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四川企业腾中重工意外地距收购“悍马”最近,但距成功则是未知数
《财经》驻华盛顿记者 李增新 记者 李微敖 梁冬梅
美国“百年老店”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下称通用)破产的消息6月1日正式对外宣布,令不少美国人神情忧伤;而在太平洋对岸,中国四川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却为这一消息多少有些兴奋。
两天之后,这家名为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下称腾中重工)的机械制造商宣布,与通用就收购“悍马”(HUMMER)在进行深入磋商。
通用曾经是汽车业的一个传奇。眼下,腾中重工这个来自新世界的玩家,如能成功收购通用旗下“悍马”,不啻另一个来自中国的传奇。
“黑马”腾中重工
谁是腾中重工?在6月3日之前,即使中国汽车行业业内人士,也很少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在通用宣布腾中重工为“悍马”可能的新买家后,这家位于中国四川的民营企业,顿时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根据腾中重工与通用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交易完成后,腾中重工将可以获得“悍马”品牌和高管团队。本次收购将保留“悍马”在美国的3000个工作岗位;制造“悍马”H3系列车型的路易斯安那州Shreveport工厂,将继续为腾中重工代工生产至2010年底。交易最晚将在今年三季度底完成。但根据备忘录,目前不能透露交易金额和条件。
负责腾中重工公关事务的博然思维董事合伙人潘添敏(Tim Payne)向《财经》记者表示,“悍马”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由于通用长期面临的负债问题,使得它忽略了对“悍马”的投资。
自2008年6月以来,先后有三个可能的“悍马”买家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印度的塔塔汽车公司(Tata Motors)和Mahindra & Mahindra,以及加拿大的Société de Participation Financière Eidos。成立刚刚四年的“黑马”腾中重工杀出,是谁也没有料到的。
腾中重工成立于2005年1月,公司总部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市,现有员工4800余人,前身为四川腾中电工有限公司,由四川华通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四川华通)旗下的四川华拓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拓实业)和自然人俞红发起成立,注册资本2100万元。其中,华拓实业占股90%,俞红占股10%。
此后,公司股权结构几经变更,并于2008年更名为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即现在主导收购“悍马”的“腾中重工”,注册资本增至3亿元。目前,公司法人代表为四川华通常务副总经理李旭东。李在四川华通负责机械制造板块的业务,收购“悍马”一事,即由他负责操作。
公司网站资料显示,总经理杨毅曾任四川锅炉厂副厂长、董事及副总经理,在重型机械制造行业拥有逾25年的经验。
知情人士还向《财经》记者介绍,四川华通实际掌门人为李炎,此人也是2009年6月1日中午在香港举行IPO路演的全球第二大芒硝生产商旭光资源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0067)董事长。李炎旗下的多家企业可称为“华通系”。
一位与李炎有业务往来者告诉《财经》记者,李炎为四川内江人,上世纪80年代,曾在自贡市荣县养路段当一名技术工人,后辞职下海,在自贡组建华通路桥公司,主营道路、桥梁施工等业务。李炎今年大约是55岁。
李炎为人非常低调,基本不在旗下的公司担任董事长或法人代表之类的职务,公司开董事会他也不坐主席台。上述知情人士说,尽管与李炎多有业务往来,他也很少见到其人,“他在香港待得多,此外,他还有个身份是香港哈通公司董事长。”
在李炎为数不多的公开露面里,就包括以香港哈通公司董事局主席身份,在2008年10月出席了四川省德阳市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的集中开工仪式。腾中重工的董事长陈实也出席了这一仪式。
“华通系”发轫于1996年,早期动静不大,但近几年来扩张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2005年,腾中重工收购了四川长电电力公司(后改名为腾中电子有限公司);2006年,收购广元建筑机械集团;2008年又从中国交通建筑公司手中收购了新津筑路机械厂,现在又在整合甘肃兰通机械厂。对外投资方面,“华通系”也动作不断,2007年以后,陆续在化工、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宣布总计接近百亿元的投资。
扩张如此之快,华通与腾中重工究竟有没有如此强劲的实力?在腾中重工此次曝光后,答案应该会更加清楚一些。
买“悍马”的理由
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在美国媒体上引起轰动。在《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上,一些美国读者留言称,“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日本过后,中国要买下美国。”
四川金融界一位高层人士向《财经》记者称,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项目,已经成为各个商业银行争抢的“香饽饽”,其中努力尤多的有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此外,一家欧洲银行也在协助腾中重工这次收购。
2009年3月,以“悍马”首席执行官吉姆泰勒为首的汽车项目考察团,到四川德阳进行考察,但之后把目标转向了成都——这里正是“悍马”在中国的主要市场之一。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下称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介绍说,关于山西煤矿主是“悍马”最大消费群的说法并不准确,目前在中国市场,“悍马”最大的客户群不是来自山西,而是来自成都和浙江,北京和山西居次。
不过,腾中重工提出此次收购,他还是十分惊讶。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他试图为腾中重工寻找进行这一收购的理由,“主要原因应该是四川汽车市场的火爆,腾中重工想从中分得一杯羹。”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2009年前四个月,四川乘用车市场的增速达到50%左右,超过了全国25%左右的增长速度。
仅仅由于四川的乘用车市场火爆,就要买下“悍马”,这个理由多少还是勉强。毕竟“悍马”目前主要在美国销售。自美国汽车市场在经济危机冲击下跌入低谷以来,“悍马”销售持续低迷,在2009年前五个月累计售出5113辆,同比下降63.7%。整个2008年,“悍马”全球销量只有3.7万辆,是“小众中的小众”。
科尔尼咨询公司高级经理吴晶辉认为,如何将知名度转化为市场销量,是“悍马”一直没有解决的难题。在过去十几年时间内,尽管“悍马”知名度很高,但销量一直都在比较低的水平。
曾担任沃尔沃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CEO的吴瑜章认为,从“悍马”过去十几年的市场销量看,油价低的时候销售最好。现在高油价时代,可称得上是“油老虎”的“悍马”,市场前景并不乐观,肯定是呈下滑趋势。
对于“悍马”能否扩大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不乐观。一位跨国汽车公司中国高管表示,如果“悍马”的市场前景好,“销量早就上去了”。
一位在底特律主要从事汽车收购咨询的分析人士认为,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将来的产地和目标市场。收购初期,“悍马”的主要目标市场仍为美国。中国公司只能寄望于经济形势好转后,随着中型SUV(多功能运动车)市场回暖,“悍马”H3系列可能开始走俏。
如果腾中重工希望扩大“悍马”在中国的销售,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是,对于4.0升排量以上的进口车,中国现在的进口关税是40%。
若在美国继续生产和销售H2系列,腾中重工需要与原厂家AM General重新签订协议。而H3系列也与通用雪佛兰及GMC其他车型共用通用的GMT355平台。双方商定,目前由通用为腾中重工代工,并通过其全美153家经销商进行销售。
前述底特律汽车业内分析人士称,由中型SUV和SUT(运动型多功能皮卡)构成的H3系列的未来市场前景,略好于H2系列——过于庞大的H2车型并不适合中国道路。实际上,由于石油价格暴涨,能效表现为每加仑16英里(高速路)的H3去年销量猛跌。在汽车业内人士看来,更加耗油的H2(能效表现约为每加仑10英里)未来只能成为富人和爱好者的收藏。
崔东树也告诉《财经》记者,相当一部分“悍马”的中国客户,看中的是“悍马”的高价格代表的高身份,这些客户对价格并不敏感。“一旦中国企业收购了,降低了价格,品牌就会折价,其所附着的高身份也就不存在了,反而有可能影响到它的市场销量。”崔东树说。
“神仙才会成功”
更大的难题是收购之后的整合。多位业内人士直言,买“悍马”价格可能不是很高。但是要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需要后续的大笔资金,稍有不慎,可能会被卷入亏损的漩涡。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腾中重工已承诺接收“悍马”现有的3000多名员工,这意味着维护成本和退出成本都很高。
科尔尼咨询公司高级经理吴晶辉称,每个美国工人的维护成本,一年也有十几万美元,退出(辞退员工)的成本则可能高达上百万美元。
“要维持3000人的就业、经销网络,肯定需要很多资金。”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随着“悍马”在美国市场销量的下降,经销商的逐步退出,新的投资者估计还要投入更多资金。
一个可供参考的例子,是印度塔塔集团对福特旗下的捷豹和路虎的收购。在2008年花费23亿美元完成收购之后,塔塔后续投入资金大约在10亿欧元(约合97亿元人民币)以上。“起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出整合的好处。”吴晶辉表示。
除了运营风险,收购“悍马”还要克服包括文化差异在内的多种问题。
汽车独立分析师钟师表示,拥有多年整车制造及合资经验的上汽集团,尚在收购双龙一役中败北,对于从未涉足乘用车研发、制造和营销的腾中重工,整合的难度只会更大。
一家汽车咨询公司高管认为,对于从未涉足汽车业务的腾中重工,面临的问题会很严峻。“汽车不是随便玩的”,只要有一个零部件出问题,整个车的质量就不能保证。在他看来,这桩收购“除非由神仙来操作”,才会成功。
针对外界质疑,潘添敏向《财经》记者表示,腾中重工并不打算运营“悍马”,而只是计划投资更“绿色”的“悍马”,同时扩大它在全球包括中国市场的销量,未来的“悍马”还是由原来的团队运营。
出路何在?
中信银行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腾中重工拿下“悍马”项目后,其运营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中国军方的支持,“直接说,就是能不能获得总装备部的订单。”
据腾中重工官方网站介绍,2009年3月13日,腾中重工已通过四川省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审核,符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已获得三级保密资格认证。腾中重工认为这一事件“意义重大,为下一步开拓军品生产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事实上,美国军队使用的吉普Humvee与通用的“悍马”完全不同。独立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悍马”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型号为H1的军车,主要客户来自美国国防部,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不过,腾中重工已明确声明,“交易不涉及任何军方车辆的出售或军方技术的转让。”实际上,腾中重工与通用在备忘录中达成的收购目标,只包括“悍马”的H2和H3车型。目前,通用在售的只有四种车型:H2和H3各有一款SUV、一款SUT。
在前述中信银行消息人士看来,“如果没有来自军方的订单,腾中重工与通用保密协议里关于核心技术、核心设备的信息又不能披露,银行做这个业务,还是风险蛮大的。”
眼下,通用与腾中重工只是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尚未正式签署协议。“从签署备忘录到真正达成收购协议之间还有很多磋商要进行,腾中重工仍有可能为其他投资者代替。”柏隆法律事务所(Butzel Long)全球贸易集团共同执行总监王树盛对《财经》记者表示。■
《财经》驻华盛顿记者 李增新 记者 李微敖 梁冬梅
美国“百年老店”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下称通用)破产的消息6月1日正式对外宣布,令不少美国人神情忧伤;而在太平洋对岸,中国四川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却为这一消息多少有些兴奋。
两天之后,这家名为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下称腾中重工)的机械制造商宣布,与通用就收购“悍马”(HUMMER)在进行深入磋商。
通用曾经是汽车业的一个传奇。眼下,腾中重工这个来自新世界的玩家,如能成功收购通用旗下“悍马”,不啻另一个来自中国的传奇。
“黑马”腾中重工
谁是腾中重工?在6月3日之前,即使中国汽车行业业内人士,也很少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在通用宣布腾中重工为“悍马”可能的新买家后,这家位于中国四川的民营企业,顿时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根据腾中重工与通用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交易完成后,腾中重工将可以获得“悍马”品牌和高管团队。本次收购将保留“悍马”在美国的3000个工作岗位;制造“悍马”H3系列车型的路易斯安那州Shreveport工厂,将继续为腾中重工代工生产至2010年底。交易最晚将在今年三季度底完成。但根据备忘录,目前不能透露交易金额和条件。
负责腾中重工公关事务的博然思维董事合伙人潘添敏(Tim Payne)向《财经》记者表示,“悍马”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由于通用长期面临的负债问题,使得它忽略了对“悍马”的投资。
自2008年6月以来,先后有三个可能的“悍马”买家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印度的塔塔汽车公司(Tata Motors)和Mahindra & Mahindra,以及加拿大的Société de Participation Financière Eidos。成立刚刚四年的“黑马”腾中重工杀出,是谁也没有料到的。
腾中重工成立于2005年1月,公司总部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市,现有员工4800余人,前身为四川腾中电工有限公司,由四川华通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四川华通)旗下的四川华拓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拓实业)和自然人俞红发起成立,注册资本2100万元。其中,华拓实业占股90%,俞红占股10%。
此后,公司股权结构几经变更,并于2008年更名为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即现在主导收购“悍马”的“腾中重工”,注册资本增至3亿元。目前,公司法人代表为四川华通常务副总经理李旭东。李在四川华通负责机械制造板块的业务,收购“悍马”一事,即由他负责操作。
公司网站资料显示,总经理杨毅曾任四川锅炉厂副厂长、董事及副总经理,在重型机械制造行业拥有逾25年的经验。
知情人士还向《财经》记者介绍,四川华通实际掌门人为李炎,此人也是2009年6月1日中午在香港举行IPO路演的全球第二大芒硝生产商旭光资源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0067)董事长。李炎旗下的多家企业可称为“华通系”。
一位与李炎有业务往来者告诉《财经》记者,李炎为四川内江人,上世纪80年代,曾在自贡市荣县养路段当一名技术工人,后辞职下海,在自贡组建华通路桥公司,主营道路、桥梁施工等业务。李炎今年大约是55岁。
李炎为人非常低调,基本不在旗下的公司担任董事长或法人代表之类的职务,公司开董事会他也不坐主席台。上述知情人士说,尽管与李炎多有业务往来,他也很少见到其人,“他在香港待得多,此外,他还有个身份是香港哈通公司董事长。”
在李炎为数不多的公开露面里,就包括以香港哈通公司董事局主席身份,在2008年10月出席了四川省德阳市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的集中开工仪式。腾中重工的董事长陈实也出席了这一仪式。
“华通系”发轫于1996年,早期动静不大,但近几年来扩张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2005年,腾中重工收购了四川长电电力公司(后改名为腾中电子有限公司);2006年,收购广元建筑机械集团;2008年又从中国交通建筑公司手中收购了新津筑路机械厂,现在又在整合甘肃兰通机械厂。对外投资方面,“华通系”也动作不断,2007年以后,陆续在化工、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宣布总计接近百亿元的投资。
扩张如此之快,华通与腾中重工究竟有没有如此强劲的实力?在腾中重工此次曝光后,答案应该会更加清楚一些。
买“悍马”的理由
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在美国媒体上引起轰动。在《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上,一些美国读者留言称,“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日本过后,中国要买下美国。”
四川金融界一位高层人士向《财经》记者称,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项目,已经成为各个商业银行争抢的“香饽饽”,其中努力尤多的有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此外,一家欧洲银行也在协助腾中重工这次收购。
2009年3月,以“悍马”首席执行官吉姆泰勒为首的汽车项目考察团,到四川德阳进行考察,但之后把目标转向了成都——这里正是“悍马”在中国的主要市场之一。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下称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介绍说,关于山西煤矿主是“悍马”最大消费群的说法并不准确,目前在中国市场,“悍马”最大的客户群不是来自山西,而是来自成都和浙江,北京和山西居次。
不过,腾中重工提出此次收购,他还是十分惊讶。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他试图为腾中重工寻找进行这一收购的理由,“主要原因应该是四川汽车市场的火爆,腾中重工想从中分得一杯羹。”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2009年前四个月,四川乘用车市场的增速达到50%左右,超过了全国25%左右的增长速度。
仅仅由于四川的乘用车市场火爆,就要买下“悍马”,这个理由多少还是勉强。毕竟“悍马”目前主要在美国销售。自美国汽车市场在经济危机冲击下跌入低谷以来,“悍马”销售持续低迷,在2009年前五个月累计售出5113辆,同比下降63.7%。整个2008年,“悍马”全球销量只有3.7万辆,是“小众中的小众”。
科尔尼咨询公司高级经理吴晶辉认为,如何将知名度转化为市场销量,是“悍马”一直没有解决的难题。在过去十几年时间内,尽管“悍马”知名度很高,但销量一直都在比较低的水平。
曾担任沃尔沃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CEO的吴瑜章认为,从“悍马”过去十几年的市场销量看,油价低的时候销售最好。现在高油价时代,可称得上是“油老虎”的“悍马”,市场前景并不乐观,肯定是呈下滑趋势。
对于“悍马”能否扩大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不乐观。一位跨国汽车公司中国高管表示,如果“悍马”的市场前景好,“销量早就上去了”。
一位在底特律主要从事汽车收购咨询的分析人士认为,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将来的产地和目标市场。收购初期,“悍马”的主要目标市场仍为美国。中国公司只能寄望于经济形势好转后,随着中型SUV(多功能运动车)市场回暖,“悍马”H3系列可能开始走俏。
如果腾中重工希望扩大“悍马”在中国的销售,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是,对于4.0升排量以上的进口车,中国现在的进口关税是40%。
若在美国继续生产和销售H2系列,腾中重工需要与原厂家AM General重新签订协议。而H3系列也与通用雪佛兰及GMC其他车型共用通用的GMT355平台。双方商定,目前由通用为腾中重工代工,并通过其全美153家经销商进行销售。
前述底特律汽车业内分析人士称,由中型SUV和SUT(运动型多功能皮卡)构成的H3系列的未来市场前景,略好于H2系列——过于庞大的H2车型并不适合中国道路。实际上,由于石油价格暴涨,能效表现为每加仑16英里(高速路)的H3去年销量猛跌。在汽车业内人士看来,更加耗油的H2(能效表现约为每加仑10英里)未来只能成为富人和爱好者的收藏。
崔东树也告诉《财经》记者,相当一部分“悍马”的中国客户,看中的是“悍马”的高价格代表的高身份,这些客户对价格并不敏感。“一旦中国企业收购了,降低了价格,品牌就会折价,其所附着的高身份也就不存在了,反而有可能影响到它的市场销量。”崔东树说。
“神仙才会成功”
更大的难题是收购之后的整合。多位业内人士直言,买“悍马”价格可能不是很高。但是要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需要后续的大笔资金,稍有不慎,可能会被卷入亏损的漩涡。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腾中重工已承诺接收“悍马”现有的3000多名员工,这意味着维护成本和退出成本都很高。
科尔尼咨询公司高级经理吴晶辉称,每个美国工人的维护成本,一年也有十几万美元,退出(辞退员工)的成本则可能高达上百万美元。
“要维持3000人的就业、经销网络,肯定需要很多资金。”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随着“悍马”在美国市场销量的下降,经销商的逐步退出,新的投资者估计还要投入更多资金。
一个可供参考的例子,是印度塔塔集团对福特旗下的捷豹和路虎的收购。在2008年花费23亿美元完成收购之后,塔塔后续投入资金大约在10亿欧元(约合97亿元人民币)以上。“起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出整合的好处。”吴晶辉表示。
除了运营风险,收购“悍马”还要克服包括文化差异在内的多种问题。
汽车独立分析师钟师表示,拥有多年整车制造及合资经验的上汽集团,尚在收购双龙一役中败北,对于从未涉足乘用车研发、制造和营销的腾中重工,整合的难度只会更大。
一家汽车咨询公司高管认为,对于从未涉足汽车业务的腾中重工,面临的问题会很严峻。“汽车不是随便玩的”,只要有一个零部件出问题,整个车的质量就不能保证。在他看来,这桩收购“除非由神仙来操作”,才会成功。
针对外界质疑,潘添敏向《财经》记者表示,腾中重工并不打算运营“悍马”,而只是计划投资更“绿色”的“悍马”,同时扩大它在全球包括中国市场的销量,未来的“悍马”还是由原来的团队运营。
出路何在?
中信银行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腾中重工拿下“悍马”项目后,其运营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中国军方的支持,“直接说,就是能不能获得总装备部的订单。”
据腾中重工官方网站介绍,2009年3月13日,腾中重工已通过四川省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审核,符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已获得三级保密资格认证。腾中重工认为这一事件“意义重大,为下一步开拓军品生产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事实上,美国军队使用的吉普Humvee与通用的“悍马”完全不同。独立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悍马”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型号为H1的军车,主要客户来自美国国防部,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不过,腾中重工已明确声明,“交易不涉及任何军方车辆的出售或军方技术的转让。”实际上,腾中重工与通用在备忘录中达成的收购目标,只包括“悍马”的H2和H3车型。目前,通用在售的只有四种车型:H2和H3各有一款SUV、一款SUT。
在前述中信银行消息人士看来,“如果没有来自军方的订单,腾中重工与通用保密协议里关于核心技术、核心设备的信息又不能披露,银行做这个业务,还是风险蛮大的。”
眼下,通用与腾中重工只是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尚未正式签署协议。“从签署备忘录到真正达成收购协议之间还有很多磋商要进行,腾中重工仍有可能为其他投资者代替。”柏隆法律事务所(Butzel Long)全球贸易集团共同执行总监王树盛对《财经》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