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意浓

来源 :延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erv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似是一戟惊雷劈入脑海,全体师生肃立。
  没有人移动,没有人言语,一声声防空警报似是巨鸟哀嚎,低徊盘旋,裹挟着巨大的悲怆与痛苦,时远时近,号叫在每个人耳边。这声音像是一条乌黑的绳索缠住咽喉,又或是一个连绵不休的噩梦要窒住人呼吸。我默立着,垂着头,仲秋的萧风甩不掉连绵阴雨的寒气,渗入肺腑,霜雪一般浇入胸臆,直觉头顶似有闪电盘旋,而我希冀着它的降落,劈裂这压抑空气,拯救这一刻无尽的悲凉。
  今天,已是九月十八日了。
  两次警报循环过后,各班便开始陆续退出操场。我有些怔愣,独自站立在空旷的连廊上。第三遍警报还在循环,背后有瑟瑟秋风渡越而来,灌入衣领,却不及心中悲凉。倏忽间,有几声交谈打破了压抑的沉寂,我转过身来,看向楼下的操场,应是有班级准备上体育课了。渐渐地,篮球击地声,奔跑喘息声,班委领读声不绝于耳,他们裹挟在警报的锐鸣中,显得无比微妙,而无比安心。方才因警报而惶惶的心绪,这一刻都安定下来,似是颠沛过后的一碗咸粥,熨帖的温度,生出朴实的甜美。我才惊觉——
  今天,已是二〇一四年,九月十八日了。
  中华民族的秋天,似乎永远是浓重的,浓是复杂,是反复的涂抹,而重则是厚重,是论谁也无法轻易地提起。我还记得八十三年前的那个秋天,那是灾难的岁月,埋葬多少破碎的梦,埋葬多少青春年华。那无数的屈辱与谋杀,那镣铐的骨架!那时的黄龙不破不回家,那时的吴钩寒飒飒!你为什么牺牲?我为什么牺牲?因为中国不倒,中国魂不朽!
  然而我也记得,记得那句“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
  香”!89年前的长沙此时也应正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我似看见了那橘子洲头孑立的伟人,似看见他凝血于心,炼化铸成,千丈战刀拉开茫茫疆域;看见他登山之巅,海之角,将这巍巍大地,浩浩雄关,燃烧在湘楚鸿鹄携风带火的双翼里!
  但最叫我记忆深刻的应是那一年——我还记得那个五年前的秋天,我还记得那个数亿人沸腾的建国六十周年!我还记得黑色的长靴抬起,靴跟的金边排成笔直的线,日光下金剑般一闪,还记得那黑色的浪潮汹涌起伏,像黑色的巨大纺车隆隆前行,人腿似梭齿,手臂是棉线。天下攘攘而凡人万种,各自心思如何能万人归一?在那样的队列里,我看见了铁血,看见了凝定,看见了令行禁止,看见了巍巍军心!更看见了举世瞩目的五星红旗!看见了我们的大国崛起!
  但让我感受着的,却是这二〇一四年的秋天。我穿梭在明净的校园,偌大的操场上,只有国旗班的学长还在训练。他扛着枪,笔直地站着,我走过去对他夸赞,但他只是微笑,仍立得笔直。风从廊间过,携三秋桂子香气,在少年的周身盘旋,他掀起的眼睫是在雀跃着思考,载了这秋色烟光中所有无言的坚毅。他穿着最朴实的衣服,但站立的姿态却如白玉堂下一株玉树,琳琅耀目,光华逼人。
  这个秋天,是应该沉着的。我们铭记着历史,又拥有着和平;我们欢庆着辉煌,又面临着矛盾。沉着,是中国人最朴素的哲学。连绵的秋雨彻底掐去了夏日的炎炎长尾,它推上来的,是完全的秋天,是夹杂着寒气的金色的秋天,是属于收获的属于辉煌的属于喜悦的秋天,是将我们百炼成钢的秋天,更是同历史上无数个秋天一样重大的、应被铭记的秋天,因为,新一代中国少年,就此开始了新的成长!
  响遏行云醉疏狂,君可闻凤鸣朝阳!
  走在路上,清凉的秋雨从不喧闹,只静静地淘涤着一棵花树,一双眉目,一怀少年心事。一回头,便见松旁有石,绿漆染字——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雨大了些,湿了发梢。
  又是一年,秋意浓啊。
  责任编辑:马小盐
其他文献
高粱红了。  在泸州。  夏天,看到一大片又一大片的高粱红。绿到心里,无上清凉。  那些高粱沉甸甸的,风一吹,叶与杆窸窸作声,高粱穗累累垂垂有喜气。  从车窗里望去,高粱地起伏高低,颇有旧气,也颇有酒气,错觉的酒气,恍恍惚惚。  走进高粱地,人淹没了。日光灿烂,人的影子高粱的影子在空地上拉得长,青青的,有些袅袅意思,心里含着一块冰雪。  雪是白是冰洁,突然觉得写作不过是雪上涂白。  人生、文章,雪
期刊
经霜的白菜滋味佳妙,《园蔬十咏》有诗道得好:  周郎爱晚菘,对客蒙称赏。  今晨喜荐新,小嚼冰霜响。  挂了霜的白菜,汁水转甜,质地变脆,嚼之柔嫩无渣,隐然作响,说是冰霜响也未尝不可。  白菜烧肉丝、炖粉条、煎豆腐、爆扇贝,不失清白之格,炒溜焖煨熬煮蒸,诸法不一,滋味中正,此可谓君子之风也。
期刊
白天在忙碌的工作中,还没忘记和同事一起去购买芭蕾舞剧的票,打算晚上去看演出。  回到会展中心就要面对一个老问题,为什么眼前胡乱走过的人,尤其是女人,都长得那么美,还爱看书。我走出几步看其他国家的展台有什么好玩的,法国有一个作家正准备开新书发布会,我呆呆看着那些读者,美女如云,像是超模的选拔赛。  白俄罗斯的“白”,其实是“纯粹、正宗”的意思,所谓白俄罗斯,就是正宗的俄罗斯。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族、乌克
期刊
张岱写有《蟹会》一文,我背不下来了,懒得查书,故不引录,有兴趣的自个找《陶庵梦忆》看去。  张岱的小品文,起承转合天衣无缝,用的是淡墨,看起来却浓得化不开。读一点张岱文字,能得文章作法。张岱的文法,一言以蔽之:苦心经营的随便。苦心经营容易,随便也简单,苦心经营的随便里有宗师气度。竟陵派苦心经营,公安派下笔随便,不如张岱恰到好处。  谈蟹的文章蔚为大观,很多人下笔没有张岱光鲜清丽。光、鲜、清、丽,是
期刊
下班路过小区,看见摆摊小贩脚下的竹篓里盛满核桃,上面还放着三五个剥掉外壳的,露出饱满的核肉。  卖核桃的是个中年人,穿着洗得很干净的旧衣,脸部黝黑,坐在两个竹篓中间,背对小区大门,神色间散散淡淡,像前朝闲民,身旁纸板上写道:核桃,十五元一斤,谢绝议价。  字是毛笔写的,遒劲从容,还带些古拙淡雅,有直率天成的韵味与意境,比舒同先生写得好。这是他自己手书还是他人代笔,我没有问,自有一种天机不敢道破。 
期刊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年——2009年),美国著名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后留学英国牛津大学。他曾在《纽约客》杂志任编辑,并在该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三年后辞去《纽约客》工作,23岁起专事写作。在长达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厄普代克写出了“兔子四部曲”《兔子快跑》《兔子归来》《兔子富了》《兔子歇了》和《半人半马》《同我结婚:一桩罗曼史》等25部长篇小说,十几部
期刊
南瓜有喜气,近来心情颇晦暗,想写写南瓜,让心情明亮一点。是不是因为颜色,所以有喜气。我想即便从外形上说,南瓜亦带喜气的。  我喜欢圆圆的南瓜,像车轮,岁数还小的时候,扛不动它,只能推着滚,仿佛滚铁环。  长形的南瓜像冬瓜,我不喜欢。我爱物,有时仅慕其形,正如有人爱女人,只在乎外表。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夏天的黄昏,从路摊买一只大南瓜回来,削皮切成块,同糯米一起熬粥,仿佛品尝一段过往
期刊
当我赶到宝鸡博物馆,看到馆长正摆弄被称为“管辖”的古代车辆构件,就忍不住笑了。  圆圆的,空心的,小茶杯样的西周青铜件,横插着一个食指粗的销子。这是古时套在马车轴上的构件,但表面布满线条流畅的美丽纹饰,细细看去,竟是许多青铜器上常见图案,前后两个强悍的饕餮,龇牙瞪眼,杀气逼人,仿佛要把飞驰而过的军车兵士吞进肚里;旁边排成一溜的小龙穿行在云纹之中,与那龙头状的销子互为呼应,恰似马车在空中跃过,犹如天
期刊
老派人请客吃饭,最后一道菜是鱼。年年有余,成全最后的圆满。现在不讲究,昨天在饭店,凉菜还没上,先端来一盘刀鱼。  以前“有余”是余情未了下次继续,是希望,是憧憬,也是对生活的热情。现在“有余”,除了余下很多菜,余无足观。真浪费,真浪费,真浪费,真浪费,真浪费。我连说五遍真浪费,因为有人说就要浪费给我看看,我不得不浪费点笔墨让他瞧瞧。  有一年在香港,某富豪请吃饭,席终时剩下半盘红烧肉,他打包带走了
期刊
有个朋友很瘦,我们喊他山药,有个朋友矮胖,我们喊他洋葱头。很多菜名是绰号,周围还有朋友叫豇豆、扁豆、苦瓜、茄子、西红柿、地瓜。好在没有人叫大米、小麦、面条,若不然可以开餐馆了。  我在南方没吃过山药,山楂吃过不少。南方的山楂果肉薄,入嘴酸涩,远不如北方的味道好。老家山多,可惜不产山药,草药漫山遍野。这些年出去玩,识得一些草药之名,很多人以为我学识多,其实不过少年时候在乡村学到的。一个人不妨在乡下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