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这个需要给学生“减负”的教育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让课堂焕发无穷的魅力,从而使课堂深深地吸引学生,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研究的课题。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作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要点:
一、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中的今天,大多数教师认为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最好的方式,是最有时代感的教学方法,其它的便是落后的。也有部分教师认为“一支粉笔闯天下”。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有它的片面性。探究性学习并不能完全取代接受性学习,而且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都很重要。其实我们可以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选取更好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
例如: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时候,1平方厘米、1平方米的教学,用讲授法显得很有效。但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用讲授法,就很不科学了,对于死记硬背的学生可能还有点用,但即使是部分学生也真的掌握了吗?一段时间后,学生就可能把这三个公式混淆了,或者干脆忘记得一干二净了。而如果采取探究性学习的话,情况就有所改善了,就算学生忘记公式,但毕竟学生已经用过两种方法求证四边形的面积、数方格和切割平移,可以自己推导出来,不难找出方法学习图形面积的计算。
可见在教学中,讲授法是必要的,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则是根本。教学方法与有效性既对立又统一。因为学习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是离不开知识的学习的,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要努力把蕴含在知识中的智慧价值和方法价值充分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在开展充分的思维探究活动中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的内在统一。
二、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
数学的学习不仅是学习新知,同时还是对旧知的再现和运用,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例如:对于计算教学课,很多教师都认为很难教,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枯燥。在一节《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课教学中,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两个复习题:
A.( )最大能填几?20×( )<62;( )×80>163。
B.老师有241元,每套书60元,大约可以买多少套?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试商的方法。通过以上两道复习题,学生从中唤醒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基本了解了试商的最基本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轻松多了,从而顺利地引入到新课学习中。
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要按教学需要主动地进行原有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生成性内容要有效地为落实预设目标服务。所以要造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激活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是很关键的。
三、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数学课程目标》提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数学课程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知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学生的学习是从手、眼、脑协调活动开始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操作可以使认知的对象与学生之间缩短距离,进行直接的认知活动。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寻求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途径的操作,提问:怎样转化成我们已经知道面积公式的图形?或直接问:怎样转化成四边形?对于推导公式,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转化,小组内讨论怎样由已知的图形面积公式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学更加开放,同时也使学生能在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维成果。学习体验和信息意识的形成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完成的必要手段。
四、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的操作作为主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民主的对话,在探究式的课堂中擦出创新的火花,在有价值的课堂讨论中使学生成为有自己思想的学生。
例如:我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没有局限于课本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操作,求出梯形的面积,结果学生想出了许多方法: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占大部分,主要运用前面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知识);
2.数方格;
3.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4.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5.把梯形剪开再拼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进行类似的实际操作,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操作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让探索性的独立操作与机械的指令性操作区别开来。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不应作事前的各种规定,如:先怎么做,然后怎么样;怎么摆,怎么看,怎么想,等等。教师过多地强调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操作,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限制。最后,要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操作不能流于表面,学生操作最好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通过大家协调、交流、讨论,共同参与,当学生想不出方法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实现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拥有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同时通过研究策略,讲究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快乐、轻松和高效的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作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要点:
一、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中的今天,大多数教师认为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最好的方式,是最有时代感的教学方法,其它的便是落后的。也有部分教师认为“一支粉笔闯天下”。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有它的片面性。探究性学习并不能完全取代接受性学习,而且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都很重要。其实我们可以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选取更好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
例如: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时候,1平方厘米、1平方米的教学,用讲授法显得很有效。但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用讲授法,就很不科学了,对于死记硬背的学生可能还有点用,但即使是部分学生也真的掌握了吗?一段时间后,学生就可能把这三个公式混淆了,或者干脆忘记得一干二净了。而如果采取探究性学习的话,情况就有所改善了,就算学生忘记公式,但毕竟学生已经用过两种方法求证四边形的面积、数方格和切割平移,可以自己推导出来,不难找出方法学习图形面积的计算。
可见在教学中,讲授法是必要的,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则是根本。教学方法与有效性既对立又统一。因为学习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是离不开知识的学习的,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要努力把蕴含在知识中的智慧价值和方法价值充分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在开展充分的思维探究活动中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的内在统一。
二、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
数学的学习不仅是学习新知,同时还是对旧知的再现和运用,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例如:对于计算教学课,很多教师都认为很难教,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枯燥。在一节《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课教学中,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两个复习题:
A.( )最大能填几?20×( )<62;( )×80>163。
B.老师有241元,每套书60元,大约可以买多少套?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试商的方法。通过以上两道复习题,学生从中唤醒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基本了解了试商的最基本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轻松多了,从而顺利地引入到新课学习中。
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要按教学需要主动地进行原有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生成性内容要有效地为落实预设目标服务。所以要造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激活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是很关键的。
三、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数学课程目标》提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数学课程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知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学生的学习是从手、眼、脑协调活动开始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操作可以使认知的对象与学生之间缩短距离,进行直接的认知活动。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寻求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途径的操作,提问:怎样转化成我们已经知道面积公式的图形?或直接问:怎样转化成四边形?对于推导公式,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转化,小组内讨论怎样由已知的图形面积公式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学更加开放,同时也使学生能在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维成果。学习体验和信息意识的形成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完成的必要手段。
四、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的操作作为主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民主的对话,在探究式的课堂中擦出创新的火花,在有价值的课堂讨论中使学生成为有自己思想的学生。
例如:我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没有局限于课本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操作,求出梯形的面积,结果学生想出了许多方法: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占大部分,主要运用前面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知识);
2.数方格;
3.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4.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5.把梯形剪开再拼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进行类似的实际操作,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操作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让探索性的独立操作与机械的指令性操作区别开来。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不应作事前的各种规定,如:先怎么做,然后怎么样;怎么摆,怎么看,怎么想,等等。教师过多地强调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操作,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限制。最后,要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操作不能流于表面,学生操作最好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通过大家协调、交流、讨论,共同参与,当学生想不出方法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实现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拥有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同时通过研究策略,讲究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快乐、轻松和高效的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