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生,老师您准备好了吗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u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校级评优课,还是区级的观摩课,当学生背着手、坐得笔直的时候,他们在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做好了上课的准备。随着简洁的课堂导入,顺畅而又不乏精彩的教学流程呈现眼前,赞叹之余,也不免发现其中一些转瞬即逝的微小细节,犹如“美玉上的瑕疵”,观之有些不雅,反复思考,觉得值得一提!
  现仅以一年级第二册《汉字真有趣》一课为例,选取其中几个教学片段,进行剖析:
  
  一、老师。您在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吗
  
  片断一
  教师将学生练写的“刃”字放在展台,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师:谁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写的字?  生:老师。我觉得他把“刀”字的最后一笔“、”写准确了,正好写在了竖中线上。
  【反思】片断中学生出现了很明显的错误,可我们的老师依舊面带微笑。用欣赏的目光望着他。被展示的字是“刃”,学生误说成“刀”,“刃”上的“、”应是从“横中线起笔”,学生却说成在竖中线上!难怪旁边的听课老师说:“简直是瞎说一气!”
  老师,您真的在听学生的发言吗?为何学生的发言中出现不规范甚至错误的时候,您却没有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纠错?看得见您歪头侧耳的动作,为何看不到您那颗真正能倾听学生发言的心呢?
   二、老师,您在讲什么
   片断二  教师点击课件,出示本课的认读词语,其中第一行的3个词语中有这样一个词语:笔画。
  学生练读大屏幕上的词语后,教师指名读。
  生:……笔画。(“画”读的是第四声)
  教师指第一行的这3个词语,带读。
  师:……笔画,注意“画”读的是轻声,这一行的词语第二个字都要读轻声。
  随后,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
  【反思】明明课件上“画”标的是第四调,可老师不仅读成了轻声,还强调提醒学生要把“画”读成轻声,听课的老师一时间议论纷纷。我仔细看了带来的教材,“画”在生字表中标(hu6),当它与“笔”合成词语时,教材上也标的是(hua),词典注音也和教材相同,并无轻声之说。看来,是我们的老师错了!
  虽说仅是一个字的读音,但今天错一点点,明天错一点点,日积月累下来,我们学生的语文基础就会出现问题。老师,您会心安吗?
  
  三、老师。您怎样评价学生的发言
  
  课堂上,老师恰如其分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它可迅速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有效学习。可课堂上出现的却是这样的评价语。
  片断三
  师:你会用“冷”说一句话吗?  生:特别冷。  师:这个句子很好!  片断四  师:谁有方法记住“冬”字?  生1:上边折文下边是两个“、“。
  生2:我这样看“冬”字,上面“夕”像个小亭子,下面的两个“、”像两个在玩耍的小孩。  师:好,请坐!
  【反思】老师在片断三中的评价缺乏准确性:“特别冷”只是词语不是句子。老师在片断四中的评价语只是廉价的表扬,犹如白开水。学生记字的方法多巧妙啊。形象、生动,可惜却因老师流于形式的评价。没能进入其他学生的记忆!
  细节展示生态。在某种程度上。细节同样也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所以,关注细节,也就是在关注我们的课堂的教学质量,因为,每节课正是由这无数的细节贯穿而成。我们在剖析细节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可以更多地思考我们的教学理念!所以,一节真正“亮眼”的好课,不仅需要学生做好准备。同时,也需要我们老师做好准备,而这准备不应只是锦上添花的教学设计和巧夺天工的精美课件。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文本内容,更要注重言语形式,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都蕴藏在具体的文字中。  一、精读教材是关键  教材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同时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的媒介。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阅读教学的深度。言为心声,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作者常常会精心选择和采用恰当的表达形式。因此,解读文本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读进去,感悟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  3.在欣赏诗歌中,培养鉴赏能力,提高品读词句的内涵。    课前准备  1.《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乐曲伴奏。  2.回忆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    教学策略  一、切入举隅,启动情感  1.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教师轻轻吟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出示课文中
教师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一定要充分利用课堂内有限的巡视时间,促使学生一课一得,甚至多得,尽可能地给学生释疑解惑。鉴于此,教师务必在课堂巡视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关注课堂间的巡视呢?    一、点、横、竖、撇、捺——“塑身正”蕴其美学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课堂巡视,并且在巡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有效的巡视不仅能规范学生正确书写
当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课堂上充斥着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而对于文章表情达意的形式几乎无暇关注。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截然分离,仅靠每周两节作文课,很难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平时教学中,我认真研读教材,以课文为习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习作训练有机地融进阅读教学中,学以致用,实现读写结合。
都说“创业难,守业更难”。细细品味,“守”本身就包含了“创”,要守住业就必须不断创业。有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社会的一切都在进步。就电脑来说,换代之快,让人应接不暇。如果创下电脑事业的企业只守着生产386,那么不管他的电脑造型如何美观,包装如何精美、豪华,相信现在的你要买电脑亦不会去抱回一台386。如此,可以想见该企业的发展方向——淘汰。唯有创新,继而生产486、586……才能守住自己的
语文教材正如教材编写者所说:无非是个例子。用教材教给学生的是语言习得的方法,是对语言领悟的能力,是对母语承载文化的认识和积累的途径。课文本身是单薄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局限的,但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却不是教好这篇课文而已,我们要毅然地完成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使命和文化使命,就必定要站在课文之上,站在教材之上研究我们的课堂。课堂给予学生的容量究竟有多大?  我们用文本启发文本的阅读,用文字对文字的
【问题思索】  曾看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读的:  师:“竟然”是什么意思?  生1:想不到。  师:想不到什么?  生2:想不到母亲这么轻。  师:怎么轻?  生3: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师:“我”为什么会想不到?  (生读这段中的部分内容)  师:母亲挑的担子多重?  生4:100多斤。  师:猜猜妹妹大约有多重?  生5:大约40斤。  师:
一、切入话题,激趣导入    1.新年到了,听说动物王国决定召开一个庆功宴,你们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动物联欢晚会的热闹场面。)  2.原来这是一个表彰有贡献的动物的大会。看到什么?请你跟大家说一说。  3.让我们来说说这些有益的动物。我们要保护有益的动物(出示课题),最后不仅要评出最佳表现奖,还要评出最佳听众和评点嘉宾。因此,同学们要认真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演讲,听完后要抓住同学的发言进行质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探究、读中体验,以升华情感。如何让朗读富有个性,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呢?笔者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雪儿》一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撷取这一课的教学片断(第四自然段)与各位同仁共享。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这一要求,结合农村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本课设计试图突出预设,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注重提升朗读、感悟的层次。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描写的特色,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升华和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