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德育工作与小学思品学科教学之我见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v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可对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如何做人奠定基础。德育工作深入小学思品教学工作要注意德育工作者与教师的结合;德育工作内容统领教学内容;德育工作者与教学对象——学生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思想品德;德育工作;渗透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更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一教育理念当今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懂得这一点,并能在教育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式做好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工作。不管你是教什么学科的,也不管你所教的学生年龄层次有何区别,教师都要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笔者作为小学思品学科的教师,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本文中谈谈如何在小学思品学科中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与小学品德教学的关系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所谓“重要途径”,既不是唯一途径,也不是一般途径,而是占有重要地位。除思想品德课教学外,还有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和各学科教学等。但是,必须看到思想品德课在诸渠道中处于特殊地位和起着其他途径所不能取代的独特作用。思想品德课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遵照自身的教学大纲,以比较系统的道德观点、道德观念,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每一个道德观点、道德观念的教育都是一场“阵地战”、“攻坚战”,像钉子入木那样,牢牢地在学生头脑中扎根,并引导学生相应地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课设置是小学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把它作为一门学生思想品德奠基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素质基础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为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奠定思想基础。那种把思想品德看作是一种软任务,将它贬低为为班主任工作服务的一种手段,无疑是扭曲了思想品德课本来的真实面目。
  二、德育工作对于小学品德教学工作的优势
  课堂教学是学生汲取营养的重要途径,而品德学科更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新课程下的品德学科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同其他学科相比它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统一,也就是说,新课改精神指导下的思想品德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怎样做人”,它在德育体系中的作用更大,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为学生思想观念的确立和品行的养成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和坚实的知识基础,而且采用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细水长流”、点滴浸润的方式,也为学生的接受、领悟和内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它概括了德育的实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对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如何做人奠定了基础。
  三、德育工作深入小学品德教学工作的模式
  1.德育工作者与教师的结合
  教师的角色地位决定了他的态度、作风和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态度、情感倾向、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言行举止都在教育学生怎样“做事”“做人”。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以及自身的示范作用对学识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思品教师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起重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以教师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物,教师的言行学生都有可能模仿,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每位同学。教师只要有德育意识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就会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实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正确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变学生。
  2.德育工作內容统领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本身就具有思想性和德育教育性,教材的很多知识点都体现了在现实生活中就要求教师运用书本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思想品德学科的思想性、人文性也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善于发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交易因素,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了众多的情感因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结论,主动去求索,使其在教材理论的指导下,用自己亲身实践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思品教师要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把握思品学科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近年来思品学科的改革趋势和考试考查的要求,更加注重现实生活,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借助思品的学科教学,从生活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是思品学科的新特点。
  3.德育工作者与教学对象——学生
  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德育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差异和个性的差异,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确定渗透内容的重点、深度、广度,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于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注意把集体教育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同时,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互动必然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具有社会意义。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更应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以便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形成正确的思想导向。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才能让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围绕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为主线,在师生互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也容易接受,师生关系也融洽,真正实现了“双赢”。
  总之,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大力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还需要思品教师在实际活动中不断地探索、丰富和完善,以期望把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更需要德育教育工作者以后不断地努力!
其他文献
教师依据音乐新课程的新理念,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让高中音乐鉴赏课变得“活”了起来。但是,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也在教学实践中凸现了出来:如何正确看待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学科综合问题?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处理学生的音乐理解与作曲家内涵不一致问题?如何真正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怎样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討。本人根据自己对音乐鉴赏教学的多年实践和思考,针对当前音乐
卒中也称『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患者即使得到救治,也常发生肢体残疾。卒中后还会有各种并发症,其中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达30%。我们特别邀请到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主任王春雪教授,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卒中后抑郁的防治与康复。
摘 要: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如今的高中历史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改革趋势,从过去单纯的凭着教师的灌教式教学法、依靠课本死记硬背,逐步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历史课上学生思维能力分析的培养在如何有效学习高中历史学习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人们对于历史课堂上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与能力培养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重大问题直接相关。我们加强生物科学教育,尤其是必须加强中学生物科学教育,是科学发展,实际需要所必须的。中学生物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生物课堂教学。因此,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认为要想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做到:  一、恰当设问,巧用实例和实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