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高师院校环境教育实施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课程资源有限、教学资源浪费、大文与大理未分开等。提出在学分制模式下,通过管理模式的改革来优化环境教育类课程资源;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构建合理的大文与大理类的环境教育知识体系;通过教学模式与途径的改革,加强环境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促进环境教育有效化。
【关键词】学分制 高师院校 环境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039-0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突出,如何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导思想。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在2008年的国家第六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升为环境保护部,说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但仅通过体制的改革、法律法规的控制是远远不够得,还需通过道德的约束,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理念。加强道德约束的最基本的有效手段是环境教育。目前对高师院校的环境教育开展的研究也较多,分别从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化、环境教育的必要性等不同层面分析[1-4],而基于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环境教育教学改革探讨未见报道。本文针对目前高师与院校环境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1 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1.1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各国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而高等教育是人才和教育储备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之一[1]。
1.2 是中小学环境教育改革的母机
高师院校作为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和承担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其环境教育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环境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而且还会发挥母机作用,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环境教育效果。因此,高师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及时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推进中小学环境教育改革和国民环境素质的提高奉献力量。
1.3 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较低,亟待提高
虽然高师院校在环境教育课程结构调整、资金投入、教学活动的规范化与多样化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大量的研究证实目前高师院校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仍较低[2],笔者对安徽师范大学7个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环境意识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整体偏低,主要停留在较低层次(表1);地理专业由于与环境问题的相关性比较大,学科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较多,学生的环境认知水平相对较高,说明环境教育还是有效果的。高低年级间同学的环境意识水平大致相当,说明大学阶段的环境教育实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师范院校应加大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力度。
2 高师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传统的学年制教学模式下,高师院校对环境教育重视不够,效果不容乐观,主要是如地理科学专业、化学教育、生物教育等各不同自然科学专业面向本专业学生开设的如《环境学概论》、《环境生物学》《旅游环境学》等相关的环境教育类课程,并且环境教育的价值取向上仍停留在强调环境知识、环保技能的传授,而忽视环境价值态度与环境伦理教育的培养,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能自觉实践环境理念;而对对人文、社科类相关专业如中文、英语、政治等专业很少或根本不开设相关的环境教育类课程。各校实行学分制后,学校均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同时,鼓励教师开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为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概论性的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相关专业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开设相关环境教育类课程,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各个方面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1 学分制下环境教育教学实施的现状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以及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加深,各高师院校趁学分制改革之机,在环境教育教学方面不断加强。
第一,环境教育类课程开设量大增。如安徽师范大学实行学分制以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环境科学学院等在保留院系环境教育类专业必修课的同时,相关老师还开设了大量的环境教育类全校性科类基础课,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健康与安全》、《化学与人类生活》、《普通化学》等课程,每年各专业学生纷纷踊跃选课。因此类课程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实际结合紧密,大部分学生对此类课程均比较感兴趣,学生的环境知识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
第二,环境教育途径不断拓宽。除了教师课堂讲授外,各高师院校还成立了环境保护协会和环境与健康协会等环保社团。学生通过协会或相关社团结合第二课堂素质的教育活动,开展了大量的环保实践活动,如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实践部举办的“二手书市”活动和社区节约用水评比活动;环科院学生开展的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宣传有关保护环境的内容和参观芜湖市朱家桥污水处理厂;环境保护协会举办电池以旧换新活动;国旅学院举办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等。学生社团的环境保护活动日益增多,形式多样,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
2.2 学分制下环境教育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分制有利于环境教育的实施,但鉴于各高校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不完善以及科类基础课管理模式上的问题,导致环境教育实施不理想。
第一,由于课程资源的限制,缺乏严格的审查。各高校学分制实施时间不长,在课程改革上处于不断摸索阶段,尤其是全校性的公选课,是由教师自由申报,由于教师资源的有限,有经验的教师受本院较重的教学任务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影响,而无暇顾及学校的科类基础课,而年轻教师往往因时间较多、经济原因,承担大量的科类基础课任务。而科类基础课的授课,并不象目前大家所认为的好上,是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因为要将高深的知识以非技术性、非专业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因此知识积累不多的年轻教师或专业性相关不大的教师是很难驾驭的。因为课程资源的缺乏,学校没有对相关课程资源进行严格审查,导致相关环境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缺乏统一性与系统性,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第二,大文、大理未分开。因为文理科专业背景差异太大,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需求也存在很大不同。从笔者开设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门科类基础课来看,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反映差异很大,如化学专业、生物专业等学生反映教学内容相对简单,而教育专业、摄影专业、体育专业、音乐专业等学生反映教学速度较快,内容相对较深。给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的把握带来一定的难度。
第三,选课无限制。学生反映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性较多。同类的课程如《绿色化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人类社会》等课程有很大内容是相同的,还有与院内开设的相关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重复。而学生选课中没有明显的限制,有些学生甚至同时选择了几门类似的课程,听起来感觉差不多,形成了教学资源和学生时间的浪费。
3 基于学分制的高师院校环境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
3.1 管理模式的改革
通过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发现大部分学生与老师对科类基础课的认识不够全面,学生认为是混学分的,老师认为自己的投入可能不值得,因为现在老师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工作任务均较重,若学校不重视科类基础课,老师自然把精力投入其他的领域,科类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差,老师对学生不满意,学生对老师不满意,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通过学校管理模式上的作用,首先,优化环境教育课程资源,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是完全能够激发学生对环境教育学习的兴趣的;其次,做好课堂教学质量监督与合理的课程考试机制,督促教师与学生思想上重视;第三,相关课程之间进行选课限制,比如说选择《绿色化学》的同学,系统就限制其选择《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或《环境与人类社会》等课程。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本专业已开设相关的课程,可以限制其选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类似的科类基础课,使有限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最后,建议分大文、大理进行选课,同一门课程针对大文、大理构建不同的内容体系。
3.2 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紧密结合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相关问题,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主线,选择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比如目前关注的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公平、生态补偿、生态文明等主题。构建新颖性、前沿性的课程内容体系。
其次,充分组合不同专业背景如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化学等方面的相关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开发两套专业知识体系,一是面向相关背景较缺乏的人文、社科类的学生,所以要求教学内容应通俗易懂,不能有太多的专业性很强的词汇,而是加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如增加“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等系列选修专题的内容,培养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学会运用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知识保护环境的能力;一是面向自然、理学、工科等专业构建的环境教育知识体系,除加强环保责任感的培养,还要侧重于环保技能的培养。
3.3 教学模式与途径的改革
首先,分专题专职教师讲授。现在基本上是一个老师讲授一门完整的课程,而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基本涵盖了整个环境科学领域的范畴,而单个教师又不可能具备所有这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课程分解成若干章节,由不同教师进行授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因人数太多,进行在实践中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很多的环境问题只有结合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而引起更多的理性思考。图片教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另外通过加强校园环境教育网络建设可以得到实现。
第三,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文化的教育功能。现今,各高师院校的校区均较多、面积较大,各校区特色不同,环境文化差异较大。学生可以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环境纪念日,以校园环境文化为素材,采用讲座、研讨、演出、竞赛、展览等形式,开展不同主题内容、不同形式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最后,加强大学生环保社团建设。引导学生环保社团组织好相关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环境科技立项、参观考察、垃圾分类、环保宣传展览、环保讲演和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高校环境教育的合理化和有效化。
参考文献
[1] 刘振军,薛发翠.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2):102-107.
[2] 陈润羊,齐普荣.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7,1:19-21.
[3] 朱亦仁,刘翠,王锦化等.高等师范院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课程化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3):95-98.
[4] 王晋,李定龙.高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7,2:146-148.
【关键词】学分制 高师院校 环境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039-0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突出,如何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导思想。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在2008年的国家第六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升为环境保护部,说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但仅通过体制的改革、法律法规的控制是远远不够得,还需通过道德的约束,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理念。加强道德约束的最基本的有效手段是环境教育。目前对高师院校的环境教育开展的研究也较多,分别从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化、环境教育的必要性等不同层面分析[1-4],而基于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环境教育教学改革探讨未见报道。本文针对目前高师与院校环境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1 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1.1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各国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而高等教育是人才和教育储备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之一[1]。
1.2 是中小学环境教育改革的母机
高师院校作为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和承担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其环境教育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环境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而且还会发挥母机作用,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环境教育效果。因此,高师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及时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推进中小学环境教育改革和国民环境素质的提高奉献力量。
1.3 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较低,亟待提高
虽然高师院校在环境教育课程结构调整、资金投入、教学活动的规范化与多样化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大量的研究证实目前高师院校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仍较低[2],笔者对安徽师范大学7个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环境意识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整体偏低,主要停留在较低层次(表1);地理专业由于与环境问题的相关性比较大,学科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较多,学生的环境认知水平相对较高,说明环境教育还是有效果的。高低年级间同学的环境意识水平大致相当,说明大学阶段的环境教育实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师范院校应加大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力度。
2 高师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传统的学年制教学模式下,高师院校对环境教育重视不够,效果不容乐观,主要是如地理科学专业、化学教育、生物教育等各不同自然科学专业面向本专业学生开设的如《环境学概论》、《环境生物学》《旅游环境学》等相关的环境教育类课程,并且环境教育的价值取向上仍停留在强调环境知识、环保技能的传授,而忽视环境价值态度与环境伦理教育的培养,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能自觉实践环境理念;而对对人文、社科类相关专业如中文、英语、政治等专业很少或根本不开设相关的环境教育类课程。各校实行学分制后,学校均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同时,鼓励教师开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为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概论性的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相关专业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开设相关环境教育类课程,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各个方面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1 学分制下环境教育教学实施的现状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以及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加深,各高师院校趁学分制改革之机,在环境教育教学方面不断加强。
第一,环境教育类课程开设量大增。如安徽师范大学实行学分制以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环境科学学院等在保留院系环境教育类专业必修课的同时,相关老师还开设了大量的环境教育类全校性科类基础课,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健康与安全》、《化学与人类生活》、《普通化学》等课程,每年各专业学生纷纷踊跃选课。因此类课程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实际结合紧密,大部分学生对此类课程均比较感兴趣,学生的环境知识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
第二,环境教育途径不断拓宽。除了教师课堂讲授外,各高师院校还成立了环境保护协会和环境与健康协会等环保社团。学生通过协会或相关社团结合第二课堂素质的教育活动,开展了大量的环保实践活动,如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实践部举办的“二手书市”活动和社区节约用水评比活动;环科院学生开展的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宣传有关保护环境的内容和参观芜湖市朱家桥污水处理厂;环境保护协会举办电池以旧换新活动;国旅学院举办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等。学生社团的环境保护活动日益增多,形式多样,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
2.2 学分制下环境教育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分制有利于环境教育的实施,但鉴于各高校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不完善以及科类基础课管理模式上的问题,导致环境教育实施不理想。
第一,由于课程资源的限制,缺乏严格的审查。各高校学分制实施时间不长,在课程改革上处于不断摸索阶段,尤其是全校性的公选课,是由教师自由申报,由于教师资源的有限,有经验的教师受本院较重的教学任务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影响,而无暇顾及学校的科类基础课,而年轻教师往往因时间较多、经济原因,承担大量的科类基础课任务。而科类基础课的授课,并不象目前大家所认为的好上,是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因为要将高深的知识以非技术性、非专业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因此知识积累不多的年轻教师或专业性相关不大的教师是很难驾驭的。因为课程资源的缺乏,学校没有对相关课程资源进行严格审查,导致相关环境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缺乏统一性与系统性,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第二,大文、大理未分开。因为文理科专业背景差异太大,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需求也存在很大不同。从笔者开设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门科类基础课来看,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反映差异很大,如化学专业、生物专业等学生反映教学内容相对简单,而教育专业、摄影专业、体育专业、音乐专业等学生反映教学速度较快,内容相对较深。给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的把握带来一定的难度。
第三,选课无限制。学生反映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性较多。同类的课程如《绿色化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人类社会》等课程有很大内容是相同的,还有与院内开设的相关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重复。而学生选课中没有明显的限制,有些学生甚至同时选择了几门类似的课程,听起来感觉差不多,形成了教学资源和学生时间的浪费。
3 基于学分制的高师院校环境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
3.1 管理模式的改革
通过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发现大部分学生与老师对科类基础课的认识不够全面,学生认为是混学分的,老师认为自己的投入可能不值得,因为现在老师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工作任务均较重,若学校不重视科类基础课,老师自然把精力投入其他的领域,科类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差,老师对学生不满意,学生对老师不满意,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通过学校管理模式上的作用,首先,优化环境教育课程资源,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是完全能够激发学生对环境教育学习的兴趣的;其次,做好课堂教学质量监督与合理的课程考试机制,督促教师与学生思想上重视;第三,相关课程之间进行选课限制,比如说选择《绿色化学》的同学,系统就限制其选择《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或《环境与人类社会》等课程。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本专业已开设相关的课程,可以限制其选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类似的科类基础课,使有限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最后,建议分大文、大理进行选课,同一门课程针对大文、大理构建不同的内容体系。
3.2 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紧密结合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相关问题,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主线,选择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比如目前关注的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公平、生态补偿、生态文明等主题。构建新颖性、前沿性的课程内容体系。
其次,充分组合不同专业背景如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化学等方面的相关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开发两套专业知识体系,一是面向相关背景较缺乏的人文、社科类的学生,所以要求教学内容应通俗易懂,不能有太多的专业性很强的词汇,而是加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如增加“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等系列选修专题的内容,培养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学会运用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知识保护环境的能力;一是面向自然、理学、工科等专业构建的环境教育知识体系,除加强环保责任感的培养,还要侧重于环保技能的培养。
3.3 教学模式与途径的改革
首先,分专题专职教师讲授。现在基本上是一个老师讲授一门完整的课程,而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基本涵盖了整个环境科学领域的范畴,而单个教师又不可能具备所有这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课程分解成若干章节,由不同教师进行授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因人数太多,进行在实践中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很多的环境问题只有结合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而引起更多的理性思考。图片教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另外通过加强校园环境教育网络建设可以得到实现。
第三,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文化的教育功能。现今,各高师院校的校区均较多、面积较大,各校区特色不同,环境文化差异较大。学生可以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环境纪念日,以校园环境文化为素材,采用讲座、研讨、演出、竞赛、展览等形式,开展不同主题内容、不同形式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最后,加强大学生环保社团建设。引导学生环保社团组织好相关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环境科技立项、参观考察、垃圾分类、环保宣传展览、环保讲演和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高校环境教育的合理化和有效化。
参考文献
[1] 刘振军,薛发翠.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2):102-107.
[2] 陈润羊,齐普荣.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7,1:19-21.
[3] 朱亦仁,刘翠,王锦化等.高等师范院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课程化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3):95-98.
[4] 王晋,李定龙.高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7,2: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