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中,刘延生两度动容落泪。第一次落泪是在讲述最困难时期员工如何支持公司发展时,第二次落泪依然是在提到公司员工的时候。
刘延生讲起话来慢条斯理,没有豪言壮语。对于所取得的成就,他只是淡淡地说:我之所以能取得今日的成功,在于孜孜不倦地追求,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千方百计去克服,不被困难吓倒。
然而,我们更想去探究的是,一个濒临破产、步履沉重的老厂,是如何从生死之门浴火重生、再造辉煌?如何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公众企业?
困境中的搏击
许昌县尚集镇,被称为“传动轴之乡”,这里有大大小小百余家传动轴厂。这些星罗棋布的小厂都沾了一家企业的光,那就是远东传动轴,因为几乎所有小厂的老板都是从远东传动轴走出来的。
远东传动轴始建于1954年,前身为许昌汽车传动轴总厂。50多年来,远东传动轴的发展几经沉浮。
20世纪90年代,汽车非常短缺,“走后门”都买不到好汽车。投资汽车工业利润相当可观。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受到全球汽车产能过剩的影响,国内汽车工业也逐步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一批质次价高的汽车厂纷纷倒闭。汽车工业产业下游的传动轴企业自然受到很大影响,许昌汽车传动轴总厂面临困境。
许昌汽车传动轴总厂设备陈旧,几乎全是靠手动来控制精度的老机床。包袱沉重,拖欠职工工资、养老金近千万元,拖欠银行贷款1.3亿元,流动资金严重匮乏,企业亏损近4000万元……厂长办公室门前几乎天天都有退休职工来要求解决各种困难。
刘延生于1970年进厂,从车间基层岗位做起,历任总厂车间团支部书记、厂团委书记、生产计划科副科长、生产计划处处长、销售副厂长。1996年,县政府任命刘延生为厂长。
回忆当年情景,刘延生一连说了两个不堪回首。当时,经常有人来他的办公室要债,有拍桌子的,有掀桌子的。最让他难受的是,员工工资两年半都发不下来,而春节,又是要债的高峰期,也是刘延生最难挨的时光。
尽管这样,企业一直没有停产,大部分员工一直坚守岗位。一名员工对刘延生说:刘厂长啊,我老婆把家里的猪、羊都卖了,我拿着这钱来上班了。刘延生听完心如刀割,潸然泪下。
于是,他以自家房产证做抵押去借亲戚朋友的钱,给员工发放过春节的工资。最难的时候,刘延生去江淮汽车厂要账,对方晚上六点钟把汇票给他,他急着当天晚上返回厂里,那天大雾,能见度只有几米,路上有多处汽车相撞,但这也没阻挡住刘延生星夜回厂的急切心情和匆匆的车轮。
那时,厂里只有几辆破汽车,除一辆跑了50万公里的旧现代作为办公用车外,其他几辆全卖了,用于抵账,抵电费、抵钢材费、抵设备费。
“那些年,真难,真累……”刘延生坦言。下班后他经常掉泪,也给县领导写过几次辞职报告。但最后还是下决心干,那时候他的想法很简单:那些忠诚的员工在企业最苦难的时候,都没有离开企业,为了这些可爱的员工,他不但要干,还得干好。
自从1996年就任厂长,刘延生就把自己的命运同远东传动轴的前途命运紧密连在了一起。
“悟”出来的变革
2004年,许昌汽车传动轴总厂改制,新公司以零资产形式承接原企业的债权债务,全部接纳原厂的所有职工,并与职工重新确定了劳动关系,接续了其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建立并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和法人财产制度,更名为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甩掉了原来的包袱,为此后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从此,刘延生凭借多年在传动轴领域摸爬滚打的经验,开始了一系列的大胆设想和实践。
他首先提出了修改模具标准,降低消耗。“人家用100公斤钢材做一根传动轴,我们能不能用95公斤或者90公斤去做”?刘延生想。于是,他提出了修改拔模斜度,将斜度缩小到七分之一,这样下料重量就可以由5公斤减少至4公斤。
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设想,实践中行不行得通?毕竟,原来的拔模斜度是固定的,大学教授都是这样讲的。厂里的工程师听了刘延生的想法之后更是当即否决,带领着技术研发部的三十多个技术人员一起与他讨论,试图说服他放弃这种“不现实”的想法。
第一天,开了一上午会,谁也没有说服谁。第二天又开了一上午会,刘延生舌战群儒,最终和工程师们达成协定:先试试。
刘延生找来生产处长及模具主任,让他们按照所设定的斜度来做模具,然后让锻造车间的工人去做。当时他内心也十分忐忑,毕竟他不是工程师。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到锻造车间看进度。一次次失败后,终于,锻造工人成功地打出了修改斜度之后的传动轴零部件,时年的旧工艺被打破了。
“一个零部件至少节约0.8公斤钢材,一万件就节约8000公斤钢材。那是多少钱啊,要知道,我们每年生产的是几百万、上千万零部件啊。”刘延生回忆时依然难掩那份激动。
这件事过后,刘延生又研究加工程序,一般的机械加工都是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大工序。他想,能不能把粗加工的设备省略掉,把第一道和第二道工序合并,这样既可以节省设备,产能也翻一番。
这一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最终也解决了,刘延生高兴得手舞足蹈。
通过一系列举措,远东传动轴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产能不断提高。刘延生也被大家称为“远东第一悟”。他则谦虚地表示,自己是“土专家型”的董事长,之所以能悟到这些,跟多年与传动轴打交道有关。
“只要你进入角色,专心致志做传动轴这件事,肯定会做好。别人之所以没有想到,也许是没有压力,我是被逼到墙角了,厂里工人都要跟着我吃饭。而政府信任我,把企业交给我,我一定要把企业做好。”刘延生如是说。
创新每一天
经过几次大胆尝试,刘延生得出结论,企业起死回生的法宝就是创新,而传动轴领域的创新就是技术创新。为此,他有了把“创新”上升为企业理念的想法。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刘延生讲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创新”。他总结了很多理念,比如:“明天永远都是新的”、“用昨天的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就是笨蛋”,等等。
为了鼓励大家创新,他又提出了“四不讲”,即不讲客观,不讲条件,不讲困难,不讲问题。“四不讲”一提出,全厂一片哗然,党委书记和副厂长都不同意,认为“四不讲”是瞎胡讲。是不论理。
后来,副厂长出去学习,听了一个台湾教授讲的“双因不讲”理论,跟“四不讲”是同一个意思。刘延生听到以后无比兴奋。当即决定开会让副厂长把他的学习心得讲给全体员工听。
后来,上海宝钢老总提出的“不相信理由、不听解释、不近人情”,以及美国西点军校提出的“没有任何借口”等口号,都与刘延生提出的“四不讲”理论不谋而合,如出一辙。从此,“四不讲”理论得以在全厂贯彻实施,员工的执行力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也得到根本性提高。
2000年元旦,刘延生终于在家休息了一天。但他大脑却没停止思考:企业要快速发 展,一个人的创新总是有限的,调动全体员工创新,就要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正好,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女主人公的一句台词“享受每一天”被刘延生听到了,他借用过来,改成“创新每一天”,并召开全厂大会,把创新上升到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的高度。刘延生还提出:企业的主旋律是创新,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要让自己的工作定位于不断创新。每周开一次会,大家都要讲创新的思路和做法。
刘延生以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推动企业的创新热潮,把美国创造学之父奥斯本的“创造学”理论推荐给全体员工,引导员工的创新意识。
“创新给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1年1月,是创新理念提出十周年,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
企业在“创新每一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整洁、精品、团队、精干”的企业理念和“顾客利益高于一切”的共同价值观。全体员工把工作目标定位于“今日工作=本职工作+改进+创新”,积极开展“精品工程”和“百组无废品”活动,积极开展管理工作“零失误”活动和“技术比武”活动。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真正实施超前控制,保证每道工序的流转,必须是在“无瑕疵”、“零缺陷”的条件下进行。
在远东传动轴,没有理论权威,没有墨守成规。一切都可以大胆质疑。一些专家教授的理论,以及运用多年的教科书上的机械加工工艺,都在远东的实践中被彻底颠覆、改写,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技术与理论,成为远东引领企业发展的“利器”。
同时,远东传动轴的技术装备也不断更新。公司购置了高速高效数控、智能化生产设备1100多台套,专业检测设备36台套。建成锻造、热处理、金切加工、尼龙涂敷等主要零部件生产线156条,年生产能力达到300多万套。远东传动轴代表着全国非等速汽车传动轴行业发展的方向与水平。
做专业的事
虽然远东传动轴的产能在不断提升,但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上市成为必然选择。
2010年5月18日,远东传动轴作为非等速传动轴行业龙头企业成功驶入资本市场,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募集资金12.5亿元。
企业上市了,有钱了,有些企业家难免头脑发热,盲目跨行业发展,甚至向来钱快的房地产领域发展。但远东传动轴始终心无旁骜,一心围绕传动轴产品,拉长产业链条。
刘延生说,房地产是很赚钱,但我不会做。远东传动轴不会去做传动轴之外的非相关产品,而是只有一个目的和发展方向,就是要把传动轴做大、做强、做成民族品牌。
为此,远东传动轴紧跟国际国内汽车工业形势,进行战略重组和布局。一方面拉长产业链条,扩大锻造产能,提升毛坯件及相关配套件自制能力,计划两年实现10万吨模锻能力,成为全国最大模锻生产企业,满足600万根传动轴零部件毛坯需求。此外,在巩固非等速传动轴龙头地位的同时,向高端等速传动轴的研发生产发展。
另一方面,远东传动轴还要整合行业资源,加快合资合作步伐,以许昌本部作为关键工序加工基地,辐射全国建立CKD工厂。并积极拓宽海外市场和维修市场,加大出口贸易量,融入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1996年,刘延生接手厂长的时候,远东传动轴还是一个年产值只有3000万元,并且准备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2010年,远东传动轴的年产值已超过30亿元(集团统计汇总数据)。
刘延生雄心勃勃,有着宏大的奋斗目标,他要使企业每年利润增长30%以上,做到全球最好。
刘延生在市区也有房子,但他不知多久没回去了,甚至忘了市区的房子在哪儿。他每年每月每天都坚持在生产的第一线,住在厂里,以厂为家。每天听到车间的机声隆隆,看到远东传动这个“不夜城”的灯火辉煌,是他最欣慰的事。
传动轴“学校”的“超级留级生”
王鸿玮
采访前,刘延生脱下蓝色工装,换上西装领带,他说,一天不穿工装就浑身不自在。
近40年,他吃住在厂里,带领几千名职工成就远东传动世界的梦想。如果把远东比作一辆汽车的话,那么,刘延生就是远东的“传动轴”,驱动着远东这辆汽车不断前行。
目前,远东在传动轴行业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三。而就在不久前,他站在第二届豫商年度峰会·十大年度人物的领奖台上挥毫写下更大的梦想:做世界顶级传动轴供应商。
他只做传动轴,别人认为十分枯燥的传动轴,在他看来,就像玩魔术一样。他还喜欢亲手创造工装、夹具、检具、量具。“我并不聪明,但是在做传动轴上的悟性非常强,对传动轴的这种感觉是我最珍惜的。我上传动轴这个学校上了快40年,是超级留级生,再笨的人也会把这个东西吃透。企业家要想做好一件事,其实就是一心一意。房地产是很赚钱,但我不会去做,我只做传动轴的相关产品,把传动轴做大、做强,做成民族品牌。”
他最看重的是责任感。“只要有责任感,企业就能做好。我从小就争强好胜,政府给我做厂长的机会,我绝对不能把企业做砸!职工两千多人,算上家属有上万人,他们的生老病死,吃喝住行都指望着我把工厂带好,政府信任我,把企业交给我,我就一定要把企业做好。”
企业员工是他最爱的人,谈起他们,刘延生频频落泪。困难的时候,因为发不了工资,工人把自己家的猪、羊卖了来上班,没有钱去食堂吃饭,就让媳妇擀好面条拿到厂里。而他也和工人一起在车间挥汗如雨,他说,当时没钱,没奖金,没福利,只有靠以身作则、兢兢业业来留住大家。
他非常爱学习,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习企业管理,向张瑞敏、柳传志、鲁冠球、刘永行、任正非等企业家学习管理经验,借鉴华为集团的管理模式,学习许继集团的首长负责制,他的办公室里永远有看不完的书籍。
除了工作,他也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
1998年,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南方发洪水了,他立即召开职工大会说:“我们不管怎么样有个家,但是灾区人民没有家,我们工资没有发,你拿5毛钱灾区人民也不嫌少,”当时远东已经两年没发工资了,只发个生活费,但就是在这么艰难的处境中,远东传动轴捐了近4000元。
从2007年开始,他每年拿出50~60万元资助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优秀贫困大学生。2010年,他又专门拿出40万元资助许昌本地的贫困大学生,他说:“企业做大做强了,要给社会分忧。”而他也有个私心,他资助的学生都是学汽车和机械制造的,“干这一行对这一行很有感情。学生从学校毕业,到这个行业一干就是一辈子了。”还笑着说:“这可是我的商业机密,你们要保密啊。”
拍照时,他对身边的人开玩笑说:“给我挑一条最好看的领带,领带打好啊,打不好我打你,哈哈……”还特意叮嘱我们的摄影师不要把他常年加班熬出来的眼袋拍得太明显,“我戴上眼镜遮一下我的大眼袋。”
采访结束了,他重新穿上工装,带着我们参观车间,意气风发地向我们介绍,就像一个大男孩自豪地向朋友们展示他心爱的玩具。
刘延生讲起话来慢条斯理,没有豪言壮语。对于所取得的成就,他只是淡淡地说:我之所以能取得今日的成功,在于孜孜不倦地追求,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千方百计去克服,不被困难吓倒。
然而,我们更想去探究的是,一个濒临破产、步履沉重的老厂,是如何从生死之门浴火重生、再造辉煌?如何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公众企业?
困境中的搏击
许昌县尚集镇,被称为“传动轴之乡”,这里有大大小小百余家传动轴厂。这些星罗棋布的小厂都沾了一家企业的光,那就是远东传动轴,因为几乎所有小厂的老板都是从远东传动轴走出来的。
远东传动轴始建于1954年,前身为许昌汽车传动轴总厂。50多年来,远东传动轴的发展几经沉浮。
20世纪90年代,汽车非常短缺,“走后门”都买不到好汽车。投资汽车工业利润相当可观。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受到全球汽车产能过剩的影响,国内汽车工业也逐步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一批质次价高的汽车厂纷纷倒闭。汽车工业产业下游的传动轴企业自然受到很大影响,许昌汽车传动轴总厂面临困境。
许昌汽车传动轴总厂设备陈旧,几乎全是靠手动来控制精度的老机床。包袱沉重,拖欠职工工资、养老金近千万元,拖欠银行贷款1.3亿元,流动资金严重匮乏,企业亏损近4000万元……厂长办公室门前几乎天天都有退休职工来要求解决各种困难。
刘延生于1970年进厂,从车间基层岗位做起,历任总厂车间团支部书记、厂团委书记、生产计划科副科长、生产计划处处长、销售副厂长。1996年,县政府任命刘延生为厂长。
回忆当年情景,刘延生一连说了两个不堪回首。当时,经常有人来他的办公室要债,有拍桌子的,有掀桌子的。最让他难受的是,员工工资两年半都发不下来,而春节,又是要债的高峰期,也是刘延生最难挨的时光。
尽管这样,企业一直没有停产,大部分员工一直坚守岗位。一名员工对刘延生说:刘厂长啊,我老婆把家里的猪、羊都卖了,我拿着这钱来上班了。刘延生听完心如刀割,潸然泪下。
于是,他以自家房产证做抵押去借亲戚朋友的钱,给员工发放过春节的工资。最难的时候,刘延生去江淮汽车厂要账,对方晚上六点钟把汇票给他,他急着当天晚上返回厂里,那天大雾,能见度只有几米,路上有多处汽车相撞,但这也没阻挡住刘延生星夜回厂的急切心情和匆匆的车轮。
那时,厂里只有几辆破汽车,除一辆跑了50万公里的旧现代作为办公用车外,其他几辆全卖了,用于抵账,抵电费、抵钢材费、抵设备费。
“那些年,真难,真累……”刘延生坦言。下班后他经常掉泪,也给县领导写过几次辞职报告。但最后还是下决心干,那时候他的想法很简单:那些忠诚的员工在企业最苦难的时候,都没有离开企业,为了这些可爱的员工,他不但要干,还得干好。
自从1996年就任厂长,刘延生就把自己的命运同远东传动轴的前途命运紧密连在了一起。
“悟”出来的变革
2004年,许昌汽车传动轴总厂改制,新公司以零资产形式承接原企业的债权债务,全部接纳原厂的所有职工,并与职工重新确定了劳动关系,接续了其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建立并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和法人财产制度,更名为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甩掉了原来的包袱,为此后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从此,刘延生凭借多年在传动轴领域摸爬滚打的经验,开始了一系列的大胆设想和实践。
他首先提出了修改模具标准,降低消耗。“人家用100公斤钢材做一根传动轴,我们能不能用95公斤或者90公斤去做”?刘延生想。于是,他提出了修改拔模斜度,将斜度缩小到七分之一,这样下料重量就可以由5公斤减少至4公斤。
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设想,实践中行不行得通?毕竟,原来的拔模斜度是固定的,大学教授都是这样讲的。厂里的工程师听了刘延生的想法之后更是当即否决,带领着技术研发部的三十多个技术人员一起与他讨论,试图说服他放弃这种“不现实”的想法。
第一天,开了一上午会,谁也没有说服谁。第二天又开了一上午会,刘延生舌战群儒,最终和工程师们达成协定:先试试。
刘延生找来生产处长及模具主任,让他们按照所设定的斜度来做模具,然后让锻造车间的工人去做。当时他内心也十分忐忑,毕竟他不是工程师。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到锻造车间看进度。一次次失败后,终于,锻造工人成功地打出了修改斜度之后的传动轴零部件,时年的旧工艺被打破了。
“一个零部件至少节约0.8公斤钢材,一万件就节约8000公斤钢材。那是多少钱啊,要知道,我们每年生产的是几百万、上千万零部件啊。”刘延生回忆时依然难掩那份激动。
这件事过后,刘延生又研究加工程序,一般的机械加工都是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大工序。他想,能不能把粗加工的设备省略掉,把第一道和第二道工序合并,这样既可以节省设备,产能也翻一番。
这一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最终也解决了,刘延生高兴得手舞足蹈。
通过一系列举措,远东传动轴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产能不断提高。刘延生也被大家称为“远东第一悟”。他则谦虚地表示,自己是“土专家型”的董事长,之所以能悟到这些,跟多年与传动轴打交道有关。
“只要你进入角色,专心致志做传动轴这件事,肯定会做好。别人之所以没有想到,也许是没有压力,我是被逼到墙角了,厂里工人都要跟着我吃饭。而政府信任我,把企业交给我,我一定要把企业做好。”刘延生如是说。
创新每一天
经过几次大胆尝试,刘延生得出结论,企业起死回生的法宝就是创新,而传动轴领域的创新就是技术创新。为此,他有了把“创新”上升为企业理念的想法。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刘延生讲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创新”。他总结了很多理念,比如:“明天永远都是新的”、“用昨天的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就是笨蛋”,等等。
为了鼓励大家创新,他又提出了“四不讲”,即不讲客观,不讲条件,不讲困难,不讲问题。“四不讲”一提出,全厂一片哗然,党委书记和副厂长都不同意,认为“四不讲”是瞎胡讲。是不论理。
后来,副厂长出去学习,听了一个台湾教授讲的“双因不讲”理论,跟“四不讲”是同一个意思。刘延生听到以后无比兴奋。当即决定开会让副厂长把他的学习心得讲给全体员工听。
后来,上海宝钢老总提出的“不相信理由、不听解释、不近人情”,以及美国西点军校提出的“没有任何借口”等口号,都与刘延生提出的“四不讲”理论不谋而合,如出一辙。从此,“四不讲”理论得以在全厂贯彻实施,员工的执行力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也得到根本性提高。
2000年元旦,刘延生终于在家休息了一天。但他大脑却没停止思考:企业要快速发 展,一个人的创新总是有限的,调动全体员工创新,就要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正好,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女主人公的一句台词“享受每一天”被刘延生听到了,他借用过来,改成“创新每一天”,并召开全厂大会,把创新上升到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的高度。刘延生还提出:企业的主旋律是创新,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要让自己的工作定位于不断创新。每周开一次会,大家都要讲创新的思路和做法。
刘延生以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推动企业的创新热潮,把美国创造学之父奥斯本的“创造学”理论推荐给全体员工,引导员工的创新意识。
“创新给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1年1月,是创新理念提出十周年,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
企业在“创新每一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整洁、精品、团队、精干”的企业理念和“顾客利益高于一切”的共同价值观。全体员工把工作目标定位于“今日工作=本职工作+改进+创新”,积极开展“精品工程”和“百组无废品”活动,积极开展管理工作“零失误”活动和“技术比武”活动。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真正实施超前控制,保证每道工序的流转,必须是在“无瑕疵”、“零缺陷”的条件下进行。
在远东传动轴,没有理论权威,没有墨守成规。一切都可以大胆质疑。一些专家教授的理论,以及运用多年的教科书上的机械加工工艺,都在远东的实践中被彻底颠覆、改写,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技术与理论,成为远东引领企业发展的“利器”。
同时,远东传动轴的技术装备也不断更新。公司购置了高速高效数控、智能化生产设备1100多台套,专业检测设备36台套。建成锻造、热处理、金切加工、尼龙涂敷等主要零部件生产线156条,年生产能力达到300多万套。远东传动轴代表着全国非等速汽车传动轴行业发展的方向与水平。
做专业的事
虽然远东传动轴的产能在不断提升,但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上市成为必然选择。
2010年5月18日,远东传动轴作为非等速传动轴行业龙头企业成功驶入资本市场,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募集资金12.5亿元。
企业上市了,有钱了,有些企业家难免头脑发热,盲目跨行业发展,甚至向来钱快的房地产领域发展。但远东传动轴始终心无旁骜,一心围绕传动轴产品,拉长产业链条。
刘延生说,房地产是很赚钱,但我不会做。远东传动轴不会去做传动轴之外的非相关产品,而是只有一个目的和发展方向,就是要把传动轴做大、做强、做成民族品牌。
为此,远东传动轴紧跟国际国内汽车工业形势,进行战略重组和布局。一方面拉长产业链条,扩大锻造产能,提升毛坯件及相关配套件自制能力,计划两年实现10万吨模锻能力,成为全国最大模锻生产企业,满足600万根传动轴零部件毛坯需求。此外,在巩固非等速传动轴龙头地位的同时,向高端等速传动轴的研发生产发展。
另一方面,远东传动轴还要整合行业资源,加快合资合作步伐,以许昌本部作为关键工序加工基地,辐射全国建立CKD工厂。并积极拓宽海外市场和维修市场,加大出口贸易量,融入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1996年,刘延生接手厂长的时候,远东传动轴还是一个年产值只有3000万元,并且准备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2010年,远东传动轴的年产值已超过30亿元(集团统计汇总数据)。
刘延生雄心勃勃,有着宏大的奋斗目标,他要使企业每年利润增长30%以上,做到全球最好。
刘延生在市区也有房子,但他不知多久没回去了,甚至忘了市区的房子在哪儿。他每年每月每天都坚持在生产的第一线,住在厂里,以厂为家。每天听到车间的机声隆隆,看到远东传动这个“不夜城”的灯火辉煌,是他最欣慰的事。
传动轴“学校”的“超级留级生”
王鸿玮
采访前,刘延生脱下蓝色工装,换上西装领带,他说,一天不穿工装就浑身不自在。
近40年,他吃住在厂里,带领几千名职工成就远东传动世界的梦想。如果把远东比作一辆汽车的话,那么,刘延生就是远东的“传动轴”,驱动着远东这辆汽车不断前行。
目前,远东在传动轴行业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三。而就在不久前,他站在第二届豫商年度峰会·十大年度人物的领奖台上挥毫写下更大的梦想:做世界顶级传动轴供应商。
他只做传动轴,别人认为十分枯燥的传动轴,在他看来,就像玩魔术一样。他还喜欢亲手创造工装、夹具、检具、量具。“我并不聪明,但是在做传动轴上的悟性非常强,对传动轴的这种感觉是我最珍惜的。我上传动轴这个学校上了快40年,是超级留级生,再笨的人也会把这个东西吃透。企业家要想做好一件事,其实就是一心一意。房地产是很赚钱,但我不会去做,我只做传动轴的相关产品,把传动轴做大、做强,做成民族品牌。”
他最看重的是责任感。“只要有责任感,企业就能做好。我从小就争强好胜,政府给我做厂长的机会,我绝对不能把企业做砸!职工两千多人,算上家属有上万人,他们的生老病死,吃喝住行都指望着我把工厂带好,政府信任我,把企业交给我,我就一定要把企业做好。”
企业员工是他最爱的人,谈起他们,刘延生频频落泪。困难的时候,因为发不了工资,工人把自己家的猪、羊卖了来上班,没有钱去食堂吃饭,就让媳妇擀好面条拿到厂里。而他也和工人一起在车间挥汗如雨,他说,当时没钱,没奖金,没福利,只有靠以身作则、兢兢业业来留住大家。
他非常爱学习,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习企业管理,向张瑞敏、柳传志、鲁冠球、刘永行、任正非等企业家学习管理经验,借鉴华为集团的管理模式,学习许继集团的首长负责制,他的办公室里永远有看不完的书籍。
除了工作,他也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
1998年,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南方发洪水了,他立即召开职工大会说:“我们不管怎么样有个家,但是灾区人民没有家,我们工资没有发,你拿5毛钱灾区人民也不嫌少,”当时远东已经两年没发工资了,只发个生活费,但就是在这么艰难的处境中,远东传动轴捐了近4000元。
从2007年开始,他每年拿出50~60万元资助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优秀贫困大学生。2010年,他又专门拿出40万元资助许昌本地的贫困大学生,他说:“企业做大做强了,要给社会分忧。”而他也有个私心,他资助的学生都是学汽车和机械制造的,“干这一行对这一行很有感情。学生从学校毕业,到这个行业一干就是一辈子了。”还笑着说:“这可是我的商业机密,你们要保密啊。”
拍照时,他对身边的人开玩笑说:“给我挑一条最好看的领带,领带打好啊,打不好我打你,哈哈……”还特意叮嘱我们的摄影师不要把他常年加班熬出来的眼袋拍得太明显,“我戴上眼镜遮一下我的大眼袋。”
采访结束了,他重新穿上工装,带着我们参观车间,意气风发地向我们介绍,就像一个大男孩自豪地向朋友们展示他心爱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