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干预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诊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指标即SAQ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给予干预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对患者健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干预性护理 冠心病 生活质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53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23-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从而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1]。据统计,每年有将近千万人死于冠心病,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成为威胁人类的主要非传染性疾病。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我院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对冠心病患者给予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诊的冠心病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6—72岁,平均60.5±8.5岁,病程1—20年,平均8.5±3.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且排除认知能力障碍、严重心律失常等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等。
研究组患者在此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性护理,具体如下:①加强健康宣教:积极开展冠心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如发放自制手册,冠心病相关知识讲座等,主要内容包括冠心病病因、发病机制等基本常识、冠心病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冠心病发作的危险信号及简单急救措施、针对患者相关知识解答等。②心理干预:患者受到疾病的困扰,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而这些压力和情绪会产生应激反应,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缓解和调节患者心理压力,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动员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心理护理,多关心体贴患者,尽可能的给予患者鼓励、安慰与支持;同时鼓励并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调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③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如太极拳、健身操、散步等慢性运动方式,制定合理的作息安排,避免劳累等。④饮食指导: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多纤维食物为主,少食多餐,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⑤出院指导: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或家访,了解患者病情,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指导并监督患者保持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提醒患者定期复查。
1.3 疗效判定。对患者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即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进行评估,该表共36个条目7个维度,内容主要包括:精力、疼痛、情绪反应、躯体活动、睡眠、社交隔离、总指数和一个健康变化维度。最高评分100 分,最低评分0 分,生活质量总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就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SA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质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评价人类健康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冠心病作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类慢性病,在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目前,临床上尚无疫苗可预防冠心病,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性护理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对冠心病患者给予有效的干预性护理措施。
现代医疗模式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带动了临床护理理念的转变。护理服务不再仅仅关注患者的病情治疗,其要求护理人员将患者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给予全方位的身心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性护理不同于以往的常规护理,其更注重人本护理理念,在帮助患者治疗的同时,能够使患者身心都达到最愉悦的状态。多项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改善冠心病症状及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有利于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患者的不良情绪可促发或加重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从而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减少以此引起的应激反应,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在给予有效的干预性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以此证实,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干预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合而言,对冠心病患者给予干预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对患者健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平,张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下):50-51
[2]王江萍.干预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3,(7):270-271
[3]谢敏华,聂香妮.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2012,(3):106-108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诊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指标即SAQ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给予干预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对患者健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干预性护理 冠心病 生活质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53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23-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从而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1]。据统计,每年有将近千万人死于冠心病,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成为威胁人类的主要非传染性疾病。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我院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对冠心病患者给予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诊的冠心病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6—72岁,平均60.5±8.5岁,病程1—20年,平均8.5±3.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且排除认知能力障碍、严重心律失常等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等。
研究组患者在此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性护理,具体如下:①加强健康宣教:积极开展冠心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如发放自制手册,冠心病相关知识讲座等,主要内容包括冠心病病因、发病机制等基本常识、冠心病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冠心病发作的危险信号及简单急救措施、针对患者相关知识解答等。②心理干预:患者受到疾病的困扰,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而这些压力和情绪会产生应激反应,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缓解和调节患者心理压力,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动员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心理护理,多关心体贴患者,尽可能的给予患者鼓励、安慰与支持;同时鼓励并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调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③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如太极拳、健身操、散步等慢性运动方式,制定合理的作息安排,避免劳累等。④饮食指导: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多纤维食物为主,少食多餐,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⑤出院指导: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或家访,了解患者病情,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指导并监督患者保持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提醒患者定期复查。
1.3 疗效判定。对患者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即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进行评估,该表共36个条目7个维度,内容主要包括:精力、疼痛、情绪反应、躯体活动、睡眠、社交隔离、总指数和一个健康变化维度。最高评分100 分,最低评分0 分,生活质量总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就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SA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质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评价人类健康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冠心病作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类慢性病,在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目前,临床上尚无疫苗可预防冠心病,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性护理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对冠心病患者给予有效的干预性护理措施。
现代医疗模式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带动了临床护理理念的转变。护理服务不再仅仅关注患者的病情治疗,其要求护理人员将患者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给予全方位的身心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性护理不同于以往的常规护理,其更注重人本护理理念,在帮助患者治疗的同时,能够使患者身心都达到最愉悦的状态。多项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改善冠心病症状及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有利于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患者的不良情绪可促发或加重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从而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减少以此引起的应激反应,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在给予有效的干预性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以此证实,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干预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合而言,对冠心病患者给予干预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对患者健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平,张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下):50-51
[2]王江萍.干预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3,(7):270-271
[3]谢敏华,聂香妮.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2012,(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