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回归生活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uhi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某校两名九年级学生谎称身体不适,让同学向班主任老师请假,并到校外闲逛,进入游戏机房,最后两人身边剩下仅有的五元钱,为此产生了“搞”点小钱的欲望。中午时分,两人在路上采取了暴力手段,勒索他人财物,被派出所当场抓获……
  据调查,这两名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平平,从未发生过重大的严重违纪行为,甚至还算不上学校“后进生”。突发的案情让人始料未及,班级任课老师和同学们都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根据相关程序,警方、学校、家庭共同参与这两名学生的事后教育。
  为了促使这两名同学能在思想上、行为上都根本性的转变;为了保证他们将来能有更多、更好的人生发展机会;为了让其它同学同受教育、引以为戒,根据当时的实际状况,学校对两名学生做出了停课检查的处理决定。但教育不言放弃,停课并不停教,学校处心积虑,专门安排有关老师和同班同学进行帮教。有的老师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带上自己的备课本,为他们上门送教;也有的同学带上自己的作业和听课笔记,放学后主动送去同学之间的友情。在帮助补习文化课程的同时,鼓励他们重拾信心,接受这一次教训。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两名学生有了较大的进步,在随后的返校就读期间,表现良好,同时也顺利通过了初中毕业考试,中考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又重新走上人生的道路。
  有人说:德育教育要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德育最具魅力,主要因为它的对象是人的发展,而不是物的变化。德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向真、向善、向美的理性教育过程。学校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人的未来和人的发展,德育工作必须目中有人、以人为本。
  一、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教师谈“罚”色变,也不敢轻易地使用“罚”的手段
  但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没有惩罚,也就没有了规则,也就没有了学生个性张扬的方向。所以,从理性的角度思考学校德育,当教师“罚”名不言顺的时候,严格的家教成了学生“耐挫”教育的重要途径。从以上两名学生的案例来看,家庭教育处于溺爱的边缘,都是独生子女,都是男孩子,都是家庭几代人的宝贝。平时的穿着、开销远远超出家庭的经济现状,但家长并不加以控制,平时也缺少必要的“惩罚”,久而久之,使他们产生对行为后果的盲目性。所以,特殊学生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在关爱前提下,采取有力的措施,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纠正、矫治,这是家长和学校的一种共同责任。
  二、要让学生能说真话
  现实德育中有许多让学生说“假话”的例子,我们往往宣扬让学生“乐学”,但现状是部分学生并不喜欢学习,特别是一些屡战屡败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打击,每次测验的分数都在一点一滴剥去他的自信,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引导,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和心理问题,试想:这种状态下的学习何来快乐?但不想上课又不能成为家长和教师认可的理由,偶尔想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又不能成为请假的合法原因,于是出现了学校、家庭同时“脱管”的状态,为他们发生不良行为提供了时间和机会。
  三、德育要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句话说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却非常难
  案例中的两名学生,都是初三即将毕业的学生,初三政治教材中有大量的法制教材内容,对于违法行为的界定、违法的行为性质及违法后的行为责任都有明确的表述,如果把这些问题放在试卷上进行考试,他们肯定能够回答出很多道理来,但在事实中,他们未能通过实践的检验,而且是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应该落实到平时的课程教学之中,真正做到学为所用,否则,德育的失败,也将是社会的灾难。
  德育教育不能仅靠单一的说教和灌输。《中小学生守则》已经颁布多年,每所学校也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但要具体地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关键在于道德实践活动中的自主生成和自主构建。学校德育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看作一个具有自我完善能力和成功愿望的人,以期待之心面对每一名学生。这些外来借读生,走进新的学习环境,必然会产生新的刺激和新的愿望,也必定会有一个自主适应和转化过程。只有抓住这样的教育契机,让他们尽早融入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之中,及时地通过自我修炼,达到自我提高的目标,这样才能从根本解决德育工作的实效问题。
  以人为本的德育,要求具备平等的教育思想。这种平等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与学的平等关系。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以平等之心、平常之心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以真誠的教学行为换取真诚的学习态度、以良好的师德形象铸造美好的人生信念;二是要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无差别,未成年时期的初中学生,本不应该存在外地生和本地生的区分,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因素,他们被动地处于社会弱势的状态,失去了与同龄人同样的精神待遇。大爱无边,学校教育对他们更应该多一份人情、温情!
  德育的本质是人类德性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即课程,而且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这门基础课程,只有充分回归本位,才能充分发挥并拓展它的课程价值。在特色和品牌琳琅满目的今天,许多学校在力尽所能地追寻着自己的德育特色,也似乎都有能力总结出不少的特色,但我认为:平实也是一种特色,扎实高效的常规和回归本位的教育,也可以构成学校的德育品牌。德育是一所学校的“大容”,它每时每刻都在支撑着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进程和质量,学校德育在创造特色的同时,应该回归它的本性—生活。
其他文献
摘要: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数以千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是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文化基础差,自信心不足,缺乏学习动力,没有理想和目标,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因此,构建家庭式的班级文化能够引导中职学生把班级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努力营造家庭式班級管理氛围,使学生在亲情中接受爱,体验爱,从而学会关爱他人,热爱班级,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级文化 中职学生 家庭式  从事
期刊
思维能力培养,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创设和谐课堂氛围——扎实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整个语文教学过程都要紧扣目标,增强思维能力观念,素质教育的核心因素是培养能力。所谓能力:指的是运用自己有的知识,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认知活动,解决實际问题。这就需要良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如在讲解
期刊
一、以情动人,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交往。教师只有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取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才能赢得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次:开好第一次班会,上好第一次课,处理好第一次偶发事件……并自始至终踏实工作,以诚待人,如此才有利于师生的坦诚交往。  爱学生是班主任沟通学生思想和情感最有效的手段。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有独立性的个体,尊
期刊
关键词: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当堂训练  多年以来,班额大,人数多,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急剧进步,使得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学校应势而发,经过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结合我校现状,我校推出了“五环八步”教学法。  “五环八步”的五个环节是:目标展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结作业。五个环节中具体分为八个步骤,其中第一环节中展示目标(包括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期刊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也是学习地理最有效的工具,许多地理知识通过读图、析图可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成绩。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把地图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至关重要。那么,如何使学生由熟悉地图到看懂地图,进而能分析、运用地图,并逐步建立起有确切空间概念的知识系统。我认为应做好一下几点:  一、熟悉图表语言,掌握读图的基本步骤  要学会读图
期刊
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道出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中的重要性。  一、练好“内功”  俗语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务必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一样于上下级之间构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潜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
期刊
参加亳州市优质课大赛,接到任务是《一棵小桃树》。我备课习惯从读文章题目开始。我猜想“小”,应该是“弱小”,“可怜”,“可爱”“可敬”。带着猜想我一遍遍读文,读着读着,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小桃树在我的心里开始扎根,成长,开出满树花朵。  小桃树被贾平凹埋在院子的角落里,蓄着小主人对幸福生活的梦想。可是,它努力冲破黑暗,拱出地面,一冒芽就遭人嘲笑,说它没出息。那句句文字敲打着我的心。我不就是这样一棵小桃
期刊
一、加强联系英语实际,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中学教学阶段,英语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时期,更是增强语言能力的最佳阶段。所以,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加强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增设一些兴趣英语、社交礼仪、口语听力等英语课外辅导课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
期刊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课堂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愿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法。孔子提倡“温故而知新”,教师在传授新的知识前,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以及与本课有关的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多一些鼓励,课前要精心准备,做到新旧知识之间能融会贯通。  (2)预习导入法。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最好设
期刊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教授一语概括了课堂教学的特点。她还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具有着‘活思维的人’执行着一份份的‘死教案’,这样的课堂可能是有序的,也可能有精彩,但绝不会是活力四射、魅力四射的。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着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得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