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才有家》为什么能够感动观众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hanica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中,由湖北省荆州九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演出的民族歌剧《有爱才有家》,赢得了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随着温暖优美的主题歌唱响,该剧演出在常州保利大剧院落幕的那一刻,在场的许多观众边鼓掌边忍不住地落泪。剧中主人公——湖北省公安县麻豪口镇福利院院长刘德芬的生动故事,以散点透视的方式讲述出来,每一个故事都透出这位“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敬老如父母、爱孤如子女的深情至爱,每一个故事都在观众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
  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众多现实题材民族歌剧作品中,这部主创和导演投入真情实感创作的民族歌剧,也是几部同类作品中较为突出的上乘之作。它用刘德芬所经历的一个个平凡故事,展现出大爱无疆的情感:而从双梅花奖获得者、歌剧表演艺术家刘丹丽为代表的演员们投入的演出,又将这个模范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真实地展现在歌剧舞台上。
  民族歌剧《有爱才有家》为什么能够感动观众呢?该剧从编剧、作曲、演员、导演、舞台美术设计、乐队演奏等各个环节,都把演出这部歌剧看作学习刘德芬的大爱精神,并且传播这种大爱的一次心灵洗礼,因此,整部作品的创作演出呈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
  找对剧与情的契合点
  在中国当代歌剧创作中,写现实题材难,写英雄模范人物难,写好当代模范人物的真情实感更难。而《有爱才有家》中的刘德芬,不仅仅是全国文明模范人物,她做的工作更是在平凡中见伟大,因此,怎样才能将这位人称“活菩萨”的道德模范的真实生活展现在歌剧舞台上,就成了该剧创作的关键。
  歌剧作为综合艺术,有自己的艺术规律。在以往中外歌剧的创作中,西方歌剧中有19世纪马斯卡尼、普契尼创作的真实主义表现现实题材的歌剧经典,中国民族歌剧也有《洪湖赤卫队》《江姐》等表现英雄人物的精品,但是以真实生活素材来表现道德模范人物伟大情怀的歌剧并不多。《有爱才有家》的主创,通过到湖北省公安县刘德芬工作过的福利院体验生活,从她感人的事迹中提取了八个最能触动人们内心的故事,将她的平凡而伟大,用歌剧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该剧的创作中,编剧没有对所展现的模范人物进行人为的拔高,而是从八个故事入手——从刘德芬接受任务来到福利院担任院长,到她把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到她带领福利院老人和儿童抗击洪水灾害,到她抚养的孤儿上大学参军,再到她收养无臂儿童等——以真实的故事讲述着刘德芬的高尚情操。其中有一个场景,是刘德芬刚到福利院上任,就碰到原福利院年轻人杨帆要求离职,刘德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他再工作两年,并承诺两年时间一到就送他远走高飞。两年后,刘德芬信守承诺让杨帆走出山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杨帆创业成功后,依然不忘匿名以“快递员”的身份来资助福利院的孤儿。在这个情节的描述上,创作者通过刘德芬的咏叹调《人心都是肉长的》,表达出她对年轻人“言必信行必果”的承诺和“人心换人心”的情感交流,让这个事件在后续的剧情发展中发挥更大且更合理的作用。当杨帆要离开时,正赶上洪水灾害,杨帆主动请缨,完成抗灾后才离开,若干年后仍坚持隐姓埋名地默默资助刘德芬抚养孤儿。咏叹调《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高喊口号,而是用平凡语言展现刘德芬的内心境界,这也是民族歌剧《有爱才有家》中讲述故事的特点——不用华丽的语言,找到剧与情的最佳契合点,故事看似平凡却温馨感人。
  音乐优美而朴素
  一部歌剧有优美的音乐是一种福分。近几年,歌剧音乐的创作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即现代作曲技法发展以后,歌剧音乐好似成了作曲家进行试验的一亩三分地。很多作曲家为了彰显自我个性,歌剧的音乐写得奇怪,导致观众听不下去:有些作曲家甚至认为传统的作曲技法和优美的旋律是歌剧的“倒退”。然而,在中国观众的审美还没有与国际歌剧先锋同步时,这样的音乐人为地使歌剧与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远,造成很多作品难以在中国观众心目中留下印象的现状。而《有爱才有家》的作曲王原平,把音乐创作根植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在音乐中融入湖北民歌、戏曲等多种元素,同时还吸收了民族经典歌剧“板腔体”的创作精髓,再配以现代歌剧交响乐创作手法,形成了具有湖北地域特点的、中西合璧的歌剧音乐创作风格。《有爱才有家》是王原平继创作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并总结经验后的又一部力作,他将这部歌剧的音乐写作得有张有弛,刘德芬的几段咏叹调彰显人物性格。
  “我有一个家,家在树荫下,夏天有绿茵,冬天挡风沙……”这首与剧名相同的主题歌,以民谣式简约淳朴的旋律,歌声朗朗上口且声声打动着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刘德芬决定收留并抚养无臂孤儿三华时所唱的咏叹调《一粒种子一根苗》,优美的旋律和“板腔体”音乐元素充分糅合,将刘德芬此时的心境描绘得深入细腻。而刘德芬病重住院时演唱的咏叹调《命运的嘱托》,则体现刘德芬身患重病依然惦记着福利院的孤老和孤儿,每个嘱托都是一份沉甸甸的大爱情谊,此处的音乐则为这段咏叹调留下了供演员尽可能施展的空间,时而细腻委婉,时而温馨动人,没有一句口号,却深深震撼着观众的心灵,也把刘德芬的崇高精神境界准确地表现出来。
  吸收中国民间音乐特色来设计音乐唱腔,是中国原创民族歌剧创作必不可少的一点,而《有爱才有家》的音乐中也吸收了湖北民歌和地方戏曲的很多元素,其中犟爹爹的唱段运用的荆州花鼓戏“一唱众和”的形式,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风趣幽默,在剧中起到了很好的“调味剂”作用。歌剧《有爱才有家》的音乐创作,坚持以民族音乐为根基,同时,将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歌剧交响乐相糅合,让二者作为共存的艺術风格互补,让这部戏的音乐很好地推进着剧情的发展,也让主题歌和刘德芬几首咏叹调的旋律深入人心。当落幕时,剧中人物再次唱响主题歌时,很多观众含泪轻声合唱,这是他们从心底发出的由衷赞叹。
  表演准确舞美现代
  一部好戏要有好演员来演绎,著名歌唱家刘丹丽的演唱和表演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与她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分不开,也与她对角色的全情投入分不开。在接受扮演刘德芬的最初,刘丹丽对自己能否创作好这个角色是有所担心的。但是,经过她深入刘德芬生前工作过的福利院体验生活,观看了许多部关于刘德芬生平的纪录片,细心体会并分析这位“活菩萨”的内心世界,不断揣摩她的言行举止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表演中之后,刘丹丽的表演做到了准确、真实、可信。
  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刘德芬刚刚来到福利院,傻婆婆因为不梳头不洗脸被人嫌弃,而刘德芬以儿女之心对待她,边唱着《梳头歌》边帮她梳头:若干年后,傻婆婆病危,刘德芬再次为她梳头并唱起《梳头歌》:当刘德芬生病住院,女儿为病床上的妈妈梳头,此时再次响起了《梳头歌》:“梳梳头,洗洗脸,你也有过如花的容颜……”淳朴的儿歌三次响起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间,响起在刘德芬不同的年龄段。刘丹丽对角色不同年龄的形体把握令人惊叹,表现得准确到位,不仅蕴含着非凡的表演功力,也把刘德芬融入了自己的骨血之中。刘丹丽的演唱也是一绝,在抗洪救灾的场景中,她为表现刘德芬要找回一口大锅的焦急而边跑边唱,唱腔高亢如云而表演干净利索,展示了她深厚的戏曲功底,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歌剧是音乐的艺术,因此歌剧少不了合唱。歌剧《有爱才有家》中,导演邓德森为处理好合唱队在舞台上的作用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将合唱队处理成类似希腊悲剧“歌队”的表演形式——时而是福利院的孤寡老人,时而又是局外的伴唱者,并巧妙地与荆州花鼓戏“一唱众和”的形式相结合,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感,可谓非常聪明的设计。舞美设计简约,舞台上,一个屋檐、一个门洞,就是福利院,没有多余繁杂的实景,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到剧情发展和人物情感表达中——这是当今国际歌剧舞台上最为时兴的舞台设计风格,也是《有爱才有家》独具特色的朴素风格。虽然剧末,舞台正中升起的巨型红蜡烛道具和“不听话”的下雪机造成的雪景,有些破坏了该剧原有的朴实风格,但全剧在讲述故事时给观众带来的真实感动,胜过了剧中需要再精心打磨的小遗憾。
  民族歌剧《有爱才有家》让观众感受到真正的歌剧力量,这种力量不是以华丽的舞台和奇怪的现代作曲技法支撑的,而是由真实可信的故事、广大中国观众认同的融入民族音乐元素的优美音乐、艺术家高水准的表演和简约而现代的舞台设计带来的。这些感动观众的力量,成为该剧进一步打磨提升的基础,也让该剧成为近年来民族歌剧创作中比较少见的上乘之作。
其他文献
温莎城的冷战,上海在哪家阵营?  《法尔斯塔夫》历来受到各大歌剧院的大牌歌剧导演的青睐。也许在他们眼里,《茶花女》《奥赛罗》及另外几部威尔第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似乎因为过于定型的剧本而导致欠缺开拓的可能性。《法尔斯塔夫》却并非完整单一的原著人物,博伊托具有拼凑感的剧本,加上具有传奇色彩的胖子魅力,让这些歌剧导演们看到了施展魔法的巨大空间。以下,我们将站在歌剧导演的角度,将此次演出与历年来多个具有代表性
期刊
是的,孩子们,在过去——至少是5年前——电视观众需要参考节目播放时间表来安排自己的收视日程。当然,对比更久远的没有录像带、没有TiVo(美国的数码录影机,内设选台器、电子节目指南及影碟,并可录制节目)的时代,有电视看已经比那时的生活更多姿多彩,即便电视观众每天的时间表完全受电视台的支配——如果你计划先录下某个节目等过几天才看,也必须查好播放日期与时段;如果你喜欢某部每周只播放一集的连续剧,那么集与
期刊
每次演出结束,导演黄定山的谢幕都与众不同,他不是挥手致意走上舞台,而是如大鸟般伸展双臂飞奔上台!那种洋溢奔放的艺术激情,瞬间便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位观众。本剧作曲臧云飞说:“黄定山总是充满激情,因为他的激情,也激发了我和大家的创作激情!”一位导演,一位作曲,这部歌剧的两位关键性人物,以他们双倍的“激情”,成就了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  青岛歌舞剧院已经有40多年没有创作演出过歌剧。作为2017年“
期刊
三年一届的中国歌剧节,已经成为展示中国歌剧创演成果最高端和权威的平台。2017年12月16日至2018年1月10日,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在江苏省举办。本届歌剧节共有参演剧目23部,26天之内,先后在南京、无锡、常州、徐州、宜兴5个城市8个剧场上演,共计演出45场。剧场观众7万余人次,网络点击收看超过26万人次。其间还开展了11次基层演出和艺术讲座。纵观本届歌剧节,无论规模
期刊
很多年以前,翻阅一本《外国歌剧故事》。只见绿色封面上,一个女子俯身垂首,浓密秀发如瀑悬挂于窗台之下,注释文字:德彪西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第三幕“我的长发……”。从此心驰神往,何时才能听到这美人的吟唱?  很多年以后,该剧由“中法戏剧连线”引进上海大剧院中国首演。2016年9月8日、10日,在德彪西生前耗费十年完成的唯一歌剧中,汤沐海和上海爱乐乐团,易立明和新蝉戏剧中心,无不理所当然为其注入新
期刊
“Welcome to my dream”,欢迎光临我的梦?NO,“欢迎光临太虚幻境”,舞台两侧字幕对应如是汉译。从老和尚口中念出这句英文台词开始,听用西方语言讲述的“中国故事”,感觉别开生面耳目一新。这部舞台新作虽诞生于大洋彼岸,但它却是由一群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儿女合力打造的一个美丽而奇特的“梦”。  英语歌剧《红楼梦》被称为“国际顶级巨制”,上海生人旅美作曲家盛宗亮作曲/指挥、并同美籍华裔剧作
期刊
《汤豪舍》  这是瓦格纳创作中期的作品,取材自中世纪德国传说中的诗人、作曲家兼歌手湯豪舍(Tannhauser)与爱神维纳斯纵情声色,以及瓦尔特堡歌唱比赛(the Wartburg Song Contest)的故事。剧情主要讨论男主角在圣洁的爱与荒淫的欲之间的挣扎,也谈到伟大爱情的救赎性,后者更是瓦格纳好几出乐剧的主题。  该剧剧本的写作始于1842年,两年后瓦格纳仍在为谱曲忙碌,终于在1845年
期刊
岁末年初,在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上,我有幸观看了十几部风格、色彩、样式、门类各不相同的歌剧。毕生从事声乐艺术演唱的我,在为我国歌剧事业蓬勃发展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为每部戏中迅速成长起来的青年演员们所感动:为他们的成功而欣喜,也为他们在舞台上显露出来的缺憾而惋惜。每场演出看下来浮想联翩、夜不能寐,产生了许多联想,感到不吐不快。此时,恰巧遇到《歌剧》杂志主编游眸之,闲谈之余她鼓励我将心中的想法写成
期刊
音乐剧是外来剧种,诞生于19世纪末欧美大陆,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近年来,音乐剧在我国戏剧舞台上方兴未艾,陆续出现了一批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剧目,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大多以古代历史人物为脚本。湖南省歌舞剧院推出的新创音乐剧《袁隆平》,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也获得了一定的观众缘。但是一部好剧的成功是需要磨砺的,湖南省歌人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全体编创演人员不懈努力,几经修
期刊
以某一历史人物为塑造对象,是歌剧创作的主要类型之一,这里且将之称为人物传记式歌剧。衡量这类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很明确,就是要塑造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实现这种“真实可信”,既要求舞台艺术形象与历史真实人物保持较高的契合度,尊重历史公判、普遍共识,也要求艺术形象有血肉、有温度,贴近当代观众,体现创作者独到的审美意蕴。近期,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出品的歌剧《林徽因》登上首都舞台,引发了笔者关于人物传记式歌剧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