极限思维在物理探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为顺利解决问题3做铺垫。通过由浅至深的问题导入,确定本节实验的核心任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求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突破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
  4.3  任务3:处理数据、得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4.3.1 问题设计
  4.3.2  教学建议
  通过问题1的设计,让学生体会在实验探究过程,紧扣实验目的,找出核心问题,养成科学思维素养;利用问题2引导学生如何直观构建物理量间的关系,猜想物理量间的关系(如图3用表格法记录,如图4用v-t图像记录),培养学生建立与直线运动相关的初步運动观念;通过问题3的设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了更高效直观得出实验结果,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根据学生的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拟合作出v-t图像(如图5),与学生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运用图象来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是一个难点,作图时要标明横纵坐标轴代表的物理意义,选择合适的标度,根据所得数据描点,观察和思考点的分布规律,总结出速度随时间成正比的变化规律,完成实验探究过程。
  4.4 任务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思考实验注意事项及改进措施
  4.4.1 问题设计
  4.4.2  教学建议
  问题1让学生对实验的探究过程进行情景重现,既达到巩固目的,又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应注意的事项?针对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最后适当提出拓展思考内容,提高学生的物理观念素养。
  综上,本节教学设计紧扣实验目的进行,围绕实验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核心素养,体现学生为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物理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4.
  [2]史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受迫振动 共振”的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2020(6) :4-7
  (作者单位:梅县区高级中学,广东   梅州   514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几何求值是初中数学难点之一,而“隐圆”问题是最常见的一类考题,此类问题综合性强,隐蔽性强,要通过分析和转化发现圆,而折叠中的最值问题也可以通过隐圆的方法来解决。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最值问题  折叠问题是中考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涉及的知识面广,方法灵活,训练思维能力效果显著。折叠问题考察了学生识别和理解几何图形的能力,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实际教
期刊
摘 要:为顺应时代发展,对小学生开展教育,不仅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包含领导力、敢于挑战自我、诚实善良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增加劳动知识,还可以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劳动态度,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推行,国家与社会越来越注重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STEM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全国各地都掀起了STEM教育的热潮。STEM教育将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中通过交流和合作进行实践和创新,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对学生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核心素质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STEM教育,科技体育运动  STEM教育以整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而课间组织跑操也是学生的重要活动之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增强身体素质,也能帮助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并且建设学校体育文化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在课间跑操过程当中积极组织学生,让学生遵守跑操规矩,并且能够通过跑操放松身心,提高素质。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育教育;课间跑操  课间活动是学生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让学生进行散漫的课间活动,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人们必备的一项素质就是科学技术素质。对农村小学教育来说,之所以要实施素质教育,主要就是为了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予以开发,使之创造精神得以有效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科技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础人才除了具备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外,还应该拥有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且初步的科技知识和能力也不能少,科技教育实施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现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对
期刊
摘 要: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是完整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信息技
期刊
摘 要:在教育事业中,家校共育已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学校制度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家校共育的不断推进,我们感受到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保障家校共育的有效开展,我们应在家校共育中合理定位,参与有度,修炼自我,让家校共育能真正以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为目标,丰富家校共育的内涵。  关键词:家校共育;合理定位;参与有度;修炼自我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这三者的无缝对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探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英语核心素养涉及到学习、思维、文化和语言四个维度,对新形势下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要想落实教学工作,教师需要从根本上调整教学模式。基于此,文章从科学建立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内容这几个方面简要阐述核心素养理念下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模式  前言
期刊
摘 要:地理是一门交叉学科,文理性质兼具。高中地理不仅与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有一定的关联,同时与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关系密切。本文选取高中地理之自然地理部分为例,分析地理知识与物理知识的融合,根据“热学”的基本概念,具体分析“热力环流”和东亚季风环流中所涉及的热学知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热力环流;物理;学科融合  引言:在高中阶段,一些学生虽认为地理学科较为有趣,但因某些知识点的难以理解而
期刊
摘 要:一个精心有准备的一日活动学习环境可以对幼小衔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促进幼儿学习过程。在推动幼儿用多重视角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它可以源源不断地给幼儿提供富有想象力的接触思考机会,会潜移默化地与幼小衔接的世界产生联结,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机,逐步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适应小学生活。研究发现部分大班级在幼小衔接环境创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创设目的性不明确、材料投放缺乏针对性、幼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