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采取中医内科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以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4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取中医内科疗法进行治疗,B组采取甲氨蝶呤方法进行治疗,以2个月的时间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7.5%,B组的总有效率仅仅只有70%,将其进行比较,AB两组患者的总有效差异存在明显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内科疗法开展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产生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内科;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34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正在呈现不断增高的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影响。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专家们至今还没有找出其病因,同时患上此病的患者通存在伴发骨与骨骼肌萎缩症状的可能性,情况过于严重时,能够直接造成患者瘫痪。当前临床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每种疗法都能够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并且安全性也各有千秋[1]。我院近来3年对患者采取中医内科方法开展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对其进行分析,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前往我院治疗的4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4例,男性10例,女性14例;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20岁;病程最长可达23年,最短为6个月;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分级,属于Ⅱ级的患者有10例,属于Ⅲ级的患者有7例,属于Ⅳ级的患者有7例。B组24例,男性11例,女性13例,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21岁;病程最长可达24年,最短为5个月;按照患者具体病情分级,属于Ⅱ级的患者有11例,属于Ⅲ级的患者有5例,属于Ⅳ级的患者有8例。AB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B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单纯西医方法开展治疗,医生给患者选择使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以口服的方式,一周服用一次,剂量为8mg,持续治疗3个疗程。A组患者在以B组治疗为基础的前提下,增加使用五子三藤汤开展治疗。药汤成分为:络石藤、防风、天仙藤、莱菔子、苏子、丝瓜络、海风藤、冬瓜子、桑枝以及大豆卷每种取10g,皂角子、姜黄以及白芥子每样取6g,生薏苡仁取15g,每天用水煎服1剂,连续治疗3个疗程,并且将AB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中,痊愈14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其总有效率为95.8%;B组患者中,痊愈11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6例,其总有效率为75%,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其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后A组患者的关节肿胀以及疼痛情况均明显被改善,晨僵时间也远远小于B组,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另外,A组全部患者中,1例患者产生胃肠道反应现象,1例患者产生脱发现象,总有2例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现象;B组中,3例患者产生胃肠道反应现象,2例患者产生白细胞降低现象,3例患者的肝功能受到轻微的破坏,总共有8例患者產生不良反应现象。
  3 讨论
  虽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部位主要在于人体的关节,但是情况过于严重时能够对人体免疫机制造成巨大的影响,威胁到患者的行走能力[2]。患者通常在临床出现的症状主要为关节肿痛以及功能呈现降低的趋势,同时有些患者还存在反复发作的现象,甚至产生关节破坏的现象,具有很高的致残率。
  在中医内容中,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归纳在历节风以及痹证等疾病的范围内,其病因主要为人体肌肉关节由于受到风寒湿热入侵,经脉长期受到痹阻,气血运行出现异常情况造成的。由于此病的特点主要在于痰饮,由此治疗应以涤痰通络为主。本研究药方中的白芥子具有通利透达的功能,能够促使药方各种中药作用在人体经络中,达到除痰的效果。冬瓜子属于一种性寒质滑中药,可以起到排泄大肠积垢以及清理肺家蕴热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形成滑痰排脓的效果。皂角子是一种性温且味辛咸的中药,在消痰的同时还能够打开筋骨,从而达到涤痰去垢的效果。藤类中药的络石藤、天仙藤以及海风藤这三种中药,用在治疗风湿方面,可以获得良好的祛风除湿效果,另外,此三种中药还可以产生有活血止痛以及通利经络的作用,用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令人满意[3]。本研究的药方还包括姜黄、桑枝、大豆卷、丝瓜络、薏苡仁以及防风等类中药,这是因为上述中药具有各种功能:姜黄具有破血通经功能,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取得止痛疗痹的效果;桑枝和丝瓜络一方面能够祛风,另一方面还可以舒筋通络;薏苡仁是一种甘淡中药,具有很强的利湿功能,大豆卷和防风均能够产生除湿的作用。
  综上所述,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一种治疗难度的疾病,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产生特效药,但是采取中医内科疗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可观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胀和疼痛的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中医内科疗法属于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邢民军,刘远志.桂枝芍药知母汤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0(13):125-126.
  [2] 林昌松,姬森国,徐强等.二藤通痹合剂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1,13(15):256-257.
  [3] 周彩云,唐今扬,房定亚等.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3(03):178-179.
其他文献
摘要: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等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薏苡仁营养成分、活性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目前对其降血脂药理活性研究较少,本文就薏苡仁的营养成分、化学成分及其降脂作用、增强免疫、抗肿瘤及降血糖的作用【1】应用前景做一综述,为更深入地开发研究和利用薏苡仁提供
期刊
摘要:柴胡疏肝散在治疗肝气郁滞证具有显著的疗效,柴胡疏肝散通过加味,在中医内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慢性肝炎、胃溃疡、胆囊炎等效果显著。本文详细介绍了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 中医内科 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329-01  在代谢类疾病和内分泌疾病中由于生活压力导致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结合相关临床护理资料,提出有效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发生的14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统计资料表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有給药错误67(47.86%)例,管路滑脱33(23.57%)例,坠床15(10.71)、跌倒13(9.29%)例,压疮4(2.86%)例、医疗设备故障8(5.27%)例等
期刊
分析中医护理在肺癌患者护理中的使用价值  李唯媛 李 婉  (河南省肿瘤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肺癌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肺癌患者共32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给予全部患者中医护理的临床护理措施,评价患者生活的总体质量,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性改善,睡眠状况以及精神状态保持良好,患者对护理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中药保留灌肠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提高患者舒适度,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改良法优于传统法,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药保留灌肠;改良;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住院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西药组40例和香砂六君子汤组40例。西药组予口服硫糖铝、奥美拉唑、铝碳酸镁。香砂六君子汤组服用香砂六君子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治疗疗效。 结果:香砂六君子汤组和西药组治疗前症状评分分别为(2.63±0.36)分、(2.74±0.4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前中医内科急症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并不是特别乐观,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为中医内科急症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医内科急症学要想在现代医疗大背景下实现突破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对相关应急药剂的改革。  关键词:中医;内科急症学;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
期刊
摘要:痤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传统风热、肺热、血热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瘀、湿热、肾虚(肾阴不足)等新观点和新理论。针对痤疮的病因将其分为肺胃积热、肝肾阴虚、湿热蕴结、脾虚肝郁、气滞血瘀5型,分别给予辨证选方用药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肝肾阴虚;清热解毒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一个外来的物件(产品也好,观念也好)必须受到当地文化规则的检验。与后者相容便被接受,否则就要被修改,乃至被摒弃。”[1]当中医向西方“跨文化”传播时,其形态必然要发生变化变化。中医在西方的形态更是一个“跨文化”研究的理想标本,来反映西方社会如何重组中国文化,以及后者在此中西“文化间际”(跨文化的另一种译法)显示出的“间性特征”,即能与当今西方文化的发生关联,且引起对方兴趣的部分。[2]本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患者药学心理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药学心理学应用于药学保健中的具体方法。结果:实施药学心理学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