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术治疗是外科疾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多数病人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但很多病人因为缺乏医学知识,对自身病情不了解、对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不理解以及中国传统理念的禁锢,既渴望能早日解除疾病,又对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对“手术”二字闻之色变,术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对医生施行手术的技术、手术的安全程度及术后的效果等极为关心。术后病人对伤口疼痛、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感染等症状又忧心忡忡,影响了手术效果。可见术前对病人进行心理分析与护理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故几年来我科对于手术病人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的疏导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特点
1.1 恐惧心理
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认识或是一知半解,无法忍受平日健康的身躯变成今日的手术对象,无论手术大小,对其而言,皆为重大的人生体验,生理,心理上的落差难免感到恐惧与忧虑,害怕手术过程中的剧烈疼痛,害怕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死,恐惧术后后遗症留下伤残;还有一些病人由于对手术寄托希望太高,希望借助手术解决自身病痛甩掉家庭包袱,对结果的过分期盼反而导致过分紧张,这些不良情绪都会影响手术及其效果。
1.2 悲观心理
这类心理多发生于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认知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病痛的折磨导致对自身未来工作、生活产生前途无望的失落感与失败感,个别严重情绪甚至会导致个人价值观念的动摇,精神状态的崩溃,有轻生的念头。还有些病人得知疾病无法好转,或是会留下生理缺陷,心理上遭受严重打击,认为自己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将被社会抛弃等悲观心理。
1.3 焦虑心理
多由于病人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到病房这类陌生环境导致不适应,对自身病情的不了解,对治疗方案不熟悉,对医生护士等缺乏信任感,由于疾病的煎熬,更是加剧了焦虑心理的变化,不利于护理治疗工作的进行。
2 病员术前心理护理
2.1 关心体贴病人
病人入院后,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介绍环境、目前医疗技术水平及主管医师技术水平,给予精神安慰。说理、疏导,释疑解惑,,如详细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手术的大概过程及预后,告知病人过度紧张、忧虑会影响护理治疗效果,且介绍同种病例与疾病作斗争的事例移情相制,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因疼痛引起的不良情绪,给予采取舒适的体位,多与病人交谈或通过听音乐、与来访者交谈,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疼痛剧烈遵医嘱予止痛剂,以保证睡眠;对经济条件差的病人,与医生协商,尽可能使用医保限用药物,减少费用,使其情志舒畅,气机条顺,最终接受治疗,这也是医患合作的体现。
2.2 重视健康指导
护士是医患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承接医生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应对病员的病情,家庭,社会关系以及性格等要有所了解,通过对病人心理活动进行观察、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解除病人精神和心理负担,用医学知识指导,改变病员的错误认知,使病人情绪稳定,能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起积极作用,可采用书面教育、语言教育(如术前访谈、床边宣教)、多形式的教育(如定期开展集体讨论座谈会活动,针对他们的共同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解答、指导并组织患者互相询问,现身说法,护士要及时纠正患者所发出的错误信息,也可对重点问题反复强调,必要时需动员家属参与)这也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改善护患关系。
2.3 对于病情严重、悲观失望的病人,应耐心引导与疏解,说明手术的意义及预期的目标,在生活上提供方便,物品放置易于取放处,协助洗漱,保持病房安静舒适,让家属多陪伴身边,不讨论病人敏感话题,让病人感到温暖、没被社会抛弃,激起患者对生活的希望,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2.4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对于住院手术病人来说,除了医护人员成为其重要的支持者外,还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支持以及朋友、同事等社会支持系统,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使病人心情舒畅,安心接受手术治疗。
总而言之,当发生疾病或意外事故需要手术治疗时,或多或少会导致精神及心理上的创伤,出现各种不同程度情志变化,引起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或诱发并发症。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手术病人心理活动进行观察、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解除病人精神和心理负担,使病人情緒稳定,能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起积极作用,进一步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兰卿.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中华临床医学进展,1999.
[2] 范丽琴.浅谈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
1 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特点
1.1 恐惧心理
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认识或是一知半解,无法忍受平日健康的身躯变成今日的手术对象,无论手术大小,对其而言,皆为重大的人生体验,生理,心理上的落差难免感到恐惧与忧虑,害怕手术过程中的剧烈疼痛,害怕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死,恐惧术后后遗症留下伤残;还有一些病人由于对手术寄托希望太高,希望借助手术解决自身病痛甩掉家庭包袱,对结果的过分期盼反而导致过分紧张,这些不良情绪都会影响手术及其效果。
1.2 悲观心理
这类心理多发生于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认知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病痛的折磨导致对自身未来工作、生活产生前途无望的失落感与失败感,个别严重情绪甚至会导致个人价值观念的动摇,精神状态的崩溃,有轻生的念头。还有些病人得知疾病无法好转,或是会留下生理缺陷,心理上遭受严重打击,认为自己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将被社会抛弃等悲观心理。
1.3 焦虑心理
多由于病人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到病房这类陌生环境导致不适应,对自身病情的不了解,对治疗方案不熟悉,对医生护士等缺乏信任感,由于疾病的煎熬,更是加剧了焦虑心理的变化,不利于护理治疗工作的进行。
2 病员术前心理护理
2.1 关心体贴病人
病人入院后,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介绍环境、目前医疗技术水平及主管医师技术水平,给予精神安慰。说理、疏导,释疑解惑,,如详细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手术的大概过程及预后,告知病人过度紧张、忧虑会影响护理治疗效果,且介绍同种病例与疾病作斗争的事例移情相制,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因疼痛引起的不良情绪,给予采取舒适的体位,多与病人交谈或通过听音乐、与来访者交谈,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疼痛剧烈遵医嘱予止痛剂,以保证睡眠;对经济条件差的病人,与医生协商,尽可能使用医保限用药物,减少费用,使其情志舒畅,气机条顺,最终接受治疗,这也是医患合作的体现。
2.2 重视健康指导
护士是医患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承接医生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应对病员的病情,家庭,社会关系以及性格等要有所了解,通过对病人心理活动进行观察、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解除病人精神和心理负担,用医学知识指导,改变病员的错误认知,使病人情绪稳定,能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起积极作用,可采用书面教育、语言教育(如术前访谈、床边宣教)、多形式的教育(如定期开展集体讨论座谈会活动,针对他们的共同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解答、指导并组织患者互相询问,现身说法,护士要及时纠正患者所发出的错误信息,也可对重点问题反复强调,必要时需动员家属参与)这也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改善护患关系。
2.3 对于病情严重、悲观失望的病人,应耐心引导与疏解,说明手术的意义及预期的目标,在生活上提供方便,物品放置易于取放处,协助洗漱,保持病房安静舒适,让家属多陪伴身边,不讨论病人敏感话题,让病人感到温暖、没被社会抛弃,激起患者对生活的希望,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2.4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对于住院手术病人来说,除了医护人员成为其重要的支持者外,还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支持以及朋友、同事等社会支持系统,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使病人心情舒畅,安心接受手术治疗。
总而言之,当发生疾病或意外事故需要手术治疗时,或多或少会导致精神及心理上的创伤,出现各种不同程度情志变化,引起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或诱发并发症。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手术病人心理活动进行观察、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解除病人精神和心理负担,使病人情緒稳定,能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起积极作用,进一步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兰卿.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中华临床医学进展,1999.
[2] 范丽琴.浅谈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