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应用文写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应用文逐步成为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部门及社会团体开展各项公务活动、进行管理的重要工具。本文针对应用文写作的课程特点,从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设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综合素养。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 课程设计 职业能力
应用文写作是为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有效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从事的一项写作活动,由此可见,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应用文写作、明确课程定位,这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根据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对应用文写作课程进行重新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的确定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及“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应用文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础上确立了“三坚持、三对接”的设计理念。“三坚持”是指坚持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理念;坚持职业性、实践性及开放性的教学改革原则;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根本、职业活动为导向、项目任务为载体的课程设计理念。“三对接”是指与市场、职场及专业对接。与市场对接是指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必须与企业的职业岗位相对接;与职场对接是指应用文的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相对接;与专业对接的是指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必须与专业课程的特点内容相对接。在应用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以项目教学任务为载体,以师生互动为平台的教学设计理念。
二、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第一,知识目标。要能够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讲解各专业常用的应用文体,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应用文体的基本写作格式与写作要求,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常用文体的写作技巧,以此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第二,能力目标。要能够通过应用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及时掌握各专业的职位要求,以此来确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及课程培养目标。要能够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及策划等能力,最终为学生后期的职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素质目标。要能够通过应用文课程学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职业的本质要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这些教学目标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应用文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首先,需要合理调整现有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在工作生活中所涉及的应用文写作的类型与种类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内容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书信逐步被电子邮件所取代,各种类型应用文的写作模板在网络上都能够找到,一些类型的应用文所使用的频率也逐步下降,此外,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事务更加复杂,一些应用文与人们切实的工作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这类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逐步显现。
其次,需要改革传统的课程内容结构,建立“模块、项目、任务”的新型课程内容结构。在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课程上,一直使用“概念—格式—例文—练习”的课程内容结构,该结构具有重知识、轻应用的弊端。因此,职业能力视角下的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应该在课程内容结构上有所突破。教师要能够从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出发,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基础、专业及拓展这三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应该设置写作项目,教师可以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来设计各类文种的教学内容。在基础模块,要能够培养职业岗位的通用能力,将一些常用的文种纳入教学内容,例如求职信、辞职信、计划、工作总结等等。在专业模块,要能够培养职业岗位的专项能力,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来组织教学内容,例如活动策划、设计说明书、专业論文等等。在拓展模块,要培养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来设计教学内容,例如企划书、规划书等等。
最后,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能够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创新考核方式。教师要能够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教学空间,合理划分教学时间。教师在应用文写作的课程考核中,要能够改变以往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形式,应该适当地加入一些应用文文种的写作,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设置不同文种的写作内容。教师还可以选择上机考核方式,将应用文写作与办公自动化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提高学生应用办公软件的能力,从而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在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社会的需求及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要能够改变以往以知识讲授为基础的传统课程设计,要能够以能力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要能够突出职业教学的特点,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能够在写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课程设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佩英,王金娥.职业活动导向的高职文秘应用写作课程设计与实践[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
[2]范兰德.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职业实践能力结构与教学设计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04 .
[3]于永凤,王状,李棘,王恩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大学应用写作教学改革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 课程设计 职业能力
应用文写作是为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有效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从事的一项写作活动,由此可见,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应用文写作、明确课程定位,这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根据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对应用文写作课程进行重新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的确定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及“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应用文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础上确立了“三坚持、三对接”的设计理念。“三坚持”是指坚持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理念;坚持职业性、实践性及开放性的教学改革原则;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根本、职业活动为导向、项目任务为载体的课程设计理念。“三对接”是指与市场、职场及专业对接。与市场对接是指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必须与企业的职业岗位相对接;与职场对接是指应用文的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相对接;与专业对接的是指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必须与专业课程的特点内容相对接。在应用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以项目教学任务为载体,以师生互动为平台的教学设计理念。
二、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第一,知识目标。要能够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讲解各专业常用的应用文体,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应用文体的基本写作格式与写作要求,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常用文体的写作技巧,以此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第二,能力目标。要能够通过应用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及时掌握各专业的职位要求,以此来确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及课程培养目标。要能够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及策划等能力,最终为学生后期的职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素质目标。要能够通过应用文课程学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职业的本质要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这些教学目标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应用文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首先,需要合理调整现有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在工作生活中所涉及的应用文写作的类型与种类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内容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书信逐步被电子邮件所取代,各种类型应用文的写作模板在网络上都能够找到,一些类型的应用文所使用的频率也逐步下降,此外,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事务更加复杂,一些应用文与人们切实的工作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这类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逐步显现。
其次,需要改革传统的课程内容结构,建立“模块、项目、任务”的新型课程内容结构。在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课程上,一直使用“概念—格式—例文—练习”的课程内容结构,该结构具有重知识、轻应用的弊端。因此,职业能力视角下的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应该在课程内容结构上有所突破。教师要能够从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出发,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基础、专业及拓展这三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应该设置写作项目,教师可以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来设计各类文种的教学内容。在基础模块,要能够培养职业岗位的通用能力,将一些常用的文种纳入教学内容,例如求职信、辞职信、计划、工作总结等等。在专业模块,要能够培养职业岗位的专项能力,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来组织教学内容,例如活动策划、设计说明书、专业論文等等。在拓展模块,要培养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来设计教学内容,例如企划书、规划书等等。
最后,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能够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创新考核方式。教师要能够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教学空间,合理划分教学时间。教师在应用文写作的课程考核中,要能够改变以往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形式,应该适当地加入一些应用文文种的写作,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设置不同文种的写作内容。教师还可以选择上机考核方式,将应用文写作与办公自动化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提高学生应用办公软件的能力,从而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在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社会的需求及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要能够改变以往以知识讲授为基础的传统课程设计,要能够以能力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要能够突出职业教学的特点,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能够在写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课程设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佩英,王金娥.职业活动导向的高职文秘应用写作课程设计与实践[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
[2]范兰德.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职业实践能力结构与教学设计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04 .
[3]于永凤,王状,李棘,王恩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大学应用写作教学改革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