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所说:“一件艺术品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性情的独一无二的结果。它的美来自于它的作者实现了自我这一事实。”<1>一个好作家,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背景天地才能以此完成对文学世界的建构。背景天地源源不断地把某种能量聚集起来注入作家体内,借助笔端诉诸文学,形成艺术品。倘若缺失了这种背景,无论作家的才华如何出众,终会江郎才尽,缺乏持久的艺术感染力。迟子建作为中国文坛上不落窠臼的女作家,身后即是一片广阔的“原始风景”和朴素的风土人情。她的习作始终指向生她养她的那片神奇的土地,一以贯之的是她朴素、清新的文学气质。
作为迟子建上个世纪90年代颇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逝川》——“这是我编任何选集都不愿意放弃的作品,我喜欢它。我写了一条河流,写了一个守望着这条河流的老女人的命运”,还有“逝川上那种会流泪的‘泪鱼’。”<2>河流、老女人、泪鱼,这几个关键字构成了小说的独特意境,散发着文学艺术的真谛。
一、保守而传统的女性观
女权主义者宣扬女性不能只是男性的附属者和屈从者,女性的创造力不应遭受无视和压制而应充分发挥。女性要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女性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需要确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与男性的真正平等,才能使女性在社会上获得应有的地位。
然而,迟子建塑造的女性形象——吉喜却是一个传统女性。吉喜是个生活在逝川旁的老女人,“干瘦而驼背”,“牙齿可怕地脱落了,牙床不再是鲜红色的,而是青紫色的,像是一面旷日持久被烟熏火燎的老墙。她的头发稀疏而且斑白,极像是冬日山洞口旁的一簇孤寂的荒草”。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五十年前的吉喜,发髻高绾,明眸皓齿,“吃起生鱼来时那么惹人喜爱。那时的渔民若是有害胃病而茶饭不思的,就要想着看看吉喜吃生鱼片时的表情。吉喜尖锐的牙齿嚼着雪亮的鳞片和嫩白的鱼肉,发出奇妙的音乐声,害病的渔民就有了吃东西的欲望。”不仅如此,吉喜还是个能干的近乎完美的女人,她“不但能捕鱼,能吃生鱼,还会刺绣、裁剪、酗酒”,并且能够自制烟、自烹茶、自酿酒。原本这样的吉喜,按女性主义的观点应当是最完美最自强最幸福的女人。但迟子建却偏偏把她塑造成一个终生孤寂、极度缺乏幸福感的女人。究其原因在于她终生未嫁,缺少一个男人来依附。
迟子建毫不吝惜地写吉喜对爱情的渴盼,“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吉喜在那个难忘的黄昏尽头想,胡会一定会娶了她的,她会给他烹茶、煮饭、剐鱼、喂猪,给他生上几个孩子”。然而,男主人公胡会以一个莫须有的理由毁灭了她天真的想法,娶了一位并不优秀的女人。留给吉喜的,只是“月光下的院子里斑斑驳驳的树影”,四十岁时“头上出现的第一根白发”。迟子建用冷静的笔调写吉喜孤寂的生活和老年时对伴侣的期盼,透露出无可奈何的漂泊感。
导致这个女人一生悲剧的是一种悲哀的文化现实,千古年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影响着人们,也毁了这个女人。正如胡会所说“你太能了,你什么都会,你能挑起门户过日子,男人在你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能力的,你能过了头”。这么一个能独立挑起门户过日子的女人,却遭到了所有男人的拒绝。迟子建借这个小说表达了一种朴素的家庭生活观,一个女人无论多么优秀,最终还是要归属于家庭去依附一个男人,才能称之为幸福。而像吉喜一样完美能干的女人,是对男人尊严和价值的挑衅,有违男权价值观,表现在文中便是他们喜欢她却不娶她。可以说,吉喜作为文中一个非女性主义的女性形象,在充斥着强大男权氛围的社会里表现为人生的悲剧,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迟子建的女性观是保守而传统的。
二、悲悯的宗教情怀
“少了这些永恒的真情实感,任何故事必然是昙花一现,难以久存。”福克纳一直强调作品要有真情实感,深藏于作家内心深处的必须是亘古至今的同情、怜悯、真情实感。而这些恰好是迟子建钟爱的文学气质。《逝川》充满着悲悯仁慈和温暖爱意,这种氛围贯穿全文,透露出宗教艺术情怀。
文中的重要意象“泪鱼”是一种什么样的鱼呢?“身体呈扁圆形,红色的鳍,蓝色的鳞片。每年只在第一场雪降临之后才出现,它们到来时整条逝川便发出呜呜呜的声音”,“这种鱼被捕上来时双眼总是流出一串串珠玉般的泪珠,暗红的尾轻轻摆动,蓝幽幽的鳞片泛出马兰花色的光泽,柔软的腮风箱一样呼哒呼哒地翕动,渔夫们这时候就赶紧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从逝川被打捞上来的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仿佛得到了意外的温暖,心安理得了”,次日凌晨将泪鱼重新放回河里就不发出呜呜的声音了。因此每年第一场雪后,人们总是自发地准备好渔网聚集到逝川岸边打捞泪鱼,第二天天亮之时再把泪鱼放回河里。这不仅是当地人的习惯,更演变成一种带有传奇色彩的形式。因为在村里有一种深信不疑的传说,如果哪户人家在泪鱼来时没有捕到它,那么这家主人就会遭受灾难。
这种会哭的鱼,似乎只是需要一种温暖和关怀,这和宗教宣扬的悲悯情怀是一致的。所描写的捕鱼放鱼的过程,并没有实质的物质利益,只是为了传说,这无疑带有宗教仪式的意味。迟子建借助小说表达了对善和爱的追求。这种追求使她的作品透明纯净,冷静中蕴育着温情,温情中蕴育着宽容,宽容中蕴育着爱意,其价值指向深度的人文关怀,与宗教情怀的本质殊途同归。迟子建说:“我的很多作品意象是苍凉的,情调是忧伤的。在这苍凉和忧伤之中,温情应该是寒夜尽头的几缕晨曦,应该是让人欣喜的。”<3>
注释:
<1>赵武平.王尔德全集:第四卷[M].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第302页.
<2>迟子建.微风入林?序.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3页.
<3>方守金.迟子建:《自然化育文学精灵——迟子建访谈录》,《文艺评论》2001年第3期.
作为迟子建上个世纪90年代颇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逝川》——“这是我编任何选集都不愿意放弃的作品,我喜欢它。我写了一条河流,写了一个守望着这条河流的老女人的命运”,还有“逝川上那种会流泪的‘泪鱼’。”<2>河流、老女人、泪鱼,这几个关键字构成了小说的独特意境,散发着文学艺术的真谛。
一、保守而传统的女性观
女权主义者宣扬女性不能只是男性的附属者和屈从者,女性的创造力不应遭受无视和压制而应充分发挥。女性要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女性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需要确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与男性的真正平等,才能使女性在社会上获得应有的地位。
然而,迟子建塑造的女性形象——吉喜却是一个传统女性。吉喜是个生活在逝川旁的老女人,“干瘦而驼背”,“牙齿可怕地脱落了,牙床不再是鲜红色的,而是青紫色的,像是一面旷日持久被烟熏火燎的老墙。她的头发稀疏而且斑白,极像是冬日山洞口旁的一簇孤寂的荒草”。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五十年前的吉喜,发髻高绾,明眸皓齿,“吃起生鱼来时那么惹人喜爱。那时的渔民若是有害胃病而茶饭不思的,就要想着看看吉喜吃生鱼片时的表情。吉喜尖锐的牙齿嚼着雪亮的鳞片和嫩白的鱼肉,发出奇妙的音乐声,害病的渔民就有了吃东西的欲望。”不仅如此,吉喜还是个能干的近乎完美的女人,她“不但能捕鱼,能吃生鱼,还会刺绣、裁剪、酗酒”,并且能够自制烟、自烹茶、自酿酒。原本这样的吉喜,按女性主义的观点应当是最完美最自强最幸福的女人。但迟子建却偏偏把她塑造成一个终生孤寂、极度缺乏幸福感的女人。究其原因在于她终生未嫁,缺少一个男人来依附。
迟子建毫不吝惜地写吉喜对爱情的渴盼,“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吉喜在那个难忘的黄昏尽头想,胡会一定会娶了她的,她会给他烹茶、煮饭、剐鱼、喂猪,给他生上几个孩子”。然而,男主人公胡会以一个莫须有的理由毁灭了她天真的想法,娶了一位并不优秀的女人。留给吉喜的,只是“月光下的院子里斑斑驳驳的树影”,四十岁时“头上出现的第一根白发”。迟子建用冷静的笔调写吉喜孤寂的生活和老年时对伴侣的期盼,透露出无可奈何的漂泊感。
导致这个女人一生悲剧的是一种悲哀的文化现实,千古年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影响着人们,也毁了这个女人。正如胡会所说“你太能了,你什么都会,你能挑起门户过日子,男人在你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能力的,你能过了头”。这么一个能独立挑起门户过日子的女人,却遭到了所有男人的拒绝。迟子建借这个小说表达了一种朴素的家庭生活观,一个女人无论多么优秀,最终还是要归属于家庭去依附一个男人,才能称之为幸福。而像吉喜一样完美能干的女人,是对男人尊严和价值的挑衅,有违男权价值观,表现在文中便是他们喜欢她却不娶她。可以说,吉喜作为文中一个非女性主义的女性形象,在充斥着强大男权氛围的社会里表现为人生的悲剧,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迟子建的女性观是保守而传统的。
二、悲悯的宗教情怀
“少了这些永恒的真情实感,任何故事必然是昙花一现,难以久存。”福克纳一直强调作品要有真情实感,深藏于作家内心深处的必须是亘古至今的同情、怜悯、真情实感。而这些恰好是迟子建钟爱的文学气质。《逝川》充满着悲悯仁慈和温暖爱意,这种氛围贯穿全文,透露出宗教艺术情怀。
文中的重要意象“泪鱼”是一种什么样的鱼呢?“身体呈扁圆形,红色的鳍,蓝色的鳞片。每年只在第一场雪降临之后才出现,它们到来时整条逝川便发出呜呜呜的声音”,“这种鱼被捕上来时双眼总是流出一串串珠玉般的泪珠,暗红的尾轻轻摆动,蓝幽幽的鳞片泛出马兰花色的光泽,柔软的腮风箱一样呼哒呼哒地翕动,渔夫们这时候就赶紧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从逝川被打捞上来的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仿佛得到了意外的温暖,心安理得了”,次日凌晨将泪鱼重新放回河里就不发出呜呜的声音了。因此每年第一场雪后,人们总是自发地准备好渔网聚集到逝川岸边打捞泪鱼,第二天天亮之时再把泪鱼放回河里。这不仅是当地人的习惯,更演变成一种带有传奇色彩的形式。因为在村里有一种深信不疑的传说,如果哪户人家在泪鱼来时没有捕到它,那么这家主人就会遭受灾难。
这种会哭的鱼,似乎只是需要一种温暖和关怀,这和宗教宣扬的悲悯情怀是一致的。所描写的捕鱼放鱼的过程,并没有实质的物质利益,只是为了传说,这无疑带有宗教仪式的意味。迟子建借助小说表达了对善和爱的追求。这种追求使她的作品透明纯净,冷静中蕴育着温情,温情中蕴育着宽容,宽容中蕴育着爱意,其价值指向深度的人文关怀,与宗教情怀的本质殊途同归。迟子建说:“我的很多作品意象是苍凉的,情调是忧伤的。在这苍凉和忧伤之中,温情应该是寒夜尽头的几缕晨曦,应该是让人欣喜的。”<3>
注释:
<1>赵武平.王尔德全集:第四卷[M].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第302页.
<2>迟子建.微风入林?序.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3页.
<3>方守金.迟子建:《自然化育文学精灵——迟子建访谈录》,《文艺评论》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