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相应理念和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随着5E教学模式的出现,及其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5E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5E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应用
5E教学模式共有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五个环节,指的就是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内容、深入数学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知识体系以及开展教学评价,将这五个步骤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充分结合,可令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具体应用方式进行分析。
一、激发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兴趣
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枯燥无聊,而小学生又特别喜欢生动有趣的事物,因此激发学习兴趣是开展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有效手段。激发兴趣的方式有很多,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入手可以使用多媒体、游戏等多种方式,比如针对“组合图形的面积”开展教学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组合拆分的动态图片,这样可以令“组合图形的面积”变得更加直观,相较于教师的口头讲解更容易讓学生理解。或者也可以让学生使用七巧板自由拼接,组成各种组合图形,同样也可以令这部分内容变得更加直观,而且也能够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就可获得良好效果。
二、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探究
图形与几何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更加深入地学习,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可以通过探究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比如针对“长方体”开展教学时,可以通过独立探究或者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思考,长方体体积为什么是长乘宽乘以高,和哪些知识有关,为了增强探究结果,可以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结合相关模型,比如让学生用硬纸板制作一个长方体,然后将长方体拆解开,这样学生就会明白长方体是有六个面组成的,每一个面的面积都应是长乘以宽,而且长方体也可以被看成无数个叠加在一起的面,因此其体积应是长乘宽乘高。这样学生就通过探究真正掌握了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同时也在思考过程中提供了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深入数学原理
这一点指的是要在开展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转化学生的认知,并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就行一定提升。仍然以“长方体”为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疑惑,为什么长方体是由无数个面叠加成的,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演示无数个面逐渐叠加在一起,最后形成长方体的动态图片。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动态图片对长方体有一个清晰认知,同时也理解了等无数个面叠加在一起形成长方体以后,长宽高任何两项都可以用于相应面积的计算,因此无论怎样叠加都完全符合长方体的计算公式。
四、建立完整知识体系
图形与几何知识在小学数学的很多阶段都有所体现,而且互相之间有一定联系,但每一部分存在于不同阶段的教材当中,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进行前后关联,这对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极其不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当前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联系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内容,或者向未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简单渗透,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前后联系的方式学习图形与结合,进而建立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针对“长方体”开展教学时可以结合长方形的相关知识,针对“组合图形面积”开展教学可以结合“多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针对“认识图形”开展教学时也可以对将来可能会涉及的相应图形进行适当讲解,这样都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有效开展教学评价
有效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动态变化的,且要覆盖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另外新时期的教学评价不能只是从教师角度入手,要尊重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其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样改进等,从而达到促进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的目的。比如可以先由教师评价学生,分析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习的变化,这种评价一般都是阶段性的,通常都以单元、学期等为时间段,而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后产阐述自身感受、对教师教学方法反馈,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这些都可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六、结语
综上所述,充分应用5E教学模式,从每个构成入手开展图形与几何教学,可让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深入学习内容,并建立完整知识体系,同时提升各项能力,这样便可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温萍.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一代(下半月),2018(009):169.
[2]苏彩艳.基于5E模式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发展,2019,No.348(10):96.
关键词:5E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应用
5E教学模式共有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五个环节,指的就是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内容、深入数学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知识体系以及开展教学评价,将这五个步骤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充分结合,可令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具体应用方式进行分析。
一、激发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兴趣
数学知识本身比较枯燥无聊,而小学生又特别喜欢生动有趣的事物,因此激发学习兴趣是开展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有效手段。激发兴趣的方式有很多,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入手可以使用多媒体、游戏等多种方式,比如针对“组合图形的面积”开展教学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组合拆分的动态图片,这样可以令“组合图形的面积”变得更加直观,相较于教师的口头讲解更容易讓学生理解。或者也可以让学生使用七巧板自由拼接,组成各种组合图形,同样也可以令这部分内容变得更加直观,而且也能够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就可获得良好效果。
二、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探究
图形与几何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更加深入地学习,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可以通过探究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比如针对“长方体”开展教学时,可以通过独立探究或者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思考,长方体体积为什么是长乘宽乘以高,和哪些知识有关,为了增强探究结果,可以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结合相关模型,比如让学生用硬纸板制作一个长方体,然后将长方体拆解开,这样学生就会明白长方体是有六个面组成的,每一个面的面积都应是长乘以宽,而且长方体也可以被看成无数个叠加在一起的面,因此其体积应是长乘宽乘高。这样学生就通过探究真正掌握了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同时也在思考过程中提供了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深入数学原理
这一点指的是要在开展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转化学生的认知,并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就行一定提升。仍然以“长方体”为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疑惑,为什么长方体是由无数个面叠加成的,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演示无数个面逐渐叠加在一起,最后形成长方体的动态图片。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动态图片对长方体有一个清晰认知,同时也理解了等无数个面叠加在一起形成长方体以后,长宽高任何两项都可以用于相应面积的计算,因此无论怎样叠加都完全符合长方体的计算公式。
四、建立完整知识体系
图形与几何知识在小学数学的很多阶段都有所体现,而且互相之间有一定联系,但每一部分存在于不同阶段的教材当中,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进行前后关联,这对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极其不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当前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联系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内容,或者向未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简单渗透,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前后联系的方式学习图形与结合,进而建立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针对“长方体”开展教学时可以结合长方形的相关知识,针对“组合图形面积”开展教学可以结合“多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针对“认识图形”开展教学时也可以对将来可能会涉及的相应图形进行适当讲解,这样都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有效开展教学评价
有效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动态变化的,且要覆盖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另外新时期的教学评价不能只是从教师角度入手,要尊重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其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样改进等,从而达到促进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的目的。比如可以先由教师评价学生,分析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习的变化,这种评价一般都是阶段性的,通常都以单元、学期等为时间段,而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后产阐述自身感受、对教师教学方法反馈,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这些都可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六、结语
综上所述,充分应用5E教学模式,从每个构成入手开展图形与几何教学,可让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深入学习内容,并建立完整知识体系,同时提升各项能力,这样便可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温萍.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一代(下半月),2018(009):169.
[2]苏彩艳.基于5E模式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发展,2019,No.348(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