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现行《外国文学史》教材并没有摆脱“史”的痕迹,对文学性相对缺少深入关注,一线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并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原外国文学史的文学性。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教学;文学性
随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新的方法和文化视野也随之出现,因此带有极强比较文学色彩的《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困境。按照传统的视野来看,这就是一门概括介绍外国文学的学科,目的是普及外国文学常识,概括性比较强,而且因受到中国主流意识的影响导致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中过分偏重“史”的因素,所以从文学的角度看,属于文学学科本身的因素在教学中反而减弱。这个问题导致《外国文学史》教学的本末倒置,因而需要在此对《外国文学史》教学的文学性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学性的核心要素
“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其主要观点认为文学学科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文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史忠义总结西方这个概念主义有五个层面的意义:形式主义的文学性、功能角度的文学性、结构主义文学性、本体论的文学性和文化环境的文学性。史忠义认为这些角度的定义都带有很强的形而上学色彩,他认为文学性的概念是认识性概念,只能进行描述性定义,所以他总结提出:“文学性存在于话语从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方面的普遍升华之中,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形象思维和文学幻想、多义性和暖昧性是文学性最基本的特征。文学性的定义与语言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学性”的定义中,接受者的角色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1]
二、当前主要教材缺失文学性
现行《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对社会历史方面对文学影响的强调相对削弱,但并不是这个问题就解决了。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在运用朱维之编写的《外国文学史》,而这部文学史是在中国左翼作家(郑振铎和矛盾)思维方式下延伸出来的一部外国文学史,很多内容都是在分析社会历史对文学的影响。教材的导论阐明了这样的编写宗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是时代的记录、民族的心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以致风俗、礼仪、心理等各方面的特征,无不鲜明生动地反映咋文学作品中。世界文学史上出现的无数优秀作品,无我们提供的无比丰富的艺术形象、生活画面和社会知识、是我们了解各国的历史和现状的宝贵材料。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而不是抽象地认识世界各国的历史演变过程,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风习,这是其他任何学术著作不能代替的。”[2]
这段话一是说文学艺术地反映社会各方面生活,二是说明文学艺术是我们了解各国社会各方面生活的媒介。第一个意思是文学反映论的在新时期的修正,其哲学根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正是朱版外国文学史的基本立足点。第二个意思是文学工具论的艺术表达,从功能上强调文学对了解社会生活的作用。在这种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整个教材在看待外国文学作品时,就比较注意文学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些外部因素。汪介之在总结国内外国文学史的教材的问题时提到,南开本朱维之版的这本教材就是从史的链条中考察文学的发展过程,相对高教版的文学史而言,不太注重文学本身发展的规律演变。所以他指出:“在文学史的编写中探索作为艺术的文学的进化过程,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注意考察作品的渊源和彼此之问的相互影响,梳理作家之问的传承、勾连、借鉴、转换、超越、突破、影响等各种关系,并通过比较,确立作家作品在文学传统中的确切的地位。”[3]
三、在教学中找回文学性
汪介之谈的就是文学史编写中怎样把握文学作品的文学性问题。处理好这个问题涉及到外国文学史的本质定位,外国文学史究竟是“史”还是“文学的史”。我们的目标当然是编写一本把握了外国文学作品文学性的历史,而不是一本附着在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上的外国文学史。从目前很多高校的外国文学史教学所用教材的情况看,无论是朱版还是高教版外国文学史都没有把这个问题处理得很好。因此,这个任务只有靠一线教师自己来完成。一线教师应在现有外国文学史教材的基础上理性分析文学反映论构造外国文学史的不足,还原各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并努力发掘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性间的历史继承和演变关系。从文学的本身的特性上来重塑外国文学史,并把这一成果呈现在学生的课堂。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文学修辞手法变化看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作品之间传承、借鉴和转换及新变,也可考察“荷马式的比喻”在欧洲文学中的继承和演变,还可以某个题材为中心,考察这个题材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继承和演变,如浮士德博士的题材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作家笔下的处理。这种例子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花时间去总结概括,然后把这些总结概括都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教学的内容体系,这样,文学性的外国文学史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就有望逐步体现出来。这样做,并没有脱离教材,而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还原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及其文学性的历史演变。这对最终完成域外文学的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提升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积极性。
《外国文学史》教学中的文学性问题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文学文本具体构建和设置怎样还原文学性,这需要进行深入探索,本文只是把这个问题初步提出,以引起一线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注释:
[1]史忠义.“文学性”的定义之我见[J].中国比较文学,2000(3):127.
[2]朱维之等主编.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2.
[3]汪介之.国内外国文学史编撰中的若干问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4):120.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教学;文学性
随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新的方法和文化视野也随之出现,因此带有极强比较文学色彩的《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困境。按照传统的视野来看,这就是一门概括介绍外国文学的学科,目的是普及外国文学常识,概括性比较强,而且因受到中国主流意识的影响导致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中过分偏重“史”的因素,所以从文学的角度看,属于文学学科本身的因素在教学中反而减弱。这个问题导致《外国文学史》教学的本末倒置,因而需要在此对《外国文学史》教学的文学性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学性的核心要素
“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其主要观点认为文学学科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文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史忠义总结西方这个概念主义有五个层面的意义:形式主义的文学性、功能角度的文学性、结构主义文学性、本体论的文学性和文化环境的文学性。史忠义认为这些角度的定义都带有很强的形而上学色彩,他认为文学性的概念是认识性概念,只能进行描述性定义,所以他总结提出:“文学性存在于话语从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方面的普遍升华之中,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形象思维和文学幻想、多义性和暖昧性是文学性最基本的特征。文学性的定义与语言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学性”的定义中,接受者的角色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1]
二、当前主要教材缺失文学性
现行《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对社会历史方面对文学影响的强调相对削弱,但并不是这个问题就解决了。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在运用朱维之编写的《外国文学史》,而这部文学史是在中国左翼作家(郑振铎和矛盾)思维方式下延伸出来的一部外国文学史,很多内容都是在分析社会历史对文学的影响。教材的导论阐明了这样的编写宗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是时代的记录、民族的心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以致风俗、礼仪、心理等各方面的特征,无不鲜明生动地反映咋文学作品中。世界文学史上出现的无数优秀作品,无我们提供的无比丰富的艺术形象、生活画面和社会知识、是我们了解各国的历史和现状的宝贵材料。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而不是抽象地认识世界各国的历史演变过程,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风习,这是其他任何学术著作不能代替的。”[2]
这段话一是说文学艺术地反映社会各方面生活,二是说明文学艺术是我们了解各国社会各方面生活的媒介。第一个意思是文学反映论的在新时期的修正,其哲学根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正是朱版外国文学史的基本立足点。第二个意思是文学工具论的艺术表达,从功能上强调文学对了解社会生活的作用。在这种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整个教材在看待外国文学作品时,就比较注意文学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些外部因素。汪介之在总结国内外国文学史的教材的问题时提到,南开本朱维之版的这本教材就是从史的链条中考察文学的发展过程,相对高教版的文学史而言,不太注重文学本身发展的规律演变。所以他指出:“在文学史的编写中探索作为艺术的文学的进化过程,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注意考察作品的渊源和彼此之问的相互影响,梳理作家之问的传承、勾连、借鉴、转换、超越、突破、影响等各种关系,并通过比较,确立作家作品在文学传统中的确切的地位。”[3]
三、在教学中找回文学性
汪介之谈的就是文学史编写中怎样把握文学作品的文学性问题。处理好这个问题涉及到外国文学史的本质定位,外国文学史究竟是“史”还是“文学的史”。我们的目标当然是编写一本把握了外国文学作品文学性的历史,而不是一本附着在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上的外国文学史。从目前很多高校的外国文学史教学所用教材的情况看,无论是朱版还是高教版外国文学史都没有把这个问题处理得很好。因此,这个任务只有靠一线教师自己来完成。一线教师应在现有外国文学史教材的基础上理性分析文学反映论构造外国文学史的不足,还原各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并努力发掘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性间的历史继承和演变关系。从文学的本身的特性上来重塑外国文学史,并把这一成果呈现在学生的课堂。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文学修辞手法变化看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作品之间传承、借鉴和转换及新变,也可考察“荷马式的比喻”在欧洲文学中的继承和演变,还可以某个题材为中心,考察这个题材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继承和演变,如浮士德博士的题材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作家笔下的处理。这种例子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花时间去总结概括,然后把这些总结概括都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教学的内容体系,这样,文学性的外国文学史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就有望逐步体现出来。这样做,并没有脱离教材,而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还原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及其文学性的历史演变。这对最终完成域外文学的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提升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积极性。
《外国文学史》教学中的文学性问题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文学文本具体构建和设置怎样还原文学性,这需要进行深入探索,本文只是把这个问题初步提出,以引起一线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注释:
[1]史忠义.“文学性”的定义之我见[J].中国比较文学,2000(3):127.
[2]朱维之等主编.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2.
[3]汪介之.国内外国文学史编撰中的若干问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