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者的个性与形象创造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j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末年初,在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上,我有幸观看了十几部风格、色彩、样式、门类各不相同的歌剧。毕生从事声乐艺术演唱的我,在为我国歌剧事业蓬勃发展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为每部戏中迅速成长起来的青年演员们所感动:为他们的成功而欣喜,也为他们在舞台上显露出来的缺憾而惋惜。每场演出看下来浮想联翩、夜不能寐,产生了许多联想,感到不吐不快。此时,恰巧遇到《歌剧》杂志主编游眸之,闲谈之余她鼓励我将心中的想法写成文字,于是便有了这篇小文。
  西方歌剧已经有了40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歌剧的历史还不到百年。但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中国的民族歌剧,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江姐》《洪湖赤卫队》等,以它们出色的艺术实践,逐渐形成了合乎中国人审美习惯的艺术样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演唱与表演的审美艺术特征。
  在此次歌剧节我所看过的剧目中,绝大多数一号人物都是由女演员担任的,女声演员的演唱水平甚至能直接影响一部歌剧受欢迎的程度(当然这是在作品本体具备一定水准的前提之下而言)。毋庸讳言,这些在舞台上担任主要角色的演员们大都是从全国各个音乐院校毕业的佼佼者,他们在舞台上的演唱展现着我国音乐艺术教育的成果,也显露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和误区。
  我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现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系民族演唱专业,因此,对近些年来民族唱法女声演唱“千人一面、千人同声”的问题有过较多的思考。某些老师的教学就像做整容手术一样,“制造”出许许多多似乎是批量生产出来的半成品:在舞台上同样的高鼻梁、大眼睛、高发髻,同样的音色、运腔,同样的艺术趣味,同样的“嗨高音”,让人难分彼此。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平时我们能很容易地分辨出身边每个人讲话的声音和音色,不会把甲听成乙,也不会把乙听成丙或丁,那么,为什么受过专业声乐训练之后的民族声乐女演员唱起歌来却会出现难分彼此的现象呢?这不得不说是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可以说,是我们的某些音乐院校并没有完成对一个声乐演员从演唱到表演的完整的艺术教育。
  稍稍年长一些的人应会记得,当年上海音乐学院的王品素老师,她教出的学生才旦卓玛、何继光、常留柱等,个个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感人的艺术魅力。现在“千人一面”的问题,症结究竟在哪里呢?我以为,问题出在对学生真声色彩的保留,与恰当处理真声与混声使用的比例上。换言之,即老师在为学生拓展音域、训练混声发声技巧和演唱能力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其声音中真声色彩的保留。因为,最能表现一个歌唱家与众不同之处的,恰恰就是存在于他原本生命中最本质的声音本源——真声。
  在我们的声乐教学中,老师教导学生扎稳气息、拓展音域、寻找共鸣、训练混声,都是必要的手段,但如果把解决这些问题当作培养声乐人才的终极目标的话,无疑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艺术贵在个性,唯因有了個性才造就了“梅、尚、程、苟”四大名旦:唯因有了个性才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艺术流派和诸多各具风采的艺术家。作为声乐演员,体现个性最真实、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独特的真声,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它是生命的赐予,是上天赋予一个歌唱家有别其他任何人的艺术基因,是人生无与伦比的财富。我以为,某些民族声乐教学中以既定模式和既定审美取向培养人才,“以共性泯灭个性”的做法,正是形成所谓“千人一面、千人同声”现象的根源之所在。这是不争的现实,也是今后民族声乐教学中应该致力改进的方面。珍视并保留每个学生独特的真声色彩,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在他们身上寻找出共性与个性的契合点,有针对性地教与学。至于如何去做?用什么方法与手段?我想,每位从事声乐教学的老师都会见仁见智有着自己不同的方式。
  此次歌剧节的舞台上出现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优秀演员,当然也有一些演员的演唱并不那么尽如人意。那么,什么是衡量一个歌剧演员演唱艺术的准绳呢?我以为,是符合于人物角色的歌唱。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笼统,实则对演员要求很高、很严酷的标准。它包括的不仅是对演员演唱技术层面的要求,更多的是对一个演员全面艺术素养与艺术追求的考量。歌剧是音乐的戏剧,而戏剧以塑造人物为目的;歌剧演员的任务,就是要以自己的歌唱与表演塑造人物、创造艺术形象——在这里,歌唱是手段、是工具,塑造人物才是目的。譬如,我们若要在剧中塑造一个从青年到老年的人物,就要使演员的歌声与人物的年龄跨度和戏剧中的情境相符——年轻时声音的运用可较演唱者本身声音素质稍显稚嫩、清纯,年迈时注入沧桑、浑厚的成分。因为每个演唱者的声音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可望性,在表现时光流转的戏剧情境中,一成不变的声音使用是不可取的。
  我很赞赏歌剧《檀香刑》中扮演刽子手赵甲的那位男低音演员。在剧中,他执掌生杀大权,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他的歌声自然也八面威风、气势惊天。然而,当他唱到与老佛爷慈禧太后有关的乐句的时候,突然跪倒在地,把声音从浑厚的男低音变成了类似女人的假声,一副奴颜婢膝的奴才相,把一个为维护王朝末日不惜杀害无辜的刽子手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此刻,在舞台上观众通过他的歌声与表演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戏剧人物,他色厉内荏、残忍凶恶而又奴颜媚骨。特别值得称赞的是,这位演员为了刻画戏剧中的人物,没有被歌唱的规范所束缚,没有坚持使用最能展现男低音威力的歌声和音色,而是使用了男低音并不擅长的假声,来揭示这个人物人性中最卑劣无耻的一面,让人看后耳目为之一新!可以说,这位男低音歌者的演唱是演员的用心之作,他的歌唱是“人物的歌唱”,而不是歌者“自我的歌唱”。这个并不符合男低音发声规范的艺术处理,恰恰是戏剧人物内心世界的升华,是歌剧演员艺术创造的点睛之笔。
  歌剧演员的歌声与技巧固然重要,但还需要有更多知识和修养的储备,需要在演唱之外做更多不为人知的功课。人们常说“戏比天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都是前辈艺术家经过一代代实践、积淀得来的客观认知。我想,如今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也应把它当作自己从艺做人的座右铭。
  以上所言,只是个人观剧后的感受和一家之言,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愿借第三届中国歌剧节的东风,与音乐界的朋友们共勉。
其他文献
小琼:9月,我有幸随盛宗亮《红楼梦》的整个制作及表演团队到北京与长沙巡演。你可能记得,我去年在本专栏中详细地勾勒了这部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  小薇:是的,你在专栏中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时间表。从美国传龍基金会的最初构想(2011),到旧金山歌剧院确认创作团队(2013),再到为了预备音乐和制作而开办的各种工作坊(2015),直至2016年9月10日的世界首演。  小琼:当我走在长沙那个空旷的舞台上时。
期刊
由北京国家大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波兰华沙国家歌剧院与巴登一巴登节日剧院四方合作,历时三年精心打磨的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继去年先后在巴登一巴登、纽约和华沙成功上演之后,8月23日至29日,于国家大剧院开幕运行十周年之际,如约在北京拉开了第一轮首演的帷幕。这一业内公认的瓦格纳歌剧的巅峰之作由享誉国际乐坛的旅欧名指挥家、台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吕绍嘉执棒,波兰国家歌剧院艺术總监、当今令人瞩
期刊
我记得的《阿依达》在上海的演出,一次是2000年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的露天演出。另一次是2008年东方艺术中心三周年系列庆典中的三场演出,演职员的阵容均来自开罗歌剧院。  2008年的演出比较正常,我当年也写过介绍文章,登载在《东方艺术》杂志上。而2000年的那次,就纯粹是个“娱乐剧目”了。据当时报道,4.5万张门票在半个月以内就被销售一空,但还是满足不了观众的热情,结果又加演一场,才满足市民对“高
期刊
温莎城的冷战,上海在哪家阵营?  《法尔斯塔夫》历来受到各大歌剧院的大牌歌剧导演的青睐。也许在他们眼里,《茶花女》《奥赛罗》及另外几部威尔第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似乎因为过于定型的剧本而导致欠缺开拓的可能性。《法尔斯塔夫》却并非完整单一的原著人物,博伊托具有拼凑感的剧本,加上具有传奇色彩的胖子魅力,让这些歌剧导演们看到了施展魔法的巨大空间。以下,我们将站在歌剧导演的角度,将此次演出与历年来多个具有代表性
期刊
是的,孩子们,在过去——至少是5年前——电视观众需要参考节目播放时间表来安排自己的收视日程。当然,对比更久远的没有录像带、没有TiVo(美国的数码录影机,内设选台器、电子节目指南及影碟,并可录制节目)的时代,有电视看已经比那时的生活更多姿多彩,即便电视观众每天的时间表完全受电视台的支配——如果你计划先录下某个节目等过几天才看,也必须查好播放日期与时段;如果你喜欢某部每周只播放一集的连续剧,那么集与
期刊
每次演出结束,导演黄定山的谢幕都与众不同,他不是挥手致意走上舞台,而是如大鸟般伸展双臂飞奔上台!那种洋溢奔放的艺术激情,瞬间便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位观众。本剧作曲臧云飞说:“黄定山总是充满激情,因为他的激情,也激发了我和大家的创作激情!”一位导演,一位作曲,这部歌剧的两位关键性人物,以他们双倍的“激情”,成就了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  青岛歌舞剧院已经有40多年没有创作演出过歌剧。作为2017年“
期刊
三年一届的中国歌剧节,已经成为展示中国歌剧创演成果最高端和权威的平台。2017年12月16日至2018年1月10日,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在江苏省举办。本届歌剧节共有参演剧目23部,26天之内,先后在南京、无锡、常州、徐州、宜兴5个城市8个剧场上演,共计演出45场。剧场观众7万余人次,网络点击收看超过26万人次。其间还开展了11次基层演出和艺术讲座。纵观本届歌剧节,无论规模
期刊
很多年以前,翻阅一本《外国歌剧故事》。只见绿色封面上,一个女子俯身垂首,浓密秀发如瀑悬挂于窗台之下,注释文字:德彪西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第三幕“我的长发……”。从此心驰神往,何时才能听到这美人的吟唱?  很多年以后,该剧由“中法戏剧连线”引进上海大剧院中国首演。2016年9月8日、10日,在德彪西生前耗费十年完成的唯一歌剧中,汤沐海和上海爱乐乐团,易立明和新蝉戏剧中心,无不理所当然为其注入新
期刊
“Welcome to my dream”,欢迎光临我的梦?NO,“欢迎光临太虚幻境”,舞台两侧字幕对应如是汉译。从老和尚口中念出这句英文台词开始,听用西方语言讲述的“中国故事”,感觉别开生面耳目一新。这部舞台新作虽诞生于大洋彼岸,但它却是由一群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儿女合力打造的一个美丽而奇特的“梦”。  英语歌剧《红楼梦》被称为“国际顶级巨制”,上海生人旅美作曲家盛宗亮作曲/指挥、并同美籍华裔剧作
期刊
《汤豪舍》  这是瓦格纳创作中期的作品,取材自中世纪德国传说中的诗人、作曲家兼歌手湯豪舍(Tannhauser)与爱神维纳斯纵情声色,以及瓦尔特堡歌唱比赛(the Wartburg Song Contest)的故事。剧情主要讨论男主角在圣洁的爱与荒淫的欲之间的挣扎,也谈到伟大爱情的救赎性,后者更是瓦格纳好几出乐剧的主题。  该剧剧本的写作始于1842年,两年后瓦格纳仍在为谱曲忙碌,终于在1845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