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95-02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才走入校门。虽然他们在幼儿园里也接触过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但那些知识不成体系。小学一年级的数学,简单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数学学习的過程中培养一年级小学生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那么,一年级小学生需要培养的学习能力有那些呢?我觉得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尤为重要:
1 注意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所以,对于才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是尤为重要。
1.1 引发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 一些喜欢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的孩子在游戏、比赛中,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也能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轻松,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培养孩子广泛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合起来。
1.2 注重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引入新课时,我们只要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并通过巧妙地设疑提问,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钳住,启迪他们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游戏引入法、直观引入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唤起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同时,刺激大脑兴奋中枢,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1.3 多夸孩子,让孩子在提升注意力上有动力。 “鸟儿要奋飞,老师的鼓励是翅膀;花儿要浇灌,老师的微笑是甘露。”大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何况孩子,如果想让孩子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所进步,那么仔细观察孩子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的点滴进步吧,及时予以鼓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教学中要多夸夸孩子们。
对刚上学的孩子的注意能力不能要求过高,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对注意力集中困难的学生多一些关注,通过适时的提醒帮学生维持注意力;教师还应该结合课堂学习内容组织一些专门的训练注意力的活动,促进学生注意品质的提高。
2 观察能力
数学观察力,是新课标中提出学生应必备的一种重要数学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开始。要使这一阶段的培养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到观察内容的指导,观察顺序的引导和观察方法的训练。
2.1 观察内容的指导
2.1.1 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观察内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主要依赖两种经验前提,一是已有的观察方法;二是旧有知识基础。学生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首先从观察单一物体数量的多少入手,然后逐步发展为不同类物体分类数量的多少,最后还要训练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将物体分类数数。例如,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第35页,这幅图把10个方块分成二部分,有几种分法?首先我和学生一起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摆出10个正方体分成两堆,这时我们就可以边观察,边摆,边讨论。10的分与合有几组情况,教师按照一定的规律把10的几种分法摆出来,让学生观察,这样做,还可以从上到下数出各部分的数量是多少。
2.1.2 观察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两个部分,数与总数,大小数与相差数,每份数与总数,一倍数、倍数与几倍数等数量间的四则运算关系。开始时,学生一般只会从一个角度去观察数量间的一种运算关系,以后就要逐步培养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幅图中的数量,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依关系。例如一年级第一学期第38页试一试中第一题图,它渗透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及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因为7+2=9,所以9-2=7,9-7=2。
2.2 观察顺序的引导
小学低年级数学要求学生掌握的观察顺序,可以有以下三种。
2.2.1 横着看,从左往右看,或者从右往左看,例如一年级第二学期第32页,看图统计,用实物图来表示一个数,它是从左到右。
2.2.2 竖着看。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例如二年级第一学期第19页,2的乘法口决,从上往下,借助直观图,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掌握2的乘法口决的规律。
2.2.3 从中心向周围扩展。例如一年级第一学期第43页加减混合。它是用汽车停车场车辆进出的情景来说明的。原来有4辆汽车,先开出1辆,再开进2辆,现在停车场里有几辆车?算式是4-1+2,这样就比较形象,让学生观察,再列式计算。
2.3 观察方法的训练。 观察的方法,就低年级而言,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具体地说,主要应进行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2.3.1 应用旧知,指导观察。 例如,教师让学生观察一幅画,图内有大小不同的8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按图意编出一道求一共有几个三角形的加法应用题,学生必须先回忆以下两个问题:
(1)要求图内一共有个只三角形,可以分成几部分?
(2)这些三角形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成两部分?回忆这些知识,就能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编出以下三道题。
A.图内有5个大三角形,3个小三角形,一共有几个三角形?
B.图内大三角形比小三角形多几个?
C.图内小三角形比大三角形少几个?
2.3.2 对比观察,找出异同点。 例如,给出9的乘法口决后(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4页)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比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帮助记忆。
(1)观察比较它们的积,发现下一句口决的积都比上一句多9,上一句口决的积都比下一句少9。
(2)观察比较它们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发现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的和都是9。
(3)观察比较它们积的十位数与乘数,发现积的十位数都比与9相乘的数少1。积的个位数就是10减去与9相乘的数的差。
这样训练能使学生学会以前者为参照物,逐一观察,逐一对比,有次序地找出前后观察对象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2.3.3 培养对比,设问,寻根究底的习惯。 观察对比能为学生思维的启动打开广阔的天地,但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观察能力的深刻性,还必须要求学生在找出规律的同时,多向自己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观察时能逐步养成“寻根问底”的习惯。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能力观察能力三要素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这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并时刻不忘培养他们观察能力,让他们做学习的小主人。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才走入校门。虽然他们在幼儿园里也接触过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但那些知识不成体系。小学一年级的数学,简单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数学学习的過程中培养一年级小学生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那么,一年级小学生需要培养的学习能力有那些呢?我觉得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尤为重要:
1 注意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所以,对于才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是尤为重要。
1.1 引发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 一些喜欢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的孩子在游戏、比赛中,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也能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轻松,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培养孩子广泛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合起来。
1.2 注重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引入新课时,我们只要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并通过巧妙地设疑提问,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钳住,启迪他们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游戏引入法、直观引入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唤起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同时,刺激大脑兴奋中枢,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1.3 多夸孩子,让孩子在提升注意力上有动力。 “鸟儿要奋飞,老师的鼓励是翅膀;花儿要浇灌,老师的微笑是甘露。”大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何况孩子,如果想让孩子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所进步,那么仔细观察孩子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的点滴进步吧,及时予以鼓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教学中要多夸夸孩子们。
对刚上学的孩子的注意能力不能要求过高,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对注意力集中困难的学生多一些关注,通过适时的提醒帮学生维持注意力;教师还应该结合课堂学习内容组织一些专门的训练注意力的活动,促进学生注意品质的提高。
2 观察能力
数学观察力,是新课标中提出学生应必备的一种重要数学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开始。要使这一阶段的培养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到观察内容的指导,观察顺序的引导和观察方法的训练。
2.1 观察内容的指导
2.1.1 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观察内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主要依赖两种经验前提,一是已有的观察方法;二是旧有知识基础。学生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首先从观察单一物体数量的多少入手,然后逐步发展为不同类物体分类数量的多少,最后还要训练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将物体分类数数。例如,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第35页,这幅图把10个方块分成二部分,有几种分法?首先我和学生一起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摆出10个正方体分成两堆,这时我们就可以边观察,边摆,边讨论。10的分与合有几组情况,教师按照一定的规律把10的几种分法摆出来,让学生观察,这样做,还可以从上到下数出各部分的数量是多少。
2.1.2 观察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两个部分,数与总数,大小数与相差数,每份数与总数,一倍数、倍数与几倍数等数量间的四则运算关系。开始时,学生一般只会从一个角度去观察数量间的一种运算关系,以后就要逐步培养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幅图中的数量,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依关系。例如一年级第一学期第38页试一试中第一题图,它渗透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及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因为7+2=9,所以9-2=7,9-7=2。
2.2 观察顺序的引导
小学低年级数学要求学生掌握的观察顺序,可以有以下三种。
2.2.1 横着看,从左往右看,或者从右往左看,例如一年级第二学期第32页,看图统计,用实物图来表示一个数,它是从左到右。
2.2.2 竖着看。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例如二年级第一学期第19页,2的乘法口决,从上往下,借助直观图,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掌握2的乘法口决的规律。
2.2.3 从中心向周围扩展。例如一年级第一学期第43页加减混合。它是用汽车停车场车辆进出的情景来说明的。原来有4辆汽车,先开出1辆,再开进2辆,现在停车场里有几辆车?算式是4-1+2,这样就比较形象,让学生观察,再列式计算。
2.3 观察方法的训练。 观察的方法,就低年级而言,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具体地说,主要应进行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2.3.1 应用旧知,指导观察。 例如,教师让学生观察一幅画,图内有大小不同的8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按图意编出一道求一共有几个三角形的加法应用题,学生必须先回忆以下两个问题:
(1)要求图内一共有个只三角形,可以分成几部分?
(2)这些三角形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成两部分?回忆这些知识,就能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编出以下三道题。
A.图内有5个大三角形,3个小三角形,一共有几个三角形?
B.图内大三角形比小三角形多几个?
C.图内小三角形比大三角形少几个?
2.3.2 对比观察,找出异同点。 例如,给出9的乘法口决后(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4页)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比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帮助记忆。
(1)观察比较它们的积,发现下一句口决的积都比上一句多9,上一句口决的积都比下一句少9。
(2)观察比较它们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发现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的和都是9。
(3)观察比较它们积的十位数与乘数,发现积的十位数都比与9相乘的数少1。积的个位数就是10减去与9相乘的数的差。
这样训练能使学生学会以前者为参照物,逐一观察,逐一对比,有次序地找出前后观察对象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2.3.3 培养对比,设问,寻根究底的习惯。 观察对比能为学生思维的启动打开广阔的天地,但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观察能力的深刻性,还必须要求学生在找出规律的同时,多向自己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观察时能逐步养成“寻根问底”的习惯。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能力观察能力三要素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这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并时刻不忘培养他们观察能力,让他们做学习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