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春节,有朋友“不幸”游历了正要“变天”的埃及却有幸搭乘免费班机回到了家。此后不久,在“非洲雄狮”卡扎菲治下做工程承包的亲戚也在致富梦破灭后被运返回国……类似事件接二连三发生,政府国人均为之焦灼。如何更好地保护我海外公民和法人的利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逢此热点云集时刻,外交学院夏莉萍副教授的《领事保护机制改革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的视角》呈现给了读者。
读罢,忍不住要对著者说声谢谢,感谢作者辛苦数年把领事保护这个“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学术课题延伸到了“众里寻她千百度”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外交实践领域。无论是对该领域有兴趣的研究者、外交实践者,还是需要不时走出国门的普通人,读了此书,相信均会有不同斩获。
在此书中,作者对冷战结束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领事保护机制的改革情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改革的原因并对改革的积极意义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并在最后一章论述了主要发达国家领事保护机制改革对我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的启示。
在梳理了领事制度的发展历史并对相关的国际法原则进行分析后,作者总结出冷战结束之前领事保护实践的两个重要特点:单一性和被动性。单一性有两层含义:从国际上说,一般情况下,领事只对具有本国国籍的公民提供保护和协助;从国内来说,政府部门,尤其是外交部及其驻外机构是保护的实施者。被动性是指领事保护工作往往是事后补救性的。而在主要发达国家的领事保护实践中,冷战的结束改变了这两个特点。实施保护的不再仅是外交部,其他政府部门、企业、非政府组织甚至个人都参与到保护实践中来。被动的反应式保护也转向了事前预防,未雨绸缪、曲突徙薪式的预防措施让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得以最大程度的化解。
为何如此?这其中既有现实压力的需求,更有人权、公民社会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等深层次因素的影响,这些是作者多方论证后的结果。多年之后,你会发现,这或许不是最好的诠释,但在当时不多研究成果中,这是最系统的,也是最早的——如果有必要,您也可以加上之一。
既然改,就有成败得失。作者对此进行了详细评估。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改革只能是一个渐进的,不间断的过程,改革的积极影响及由此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毋庸置疑,改革赋予了外交新的特性,内政和民意更多地在领事保护领域得以明显体现。当然,捉襟见肘的领事保护人员配置因为多元参与而使矛盾得以缓解。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政府提供保护的范围及职责模糊了,非传统领事保护实施者的参与仍有较大的局限性,深知防患于未然的旅行警告也因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遭人诟病。总之,作者把问题明晰地抛了出来。问题的解决恐仍待有识者给予理论的指导,这样,实践者就会在摸索中少走些弯路。
至于中国政府在领事保护领域作为如何,作者在著作中写道,“‘师夷长技’体现了祖先的智慧,也反映了当代人的敏锐。”面对同样的国际大环境,面临类似的保护困境,中国政府以开放的态度吸纳西方国家在领事保护方面的长处。中国政府不仅在短短数年内初步创建了“以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并重”的领事保护预防机制,还不断完善了领事保护的应急机制。”但她也敏锐地指出,中国领事保护机制的预防性和多元性尚有待增强。
综观本书,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作者不仅是个不折不扣的网虫,还是一个亲历亲为的出色采访者。由于是本领域的“始作俑者”,著作中的大部分信息多是作者从各国外交部网站上的海量信息中查询、摘录、统计、总结形成。对于网站上语焉不详或无法得到的信息,作者通过一次次地采访有关人士逐一厘清。
作为领事保护研究领域的第一本专著,作者的探索结果或许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如领事保护方面的类商业化风险管理建设,领事保护运行的精细化管理等议题在本书中还有待触及,但该领域的研究洼地终于得以初步填补。
希望对本书的评判可以唤起更多专家对该领域的研究热情,也盼望领事保护的实践者们在阅读本书后进一步深思我国的领事保护实践。
逢此热点云集时刻,外交学院夏莉萍副教授的《领事保护机制改革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的视角》呈现给了读者。
读罢,忍不住要对著者说声谢谢,感谢作者辛苦数年把领事保护这个“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学术课题延伸到了“众里寻她千百度”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外交实践领域。无论是对该领域有兴趣的研究者、外交实践者,还是需要不时走出国门的普通人,读了此书,相信均会有不同斩获。
在此书中,作者对冷战结束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领事保护机制的改革情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改革的原因并对改革的积极意义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并在最后一章论述了主要发达国家领事保护机制改革对我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的启示。
在梳理了领事制度的发展历史并对相关的国际法原则进行分析后,作者总结出冷战结束之前领事保护实践的两个重要特点:单一性和被动性。单一性有两层含义:从国际上说,一般情况下,领事只对具有本国国籍的公民提供保护和协助;从国内来说,政府部门,尤其是外交部及其驻外机构是保护的实施者。被动性是指领事保护工作往往是事后补救性的。而在主要发达国家的领事保护实践中,冷战的结束改变了这两个特点。实施保护的不再仅是外交部,其他政府部门、企业、非政府组织甚至个人都参与到保护实践中来。被动的反应式保护也转向了事前预防,未雨绸缪、曲突徙薪式的预防措施让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得以最大程度的化解。
为何如此?这其中既有现实压力的需求,更有人权、公民社会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等深层次因素的影响,这些是作者多方论证后的结果。多年之后,你会发现,这或许不是最好的诠释,但在当时不多研究成果中,这是最系统的,也是最早的——如果有必要,您也可以加上之一。
既然改,就有成败得失。作者对此进行了详细评估。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改革只能是一个渐进的,不间断的过程,改革的积极影响及由此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毋庸置疑,改革赋予了外交新的特性,内政和民意更多地在领事保护领域得以明显体现。当然,捉襟见肘的领事保护人员配置因为多元参与而使矛盾得以缓解。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政府提供保护的范围及职责模糊了,非传统领事保护实施者的参与仍有较大的局限性,深知防患于未然的旅行警告也因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遭人诟病。总之,作者把问题明晰地抛了出来。问题的解决恐仍待有识者给予理论的指导,这样,实践者就会在摸索中少走些弯路。
至于中国政府在领事保护领域作为如何,作者在著作中写道,“‘师夷长技’体现了祖先的智慧,也反映了当代人的敏锐。”面对同样的国际大环境,面临类似的保护困境,中国政府以开放的态度吸纳西方国家在领事保护方面的长处。中国政府不仅在短短数年内初步创建了“以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并重”的领事保护预防机制,还不断完善了领事保护的应急机制。”但她也敏锐地指出,中国领事保护机制的预防性和多元性尚有待增强。
综观本书,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作者不仅是个不折不扣的网虫,还是一个亲历亲为的出色采访者。由于是本领域的“始作俑者”,著作中的大部分信息多是作者从各国外交部网站上的海量信息中查询、摘录、统计、总结形成。对于网站上语焉不详或无法得到的信息,作者通过一次次地采访有关人士逐一厘清。
作为领事保护研究领域的第一本专著,作者的探索结果或许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如领事保护方面的类商业化风险管理建设,领事保护运行的精细化管理等议题在本书中还有待触及,但该领域的研究洼地终于得以初步填补。
希望对本书的评判可以唤起更多专家对该领域的研究热情,也盼望领事保护的实践者们在阅读本书后进一步深思我国的领事保护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