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真实与舞台呈现的诠释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2685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剧是外来剧种,诞生于19世纪末欧美大陆,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近年来,音乐剧在我国戏剧舞台上方兴未艾,陆续出现了一批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剧目,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大多以古代历史人物为脚本。湖南省歌舞剧院推出的新创音乐剧《袁隆平》,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也获得了一定的观众缘。但是一部好剧的成功是需要磨砺的,湖南省歌人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全体编创演人员不懈努力,几经修改打磨,让该剧在舞台上有了更好的呈现。
  2017年7月26日,音乐剧《袁隆平》在浏阳经济开发区金阳大剧院上演。观看了此剧,我看到了一个阳光、帅真、耿直、执着的舞台艺术形象袁隆平。该剧不仅选材巧妙,回避了重大的历史事件,着重从人物生活工作细节入手,而且叙事行云流水,给人以饱满的正能量。“情到深处泪自流,不知奴身在何处。”
  一部追求梦想,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励志舞台剧
  文化是反映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镜面,戏剧则是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如何在主流文化中发出中国的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是每个戏剧人的责任。袁隆平是我国当代科学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生活在湖南,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题。但是将一个世界瞩目且真实而鲜活的人物搬上舞台,是需要勇气与胆略的。如何把英雄人物转化为艺术形象,对于编剧来说,写现代题材的剧目更是需要功力,尤其是现当代大家所熟知的英模。毕竟艺术不等同于生活,因为熟知,因为诸多原因,要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任何一部成功的戏剧皆与其渲染的主题思想密不可分。音乐剧《袁隆平》以袁隆平为主线,围绕袁隆平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怕挫折,不畏失败,不惧流言,勇于探索杂交水稻的生命科学,执着追求,最终获得成功,为全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故事。该剧主旨鲜明,塑造了一位胸怀远大理想、矢志追梦、勇登高峰的中国当代科学家的光辉形象,诠释了主人公的大爱奉献情怀。
  现实主义的戏剧在一开头就把观众拉入特定情境,并在极其自然的情形下把人物关系交代清楚。戏剧,一定要有这样的一种力量,足以使不同的观众都能摆脱种种干扰,更重要的是,这种力量一定要尽可能早地发挥出来,力求在戏一开幕就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住。观众注意力的帷幕,应该与舞台的帷幕同时开启。有句行话说得好:“演戏要打头不打尾。”一部戏一开场就要给观众一个很深的印象,使人有兴致往下看。
  该剧秉承了欧美音乐剧的特点,由叙事者作开场白,音乐响起,一首热情洋溢的《希望》之歌弥漫剧场。故事从袁隆平在安江县农机学校执教开始,希望》之歌借以表现袁隆平作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歌、舞、道白发挥到极致的综合性表演,带给观众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染力。《月下大棚》《课堂》《浮夸风》《旱灾》《发现》《丝带稻穗》《月下深情》《迎难而上》《真理》等,丰富的音乐织体,节奏明快紧凑,通过歌曲的旋律来演绎故事,刻画了一个矢志不移、勇于追求梦想的人,奠定了励志的舞台基调。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我们写人物是无法脱离他生活的环境的,如何再现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真实性,一直是创作者深感困扰的问题,对于现实题材的作品更甚。在诸多的文学争鸣中,有一种看法认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光明面是主流的,阴暗面是非主流的,不能概论为典型。譬如把腐败等写成了一种典型现象,这是对现实制度的不真实表达,甚而成为了一个雷区。其实,光明面是社会本质的方面,阴暗面同样也是,不管是对光明面的描写还是对阴暗面的揭露,都需要写出它们各处不同特定环境中滋生的方面,尤其是人性中占其主流的思想意識,这样作品才具有真正的说服力和震撼观众心灵的力量。袁隆平正是这样在逆境中保持率真的英模人物。
  作为现实题材的作品,《袁》剧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主人公所经历的命运颠簸与生活磨难,虽然刻意模糊了政治背景,但是,编剧却没有回避特定时代对人物思想的冲击。如对于同样处在浮夸风的环境下,袁隆平作为一个求实而严谨的科学者的态度,他不认可那个浮夸的结果,却把实现粮食高产作为自己人生的梦想与追求,并付诸行动。该剧描写的是一个英雄人物,却不是简单的高大全的理想式人物,或者是堂吉诃德型的幻想式人物,尤其是剧中主人公对于他的理想表述也并非一蹴而就:先是用《月下大棚》来呈现袁隆平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课堂》展现主人公的理想、抱负;《浮夸风》刻画的是他不人云亦云的科学态度;《自由散漫》的批评讽刺,反衬的是他的独立人格与孤傲性格;对于《天灾》的悲悯,则是一首催情曲,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的大爱情怀,更看到了他不畏艰难探索科学高峰的决心。人物心理关系层层递进,由外入内,再由内到外,脉络清晰,一目了然。第二幕,袁隆平舍小家,奔赴海南培育高产稻谷,寻找野生稻谷,父亲逝世也未归家,完成了袁隆平这个人物人性光辉的升华。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艺术所要描绘的就不仅是一种一般的世界观,而是要从这种无定性的普遍观念进到有定性的人物性格和动作。”这就是说,在艺术构思中,从典型的环境到典型性格,要有一个沟通的桥梁,再现典型环境中与典型人物的关系。在安江农学院有许多学农的教师与学生,相同的环境里为什么只成就了袁隆平这一个人呢?这就是一个英模人物的典型性。在剧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学农的农家子弟,有着朴素的大爱情怀,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在典型的环境中,外部冲突与内心冲突的艺术定势,造就了他典型的人物个性与崇高理想的实现。
  写意舞台与现代质感的统一
  音乐剧《袁隆平》由两幕戏构成,以中场休息为界,每幕的场景转换无间断。该剧虽然有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情节整一性,围绕着杂交稻这一中心事件贯穿始终,但在情节铺叙中则采用了布莱希特零散式片段结构的“间离”方法,以及电影蒙太奇分镜头方式,按照现实生活的行为逻辑,借此来刻画袁隆平这个人物的舞台形象。如《月下大棚》《课堂》《丝带稻穗》《月亮情侣》《最后的结果》等。
  契诃夫指出:“人应当一切都美:容貌、服装、灵魂、思想。”同样,作为音乐剧的舞台呈现,在音乐旋律、舞美道具、人物造型等方面,从内容到形式,从情景到结构,一切也应该都是美的视觉盛宴。《袁》剧的人物形象清新向上,舞美唯美,加上高科技技术的呈现方式,给观者以美的愉悦感。   《丝带稻穗》在情景设置中出现了两次,一次在安江的实验田里,袁与他的团队,包括董婕,发现了一棵果实饱满的稻穗,董婕欣喜地解开自己头上的红色丝带,系在稻穗上,愉景生心悸,音乐剧的主旋律《希望》响起。此时的融情之音,使主题得到了充分的渲染,画面唯美写意又情感充沛。颗粒饱满的稻穗再次出现是在海南,烈日炎炎下,袁埋头在自己的实验田,此时是一种递进关系,袁的执着与坚持,也预示着成功就在眼前。
  在舞台上同样出现两次的是一头仿真的水牛,这头比现实水牛更大更壮实的牛,其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加上袁隆平月下拉小提琴及骑着自行车载着家人的活动场景,生活气息浓厚,而且符合袁隆平这个人的生活情趣。在十多年前,我曾经有幸采访过科学家袁隆平本人,生活中,他的确是不拘小节且平易近人,喜欢拉小提琴,悠扬的琴声是他繁重工作之余的心情放松;平常他也喜欢骑着自行车奔波在田间小道,后来改为摩托车。这虽为闲话,编剧却很用心地呈现在舞台上,彰显其极具生活气息的个性魅力。
  不可否认,这部戏导演着墨许多,随处可见匠心独具。月光下的情愫从来都是表达情人之间罗曼蒂克的方式之一,月下袁与董的翩翩起舞与投影上月亮里的舞蹈相辉映,美轮美奂。再如同一场景中,袁隆平在试验室的埋头工作与学生们在操场打球的慢动作定格呼应,画面镜头感观生动而新颖。
  文学和舞台形象的融合
  好戏都是要写情的。全剧分两条线来展开戏剧情节,一条主线是围绕杂交水稻这一事件,另一线则是辅助线,表述的是袁隆平与董婕的爱情。两条主辅情节线中,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情”字做文章。如果说对高产水稻实验的执着追求,是一种大爱,那么,与董婕的爱情则是志同道合情深意长,使得袁隆平这个特定人物形象更加血肉丰满。生活中事业与爱情密不可分,袁在追求事业理想的同时,收获了自己的人生伴侣;董婕是袁隆平的学生,对袁的倾慕像细雨润物无声般,她参加了大棚蔬菜的实验,又在其他同学都去听别的老师高谈阔论时,一个人留下来听袁老师的课。这里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爱慕,更是一种支持和陪伴。他们的定情之物放大镜,贴切而又喻意深刻。
  一个戏剧性场面应表现一个人物或一群人物的激动情绪,以致激动了观众,而剧中的他们也发生情感反应。《课堂》这一场戏的设置是对比,两位老师的课,在同一时间段,相交叉的是两个不同的情景。显然,这是艺术的夸张,现实中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在这时出现并不唐突,编导演至少表达了两层意思:袁是一个坚持真理的人,哪怕自己是少数者,或者得不到众人的理解;二是董与袁的爱情萌芽,也预示着今后两人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将永远陪伴。不过,此处袁隆平的语言表达略显生硬,明知众多学生奔往另一间教室,无妨来一句自嘲,表达自己几分复杂的心情。其实,人物的情绪波动也是推动戏剧发展的因素之一,也符合人性特点。
  《袁》剧整部戏是阳光的、可感的,有其独特的魅力。第一幕要比第二幕的叙事戏份要多,但第二幕剧中有一个细节设置得非常好:袁的团队在前往海南的路途上,他们把种子捆绑在自己的腹部,用自身的体温来守护谷种所需要的恒温,几个身材瘦弱的大男人,在火车上挺着不正常的大肚子,此处可触景而生意,在细节处理上若延伸笔墨,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情景设置。再如袁父的去世,舍小我、成全大爱的奉献情怀在剧中诠释得不够充分,让观众有想流泪却是泪水涌上落不下的尴尬。该段是否可以采取情景设置来呈现,应该比用单纯的语言表述要更丰盈一些。这部戏的高潮应该是杂交水稻研究的最终成功,让剧中人与观众喜极而泣的场景略显简约。
  恩格斯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十分明确的单个人。”每个人身上都包含着某一类人或某一些人共有的东西,所以,我们在欣赏戏剧的同时,其实是在享受着一種共鸣,一种理想,一种执着,一种美好,一种成功,或是另一个小小的自我。作家谭仲池执笔的音乐剧《袁隆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人格的平凡生活,一个看似普通人的不平凡,正如该剧所宣扬的——“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一种精神照亮明天。”
其他文献
由北京国家大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波兰华沙国家歌剧院与巴登一巴登节日剧院四方合作,历时三年精心打磨的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继去年先后在巴登一巴登、纽约和华沙成功上演之后,8月23日至29日,于国家大剧院开幕运行十周年之际,如约在北京拉开了第一轮首演的帷幕。这一业内公认的瓦格纳歌剧的巅峰之作由享誉国际乐坛的旅欧名指挥家、台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吕绍嘉执棒,波兰国家歌剧院艺术總监、当今令人瞩
期刊
我记得的《阿依达》在上海的演出,一次是2000年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的露天演出。另一次是2008年东方艺术中心三周年系列庆典中的三场演出,演职员的阵容均来自开罗歌剧院。  2008年的演出比较正常,我当年也写过介绍文章,登载在《东方艺术》杂志上。而2000年的那次,就纯粹是个“娱乐剧目”了。据当时报道,4.5万张门票在半个月以内就被销售一空,但还是满足不了观众的热情,结果又加演一场,才满足市民对“高
期刊
温莎城的冷战,上海在哪家阵营?  《法尔斯塔夫》历来受到各大歌剧院的大牌歌剧导演的青睐。也许在他们眼里,《茶花女》《奥赛罗》及另外几部威尔第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似乎因为过于定型的剧本而导致欠缺开拓的可能性。《法尔斯塔夫》却并非完整单一的原著人物,博伊托具有拼凑感的剧本,加上具有传奇色彩的胖子魅力,让这些歌剧导演们看到了施展魔法的巨大空间。以下,我们将站在歌剧导演的角度,将此次演出与历年来多个具有代表性
期刊
是的,孩子们,在过去——至少是5年前——电视观众需要参考节目播放时间表来安排自己的收视日程。当然,对比更久远的没有录像带、没有TiVo(美国的数码录影机,内设选台器、电子节目指南及影碟,并可录制节目)的时代,有电视看已经比那时的生活更多姿多彩,即便电视观众每天的时间表完全受电视台的支配——如果你计划先录下某个节目等过几天才看,也必须查好播放日期与时段;如果你喜欢某部每周只播放一集的连续剧,那么集与
期刊
每次演出结束,导演黄定山的谢幕都与众不同,他不是挥手致意走上舞台,而是如大鸟般伸展双臂飞奔上台!那种洋溢奔放的艺术激情,瞬间便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位观众。本剧作曲臧云飞说:“黄定山总是充满激情,因为他的激情,也激发了我和大家的创作激情!”一位导演,一位作曲,这部歌剧的两位关键性人物,以他们双倍的“激情”,成就了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  青岛歌舞剧院已经有40多年没有创作演出过歌剧。作为2017年“
期刊
三年一届的中国歌剧节,已经成为展示中国歌剧创演成果最高端和权威的平台。2017年12月16日至2018年1月10日,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在江苏省举办。本届歌剧节共有参演剧目23部,26天之内,先后在南京、无锡、常州、徐州、宜兴5个城市8个剧场上演,共计演出45场。剧场观众7万余人次,网络点击收看超过26万人次。其间还开展了11次基层演出和艺术讲座。纵观本届歌剧节,无论规模
期刊
很多年以前,翻阅一本《外国歌剧故事》。只见绿色封面上,一个女子俯身垂首,浓密秀发如瀑悬挂于窗台之下,注释文字:德彪西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第三幕“我的长发……”。从此心驰神往,何时才能听到这美人的吟唱?  很多年以后,该剧由“中法戏剧连线”引进上海大剧院中国首演。2016年9月8日、10日,在德彪西生前耗费十年完成的唯一歌剧中,汤沐海和上海爱乐乐团,易立明和新蝉戏剧中心,无不理所当然为其注入新
期刊
“Welcome to my dream”,欢迎光临我的梦?NO,“欢迎光临太虚幻境”,舞台两侧字幕对应如是汉译。从老和尚口中念出这句英文台词开始,听用西方语言讲述的“中国故事”,感觉别开生面耳目一新。这部舞台新作虽诞生于大洋彼岸,但它却是由一群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儿女合力打造的一个美丽而奇特的“梦”。  英语歌剧《红楼梦》被称为“国际顶级巨制”,上海生人旅美作曲家盛宗亮作曲/指挥、并同美籍华裔剧作
期刊
《汤豪舍》  这是瓦格纳创作中期的作品,取材自中世纪德国传说中的诗人、作曲家兼歌手湯豪舍(Tannhauser)与爱神维纳斯纵情声色,以及瓦尔特堡歌唱比赛(the Wartburg Song Contest)的故事。剧情主要讨论男主角在圣洁的爱与荒淫的欲之间的挣扎,也谈到伟大爱情的救赎性,后者更是瓦格纳好几出乐剧的主题。  该剧剧本的写作始于1842年,两年后瓦格纳仍在为谱曲忙碌,终于在1845年
期刊
岁末年初,在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上,我有幸观看了十几部风格、色彩、样式、门类各不相同的歌剧。毕生从事声乐艺术演唱的我,在为我国歌剧事业蓬勃发展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为每部戏中迅速成长起来的青年演员们所感动:为他们的成功而欣喜,也为他们在舞台上显露出来的缺憾而惋惜。每场演出看下来浮想联翩、夜不能寐,产生了许多联想,感到不吐不快。此时,恰巧遇到《歌剧》杂志主编游眸之,闲谈之余她鼓励我将心中的想法写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