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于它拥有挖掘不尽的“宝藏”,在于它持续显现的示范作用。于永正老师那些经典的口语交际教学实践,虽然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对时下的“口语交际教学”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以此为例,谈谈“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训练要注重整体性
当交际双方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所需要的不仅是听说的能力,还应当具备文明的举止、得体的谈吐、及时的应变能力等。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言语能力,还是一种融文明素养、听说水平、交往意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各种相关的能力因素看做一个整体,协同训练,共同发展。
请欣赏《轧面条》教学中的一个精彩片段:
生:(对着于老师)孙师傅,您好!
师:您好!看。这小同学真有礼貌!
生:我是民主路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于老师说。您买了一台轧面机,可是看不懂说明书。于老师叫我来教您怎样使用轧面机。
师:你的意思表达得很明白。可是我们说话还要得体、有教养。这两个词语请你考虑。(板书:叫、教。)“于老师叫我来教您使用轧面机”的“叫”字应换成什么词语更得体?
生:换成“让”字。
师:“让”和“叫”有区别吗?
生:换成“请”字!
师:“请”字就好多了,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生1:换成“委托”。
生2:还可以换成“嘱托”。
师:这个“教”字,别人说可以,但在这个情境中,自己说显然不太合适。别忘了,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位老师傅。
生:换成“帮助”。
师:换成“帮助”能说得通吗?说说试试。(学生摇头。)
生:换成“告诉”。
师:好!这样显得很谦虚。请你连起来说一说。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于永正老师不仅细心地提醒学生要讲礼貌(通过表扬的方式)。而且还花大气力引导学生推敲“叫”和“教”这两个字,让学生明白,词语该怎么用才准确,话要怎么说才得体。这些内容不是本年级也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但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角度看,它们和本课的重点同样重要。
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超过60次的“口语交际”训练,训练内容虽说各有侧重。但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听说、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形成真正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情境要凸显互动性
交际者,互动也。如果没有必要的“你来我往”,学生就难以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如果没有彼此的“对话碰撞”,学生就无法形成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起催化、促进作用的情境创设一定要凸显互动性,促使学生由单向的个体转化为双向的组合,并在双向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于永正老师深谙此道,在他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绝不会一个人“孤独”地“自说自听”,也绝不会简单地重复书本或他人的语言,学生总能主动地参与到交际实践中去,总是在不断思考和调整说话的内容、表达的方式。大体说来,于永正老师的做法可以概括为“在实战中练兵”和“像实战一样练兵”,“逼着”学生“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
“在实战中练兵”,就是让学生走向社会,到现实生活中进行真正的口语交际锻炼。于永正老师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总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情境,智慧地创造出各种机会,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平台。如采访、问路、买文具、写调查报告等内容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进行,外向的学生兴致盎然,谈兴更浓;内向的学生也会被现实所逼,不得不张开嘴,走进口语交际中去。社会大课堂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真实的环境、实际的需求、现实的效果让学生体验到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热情。
“像实战一样练兵”,就是要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把大社会搬进小课堂。于永正老师创设的情境可以分为四大类:转述性情境,如转述“通知”、写“留言条”等;描述性情境,如描述陌生人外貌等;说明性情境,如“介绍我的小制作”“小小展销会”等;思辨性情境,如“小小辩论会~学会调解”等。于永正老师为了想到一个好的点子,“常常达到‘食不甘味’‘卧不安宁’的程度”。因此,他创设的情境既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又极富刺激性和生活感,总是蕴含了充足的互动因素,总能激发学生内在的交际需求。
还以《轧面条》为例。于永正老师首先请学生看轧面机说明书,说说轧面的过程。如果到此为止,即便学生读得认真。说得清楚,但真正能进入互动交际的学生却很少,也体现不出口语交际的价值。于是,于老师又请出食堂的孙师傅,让学生教他使用轧面机。这样,一个诱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点就出现了。但一个说一个听仍然不是真正的“交际”,所以于老师故意安排孙师傅不停询问诘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生动逼真的“交际场”。与此同时,于永正老师还安排其他学生做“助教”,随时参与交际,自己则担任“顾问”,相机进行评点。如此,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了交际互动中,几个方面互相融合,彼此互补,形成了一个和谐、高效的言语训练机制。
三、评价要强调即时性
口语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表现稍纵即逝,评价的机会也稍纵即逝。所以评价的即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有些老师即时评价的意识不强,常常错过绝佳的评价机会,有的甚至习惯于用终结性的评价来代替与口语交际教学过程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这就使评价的导向、激励、诊断、反馈、总结、发展等重要功能大打折扣。于永正老师的评价及时、智慧,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让我们来欣赏《一块面包》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劝说“我”,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允许插话,都要参与。看谁有口有心,能说会道。于某,请你到前边来。(生摇头。)我不喜欢摇头,我喜欢听“让我来试试”。(于某勇敢地走上讲台,老师鼓励她大胆一点。)
生:于晓理同学,这是你扔的面包吗?
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众笑。)(一生站起来插话川、同学,请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我是四(1)班的,叫于晓理。
生: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
师: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众笑。于某一时语塞。师指出:对别人做的事发表意见,应从自己的角度说,而且态度要诚恳,要这样说,晓理同学,你把面包扔了我感到太可惜了。如果直接指责对方,就会激发矛盾。)
生:于晓理同学,我觉得把好好的面包扔了太可惜了。(师插话:这样说,对方就不至于抬杠了。)你想想,你妈妈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分一分地挣钱,你妈妈知道了会怎么想?
师:妈妈知道了会生气,会狠狠地批评我。(众笑。)(这时于老师立即提醒于某:看看黑板上的提纲,应该先讲什么。)
生:于晓理同学,你知道吗?粮食来之不易呀!农民辛辛苦苦地耕地,播种,施肥,浇水,收割,(师插话:脱粒。晒干。)付出了多少汗水呀!咱们上一年级时学过一首古诗——《锄禾》,你还记得吗?
师: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姐姐,我错了,我不该浪费粮食。(众笑。一生插话:把粮食加工成面包,不知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经过多少人的劳动!)
生:粮食的作用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铜,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酿酒,做点心,制造药品呢。(一生站起来补充:还能提炼味精,粮食是宝中宝。)我们生活虽然好了,但也不能忘记过去。还记得咱们学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吗?(一生插话:如果我们一人扔一块面包,全国会浪费多少面包呀!)
师:(拿起桌子上的面包)小姐姐,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帮助,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我错了!(说完给于某和全班同学行了一个队礼。生笑。)
这节课很精彩,精彩在教学设计上,精彩在学生的表现上,更精彩在于永正老师的即时评价上。于永正老师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评价“不断为课堂的进展导向、指谬、激励、维持和强化”。而且,这节课的评价不仅是于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生生之间也有良好的互动,这样,评价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于永正老师评价的语言、方式总是充满着童真童趣,洋溢着幽默诙谐。他的课堂也总是笑声阵阵,趣味盎然。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不断高涨,学习能力也在这高涨的热情中不断提高。
一、训练要注重整体性
当交际双方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所需要的不仅是听说的能力,还应当具备文明的举止、得体的谈吐、及时的应变能力等。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言语能力,还是一种融文明素养、听说水平、交往意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各种相关的能力因素看做一个整体,协同训练,共同发展。
请欣赏《轧面条》教学中的一个精彩片段:
生:(对着于老师)孙师傅,您好!
师:您好!看。这小同学真有礼貌!
生:我是民主路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于老师说。您买了一台轧面机,可是看不懂说明书。于老师叫我来教您怎样使用轧面机。
师:你的意思表达得很明白。可是我们说话还要得体、有教养。这两个词语请你考虑。(板书:叫、教。)“于老师叫我来教您使用轧面机”的“叫”字应换成什么词语更得体?
生:换成“让”字。
师:“让”和“叫”有区别吗?
生:换成“请”字!
师:“请”字就好多了,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生1:换成“委托”。
生2:还可以换成“嘱托”。
师:这个“教”字,别人说可以,但在这个情境中,自己说显然不太合适。别忘了,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位老师傅。
生:换成“帮助”。
师:换成“帮助”能说得通吗?说说试试。(学生摇头。)
生:换成“告诉”。
师:好!这样显得很谦虚。请你连起来说一说。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于永正老师不仅细心地提醒学生要讲礼貌(通过表扬的方式)。而且还花大气力引导学生推敲“叫”和“教”这两个字,让学生明白,词语该怎么用才准确,话要怎么说才得体。这些内容不是本年级也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但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角度看,它们和本课的重点同样重要。
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超过60次的“口语交际”训练,训练内容虽说各有侧重。但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听说、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形成真正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情境要凸显互动性
交际者,互动也。如果没有必要的“你来我往”,学生就难以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如果没有彼此的“对话碰撞”,学生就无法形成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起催化、促进作用的情境创设一定要凸显互动性,促使学生由单向的个体转化为双向的组合,并在双向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于永正老师深谙此道,在他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绝不会一个人“孤独”地“自说自听”,也绝不会简单地重复书本或他人的语言,学生总能主动地参与到交际实践中去,总是在不断思考和调整说话的内容、表达的方式。大体说来,于永正老师的做法可以概括为“在实战中练兵”和“像实战一样练兵”,“逼着”学生“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
“在实战中练兵”,就是让学生走向社会,到现实生活中进行真正的口语交际锻炼。于永正老师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总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情境,智慧地创造出各种机会,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平台。如采访、问路、买文具、写调查报告等内容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进行,外向的学生兴致盎然,谈兴更浓;内向的学生也会被现实所逼,不得不张开嘴,走进口语交际中去。社会大课堂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真实的环境、实际的需求、现实的效果让学生体验到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热情。
“像实战一样练兵”,就是要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把大社会搬进小课堂。于永正老师创设的情境可以分为四大类:转述性情境,如转述“通知”、写“留言条”等;描述性情境,如描述陌生人外貌等;说明性情境,如“介绍我的小制作”“小小展销会”等;思辨性情境,如“小小辩论会~学会调解”等。于永正老师为了想到一个好的点子,“常常达到‘食不甘味’‘卧不安宁’的程度”。因此,他创设的情境既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又极富刺激性和生活感,总是蕴含了充足的互动因素,总能激发学生内在的交际需求。
还以《轧面条》为例。于永正老师首先请学生看轧面机说明书,说说轧面的过程。如果到此为止,即便学生读得认真。说得清楚,但真正能进入互动交际的学生却很少,也体现不出口语交际的价值。于是,于老师又请出食堂的孙师傅,让学生教他使用轧面机。这样,一个诱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点就出现了。但一个说一个听仍然不是真正的“交际”,所以于老师故意安排孙师傅不停询问诘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生动逼真的“交际场”。与此同时,于永正老师还安排其他学生做“助教”,随时参与交际,自己则担任“顾问”,相机进行评点。如此,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了交际互动中,几个方面互相融合,彼此互补,形成了一个和谐、高效的言语训练机制。
三、评价要强调即时性
口语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表现稍纵即逝,评价的机会也稍纵即逝。所以评价的即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有些老师即时评价的意识不强,常常错过绝佳的评价机会,有的甚至习惯于用终结性的评价来代替与口语交际教学过程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这就使评价的导向、激励、诊断、反馈、总结、发展等重要功能大打折扣。于永正老师的评价及时、智慧,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让我们来欣赏《一块面包》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劝说“我”,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允许插话,都要参与。看谁有口有心,能说会道。于某,请你到前边来。(生摇头。)我不喜欢摇头,我喜欢听“让我来试试”。(于某勇敢地走上讲台,老师鼓励她大胆一点。)
生:于晓理同学,这是你扔的面包吗?
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众笑。)(一生站起来插话川、同学,请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我是四(1)班的,叫于晓理。
生: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
师: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众笑。于某一时语塞。师指出:对别人做的事发表意见,应从自己的角度说,而且态度要诚恳,要这样说,晓理同学,你把面包扔了我感到太可惜了。如果直接指责对方,就会激发矛盾。)
生:于晓理同学,我觉得把好好的面包扔了太可惜了。(师插话:这样说,对方就不至于抬杠了。)你想想,你妈妈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分一分地挣钱,你妈妈知道了会怎么想?
师:妈妈知道了会生气,会狠狠地批评我。(众笑。)(这时于老师立即提醒于某:看看黑板上的提纲,应该先讲什么。)
生:于晓理同学,你知道吗?粮食来之不易呀!农民辛辛苦苦地耕地,播种,施肥,浇水,收割,(师插话:脱粒。晒干。)付出了多少汗水呀!咱们上一年级时学过一首古诗——《锄禾》,你还记得吗?
师: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姐姐,我错了,我不该浪费粮食。(众笑。一生插话:把粮食加工成面包,不知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经过多少人的劳动!)
生:粮食的作用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铜,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酿酒,做点心,制造药品呢。(一生站起来补充:还能提炼味精,粮食是宝中宝。)我们生活虽然好了,但也不能忘记过去。还记得咱们学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吗?(一生插话:如果我们一人扔一块面包,全国会浪费多少面包呀!)
师:(拿起桌子上的面包)小姐姐,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帮助,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我错了!(说完给于某和全班同学行了一个队礼。生笑。)
这节课很精彩,精彩在教学设计上,精彩在学生的表现上,更精彩在于永正老师的即时评价上。于永正老师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评价“不断为课堂的进展导向、指谬、激励、维持和强化”。而且,这节课的评价不仅是于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生生之间也有良好的互动,这样,评价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于永正老师评价的语言、方式总是充满着童真童趣,洋溢着幽默诙谐。他的课堂也总是笑声阵阵,趣味盎然。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不断高涨,学习能力也在这高涨的热情中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