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球类项目教学中的“关系”分析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体能与技术的关系
  体能与技术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2个方面,学生体能的发展为技术提高奠定基础,同时技术的发展又为体能的发挥提供平台。
  (一)体能的发展是技术提高的基础
  根据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水平越高,就越容易掌握运动技术,这体现了体能在运动技术学习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球 传球》单元教学中共有6个课时,每个课时的动作技术难度系数逐步加大,所需的体能也相应提高。此时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作基础,是难以适应逐步提升的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因此执教教师将其中2个课时定为体能练习,设置不同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发展上下肢协调性及速度、力量、耐力、反应等身体素质,促进体能发展,从而满足学习运动技术对体能的需求。《篮球:运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方法》一课中,执教教师通过碎步、碎步 左右移动、碎步模拟防守练习等发展学生的体能,达到增强学生速度、灵敏及下肢力量等素质,为学生的移动运球 传接球打下良好的基础。执教教师将体能作为球类项目学习的重要内容。
  (二)技术水平的发展能促进体能提升
  在篮球教学中,学生一般学会了“运球 传球”“运球 三步投篮”“传球 投篮”等动作。能够将所学的运动知识、技术和方法在展示、比赛等运动实践中灵活运用,才能算是真正学会。所以,在球类项目教学中,离不开对相关技术动作的反复练习,对相关技战术的反复演练,以及在展示、比赛中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技术水平得到发展,在此过程中体能水平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在《篮球:运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方法》与《篮球:后退跑 传接球练习方法》展示课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后退跑 传接球”时的运动强度明显高于学习“运球 传接球”时的运动强度,而“后退跑 传接球”这一技术动作的难度系数高于“运球 传接球”,说明较高的技术动作水平能够将体能水平在运动中引向高峰。但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中专项的技术学练,虽然能够带来相关体能的发展,但是常常会存在不均衡、不全面的问题。如,在“后退跑 传接球”动作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但往往容易忽略力量等素质的练习,此时还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补充性的体能锻炼,以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二、技术与兴趣的关系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四个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可见运动兴趣的重要性。兴趣和技术二者并不矛盾,也不对立,而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多样的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同样,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其学习兴趣也就会提升。
  (一)兴趣是提高技术学习的关键
  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前提,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围绕学生的运动兴趣展开。在球类项目教学中,教师改变以往单一的技术教学,更多地将单个技术动作进行组合并运用,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说明了通过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纵观2节展示课,执教教师在主教材的处理上都能较好地体现“教材三个一”,即单一身体练习、组合练习、游戏比赛,尤其是都能设计多种组合动作的练习。如,《篮球:运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方法》一课,在组合练习中设计了3组技术动作的组合练习:原地运球传移动目标练习;移动运球 传球练习、运球交叉换位 传球。再如,《篮球:后退跑 传接球练习方法》一课,在组合练习中设计了2组技术动作的组合练习:原地运球 折返跑 传接球和折返运球 折返跑 传接球。这样设计抓住球类项目以合作运用为主的特点,通过组合动作的练习,更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点,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掌握篮球技术。
  (二)技术的提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任何运动兴趣都是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的,运动技术的提高又能进一步增进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对运动项目的更深层次的认知。如,《篮球:后退跑 传接球练习方法》一课,技能教学目标确定为“绝大部分学生能在练习中做出后退跑 传接球动作……,最终能够学以致用到比赛中……。”学练方法分为单一身体练习、组合练习及比赛。
  1.单一身体练习。球性练习 后退跑:转球 后退跑、拨球 后退跑、右手低运球 后退跑、左手低运球 后退跑。
  2.组合练习。后退跑 传接球练习:1人的后退跑 接球、2人1组的后退跑 传接球 转身投籃假动作、4人1组的后退跑 传接球。
  3.比赛。4人1组的后退跑 传接球比赛,如,看哪组先传到20次球。
  课堂遵循浙江省提倡的“教材三个一”的结构设计策略,在课堂中安排了单一的身体练习、组合练习与比赛等内容,着力培养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运用能力。尤为突出的是,执教教师安排了无球队员加入练习组合,这样迫使持球队员提高传球速度,达到“后退跑 传接球”的目的,教学中不同的方法和组合形式都直接刺激着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对体育课堂充满兴趣。
  (三)发展学生的间接兴趣,巩固学生已有的技术
  部分体育教师仅关注了学生的直接兴趣,而直接兴趣更多的是来自于学生本能反应,如,课堂插入音乐、播放视频、进行情境教学等,这种刺激反应表现强烈但比较短暂。而间接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结果及其作用有了明确的认知后所产生的兴趣。这种兴趣引起了学生主动求学的状态,具有持续性,不会因为受挫而轻易放弃。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学生会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整节课都在学练简单的行进间运球动作,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个别学生甚至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感觉篮球运动没有那么好玩。而经历过篮球展示、比赛的学生则并不因此感到无趣,相反对他们来说更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他们知道熟练掌握行进间运球这一简单的技术动作在展示或比赛中极为重要,他们认为对提高自己运球球技有重要意义。
  三、技术与意识的关系
  顾渊彦先生认为:“运动技术是人在从事以运动项目为中心的身体练习过程中,在自体内部之间和自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通过综合体验所获得的身体认知。”这种身体认知取决于自我意识,特别是在球类项目的运动技术教学中,意识尤显重要。
  (一)意识对技术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以篮球项目为例,如果学生的篮球意识较强,那么在学习运动技术过程中,就会较轻松地对自身的力量大小、幅度与运动方向形成正确的认知,也较轻松地对场地、器材及对手的位置和距离等有清晰的认识,就可能形成“球感”等高度自动化的专门运动知觉。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就会容易提升技术。如,《折返跑 传接球的练习方法》一课,以学生A为例,他依次进行的是“折返跑”“折返跑 传接球”“原地运球 折返跑 传接球”“折返运球 折返跑 传接球”等练习,学生A在一系列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其篮球意识,能感知到自身动作的变化,如,头部的位置、躯干的弯曲和伸直、四肢的动作等;能感知到运动方向的变化,如,向左、向右、前进等;也能感知到运动形式的变化,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还能感知到运动中用力大小的变化等。这种篮球意识的培养,为技术的形成与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意识是技术的一种相对隐晦的表现形式
  意识与技术、体能、兴趣相比,其表现具有一定的隐晦性。如,《左右滑步 传接球的练习方法》一课,部分学生的篮球意识较强,他对“左右滑步 传接球”这一技术掌握得快一些;而其他学生的篮球意识较差,他们对“左右滑步 传接球”技术的学习就会滞后一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这不仅是评价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指标之一,而且也有助于教师从运动认知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体育课堂焕发出青春与活力,同时又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小学体育课中的教学情境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得以展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所教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运动水平,及时捕捉教学时机,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  1.以问题引出情境——乐思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巧妙地设疑可以
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是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出现将竞技运动的规则、场地、器材、技术等方面的要求简单地横移到体育教学中来,用教授成人的方法进行教学成为一种常态,整堂课围绕运动项目的某个技术进行反复、枯燥、单个技术动作的重复练习等现象。出现学生学会了运动技术,却不会在比赛中运用,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局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兴趣,如
在这日月如梭的日子里,我来到这个学校已经度过了七个年头。在这七年里,我最感激我的导师——赵老师。他真知灼见的引导,激发了我在专业发展上奋力向前的动力,成为我专业成长的宝贵财富,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  那时的我刚调入丹阳市云阳学校,学校指定他做我的指导老师。说实话,第一次和我师傅接触,看见他板着脸,不苟言笑的样子,心里便打起了寒颤,不敢接近他。刚开始,他话不多,也不教我什么,我就纳闷:难道
笔者根据《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班上学期主题活动《我升中班了》体育游戏《小小邮递员》改编成了中班体育钻爬游戏《“小蚂蚁”爬行记》,该设计不仅仅是单一的钻和爬,活动设计由易到难,从平地到斜坡,从软垫到镂空的木架,给幼儿带来了不同的挑战,幼儿通过组合游戏发展了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通过采用游戏的形式,反复练习强化,幼儿在享受体育游戏乐趣的同时,身体更加灵活了,并在游戏中突破自我,变得更加勇敢。  游戏目
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本文结合水平一《篮球——多种形式拍球的运用方法4》的设计与实践(课的设计详见本期36页),例举篮球课堂落实“学会学习”课程理念的策略,供同行商榷。  一、运用“复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会“技能”能力  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学习、练习、复习”等循环的过程。环形的练习、有针
毛泽东在1917年《体育之研究》中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想要让人们精神变得文明,应该先使他们的身体更强健,从而塑造其身型和改造其体质,通过体育锻炼强化其文明精神的形成。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把体能模块增设为学生必修必学项目,站在国家课程的角度,再次对学生体质健康予以重视与强化,重在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编者按:为推动冰雪运动在校园的普及发展,为《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指导意见》的制订提供支撑,为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遴选和高校高水平冰雪运动队的建立做好调研,以更好地推动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和迎接2022年冬季奥运会,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协办,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承办的“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专题研讨会”于2018年4月1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動会精彩掠影
一、明确体育课堂运用Ipad的基本条件  1.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运动负荷  体育课堂有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是运动负荷。本节观摩课上教师并没有让学生长时间地观看视频、操作Ipad、拍摄录像等环节,仅用了6次。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这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试想,如果Ipad运用到体育课堂中,导致了学生的运动量减少、练习密度降低等,那么就不如不用Ipad。从这个层面上讲,
编者按:2019年10月18日-21日,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在四川省德阳市举行。本届活动共展示了33节小学体育课,在“学”“练”“赛”的一体化设计、教学情境创设与运用、体能练习设计与安排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形成了可推广可借鉴的方法与经验。为更好地呈现本次活动小学教育教学理念并扩大辐射范围,同时对课堂中呈现出来的一些现象进行剖析、研究,以进一步提高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