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重心转移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fzqgkvbav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学校“教学开放周”中的一节“历险”公开课。当时笔者执教的班级是中职一年级幼师1班,全班清一色的女生。针对中职女生(相当于水平五阶段的高中学生)上肢和腹部力量相對较弱的特点,笔者安排的教学内容是双杠“两臂支撑前移”,并辅以练习下肢的奔跑游戏。
  准备活动之后,进入“基本部分”的双杠教学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首先进行“两臂支撑前移”的动作示范:杠端跳上成支撑,两臂移动至远端。本已完成的动作,笔者故意加了一个“双腿前摆挺身下”,随着优美的弧线,双脚稳稳地钉在地上,接着夸张地平展双臂,再后转身顺势鞠躬(两臂一前一后分别屈放在腹前和背后)。学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笔者乘兴问道:“哪位同学想上来试试?”“小不点儿”王云被大家推了上来。王云小巧玲珑、身轻似燕,但在双杠上支撑移行却很费力,她勉强移到杠中便滑了下来。笔者趁机说道:“双杠支撑前移动作看似简单,但如果不得要领,就很费力,且不协调。大家要记住两点:一是支撑动作要直肘顶肩。”笔者拍拍肘和肩,然后跳上杠端做“两臂支撑”示范。“二是杠上前移动作要有重心转移。我现在把身体靠向左手,也就是把重心移到了左侧,看我的右手就可以轻松地向前移动了;再看我的身体靠向右手,重心也就带到了右侧,左手也可以轻松地向前移动了。”边说笔者边跳下双杠。接着说:“为了更好地体会重心的左右转移,我们先在地面做个模仿游戏,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呀?”学生齐声回答:“大象走!”“好,大家就在原地学做‘大象走’,重点体会身体重心的左右转移。”在“大象走”的基础上,笔者又要求学生们双手离开地面,身体直立地在原地体会重心的左右转移。接下来,笔者点名“小不点儿”王云再次上杠,就保护与帮助的具体方法进行示范,之后便安排全班学生分组上杠练习“两臂支撑前移”动作。笔者依次进行巡视指导,一切都在按照教案预设的步骤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突然,中间的一个练习小组爆发出哄然的笑声。笔者定睛一看,原来是“大块头”汪霞正在杠上卖力地做着移行动作。只见她双手握杠,双脚猛蹬地,一屁股坐在一侧杠面上,然后双手前移一截;再滑下蹬地,一屁股坐在另一侧杠面上,双手再向前移了一截。“小不点儿”王云站在一旁打趣道:“大块头,别把双杠坐折了啊!”汪霞边做边反击道:“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砍下半头猪的肉给你背着,你来做试试?”围观的人早已笑得前仰后合,其他练习小组的部分学生也不自觉地围了过来。
  见此情形,笔者果断地用哨声召集其他小组过来集合。稍稍平复情绪之后,笔者朗声道:“刚才的分组上杠练习,有成功,有失败,也有大胆的创新。比如,汪霞同学的动作就很有新意。”学生大笑,气氛活跃。“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汪霞同学的动作,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重心转移。”略为停顿,笔者用眼光环视所有学生,场面迅速安静下来。笔者跳上双杠成“两臂支撑”,边模仿边说:“当臀部坐在左杠面上,身体的重心是否都在左侧?我们的右手就可以自由地向前移滑;当臀部坐到右杠面上,身体的重心又到了右侧,我们的左手就可以自由地向前移动了。”笔者跳下双杠接着说:“汪霞同学很聪明,她为了克服体重困难,想出了这样一种独特的双杠移行动作,实属不易!”笔者话锋一转,问道:“那么,大家为什么笑呢?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支撑前移吗?”“不是!”学生们答道。“那么,怎样改造使它更接近、更像支撑前移呢?”笔者提出疑问并再次上杠,边示范边说:“能否将臀部坐在左杠面,改为臀部局部坐到左手大拇指上,或者左胯局部抵挂在左手大拇指上,这样右手不也能轻松移滑吗?”笔者慢速做了几次左胯挂停左手移右手、再右胯挂停右手移左手的示范动作,然后安排全班学生再次分组练习。
  接下来,笔者重点帮助汪霞纠正动作。出乎意料的是,只不过三四个回合,对动作要领早已心领神会的汪霞,便能独自完成“两臂支撑前移”到达杠中了。
  此时,笔者抬眼望去,其他各组的练习都很顺利,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课后,笔者认真地反思课上的“小插曲”,有惊,有喜,更多的是感悟。为了以后更好地处理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既不浪费时间,又能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和点化,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通过一番研究,得出以下几点感想:
  一、教案留白,做一个接纳意外的“有心人”
  教案是教师事先准备的,虽有多种预设,但很难穷尽。所以说,教案是死的,课堂是活的。课堂中的意外,很多时候让人措手不及,发生在什么时候、哪个环节、由谁而起,无从知晓,无法预料。我们在教案设计时,往往把教学的推进时间精确到秒,似乎只有那样才觉得严谨踏实,殊不知,一旦课中出现“意外”,则手足无措。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笔者深刻认识到:体育教学要有弹性,体育教案要有留白的预设,要给生成留足空间,给生成留有和谐创造的生态环境。
  二、正视差异,做一个尊重学生的“贴心人”
  无论从学生的性别、性格、体格、体育基础等任一方面来看,“小不点儿”与“大块头”的个体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极少数过胖、过瘦、过于调皮、过于内向、甚至身有残疾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区别对待、用心呵护、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实现所有学生的健康发展。不歧视、不放弃特殊学生,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方能彰显体育教师的高尚情操。
  三、巧妙引领,做一个课堂生成的“助产士”
  体育教学处于一个开放的富于变化的时空,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意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生为本,充分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使精心的预设和即时的生成和谐统一。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导致学生自由散漫,肆意妄为,“形散而神亦散”矣。在本案例中,笔者先是肯定“大块头”汪霞别样“重心转移”的创新,再引导学生思考接近标准动作的“重心转移”方法,最后指导学生尝试练习并取得成功,最终达成事先预设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面对课堂意外和生成,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学习的“助产士”,为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接生”。
  四、沉稳冷静,做一个驾驭课堂的“掌舵人”
  如果把一堂体育课当作一次快乐的泛舟,那些小小的花絮就像水中溅起的浪花,那些突来的意外就是途中偶尔的漩涡。作为掌舵人,我们要做的是,让浪花点缀我们的航行,在经历漩涡时,即使打个弯,也要拨正“船头”继续前进,而不是任由“小船”漂荡或者慌乱中“翻船”。作为一个优秀的“掌舵人”,我们既要详细了解航行的水域情况,更要丰富和提高自己的驾驶技术。
其他文献
毛泽东在1917年《体育之研究》中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想要让人们精神变得文明,应该先使他们的身体更强健,从而塑造其身型和改造其体质,通过体育锻炼强化其文明精神的形成。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把体能模块增设为学生必修必学项目,站在国家课程的角度,再次对学生体质健康予以重视与强化,重在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编者按:为推动冰雪运动在校园的普及发展,为《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指导意见》的制订提供支撑,为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遴选和高校高水平冰雪运动队的建立做好调研,以更好地推动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和迎接2022年冬季奥运会,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协办,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承办的“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专题研讨会”于2018年4月1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動会精彩掠影
一、明确体育课堂运用Ipad的基本条件  1.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运动负荷  体育课堂有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是运动负荷。本节观摩课上教师并没有让学生长时间地观看视频、操作Ipad、拍摄录像等环节,仅用了6次。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这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试想,如果Ipad运用到体育课堂中,导致了学生的运动量减少、练习密度降低等,那么就不如不用Ipad。从这个层面上讲,
编者按:2019年10月18日-21日,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在四川省德阳市举行。本届活动共展示了33节小学体育课,在“学”“练”“赛”的一体化设计、教学情境创设与运用、体能练习设计与安排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形成了可推广可借鉴的方法与经验。为更好地呈现本次活动小学教育教学理念并扩大辐射范围,同时对课堂中呈现出来的一些现象进行剖析、研究,以进一步提高课堂
一、体能与技术的关系  体能与技术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2个方面,学生体能的发展为技术提高奠定基础,同时技术的发展又为体能的发挥提供平台。  (一)体能的发展是技术提高的基础  根据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水平越高,就越容易掌握运动技术,这体现了体能在运动技术学习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球 传球》单元教学中共有6个课时,每个课时的动作技术难度系数逐步加大,所需的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中形成的新型教育思想,幼儿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科学构建生活化环境能够合理优化教学工作,确保幼儿教育实现知行统一,提高整体教育效果,促使幼儿获得更大的收获。本文首先分析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然后综合探究生活化环境构建的具体策略,分别从生活化情境、园内自然环境、幼儿活动场所、学习内容、园本课程和课程资源应用六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期幼儿能更加主动地参与游戏活
2018年4月26-30日,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主办,湖北领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宜昌市夷陵中学、土门初级中学、青岛路小学、高新区车站小学协办,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支持,深圳教体医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的“全国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功底与创意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华爱军,
一、软式标枪介绍  软式掷准标枪的枪体长0.3m~0.32m,呈橄榄状,枪体装有响哨,由柔软的泡沫材料制成,是专为7~12岁的少年儿童所设计,安全系数较高,能消除学生们的恐惧心理。软式掷准标枪颜色多样,造型奇特,像火箭一样。软式掷准标枪可分解和自由组合进行的体育项目,不但能发挥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增强趣味性(图1-1)。  软式火箭标枪的枪体长0.9m,直径为0.05m,是专为7~12岁的少年儿童所
大多数体育教师都会将口诀渗透于课堂之中,有的呈现于基本部分,有的应用于结束部分,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小学四年级《肩肘倒立》教材为例,略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一、巧用口诀,把握时机要适度  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分为三段式: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将口诀运用于准备部分,促进学生学练的积极性。  如小學四年级《肩肘倒立》准备部分中,常规教学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