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培东老师常说,教育一定是有着美好姿态的。作为界内知晓的语文名师,在肖培东眼里,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语文里有什么?生活和人生。他理想中的语文课应该是这样,站在厚实的文本中,老师肆意地勾勒着,让思想的线条触向空旷与悠远。
老师必须是最会读书的人
本刊记者:您认为语文老师最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肖培东:把自己教成学生,要像学生一样爱读书,勤于读书,语文教师应该也必须是这个社会最爱读书最会读书的人。“我们教师是读书人,读书要伴随人一辈子。”要让学生爱上阅读,语文教师就要自觉地将阅读变成生活方式,找回生命灵魂的呼吸。
刚踏上语文讲台的最初几年,我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学校教学任务的重压,早出晚归的忙碌,事无巨细的繁琐,都为我找到了自己无时间读书的开脱理由。
阅读的回归,源于2000年秋天在浙江丽水举行的浙南片语文教学观摩会上我的一堂高中语文公开课。那次,我执教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语文教参上是这样解释的,这篇文章写的是汪曾祺先生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批判和否定,因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我也就此理解去备课,去设计,去教学。课上得到全场叫好,散文的朗读与品味尤为精彩,那一句“虾米皮熬白菜,嘿”的朗读声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可没多久,我读到了一本语文教学杂志,里面刊载了史绍典先生对《胡同文化》一文的解析和思考。史绍典先生说:“他没有对胡同文化进行批判,完全没有批判的意思。对胡同文化,他有一种依恋、一种感伤、一种怀念,还有一种无可奈何。”原来,这篇文章是汪曾祺为《北京胡同》这本摄影集写的“序言”,而且这本摄影集就叫《北京胡同》。所以,怎么会是批评、批判呢?《北京胡同》这本书,本身就有一种强烈的保护北京胡同特有的情绪。“它是在批评、批判胡同文化吗?”这几行字,杂志上印得不大,却是那么显赫地晃动在我眼里,晃着晃着就化成了这样一声棒喝:“你有读书吗?”因阅读而成的丰厚的文化积淀让史老师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我为自己的无知和浅薄深感羞愧,更为那无数个已经流去的不阅读的日子而心痛。教学的孱弱说到底就在于阅读的苍白。
“山定泉,树定根,人定心”,想通了道理,看懂了自己,我开始狠狠读书。安静下来的我,学会利用边边角角的时光去读书。读书,渐渐融为我的生命细胞,成为我的生活方式。读着读着,我的课堂丰厚了,我的精神世界丰富了,我对语文对教育对生命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好好教书,像种地一样
本刊记者:您曾有过职业倦怠感吗?如何化解的呢?
肖培东:教书没多久,一种职业厌倦感悄悄进驻心头,我开始埋怨我的学校,埋怨我的学生,埋怨我从事的职业。
我不想教书了,没意思。我这样和父亲说。
那你想好做什么吗?父亲淡淡地问。
沒有,反正教书没意思。想着那些晃晕我眼睛的各项考核的诸多数据,我狠狠地说。
“看看这块地,你就是没好好看过。”父亲不理会我了,闷自侍弄他的蔬菜……
父亲的地,我没好好看过?一簇簇嫩葱骄傲地仰视我,我愧疚地缩回了眼。
我的眼睛从来都是随意掠过这片土的,那被父亲精心整饬的土地是怎么样铺展绿意的,我还真的没细细思量。
我静下心来,我提醒自己,我也有一块土地等待开掘,等待种植,等待绽放。那块土地,叫语文。
一定是我浮躁地走过语文,没有看到彼此的心,才会有那么多肤浅的抱怨和粗俗的不平。我开始认真地凝视“语文”,我一遍遍地读《语文课程标准》,我要把语文的理解定位准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文字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阐述,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要深深凝视在心底的,我读得最多也最用心。它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真实的语文课,或者说,纯粹的语文课,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应该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
要看到深,要看到心,理解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把握了语文课程的任务,我开始鉴别、思考自己昔日觉得好看的语文课堂。那些机械搬运、空话连篇的教学,或者貌似鲜艳实质干瘪的课堂,原来都不是真实的语文课。比如我的第一堂高中语文公开课《景泰蓝的制作》,为了制造点新鲜的色彩,我参考了《语文》杂志上一个很是新颖的教学设计,然后像模像样地在我的课堂上复制了出来。“本着学习——实践原则,以班为单位组织景泰蓝制作管理者协会。协会设生产部、财务部、公关部三部门,每一位同学都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到自己感兴趣的部门去大显身手。”很快,学生们热情高涨,身为“董事长”的我则不失时机地对全体“员工”提出“了解景泰蓝(制作)”的要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认识说明对象及特点。而后请各部门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份“可行性报告书”:生产部要论证设立生产班组的规划,财务部要论证不同生产班组的工人的工资比差,公关部则要完成首期广告宣传的创意。部长发言,员工质疑,水到渠成,就这样在盎然趣味中分别完成了对说明顺序、说明详略、说明特征的理解,又让学生得到了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训练,真可谓“一举多得”。课得到了诸多称赞,可其实那时的我并不懂得别人这样设计的妙处,只觉得外形亮丽的“创新”课堂最能调动氛围,课堂热闹了就是好课。后来的很多课,我都刻意求新,尽想着些招数把自己的课堂点染成这样一尊又一尊的“景泰蓝”。
好好教书,像种地一样!教育在考查我们作为一位教师的智慧、使命与追求。看到深,看到心,不仅是在热爱,在发现,更是在审视,在丰富,在对自己庸常状态做超越,把自己和教育教学的世界紧紧联系。 诗一般的课堂
本刊记者:在您记忆里,感受最深的一堂课是怎样的?
肖培东:应该说不是一堂课,而是一系列课。每一堂课,我都会在不同的场景里做更新。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在荒原上种树的故事。这个孤独的农夫,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孤独者以毅力与无私,以纯净与执着,以专注与热爱,辛勤耕耘,为世界带来绿色,为他人也为自己找到幸福。这是一个很让人感动的故事。
我按照单元目标和编者意图去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主要体现的是“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的学习要求。多次在各地执教《植树的牧羊人》,最有意思的发现是——我的课堂导入竟然多不相同。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这课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都读过文章了吧,那就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同学用概括的语言说说文章的故事内容。我大多数的教学都是这样进去的,直接简洁,没有啰啰嗦嗦的绕圈子,也不喜欢抒情式的引入,问的就是学生的阅读感受,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熟悉程度。
在深圳南山,我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读过这篇文章了吗?(学生说“读过”)那好,我来检测一下你们的阅读情况,请位同学到黑板前来,其他同学合上书本,我们一起来默写文章的词语。”这篇文章,有五个词语做了注释,分别是:干涸、坍塌、不毛之地、溜达、山毛榉。这五个词语的默写,又可以带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知荒原的特征,揣摩牧羊人种树的画面。可是学生在阅读中往往不看或不细看注释,默写情况不甚好。这样,我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对,要学会圈点勾画。”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学生后面的阅读也更投入更认真。如果学生默写情况很好,就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一定会说,自己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圈点勾画了,那么,我就夸夸这位学生,再推广这种方法。
在湖北十堰,我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阅读,我们要学会用什么方法来进行呢?对,默读课文,圈点勾画!”这样,直接进入到文本学习中,用编者提供的方式快速展开阅读。怎么是默讀?什么才是圈点勾画?直奔文章的阅读方法,让学生瞬间明了,随即就扎扎实实地去默读去圈点勾画。
在四川成都,我的导入是这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外国作品(学生就会大声读出文章标题‘植树的牧羊人’)。那你能不能用‘植树的牧羊人’做开头,来说说这个故事?(学生就会说‘植树的牧羊人……’)你能不能用文中的‘我’做开头,也来说说这个故事?(学生就会说‘我……’)”让学生改换人物,去说这个故事后,我又抛出这样一句话:“其实教材里都有地方做了这两种说法,你们能找到吗?”原来,文章的预习提示一是这样说的:“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最终,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这不就是用“植树的牧羊人”做开头来展开文章内容的叙说吗?还有,文章的思考探究一是这样说的: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这不就是用“我”做主语来叙说小说的故事梗概吗?当学生找到后,我就很自然地说:“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读读文章的预习提示和思考探究,现在再想想,这篇文章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完成阅读?对了,预习提示二告诉我们,默读课文,注意做些圈点勾画……”你看,这不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文本的学习了吗?
在昆明,我的导入是:“这篇课文写了我和老人的几次见面?哪一次写的篇幅最短?”学生很快地找出第三次见面,随即要求学生默读,做好圈点勾画。这种导入特别省时间,很经济。
在安徽宣城,课前主持人介绍我说我像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热爱语文教学,热爱课堂,热爱学生等等,大致夸我有“热爱”之心。我上课的时候,就问学生:“主持人对肖老师的评价用了一个词,你们听出是哪个词了吗?”学生回答“热爱”。我就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主人公更是一位有热爱心的人,他热爱种树。你们能找到文章中写这个人热爱种树的语言吗?哪些句子可以证实牧羊人特别热爱种树?”学生立马阅读,在不同段落中找出了相关句子,然后我就转入:“这些描写句子,写出了牧羊人的热爱生命热爱种树的品质,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做好圈点勾画。”你瞧,转换是不是很有意思?
在河北,主持人课前也说了一段热情洋溢的介绍语:“肖老师是……是……”我悄悄皱了皱眉,微笑地说:“同学们,主持人老师送给肖老师很多热情洋溢的评价语,你能说得出来吗?”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肖老师是热爱语文教育的老师。”“肖老师是潜心语文教学的老师。”“肖老师是喜爱和学生研读课文的老师。”“肖老师是……”然后,我问同学们:“那如果要你们也给文中植树的牧羊人做个评价,你们会怎么说呢?”学生想了想,踊跃回答。“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位热爱高原献身高原的老人。”“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位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的老人。”“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位有着顽强毅力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劳动的老人”……这样,我就了解了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老人内涵的阅读感知情况。
……
教学的路径很多,老师切不要只会一条路行走,要顺时顺势而变。就像这位植树的牧羊人。“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做语文教师,要的也是这样的思考与观察。看看,植树的牧羊人,种树的时候,都是认真地挑出橡树的种子,然后“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开始种树之旅,静等绿树成荫。我们也要巧妙地在课堂上“放一颗橡子”,然后学春风,做细雨,这样,你就会把鸟雀的啾啾声写进课堂,把清风吹落的黄叶嵌进课堂。
好老师要善于用写作推动自己成长
本刊记者:您在教学之外,目前也承担了教学管理的工作。您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实现自我成长呢?
肖培东:语文教师的生长,基于真诚的写作。我写故我在,记录生活细节,构建精神家园,遇见最好自我,写作的确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有教育之眼,有教育之心,还得动动教育之笔。用真诚的文字,将平淡如水的生活岁月定格为永恒,将灵感和思想化成教学生命的财富。肖川教授认为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教师有意识地去创作,“把你的感动、你的困惑、你成功的探索、你的希望与梦想变成文字,写成文章。你会发现你的气质、情怀、内心世界,慢慢地、慢慢地,变得纯净,澄明,变得细腻和丰富”。
语文教师的生长,基于深刻的思考。我思故我在,永葆语文生命,就需要你永远拥有思想的活力和思考的动力。信息时代,太多纷杂的声音,易于得到的百度结果,很容易让我们困惑、惰怠和迷失。活在当下,盲目从众是一种安全的诱惑,哗众取宠是一种名利的诱惑。但教育是灵魂唤醒灵魂、思想影响思想的事业,有思想、会思考的教师,才能真正感悟教育、理解教育、践行教育。有思想者,不因浮华而盲从,不为浮躁而跟风。善思考者,远离浮躁与虚妄,在喧嚣纷扰前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宁静中自有清醒,孤独中自有深刻。
语文教师的生长,基于实在的教学。教师是靠课堂立身的人,课堂,才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生长平台。语文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就必须反反复复地在课堂行走中,有意识地自我修炼、勤做实践。
老师必须是最会读书的人
本刊记者:您认为语文老师最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肖培东:把自己教成学生,要像学生一样爱读书,勤于读书,语文教师应该也必须是这个社会最爱读书最会读书的人。“我们教师是读书人,读书要伴随人一辈子。”要让学生爱上阅读,语文教师就要自觉地将阅读变成生活方式,找回生命灵魂的呼吸。
刚踏上语文讲台的最初几年,我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学校教学任务的重压,早出晚归的忙碌,事无巨细的繁琐,都为我找到了自己无时间读书的开脱理由。
阅读的回归,源于2000年秋天在浙江丽水举行的浙南片语文教学观摩会上我的一堂高中语文公开课。那次,我执教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语文教参上是这样解释的,这篇文章写的是汪曾祺先生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批判和否定,因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我也就此理解去备课,去设计,去教学。课上得到全场叫好,散文的朗读与品味尤为精彩,那一句“虾米皮熬白菜,嘿”的朗读声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可没多久,我读到了一本语文教学杂志,里面刊载了史绍典先生对《胡同文化》一文的解析和思考。史绍典先生说:“他没有对胡同文化进行批判,完全没有批判的意思。对胡同文化,他有一种依恋、一种感伤、一种怀念,还有一种无可奈何。”原来,这篇文章是汪曾祺为《北京胡同》这本摄影集写的“序言”,而且这本摄影集就叫《北京胡同》。所以,怎么会是批评、批判呢?《北京胡同》这本书,本身就有一种强烈的保护北京胡同特有的情绪。“它是在批评、批判胡同文化吗?”这几行字,杂志上印得不大,却是那么显赫地晃动在我眼里,晃着晃着就化成了这样一声棒喝:“你有读书吗?”因阅读而成的丰厚的文化积淀让史老师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我为自己的无知和浅薄深感羞愧,更为那无数个已经流去的不阅读的日子而心痛。教学的孱弱说到底就在于阅读的苍白。
“山定泉,树定根,人定心”,想通了道理,看懂了自己,我开始狠狠读书。安静下来的我,学会利用边边角角的时光去读书。读书,渐渐融为我的生命细胞,成为我的生活方式。读着读着,我的课堂丰厚了,我的精神世界丰富了,我对语文对教育对生命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好好教书,像种地一样
本刊记者:您曾有过职业倦怠感吗?如何化解的呢?
肖培东:教书没多久,一种职业厌倦感悄悄进驻心头,我开始埋怨我的学校,埋怨我的学生,埋怨我从事的职业。
我不想教书了,没意思。我这样和父亲说。
那你想好做什么吗?父亲淡淡地问。
沒有,反正教书没意思。想着那些晃晕我眼睛的各项考核的诸多数据,我狠狠地说。
“看看这块地,你就是没好好看过。”父亲不理会我了,闷自侍弄他的蔬菜……
父亲的地,我没好好看过?一簇簇嫩葱骄傲地仰视我,我愧疚地缩回了眼。
我的眼睛从来都是随意掠过这片土的,那被父亲精心整饬的土地是怎么样铺展绿意的,我还真的没细细思量。
我静下心来,我提醒自己,我也有一块土地等待开掘,等待种植,等待绽放。那块土地,叫语文。
一定是我浮躁地走过语文,没有看到彼此的心,才会有那么多肤浅的抱怨和粗俗的不平。我开始认真地凝视“语文”,我一遍遍地读《语文课程标准》,我要把语文的理解定位准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文字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阐述,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要深深凝视在心底的,我读得最多也最用心。它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真实的语文课,或者说,纯粹的语文课,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应该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
要看到深,要看到心,理解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把握了语文课程的任务,我开始鉴别、思考自己昔日觉得好看的语文课堂。那些机械搬运、空话连篇的教学,或者貌似鲜艳实质干瘪的课堂,原来都不是真实的语文课。比如我的第一堂高中语文公开课《景泰蓝的制作》,为了制造点新鲜的色彩,我参考了《语文》杂志上一个很是新颖的教学设计,然后像模像样地在我的课堂上复制了出来。“本着学习——实践原则,以班为单位组织景泰蓝制作管理者协会。协会设生产部、财务部、公关部三部门,每一位同学都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到自己感兴趣的部门去大显身手。”很快,学生们热情高涨,身为“董事长”的我则不失时机地对全体“员工”提出“了解景泰蓝(制作)”的要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认识说明对象及特点。而后请各部门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份“可行性报告书”:生产部要论证设立生产班组的规划,财务部要论证不同生产班组的工人的工资比差,公关部则要完成首期广告宣传的创意。部长发言,员工质疑,水到渠成,就这样在盎然趣味中分别完成了对说明顺序、说明详略、说明特征的理解,又让学生得到了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训练,真可谓“一举多得”。课得到了诸多称赞,可其实那时的我并不懂得别人这样设计的妙处,只觉得外形亮丽的“创新”课堂最能调动氛围,课堂热闹了就是好课。后来的很多课,我都刻意求新,尽想着些招数把自己的课堂点染成这样一尊又一尊的“景泰蓝”。
好好教书,像种地一样!教育在考查我们作为一位教师的智慧、使命与追求。看到深,看到心,不仅是在热爱,在发现,更是在审视,在丰富,在对自己庸常状态做超越,把自己和教育教学的世界紧紧联系。 诗一般的课堂
本刊记者:在您记忆里,感受最深的一堂课是怎样的?
肖培东:应该说不是一堂课,而是一系列课。每一堂课,我都会在不同的场景里做更新。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在荒原上种树的故事。这个孤独的农夫,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孤独者以毅力与无私,以纯净与执着,以专注与热爱,辛勤耕耘,为世界带来绿色,为他人也为自己找到幸福。这是一个很让人感动的故事。
我按照单元目标和编者意图去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主要体现的是“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的学习要求。多次在各地执教《植树的牧羊人》,最有意思的发现是——我的课堂导入竟然多不相同。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这课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都读过文章了吧,那就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同学用概括的语言说说文章的故事内容。我大多数的教学都是这样进去的,直接简洁,没有啰啰嗦嗦的绕圈子,也不喜欢抒情式的引入,问的就是学生的阅读感受,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熟悉程度。
在深圳南山,我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读过这篇文章了吗?(学生说“读过”)那好,我来检测一下你们的阅读情况,请位同学到黑板前来,其他同学合上书本,我们一起来默写文章的词语。”这篇文章,有五个词语做了注释,分别是:干涸、坍塌、不毛之地、溜达、山毛榉。这五个词语的默写,又可以带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知荒原的特征,揣摩牧羊人种树的画面。可是学生在阅读中往往不看或不细看注释,默写情况不甚好。这样,我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对,要学会圈点勾画。”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学生后面的阅读也更投入更认真。如果学生默写情况很好,就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一定会说,自己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圈点勾画了,那么,我就夸夸这位学生,再推广这种方法。
在湖北十堰,我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阅读,我们要学会用什么方法来进行呢?对,默读课文,圈点勾画!”这样,直接进入到文本学习中,用编者提供的方式快速展开阅读。怎么是默讀?什么才是圈点勾画?直奔文章的阅读方法,让学生瞬间明了,随即就扎扎实实地去默读去圈点勾画。
在四川成都,我的导入是这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外国作品(学生就会大声读出文章标题‘植树的牧羊人’)。那你能不能用‘植树的牧羊人’做开头,来说说这个故事?(学生就会说‘植树的牧羊人……’)你能不能用文中的‘我’做开头,也来说说这个故事?(学生就会说‘我……’)”让学生改换人物,去说这个故事后,我又抛出这样一句话:“其实教材里都有地方做了这两种说法,你们能找到吗?”原来,文章的预习提示一是这样说的:“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最终,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这不就是用“植树的牧羊人”做开头来展开文章内容的叙说吗?还有,文章的思考探究一是这样说的: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这不就是用“我”做主语来叙说小说的故事梗概吗?当学生找到后,我就很自然地说:“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读读文章的预习提示和思考探究,现在再想想,这篇文章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完成阅读?对了,预习提示二告诉我们,默读课文,注意做些圈点勾画……”你看,这不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文本的学习了吗?
在昆明,我的导入是:“这篇课文写了我和老人的几次见面?哪一次写的篇幅最短?”学生很快地找出第三次见面,随即要求学生默读,做好圈点勾画。这种导入特别省时间,很经济。
在安徽宣城,课前主持人介绍我说我像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热爱语文教学,热爱课堂,热爱学生等等,大致夸我有“热爱”之心。我上课的时候,就问学生:“主持人对肖老师的评价用了一个词,你们听出是哪个词了吗?”学生回答“热爱”。我就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主人公更是一位有热爱心的人,他热爱种树。你们能找到文章中写这个人热爱种树的语言吗?哪些句子可以证实牧羊人特别热爱种树?”学生立马阅读,在不同段落中找出了相关句子,然后我就转入:“这些描写句子,写出了牧羊人的热爱生命热爱种树的品质,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做好圈点勾画。”你瞧,转换是不是很有意思?
在河北,主持人课前也说了一段热情洋溢的介绍语:“肖老师是……是……”我悄悄皱了皱眉,微笑地说:“同学们,主持人老师送给肖老师很多热情洋溢的评价语,你能说得出来吗?”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肖老师是热爱语文教育的老师。”“肖老师是潜心语文教学的老师。”“肖老师是喜爱和学生研读课文的老师。”“肖老师是……”然后,我问同学们:“那如果要你们也给文中植树的牧羊人做个评价,你们会怎么说呢?”学生想了想,踊跃回答。“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位热爱高原献身高原的老人。”“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位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的老人。”“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位有着顽强毅力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劳动的老人”……这样,我就了解了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老人内涵的阅读感知情况。
……
教学的路径很多,老师切不要只会一条路行走,要顺时顺势而变。就像这位植树的牧羊人。“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做语文教师,要的也是这样的思考与观察。看看,植树的牧羊人,种树的时候,都是认真地挑出橡树的种子,然后“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开始种树之旅,静等绿树成荫。我们也要巧妙地在课堂上“放一颗橡子”,然后学春风,做细雨,这样,你就会把鸟雀的啾啾声写进课堂,把清风吹落的黄叶嵌进课堂。
好老师要善于用写作推动自己成长
本刊记者:您在教学之外,目前也承担了教学管理的工作。您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实现自我成长呢?
肖培东:语文教师的生长,基于真诚的写作。我写故我在,记录生活细节,构建精神家园,遇见最好自我,写作的确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有教育之眼,有教育之心,还得动动教育之笔。用真诚的文字,将平淡如水的生活岁月定格为永恒,将灵感和思想化成教学生命的财富。肖川教授认为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教师有意识地去创作,“把你的感动、你的困惑、你成功的探索、你的希望与梦想变成文字,写成文章。你会发现你的气质、情怀、内心世界,慢慢地、慢慢地,变得纯净,澄明,变得细腻和丰富”。
语文教师的生长,基于深刻的思考。我思故我在,永葆语文生命,就需要你永远拥有思想的活力和思考的动力。信息时代,太多纷杂的声音,易于得到的百度结果,很容易让我们困惑、惰怠和迷失。活在当下,盲目从众是一种安全的诱惑,哗众取宠是一种名利的诱惑。但教育是灵魂唤醒灵魂、思想影响思想的事业,有思想、会思考的教师,才能真正感悟教育、理解教育、践行教育。有思想者,不因浮华而盲从,不为浮躁而跟风。善思考者,远离浮躁与虚妄,在喧嚣纷扰前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宁静中自有清醒,孤独中自有深刻。
语文教师的生长,基于实在的教学。教师是靠课堂立身的人,课堂,才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生长平台。语文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就必须反反复复地在课堂行走中,有意识地自我修炼、勤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