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满是游荡和告别,我们奏完了那首曲子。一位将要离开他女友的美国男子。当他在一段段歌词里穿越一个个城镇——凤凰城、阿布奎基、奧克拉荷马,驰上前言的漫漫长路——我母亲从没能这么做。如果我们能那样将一切抛诸脑后就好了——我想我母亲也是这么想的。如果能以那种方式哀伤的话。
这段文字,出自石黑一雄的小说集《小夜曲》(Nocturnes)里的首篇《抒情歌手》(Crooner),尤其是一头一尾这两句,在我看来其实特别适用于指涉整部小说的调子。不管接下来出现的小说里会有什么样的人物、风格和内容,也不管涉及的乐曲如何变换,从《或情或雨》(Come Rain or Come Shine)到《莫尔文丘》(Malvern Hill),再到《小夜曲》(Nocturne)和《大提琴手》(Cellists),这调子始终都在文字的深处无声律动着。
在为此书台版译本写的导读后面,作家吴明益细心附上了五篇小说里提及的17首曲目。你可以打开音乐播放软件,搜到这些歌曲,边听边读,这样就会有了某种仿佛在场的感觉,更进一步体会那些人物与某支乐曲微妙相应的隐秘心境。不过,要是你觉得因此就能轻易打开这部小说的门,那可就错了。尽管它们确实与人物心事存在某些关联,但终归不过是小说里的元素,如同泡沫般的存在,在石黑一雄那含蓄平和而又含有淡淡哀伤的文字里,它们不时浮现又转瞬破碎,散溢沉入那逐渐弥漫的叙事氛围里。
在读的过程中,你甚至会觉得,始终都有一首神秘乐曲在背景深处无声演奏着,它游荡在字里行间,伴随那些人物的登场与离去,渗透在他们各自的命运里……在你合上此书后,仍会觉得它萦绕着你,飘荡回旋在你心里,哪怕那些人物与故事都已渐渐模糊。也正因如此,你才会意识到,此书作为整体的存在,它既不是短篇小说集,也不是长篇小说,而是一部小说作品。这并不是说这五篇小说密切相关(尽管《抒情歌手》和《小夜曲》确实有相同的人物出现),而是说,音乐的存在使它们有了某种莫名的关联,对人物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那首无声乐曲在人物命运之间的沉潜荡动,将五篇小说的界限变得模糊——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而是有着内在呼应的整体,就像是群岛的关系——处在同一片海域里,遥相呼应,保持着某种距离。
以一组貌似传统的小说,结构成为难以命名其形式的小说作品,体现了石黑一雄在小说创新方面的独到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用这五篇小说制造了一个“小说装置”——表面上看,它们都可以单独存在,但放在一起,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整体效果,就像当代艺术里的装置作品,把不同材质的物件组合后生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与观念冲击力。
我们知道,石黑一雄在大学期间曾认真考虑过把音乐作为一生的志业,创作过歌曲,还擅长写词,写这部小说,可能也是基于对当年音乐梦想的怀念。但在这部《小夜曲》里,他真正关注的,其实是人的命运嬗变过程中诸多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所谓的成功与失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在某些特定处境里,它们甚至会瞬间转换。他也试图展示那些出于各种原因参与到人物命运展开进程中的歌曲如何衍生出纷繁暧昧的意味——就像一些貌似可为人物所抓取的线索,可实际上又是无从把握的,不论它们本来象征着什么,到头来都会在人物深陷命运的行动中像泡沫一样逐个破灭,变成映衬哀伤的点缀。
《小夜曲》是石黑一雄所写过的最为放松也最具才华的作品。跟他的那些长篇相比,这部小说显得小而轻盈,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内涵上是轻的,相反,其实每一篇都隐含着异乎寻常的沉重。不管有什么样的人物情节,使用了怎样的手法,它们无一不“满是游荡与告别”且“哀伤”的。那些人物无论身处什么阶层、在以何种方式试图改变命运,不管石黑一雄为每篇的末尾留下怎样的悬置效果,其实都无法掩饰一个可以清楚感知的未来——到最后,可能他们的所有努力都将是徒劳的。
从早期的《远山淡影》《浮世画家》,到奠定其文坛地位的《长日将尽》,包括最新的长篇小说《克拉拉与太阳》,石黑一雄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在剧变中断裂的时代里,新旧两代人以何种方式面对和经历一切,他们的关系又会发生怎样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又是如何重塑了他们的人格。只是在这部《小夜曲》里,他选择了将时间跨度的变化稍微隐藏起来,把主要场景设定在有限的时间段里的方式,并通过貌似并不繁杂的情节,像做切片研究那样展现人物命运的临界状态。
为了呈现这种临界状态,他在主要人物设定上所采取的方式也很值得注意。前三篇小说(《抒情歌手》《或晴或雨》《莫尔文丘》)里,他为每篇都设定了三人物结构;而在后两篇(《小夜曲》《大提琴手》)里,他设定了两人物结构。在《抒情歌手》和《莫尔文丘》里的三人物结构,都是以一个正努力寻求出路的年轻乐手的视角,来展现一对早已过了盛年的恋人关系的瓦解。而在《或晴或雨》里,虽然写的都是正老去的中年人,但其中又隐含着他们年轻时的影子。换句话说,这三篇的人物配置及结构,都是人生的起点对应恋情终结点的状态。
在《抒情歌手》里,来自波兰的年轻吉他手简正处于事业初始阶段的迷茫期,而他偶遇的那位著名歌手托尼·加德纳则正处在事业低谷期和恋情的终结点。在《或晴或雨》里,四十七岁的男人雷蒙去大学时暗恋的闺蜜爱米丽家里做客,而她老公查理则是雷蒙的校友加好友,这两口子的感情正在接近破裂。而在《莫尔文丘》里,年轻的音乐人“我”正为自己那尚未开启的音乐前程踌躇满志,却意外碰到那对职业乐手夫妇(堤罗和颂雅),他们以音乐为信仰,却被儿子断绝了关系,甚至夫妻感情也陷入了困境。这样的人物设定以及由此而发生的故事情节,暗示了这样的问题:人在年轻时总难免追求爱情与事业的成功,但到后来却不得不面对尴尬而又残酷的事实——成功会失去,爱情会失去,正如青春会失去。
在《小夜曲》和《大提琴手》里,石黑一雄试图探讨不被命运女神眷顾的人如何在崩溃的边缘寻求拯救的话题。在《小夜曲》里,长得丑陋且不得志的萨克斯手史蒂夫被妻子海伦抛弃,作为补偿,她让有钱的新夫资助他去做昂贵的整容手术。他因此结识了《抒情歌手》里的加德纳夫人,那位曾不惜一切代价终于嫁给著名歌手加德纳、后又被欲重振事业的他所抛弃的娱乐圈名女人。这两个看不到彼此脸的男女,在期待整容改变命运的过程中产生了某种奇怪而又短暂的暧昧关系。在《大提琴手》里,失意的提伯遇到了神秘美女伊洛丝,正被恋情危机煎熬的她要指点他走出演奏事业瓶颈,而由此产生的微妙情感,又因她的情人的到来戛然而止。面对莫名的命运,鲜被命运女神眷顾的人们真的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自我拯救吗?除了对音乐之爱是真实的始终存在的,在本质残酷的现实境遇里,失意者之间的爱真的是可能的吗?没人能给出答案。石黑一雄用这两篇小说写出了人对音乐的爱、人的情感世界以及情感关系的脆弱,还有为了摆脱困境的深渊、人似乎可以接受任何意义上的自我扭曲。 石黑一雄还写了不同性质的爱情。在《抒情歌手》里,琳蒂 · 加德纳最初嫁给著名歌手托尼 · 加德纳跟她之前嫁给知名歌手迪诺 · 哈特门并没有本质区别,都属于充满功利心的成功上位,加德纳对此心知肚明。他知道她并不爱他,也不爱哈特门,她抛弃了哈特门然后跟他在一起,只是为了跳上“顶层”。但她的年轻美貌又足以让他原谅她的心机与无情,说到底他非常清楚,这种关系在本质上就是用青春美貌换取应有的地位和身份,而他可以拥有并享用她的青春和美貌,尽管像交易,却也是公平的。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成功的意义与价值。他自认为是个真正的绅士,会看破而不会说破。令他惊讶的,倒是后来她真的爱上了他。但这种爱情对于他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当他在对年轻吉他手从容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已决意放弃她了,为了重振音乐事业,为了新的女人,当然,他要以最为抒情的方式跟她道别。当他在黑暗中为她演唱那些曾见证了他们的“爱情”的歌曲时,那“爱情”似乎确实存在过,可是谁又能分辨得出到底是音乐装点了“爱情”,还是“爱情”装点了音乐?或者,是对音乐的爱以及对重新走向成功的渴望最终摧毁了日常化的爱情?
作为某种意义上的衬托,年轻吉他手母亲在爱情上所遭受的挫败以及她对加德纳歌声的深度沉迷,则又构成了另外一条隐秘的线索。在加德纳看来,无论如何,对于爱情这件事,重要的是人得懂得在为时已晚前离开,否则就会变成人生悲剧的根源。这样的道理,究竟算是加德纳这个过来人的人生领悟,还是移情别恋以及重新追求成功的借口?或许,在石黑一雄的心里,要传达的只是:对音乐的爱是可以永恒的,但人与人的爱注定是短暂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把爱情当作重燃生命激情的药引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而再美妙的音乐,也无法用以维系现实关系,它们只是存在着,永远存在着,轻易见证了爱情的短暂。
在《或晴或雨》里,石黑一雄写的是那种始终隐而未发的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误解的存在有多么容易。雷蒙在老友爱米丽和查理眼中是个事业无成、没有家庭的非常可怜的失败者。实际上他们并不了解雷蒙。在感情上临近出轨的查理,骗雷蒙充当和事佬并陪伴爱米丽,自己则跑到德国去见新欢。在充满闹剧色彩的误会接连发生中,爱米丽以完全错位的方式试图安慰雷蒙,随着当年曾感动过他们的音乐响起,他们相拥慢舞,这时你才会忽然意识到最初的那个预感可能是真实的,雷蒙其实曾深爱过爱米丽。甚至,直到人生的黄昏,这爱也仍残留在他的内心深处。只是,他们都已不再是当年的他们了。或许爱米丽感觉到了什么,但她不会意识到这是爱。因为从爱的能力上来说,她其实已相当于逝者。而雷蒙,不管他处境如何,至少还在内心深处留存着最后一点爱,这也是他还活着的证明。
在《莫尔文丘》里,堤罗和颂雅以音乐为生,为音乐付出了一切。因为要不断到各地演出谋生,他们把儿子交给了长辈抚养,这导致儿子长大后对他们的疏离和拒绝。就这样,他们因为对音乐的爱而失去了儿子的爱,甚至他们之间的爱也磨没了。当坦罗不断地以夸张的方式赞美其实非常普通的英国小镇风景时,我们除了可以理解为对感情意义上的一无所有状态的掩饰,还能当成什么呢?唯一能让他们夫妇重温人生中的美好时刻的,只有那个尚未成功出道的年轻音乐人的原创歌曲。这歌曲就像一束黄昏余光,照亮了他们的灰色现实那么一会儿,也让年轻的音乐人“我”跟临近暮年的这对音乐伴侣意外地达成了和解。而这也是出现在这部小说里的唯一一次和解。
我们在《小夜曲》和《大提琴手》里看到的,则是感情破灭后人的情感挣扎。只不过这所谓的情感,就像余温犹在的灰烬,很难想象还有可能重燃。无论那几个人物如何努力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感情之火都已熄灭了。即使他们都能改头换面,都真的因此而改变了各自的命运,而那余烬的温度真的有可能会在他们心里偶尔轻轻灼痛那么一下,也不意味着在他们的心里还会重燃对感情的希望之火。
不管出现在这些小说里的音乐是什么风格的,我们前面所说到的那始终潜伏流动在字里行间的无声之乐,都是低沉而又伤感的。只要足够细心敏感,只要对感情的复杂与残酷性有所体会,你就一定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渐渐听到这无声乐曲的存在,而且会相信,直到你读完最后一行字,把这本《小夜曲》合上,清空脑海里的那些人物与情节,这无声之乐也仍然还在继续进行着。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的挽歌,属于所有真切体验过爱的短暂易逝的人。它以最为独特的方式反复暗示着这样一个人们不愿意相信的事实:爱情,无论如何都是会消逝的,迅速的;或是缓慢的,激烈的;或是平和的,而只有无法实现的爱,才有可能成为例外。当然,这些说法并不是石黑一雄写下这些小说的动机和目的。他真正在意的,只是那些人物以何种方式和状态经历与爱有关的一切。
在这五篇小说里,石黑一雄还很关注另外一个话题,就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对人的诱惑、驱动和扭曲。音乐不管多么纯粹和美妙,都不可能让人摆脱对成功的渴望。当然这只不过是个无可厚非的基本事实。在《抒情歌手》里,我们看到的是曾经的著名歌手为重获成功而不惜打碎已有的生活结构、抛弃原有的感情关系,而年轻的吉他手即使是在没什么希望的情况下也仍然没有放弃对成功的渴望。在《或晴或雨》里,我们看到的是被“成功”状态扭曲了人格与感情关系的夫妇对作为不成功者的老友的巨大误解和想当然的错位抚慰。在《莫尔文丘》和《大提琴手》里,我们看到的则是渴望在音乐领域成功出道的年轻音乐人和陷入事业困境的成熟乐手有着同等深切的焦虑。而在《小夜曲》里,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为了所谓的成功,一个人可以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面对成功的诱惑,很少有人不是脆弱的。爱是短暂的,人是脆弱的,对成功的欲望是强烈的,或许这就是充满哀伤和悲剧意味的人生的根源所在吧。
在这部充满了音乐色彩和哀伤意味的小说里,还有一点很值得注意,就是尽管多数人物都是音乐的热爱者,但在精神上他们又是没有什么真正的寄托的。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经常性地处在游荡和不断告别状态的,也就是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根的状态,维系他们与现实世界的唯一纽带,也就是音乐了。或许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存在才显得如此敏感而又脆弱,每一次面对音乐的时候,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抓得更紧些,而这样的抓紧,又是如此容易触碰到虚无。
石黑一雄的小说,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总能让人感觉到某种克制隐忍中的微妙诗意与淡淡哀伤同在的状态。这部《小夜曲》自然也不例外。比较让人意外的,是他在写《或晴或雨》和《小夜曲》这两篇小说时,使用了很多近乎荒诞喜剧的手法,尤其是当这样的手法所生成的情节逐渐走入莫名哀伤的情境里时,我们看到的是由喜剧转入哀伤乃至虚无的人生深层悲剧意味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那种诡异的张力。也正是这种张力的存在,使得整部小说在气氛结构上获得了异常丰富的层次感和近乎悖论的悲喜交集的节奏感。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石黑一雄这位当代大师在小说艺术上已然抵达了怎样高超的境界。
最后,当我们放下这部书,当这部“小说装置”以整体存在的状态在我们的回顾里重新发生作用的时候,我们确实可以换个角度来承认,它不仅仅是小说,还是一部足以容纳爱与哀伤、游荡与告别、绝望与渴望的无声的音乐装置,在你未来的记忆深处,或许那些人物与故事都会渐渐消逝,但是,那无声之乐却仿佛永远都不會消逝,就像那些不经意间吹过你额头的风一样。
作者简介 赵松,作家,辽宁抚顺人,现居上海。曾获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作品奖。著有《伊春》《隐》《积木书》《抚顺故事集》《空隙》《细听鬼唱诗》《最好的旅行》《被夺走了时间的蚂蚁》《灵魂应是可以随时飞起的鸟》等。
主 持 人 方 岩
责任编辑 孙海彦
这段文字,出自石黑一雄的小说集《小夜曲》(Nocturnes)里的首篇《抒情歌手》(Crooner),尤其是一头一尾这两句,在我看来其实特别适用于指涉整部小说的调子。不管接下来出现的小说里会有什么样的人物、风格和内容,也不管涉及的乐曲如何变换,从《或情或雨》(Come Rain or Come Shine)到《莫尔文丘》(Malvern Hill),再到《小夜曲》(Nocturne)和《大提琴手》(Cellists),这调子始终都在文字的深处无声律动着。
在为此书台版译本写的导读后面,作家吴明益细心附上了五篇小说里提及的17首曲目。你可以打开音乐播放软件,搜到这些歌曲,边听边读,这样就会有了某种仿佛在场的感觉,更进一步体会那些人物与某支乐曲微妙相应的隐秘心境。不过,要是你觉得因此就能轻易打开这部小说的门,那可就错了。尽管它们确实与人物心事存在某些关联,但终归不过是小说里的元素,如同泡沫般的存在,在石黑一雄那含蓄平和而又含有淡淡哀伤的文字里,它们不时浮现又转瞬破碎,散溢沉入那逐渐弥漫的叙事氛围里。
在读的过程中,你甚至会觉得,始终都有一首神秘乐曲在背景深处无声演奏着,它游荡在字里行间,伴随那些人物的登场与离去,渗透在他们各自的命运里……在你合上此书后,仍会觉得它萦绕着你,飘荡回旋在你心里,哪怕那些人物与故事都已渐渐模糊。也正因如此,你才会意识到,此书作为整体的存在,它既不是短篇小说集,也不是长篇小说,而是一部小说作品。这并不是说这五篇小说密切相关(尽管《抒情歌手》和《小夜曲》确实有相同的人物出现),而是说,音乐的存在使它们有了某种莫名的关联,对人物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那首无声乐曲在人物命运之间的沉潜荡动,将五篇小说的界限变得模糊——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而是有着内在呼应的整体,就像是群岛的关系——处在同一片海域里,遥相呼应,保持着某种距离。
以一组貌似传统的小说,结构成为难以命名其形式的小说作品,体现了石黑一雄在小说创新方面的独到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用这五篇小说制造了一个“小说装置”——表面上看,它们都可以单独存在,但放在一起,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整体效果,就像当代艺术里的装置作品,把不同材质的物件组合后生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与观念冲击力。
我们知道,石黑一雄在大学期间曾认真考虑过把音乐作为一生的志业,创作过歌曲,还擅长写词,写这部小说,可能也是基于对当年音乐梦想的怀念。但在这部《小夜曲》里,他真正关注的,其实是人的命运嬗变过程中诸多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所谓的成功与失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在某些特定处境里,它们甚至会瞬间转换。他也试图展示那些出于各种原因参与到人物命运展开进程中的歌曲如何衍生出纷繁暧昧的意味——就像一些貌似可为人物所抓取的线索,可实际上又是无从把握的,不论它们本来象征着什么,到头来都会在人物深陷命运的行动中像泡沫一样逐个破灭,变成映衬哀伤的点缀。
《小夜曲》是石黑一雄所写过的最为放松也最具才华的作品。跟他的那些长篇相比,这部小说显得小而轻盈,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内涵上是轻的,相反,其实每一篇都隐含着异乎寻常的沉重。不管有什么样的人物情节,使用了怎样的手法,它们无一不“满是游荡与告别”且“哀伤”的。那些人物无论身处什么阶层、在以何种方式试图改变命运,不管石黑一雄为每篇的末尾留下怎样的悬置效果,其实都无法掩饰一个可以清楚感知的未来——到最后,可能他们的所有努力都将是徒劳的。
从早期的《远山淡影》《浮世画家》,到奠定其文坛地位的《长日将尽》,包括最新的长篇小说《克拉拉与太阳》,石黑一雄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在剧变中断裂的时代里,新旧两代人以何种方式面对和经历一切,他们的关系又会发生怎样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又是如何重塑了他们的人格。只是在这部《小夜曲》里,他选择了将时间跨度的变化稍微隐藏起来,把主要场景设定在有限的时间段里的方式,并通过貌似并不繁杂的情节,像做切片研究那样展现人物命运的临界状态。
为了呈现这种临界状态,他在主要人物设定上所采取的方式也很值得注意。前三篇小说(《抒情歌手》《或晴或雨》《莫尔文丘》)里,他为每篇都设定了三人物结构;而在后两篇(《小夜曲》《大提琴手》)里,他设定了两人物结构。在《抒情歌手》和《莫尔文丘》里的三人物结构,都是以一个正努力寻求出路的年轻乐手的视角,来展现一对早已过了盛年的恋人关系的瓦解。而在《或晴或雨》里,虽然写的都是正老去的中年人,但其中又隐含着他们年轻时的影子。换句话说,这三篇的人物配置及结构,都是人生的起点对应恋情终结点的状态。
在《抒情歌手》里,来自波兰的年轻吉他手简正处于事业初始阶段的迷茫期,而他偶遇的那位著名歌手托尼·加德纳则正处在事业低谷期和恋情的终结点。在《或晴或雨》里,四十七岁的男人雷蒙去大学时暗恋的闺蜜爱米丽家里做客,而她老公查理则是雷蒙的校友加好友,这两口子的感情正在接近破裂。而在《莫尔文丘》里,年轻的音乐人“我”正为自己那尚未开启的音乐前程踌躇满志,却意外碰到那对职业乐手夫妇(堤罗和颂雅),他们以音乐为信仰,却被儿子断绝了关系,甚至夫妻感情也陷入了困境。这样的人物设定以及由此而发生的故事情节,暗示了这样的问题:人在年轻时总难免追求爱情与事业的成功,但到后来却不得不面对尴尬而又残酷的事实——成功会失去,爱情会失去,正如青春会失去。
在《小夜曲》和《大提琴手》里,石黑一雄试图探讨不被命运女神眷顾的人如何在崩溃的边缘寻求拯救的话题。在《小夜曲》里,长得丑陋且不得志的萨克斯手史蒂夫被妻子海伦抛弃,作为补偿,她让有钱的新夫资助他去做昂贵的整容手术。他因此结识了《抒情歌手》里的加德纳夫人,那位曾不惜一切代价终于嫁给著名歌手加德纳、后又被欲重振事业的他所抛弃的娱乐圈名女人。这两个看不到彼此脸的男女,在期待整容改变命运的过程中产生了某种奇怪而又短暂的暧昧关系。在《大提琴手》里,失意的提伯遇到了神秘美女伊洛丝,正被恋情危机煎熬的她要指点他走出演奏事业瓶颈,而由此产生的微妙情感,又因她的情人的到来戛然而止。面对莫名的命运,鲜被命运女神眷顾的人们真的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自我拯救吗?除了对音乐之爱是真实的始终存在的,在本质残酷的现实境遇里,失意者之间的爱真的是可能的吗?没人能给出答案。石黑一雄用这两篇小说写出了人对音乐的爱、人的情感世界以及情感关系的脆弱,还有为了摆脱困境的深渊、人似乎可以接受任何意义上的自我扭曲。 石黑一雄还写了不同性质的爱情。在《抒情歌手》里,琳蒂 · 加德纳最初嫁给著名歌手托尼 · 加德纳跟她之前嫁给知名歌手迪诺 · 哈特门并没有本质区别,都属于充满功利心的成功上位,加德纳对此心知肚明。他知道她并不爱他,也不爱哈特门,她抛弃了哈特门然后跟他在一起,只是为了跳上“顶层”。但她的年轻美貌又足以让他原谅她的心机与无情,说到底他非常清楚,这种关系在本质上就是用青春美貌换取应有的地位和身份,而他可以拥有并享用她的青春和美貌,尽管像交易,却也是公平的。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成功的意义与价值。他自认为是个真正的绅士,会看破而不会说破。令他惊讶的,倒是后来她真的爱上了他。但这种爱情对于他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当他在对年轻吉他手从容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已决意放弃她了,为了重振音乐事业,为了新的女人,当然,他要以最为抒情的方式跟她道别。当他在黑暗中为她演唱那些曾见证了他们的“爱情”的歌曲时,那“爱情”似乎确实存在过,可是谁又能分辨得出到底是音乐装点了“爱情”,还是“爱情”装点了音乐?或者,是对音乐的爱以及对重新走向成功的渴望最终摧毁了日常化的爱情?
作为某种意义上的衬托,年轻吉他手母亲在爱情上所遭受的挫败以及她对加德纳歌声的深度沉迷,则又构成了另外一条隐秘的线索。在加德纳看来,无论如何,对于爱情这件事,重要的是人得懂得在为时已晚前离开,否则就会变成人生悲剧的根源。这样的道理,究竟算是加德纳这个过来人的人生领悟,还是移情别恋以及重新追求成功的借口?或许,在石黑一雄的心里,要传达的只是:对音乐的爱是可以永恒的,但人与人的爱注定是短暂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把爱情当作重燃生命激情的药引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而再美妙的音乐,也无法用以维系现实关系,它们只是存在着,永远存在着,轻易见证了爱情的短暂。
在《或晴或雨》里,石黑一雄写的是那种始终隐而未发的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误解的存在有多么容易。雷蒙在老友爱米丽和查理眼中是个事业无成、没有家庭的非常可怜的失败者。实际上他们并不了解雷蒙。在感情上临近出轨的查理,骗雷蒙充当和事佬并陪伴爱米丽,自己则跑到德国去见新欢。在充满闹剧色彩的误会接连发生中,爱米丽以完全错位的方式试图安慰雷蒙,随着当年曾感动过他们的音乐响起,他们相拥慢舞,这时你才会忽然意识到最初的那个预感可能是真实的,雷蒙其实曾深爱过爱米丽。甚至,直到人生的黄昏,这爱也仍残留在他的内心深处。只是,他们都已不再是当年的他们了。或许爱米丽感觉到了什么,但她不会意识到这是爱。因为从爱的能力上来说,她其实已相当于逝者。而雷蒙,不管他处境如何,至少还在内心深处留存着最后一点爱,这也是他还活着的证明。
在《莫尔文丘》里,堤罗和颂雅以音乐为生,为音乐付出了一切。因为要不断到各地演出谋生,他们把儿子交给了长辈抚养,这导致儿子长大后对他们的疏离和拒绝。就这样,他们因为对音乐的爱而失去了儿子的爱,甚至他们之间的爱也磨没了。当坦罗不断地以夸张的方式赞美其实非常普通的英国小镇风景时,我们除了可以理解为对感情意义上的一无所有状态的掩饰,还能当成什么呢?唯一能让他们夫妇重温人生中的美好时刻的,只有那个尚未成功出道的年轻音乐人的原创歌曲。这歌曲就像一束黄昏余光,照亮了他们的灰色现实那么一会儿,也让年轻的音乐人“我”跟临近暮年的这对音乐伴侣意外地达成了和解。而这也是出现在这部小说里的唯一一次和解。
我们在《小夜曲》和《大提琴手》里看到的,则是感情破灭后人的情感挣扎。只不过这所谓的情感,就像余温犹在的灰烬,很难想象还有可能重燃。无论那几个人物如何努力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感情之火都已熄灭了。即使他们都能改头换面,都真的因此而改变了各自的命运,而那余烬的温度真的有可能会在他们心里偶尔轻轻灼痛那么一下,也不意味着在他们的心里还会重燃对感情的希望之火。
不管出现在这些小说里的音乐是什么风格的,我们前面所说到的那始终潜伏流动在字里行间的无声之乐,都是低沉而又伤感的。只要足够细心敏感,只要对感情的复杂与残酷性有所体会,你就一定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渐渐听到这无声乐曲的存在,而且会相信,直到你读完最后一行字,把这本《小夜曲》合上,清空脑海里的那些人物与情节,这无声之乐也仍然还在继续进行着。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的挽歌,属于所有真切体验过爱的短暂易逝的人。它以最为独特的方式反复暗示着这样一个人们不愿意相信的事实:爱情,无论如何都是会消逝的,迅速的;或是缓慢的,激烈的;或是平和的,而只有无法实现的爱,才有可能成为例外。当然,这些说法并不是石黑一雄写下这些小说的动机和目的。他真正在意的,只是那些人物以何种方式和状态经历与爱有关的一切。
在这五篇小说里,石黑一雄还很关注另外一个话题,就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对人的诱惑、驱动和扭曲。音乐不管多么纯粹和美妙,都不可能让人摆脱对成功的渴望。当然这只不过是个无可厚非的基本事实。在《抒情歌手》里,我们看到的是曾经的著名歌手为重获成功而不惜打碎已有的生活结构、抛弃原有的感情关系,而年轻的吉他手即使是在没什么希望的情况下也仍然没有放弃对成功的渴望。在《或晴或雨》里,我们看到的是被“成功”状态扭曲了人格与感情关系的夫妇对作为不成功者的老友的巨大误解和想当然的错位抚慰。在《莫尔文丘》和《大提琴手》里,我们看到的则是渴望在音乐领域成功出道的年轻音乐人和陷入事业困境的成熟乐手有着同等深切的焦虑。而在《小夜曲》里,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为了所谓的成功,一个人可以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面对成功的诱惑,很少有人不是脆弱的。爱是短暂的,人是脆弱的,对成功的欲望是强烈的,或许这就是充满哀伤和悲剧意味的人生的根源所在吧。
在这部充满了音乐色彩和哀伤意味的小说里,还有一点很值得注意,就是尽管多数人物都是音乐的热爱者,但在精神上他们又是没有什么真正的寄托的。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经常性地处在游荡和不断告别状态的,也就是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根的状态,维系他们与现实世界的唯一纽带,也就是音乐了。或许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存在才显得如此敏感而又脆弱,每一次面对音乐的时候,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抓得更紧些,而这样的抓紧,又是如此容易触碰到虚无。
石黑一雄的小说,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总能让人感觉到某种克制隐忍中的微妙诗意与淡淡哀伤同在的状态。这部《小夜曲》自然也不例外。比较让人意外的,是他在写《或晴或雨》和《小夜曲》这两篇小说时,使用了很多近乎荒诞喜剧的手法,尤其是当这样的手法所生成的情节逐渐走入莫名哀伤的情境里时,我们看到的是由喜剧转入哀伤乃至虚无的人生深层悲剧意味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那种诡异的张力。也正是这种张力的存在,使得整部小说在气氛结构上获得了异常丰富的层次感和近乎悖论的悲喜交集的节奏感。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石黑一雄这位当代大师在小说艺术上已然抵达了怎样高超的境界。
最后,当我们放下这部书,当这部“小说装置”以整体存在的状态在我们的回顾里重新发生作用的时候,我们确实可以换个角度来承认,它不仅仅是小说,还是一部足以容纳爱与哀伤、游荡与告别、绝望与渴望的无声的音乐装置,在你未来的记忆深处,或许那些人物与故事都会渐渐消逝,但是,那无声之乐却仿佛永远都不會消逝,就像那些不经意间吹过你额头的风一样。
作者简介 赵松,作家,辽宁抚顺人,现居上海。曾获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作品奖。著有《伊春》《隐》《积木书》《抚顺故事集》《空隙》《细听鬼唱诗》《最好的旅行》《被夺走了时间的蚂蚁》《灵魂应是可以随时飞起的鸟》等。
主 持 人 方 岩
责任编辑 孙海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