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D.W.格里菲斯是世界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导演,也是技术电影承上启下式的人物,他改变电影技术混乱无序的状态,取各家所长形成系统化的技术体系,同时以自身的文学素养改变传统叙事电影的基本语言,在电影中加入艺术元素,使得电影真正踏入艺术的殿堂。在其电影生涯早期和成熟期,他发展电影的剪辑技巧,拓宽电影的表现时空,为蒙太奇理论的产生提供实践基础,这些都使得电影产生划时代的剧变。
关键词:技术电影 剪辑 电影叙事 蒙太奇
从卡普新路14号咖啡馆传出来的阵阵惊呼开始,电影便成为日后人们精神生活所不可缺少的食粮。20世纪不仅仅是政治、经济、科技等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电影由孩童时期的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转折期。在短短的一个多世纪里,电影业以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完成了由搬上银幕到技术革新再到全面繁荣的创举,而这些繁荣的背后是无数电影界的先驱们的不断钻研、挖掘电影自身潜力的结果。
电影艺术与科技和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双生体,可以说,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是造就电影向前迈进的催化剂。卢米埃尔兄弟的尝试带来了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新变,巴黎大咖啡馆的惊呼预示着新时期的到来,然而电影是最具时效性的艺术品,人们陶醉于电影的是它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新鲜感,荧幕上短短几分钟的单调画面不足以永远吸引观众。在电影发展的初期,世界各国的电影人都在探索着电影的发展路径。乔治·梅里爱的魔术电影创造了最早的电影特技,英国的布莱顿学派对摄影技巧的研究为打破摄影机固定视点奠定了美学基础;法国的艺术电影运动使电影叙事与传统戏剧观念结合得更为紧密,而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则完善了剪辑的手法,将电影同其他戏剧形式区别开来。
当时的特写镜头、运动镜头、渐隐渐现、平行剪辑和交叉剪辑等技巧已经初现端倪,各个电影流派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拍摄技法,然而,尽管当时的电影界“百家齐放、各显神通”,但是散乱的技巧和理论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电影界亟待着一个可以将其融会贯通的人出现,而这个人就是推动世界电影向前迈进大步的巨匠——大卫·格里菲斯。如果说卢米埃尔兄弟缔造了世界電影史的“创世纪”,那么格里菲斯就是电影界的缪斯女神。他将前人的理论成果融会贯通,又在原有基础上开拓创新,不仅完善了叙事电影的基本语言,还发展了电影剪辑技巧,拓宽了电影的表现时空,为蒙太奇理论奠定美学基础。同时,他大量借鉴戏剧、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技巧,在提升电影艺术品位的同时,也为故事找到了除戏剧和文学文本之外的第三种体裁。
D.W.格里菲斯对电影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其电影生涯的早期和成熟期,在这两个时期内,他完成了综合前人成果和完成个人创新两大任务,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现实艺术,其两部史诗巨著《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既是其电影技巧下的产物,是其电影生涯的巅峰力作,本文也将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去分析格里菲斯在电影方面的主要贡献。
一、早期:确立经典剪辑
格里菲斯出生在美国南部的肯塔基州,父亲是美国内战时期南军的一位上校,经常对格里菲斯讲述南北战争的事情,这也为格里菲斯后来拍摄《一个国家的诞生》起到一定的作用。其父亲不善理财,一生穷困潦倒,导致格里菲斯几乎没有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虽然没有接受正规教育,但是格里菲斯非常热爱文学,尤其是狄更斯的作品。狄更斯的作品更是成为其后来巨作的模本。体内的文学因子,使得格里菲斯在穷困流浪期间写过小说、诗歌与剧本,这些也是后来其电影中独特的叙事技巧的来源。
格里菲斯因生活所迫,先后当过文员、售货员、演员、临时工等,这些经历不仅让他领略到下层人民的辛苦,同时也成为日后其电影的素材。在这些经历中,演员的经历最为珍贵,也是促使其成为导演的机遇。在正式成为电影演员之前,格里菲斯游历于各个剧院,充当戏剧演员,但是并未获得成功。在1907年,当他三十多岁时,他不得不因穷困而投身爱迪生的比沃格拉夫电影公司当配角演员,当时电影只是一种低级的玩意,电影演员被视为“不光彩的职业”,因此格里菲斯将其名字改为劳伦斯。就这样,在做演员的三年时间里,他开始不断接触电影的拍摄。不能说一个演员肯定能成为一位好的导演,但是演员在其拍摄中所接触的技巧和演技却是后来不可或缺的基石,这在后来格里菲斯对于选取演员的重视中可见一斑。
格里菲斯的阅历相比其他导演来说丰富得多,而这些都可以转化成电影的素材。在很多人看来电影确实是科技的产物,但是技巧并不是它的全部,一部影片所要传达的思想和精神有时比技巧更为重要,而格里菲斯的成功便在于技巧和内容的完美融合。一位作家不感同身受,不经历事情,不体会生活是写不出好的作品出来的,电影导演亦是如此。格里菲斯在进入导演行业之后,以四百多部电影被称为多产导演,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自身阅历的积淀。
从历史上看,真正将格里菲斯引入导演行列的是美国的“故事片之父”埃德温·鲍特,也许他自己也从未想到在他的作品《从鹰巢里救出的人》中启用格里菲斯作为演员会对之后的电影界产生如此重大的改变,而格里菲斯最为称道的地方便在于他的学习能力。早在1903年,鲍特的《火车大劫案》已经具备叙事电影的雏形,而且该片还使用了交叉剪辑与外景拍摄,这些都领先于同时期其他电影。但是在鲍特时期,影片的基本单位是场景,同时期的电影几乎都是通过场景的变换来叙事,还不能用景别的变换来增加叙事功能。从1908年开始,格里菲斯正式成为比沃格拉夫公司的导演,从此格里菲斯也踏上了不断探索电影技巧和叙事技巧之路。格里菲斯在电影时空的表现手段方面主要有两大贡献,即景别语言和节奏性剪辑,而这些构成了格里菲斯的经典剪辑技巧。
(一)景别语言
景别即在电影拍摄中所使用的远景——近景——远景——特写的景别变化,它是创作者理念传达的关键。在1908年格里菲斯指导拍摄的影片《纸醉金迷》中,他在尝试拍摄表现剧中人物心理活动中的场景中首次采用了这一手法。在此之前的电影,惯用“二次曝光”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这种手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针对这样的情况,格里菲斯尝试将摄影机与演员之间的距离拉近,使得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可以清晰地呈现在荧幕上,而演员的内心世界也就这样通过间接的方式传递出来。正是这样的尝试使得格里菲斯清醒地意识到景别的变化能够将电影表演和戏剧的舞台表演区别开,电影表演能够通过这种景别的变化深入人物内心,而舞台表演则是远距离的观摩,效果不同。 在后来的电影拍摄中,格里菲斯对景别变化手法的使用屡试不爽,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拍摄联邦军队和南军交战的场面时,他先从远景拍摄整个战场的总体画面,然后镜头拉近,场景变换为拍摄战壕内的联邦军队;最后,在联邦军队发起冲锋时,他将镜头定格为两方军队在战壕内的争斗,通过圆形镜头进行特写,非常有层次感。格里菲斯对于景别的使用不胜枚举,在这里不再举例。电影史学家刘易斯·雅各布斯在评价格里菲斯时谈道:在特写镜头方面,他利用了电影摄影机最有价值的特性,打破了过去一场戏只能一个镜头的硬性规定,揭示了电影结构更为基本的方法,不单单一场戏可以包括几个镜头,而且一场戏还未结束就可以接上另一场戏;镜头之间不是由时间才连接在一起,也不是因空间而分开,而是按照主题效果取得一致。从而格里菲斯证明了:电影表现的基础是剪辑,而剪辑的单位是镜头,不是每一场戏。
从1908年格里菲斯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多莉历险记》开始,每隔一段时间,格里菲斯总能在原有影片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并且通过一部代表影片反映出全新的技术,最后这些技术手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中完全展示出来。在《纸醉金迷》和《多年以后》中,格里菲斯发掘了景别与镜头的魅力,而在《隆台尔的报务员》中,他又开创了全新的剪辑方式。或许节奏性剪辑这样的名称过于专业化,但是它也有一个耳熟能详的称号: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二)节奏性剪辑:“最后一分钟营救”
在格里菲斯之前,包括鲍特在内的电影人已经使用了平行剪辑和交叉剪辑等非连续性叙事手法,平行剪辑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叙事上,但格里菲斯却从平行剪辑中发现了其更为奇妙的部分,即通过平行剪辑可以控制影片的节奏。《隆台尔的报务员》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有个少女被绑匪关押在铁路电报房内,她的父亲、情人和铁路员工开着一辆火车来救她。此时,镜头就在被劫持的少女与飞驰的火车之间交替切换,随着影片的深入,镜头的交替时间越来越短,节奏越来越快,产生了一种紧张、紧迫的氛围,造成了悬念的效果。这样的方法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如出一辙,在木屋救援中,一方面是小木屋被黑人军队围困,形势迫在眉睫;一方面,3K党员们骑着马疾驰救援。镜头就在这两处交替切换,气氛越来越紧张,谁也不知道在黑人破门之前,能否及时救援,不仅能够产生悬念,也能给观众以强烈的带入感,这便是被后来广泛使用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节奏性剪辑使得电影叙事带有了戏剧性的成分,这与格里菲斯年轻时期的文学崇拜和文学素养密不可分,文学作品中的诸多叙事方法给予其很多启示。戏剧中高潮迭起、冲突加强等方面,被格里菲斯巧妙地运用在电影中。虽然格里菲斯使得电影艺术同戏剧舞台艺术相分离,但是戏剧中好的成分却被他完好地用于电影叙事,这也是取长补短。
格里菲斯通过早期的电影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电影体系,在他的眼中,电影的主要工具是摄影机和胶片,其次是演员的发挥。电影剧本应从摄影和剪辑的角度來构思,而他最为重要的发现在于:构成影片的基本单位是镜头,一组连贯的镜头构成一场戏,一组连贯的场景构成情节,而一系列相关的情节则构成一部故事电影。循着这样的路径,格里菲斯开创了电影的“经典叙事系统”,而与这一系统相生的剪辑方式便是“经典剪辑”,即先用全景展示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近景别的镜头,交代人物动作,接着切入近景或特写,突出表现某个细节,最后再回归全景,作为一个段落的结束。
二、成熟期:独特的叙事技巧
格里菲斯在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便在于其电影中的叙事技巧的成熟,而能够承载他独特叙事技巧的影片当数他最成功的史诗巨著《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托马斯·狄克逊的小说《同族人》,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以原小说名命名。该片从开拍到完成费时九个星期,摄制费用十万美元以上,于1915年2月拍摄完成,是美国历来制片中最长的一部。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主要讲述南北方两大家族在战争前后的命运故事及一个真正民主自由国家的建立。同时,这部影片虚构再现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具有浓厚的史诗感,开创了好莱坞史诗电影的先河。在这部电影中,格里菲斯已经能将原先自己拍摄电影中所积累的经验随心所欲地运用其中,充分发挥分镜头和剪辑的独特表现力。
(一)文学叙事的借鉴
美国学者马丁在其《出自剧院的影片——D.W.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和情节剧〈同族人〉》中指出,格里菲斯在影片中大量借鉴狄克逊的舞台剧。格里菲斯清楚地知道文学、戏剧和电影等媒介的区别,他在沿用原作结果和素材的同时,强化了它们的视觉以及情感魅力,从而增强了艺术效果。在这部影片中,他从容不迫地将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从战前、战争到战后重建,叙事清晰且逻辑性强,情节张弛有度。格里菲斯的叙事理念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狄克逊,在谈到这部电影时,他曾经表示:“狄克逊的写作方法就是现在我使用的方法,唯一不同的就是我的故事是用形象来叙述罢了。”同时,格里菲斯还从狄克逊的小说中借用“闪回”的技法,使得电影得以极为流畅地完成文学中“我想”“他认为”等心理描述,从简单的纪录、展示外部空间进入到更为广阔的内心深处。
“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也与格里菲斯借鉴文学叙事手法相关。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这种技法的使用也是最为人称道的地方。“最后一分钟营救”所营造出的紧迫、紧张的气氛和十足的悬念感与情节的安排和走向是有联系的,而建构悬念、通过情节的安排来铺陈叙事是小说和戏剧中屡见不鲜的手法,格里菲斯只是用形象完美地诠释了出来。从格里菲斯开始,摄影机不再是简单的记录工具,而是小说家手中的笔。正如乔治·萨杜尔所说:“格里菲斯将电影摆在《天方夜谭》中的那条飞毯上,到处飞翔,既不受空间的限制,也不受墙壁的阻挡。”而这些都与格里菲斯早期所具有的文学情结息息相关,格里菲斯早年不仅阅读文学作品更亲手执笔创作,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终于在关键的时刻派上了用场。《一个国家的诞生》通过文学叙事的借鉴,完成了电影叙事技巧的突破,形成电影独特的美学基础。 (二)“圈入”与“圈出”
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木屋救援这场戏中,格里菲斯插入一个镜头。在这个镜头中,格里菲斯用圆形光圈罩住大部分屏幕,仅在屏幕正上方露出一个圈,圈中画面正是小木屋,周围的黑人正逐步包围那里。在这场戏的结尾处,这个镜头再次出现,而此时的圈突然扩大开来,恢复成全景,景深处大量的3k党军队正冲向小木屋来营救。这便是格里菲斯所创造的“圈入”“圈出”。
在镜头中加入“圈入”效果,相当于从局部扩展到整体,即由特写拉到全景。在现代电影可以通过变焦距镜头轻松实现由特写拉到远景,但在缺少技术的当时,格里菲斯则创造性地运用“圈入”手法,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解决了单个镜头内景别的两极变换。这样的手法不但打破了长方形银幕框的单调感,而且“圈入”相较于直接的两组镜头的对切,其所达到的通过时间的延宕、信息的逐步给出而造成的观众急切的心理反应,效果要好得多,这也表明格里菲斯对电影戏剧性的精确理解。
《一个国家的诞生》几乎是格里菲斯所有电影拍摄技巧和叙事技巧的合成体,成为格里菲斯的品牌。但是抛开其独创性的技法不谈,影片所取得的艺术上的成功却无法掩盖其中所带有的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影片极端性地表现黑人的低劣,凸显白人的善良,这在当时形成轩然大波。格里菲斯自幼生长于南方,因此在其价值观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南方的影响。其实,在我看来,格里菲斯想要强调的是一种种族之间的平衡,正是因为白人过度压制黑人,所以在前期黑人要奋起反抗,参与战争。而在后期,黑人又过度享有权利,没有约束,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因此需要重新改变局面。但是,极端地丑化黑人,在当时的政治敏感时期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这也表明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影的发展。
三、关于蒙太奇
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电影艺术的发展主要是蒙太奇的发展。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意为“构成”,广泛运用于电影艺术领域,在电影技术中有组合、剪辑之意。蒙太奇重现了我们在环境中随着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视像的内心过程。电影是用画面纪录物象和重现运动的,它能使我们看到栩栩如生的景象;它应用了蒙太奇之后,就能准确重现我们通常察看事物时的方式。电影之所以成为第七艺术,绝大部分在于蒙太奇的系统化和理论化。通常意义上的蒙太奇可以分为表现蒙太奇和叙事蒙太奇,而在叙事蒙太奇中,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最为普遍,也是蒙太奇系统化之前最具代表性的技法。
格里菲斯不是蒙太奇的发现者,更不是蒙太奇理论的奠基者,但是其对电影剪辑技巧的完善,在拓宽电影表现时空的同时,为之后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奠定了美学基礎。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是平行蒙太奇的典范,“平行蒙太奇是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的并列表现和分头叙述而将其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在木屋救援和小上校营救被黑人追逐的弗萝拉中可以窥见这种技法的娴熟运用。而在《党同伐异》中,格里菲斯又使用了另一种蒙太奇,即交叉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是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的线索,各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而这种蒙太奇主要依靠交叉剪辑,在《党同伐异》中,格里菲斯尝试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毫不相关的不同事件交叉剪辑在一起,随着剧情深入,故事间的交替逐渐加快。
格里菲斯自己也从未察觉其使用的方法就是蒙太奇,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这一手法的综合利用。格里菲斯正是凭借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融合使用,促成其叙事技巧的成熟,为蒙太奇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实践经验。
格里菲斯是电影艺术界的缪斯,是电影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默片时代,他创造的辉煌无可替代。现代电影中的技术成分,都与格里菲斯相关。他的影片不仅是前人精华的凝结,同时也开启了电影新纪元的到来。自此之后,电影产业突飞猛进,成为“第七艺术”,真正进入艺术的殿堂。
在格里菲斯的电影生涯中,他的贡献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发掘并完善了叙事电影的基本语言,并使其系统化;其次,发展了电影剪辑技巧,拓宽了电影的表现时空,为蒙太奇理论奠定了美学基础;再次,大量借鉴戏剧、文学作品及其叙事技巧,提升电影的艺术地位;最后,开创好莱坞,为日后美国电影的繁荣奠定基础。
在这些贡献中,最重要的是他完善了用画面来讲述戏剧性故事的技巧,其所确立的分镜头原则以及经典剪辑模式都促进电影通过自身的方式来讲述故事。
参考文献:
[1]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刘树林.世界电影发展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
[3] 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M].刘宗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4] 陈旭光.美国电影经典[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5] 孙建业.浅论格里菲斯对电影语言的探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2).
作 者:吕 健,集美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技术电影 剪辑 电影叙事 蒙太奇
从卡普新路14号咖啡馆传出来的阵阵惊呼开始,电影便成为日后人们精神生活所不可缺少的食粮。20世纪不仅仅是政治、经济、科技等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电影由孩童时期的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转折期。在短短的一个多世纪里,电影业以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完成了由搬上银幕到技术革新再到全面繁荣的创举,而这些繁荣的背后是无数电影界的先驱们的不断钻研、挖掘电影自身潜力的结果。
电影艺术与科技和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双生体,可以说,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是造就电影向前迈进的催化剂。卢米埃尔兄弟的尝试带来了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新变,巴黎大咖啡馆的惊呼预示着新时期的到来,然而电影是最具时效性的艺术品,人们陶醉于电影的是它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新鲜感,荧幕上短短几分钟的单调画面不足以永远吸引观众。在电影发展的初期,世界各国的电影人都在探索着电影的发展路径。乔治·梅里爱的魔术电影创造了最早的电影特技,英国的布莱顿学派对摄影技巧的研究为打破摄影机固定视点奠定了美学基础;法国的艺术电影运动使电影叙事与传统戏剧观念结合得更为紧密,而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则完善了剪辑的手法,将电影同其他戏剧形式区别开来。
当时的特写镜头、运动镜头、渐隐渐现、平行剪辑和交叉剪辑等技巧已经初现端倪,各个电影流派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拍摄技法,然而,尽管当时的电影界“百家齐放、各显神通”,但是散乱的技巧和理论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电影界亟待着一个可以将其融会贯通的人出现,而这个人就是推动世界电影向前迈进大步的巨匠——大卫·格里菲斯。如果说卢米埃尔兄弟缔造了世界電影史的“创世纪”,那么格里菲斯就是电影界的缪斯女神。他将前人的理论成果融会贯通,又在原有基础上开拓创新,不仅完善了叙事电影的基本语言,还发展了电影剪辑技巧,拓宽了电影的表现时空,为蒙太奇理论奠定美学基础。同时,他大量借鉴戏剧、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技巧,在提升电影艺术品位的同时,也为故事找到了除戏剧和文学文本之外的第三种体裁。
D.W.格里菲斯对电影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其电影生涯的早期和成熟期,在这两个时期内,他完成了综合前人成果和完成个人创新两大任务,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现实艺术,其两部史诗巨著《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既是其电影技巧下的产物,是其电影生涯的巅峰力作,本文也将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去分析格里菲斯在电影方面的主要贡献。
一、早期:确立经典剪辑
格里菲斯出生在美国南部的肯塔基州,父亲是美国内战时期南军的一位上校,经常对格里菲斯讲述南北战争的事情,这也为格里菲斯后来拍摄《一个国家的诞生》起到一定的作用。其父亲不善理财,一生穷困潦倒,导致格里菲斯几乎没有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虽然没有接受正规教育,但是格里菲斯非常热爱文学,尤其是狄更斯的作品。狄更斯的作品更是成为其后来巨作的模本。体内的文学因子,使得格里菲斯在穷困流浪期间写过小说、诗歌与剧本,这些也是后来其电影中独特的叙事技巧的来源。
格里菲斯因生活所迫,先后当过文员、售货员、演员、临时工等,这些经历不仅让他领略到下层人民的辛苦,同时也成为日后其电影的素材。在这些经历中,演员的经历最为珍贵,也是促使其成为导演的机遇。在正式成为电影演员之前,格里菲斯游历于各个剧院,充当戏剧演员,但是并未获得成功。在1907年,当他三十多岁时,他不得不因穷困而投身爱迪生的比沃格拉夫电影公司当配角演员,当时电影只是一种低级的玩意,电影演员被视为“不光彩的职业”,因此格里菲斯将其名字改为劳伦斯。就这样,在做演员的三年时间里,他开始不断接触电影的拍摄。不能说一个演员肯定能成为一位好的导演,但是演员在其拍摄中所接触的技巧和演技却是后来不可或缺的基石,这在后来格里菲斯对于选取演员的重视中可见一斑。
格里菲斯的阅历相比其他导演来说丰富得多,而这些都可以转化成电影的素材。在很多人看来电影确实是科技的产物,但是技巧并不是它的全部,一部影片所要传达的思想和精神有时比技巧更为重要,而格里菲斯的成功便在于技巧和内容的完美融合。一位作家不感同身受,不经历事情,不体会生活是写不出好的作品出来的,电影导演亦是如此。格里菲斯在进入导演行业之后,以四百多部电影被称为多产导演,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自身阅历的积淀。
从历史上看,真正将格里菲斯引入导演行列的是美国的“故事片之父”埃德温·鲍特,也许他自己也从未想到在他的作品《从鹰巢里救出的人》中启用格里菲斯作为演员会对之后的电影界产生如此重大的改变,而格里菲斯最为称道的地方便在于他的学习能力。早在1903年,鲍特的《火车大劫案》已经具备叙事电影的雏形,而且该片还使用了交叉剪辑与外景拍摄,这些都领先于同时期其他电影。但是在鲍特时期,影片的基本单位是场景,同时期的电影几乎都是通过场景的变换来叙事,还不能用景别的变换来增加叙事功能。从1908年开始,格里菲斯正式成为比沃格拉夫公司的导演,从此格里菲斯也踏上了不断探索电影技巧和叙事技巧之路。格里菲斯在电影时空的表现手段方面主要有两大贡献,即景别语言和节奏性剪辑,而这些构成了格里菲斯的经典剪辑技巧。
(一)景别语言
景别即在电影拍摄中所使用的远景——近景——远景——特写的景别变化,它是创作者理念传达的关键。在1908年格里菲斯指导拍摄的影片《纸醉金迷》中,他在尝试拍摄表现剧中人物心理活动中的场景中首次采用了这一手法。在此之前的电影,惯用“二次曝光”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这种手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针对这样的情况,格里菲斯尝试将摄影机与演员之间的距离拉近,使得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可以清晰地呈现在荧幕上,而演员的内心世界也就这样通过间接的方式传递出来。正是这样的尝试使得格里菲斯清醒地意识到景别的变化能够将电影表演和戏剧的舞台表演区别开,电影表演能够通过这种景别的变化深入人物内心,而舞台表演则是远距离的观摩,效果不同。 在后来的电影拍摄中,格里菲斯对景别变化手法的使用屡试不爽,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拍摄联邦军队和南军交战的场面时,他先从远景拍摄整个战场的总体画面,然后镜头拉近,场景变换为拍摄战壕内的联邦军队;最后,在联邦军队发起冲锋时,他将镜头定格为两方军队在战壕内的争斗,通过圆形镜头进行特写,非常有层次感。格里菲斯对于景别的使用不胜枚举,在这里不再举例。电影史学家刘易斯·雅各布斯在评价格里菲斯时谈道:在特写镜头方面,他利用了电影摄影机最有价值的特性,打破了过去一场戏只能一个镜头的硬性规定,揭示了电影结构更为基本的方法,不单单一场戏可以包括几个镜头,而且一场戏还未结束就可以接上另一场戏;镜头之间不是由时间才连接在一起,也不是因空间而分开,而是按照主题效果取得一致。从而格里菲斯证明了:电影表现的基础是剪辑,而剪辑的单位是镜头,不是每一场戏。
从1908年格里菲斯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多莉历险记》开始,每隔一段时间,格里菲斯总能在原有影片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并且通过一部代表影片反映出全新的技术,最后这些技术手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中完全展示出来。在《纸醉金迷》和《多年以后》中,格里菲斯发掘了景别与镜头的魅力,而在《隆台尔的报务员》中,他又开创了全新的剪辑方式。或许节奏性剪辑这样的名称过于专业化,但是它也有一个耳熟能详的称号: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二)节奏性剪辑:“最后一分钟营救”
在格里菲斯之前,包括鲍特在内的电影人已经使用了平行剪辑和交叉剪辑等非连续性叙事手法,平行剪辑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叙事上,但格里菲斯却从平行剪辑中发现了其更为奇妙的部分,即通过平行剪辑可以控制影片的节奏。《隆台尔的报务员》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有个少女被绑匪关押在铁路电报房内,她的父亲、情人和铁路员工开着一辆火车来救她。此时,镜头就在被劫持的少女与飞驰的火车之间交替切换,随着影片的深入,镜头的交替时间越来越短,节奏越来越快,产生了一种紧张、紧迫的氛围,造成了悬念的效果。这样的方法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如出一辙,在木屋救援中,一方面是小木屋被黑人军队围困,形势迫在眉睫;一方面,3K党员们骑着马疾驰救援。镜头就在这两处交替切换,气氛越来越紧张,谁也不知道在黑人破门之前,能否及时救援,不仅能够产生悬念,也能给观众以强烈的带入感,这便是被后来广泛使用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节奏性剪辑使得电影叙事带有了戏剧性的成分,这与格里菲斯年轻时期的文学崇拜和文学素养密不可分,文学作品中的诸多叙事方法给予其很多启示。戏剧中高潮迭起、冲突加强等方面,被格里菲斯巧妙地运用在电影中。虽然格里菲斯使得电影艺术同戏剧舞台艺术相分离,但是戏剧中好的成分却被他完好地用于电影叙事,这也是取长补短。
格里菲斯通过早期的电影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电影体系,在他的眼中,电影的主要工具是摄影机和胶片,其次是演员的发挥。电影剧本应从摄影和剪辑的角度來构思,而他最为重要的发现在于:构成影片的基本单位是镜头,一组连贯的镜头构成一场戏,一组连贯的场景构成情节,而一系列相关的情节则构成一部故事电影。循着这样的路径,格里菲斯开创了电影的“经典叙事系统”,而与这一系统相生的剪辑方式便是“经典剪辑”,即先用全景展示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近景别的镜头,交代人物动作,接着切入近景或特写,突出表现某个细节,最后再回归全景,作为一个段落的结束。
二、成熟期:独特的叙事技巧
格里菲斯在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便在于其电影中的叙事技巧的成熟,而能够承载他独特叙事技巧的影片当数他最成功的史诗巨著《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托马斯·狄克逊的小说《同族人》,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以原小说名命名。该片从开拍到完成费时九个星期,摄制费用十万美元以上,于1915年2月拍摄完成,是美国历来制片中最长的一部。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主要讲述南北方两大家族在战争前后的命运故事及一个真正民主自由国家的建立。同时,这部影片虚构再现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具有浓厚的史诗感,开创了好莱坞史诗电影的先河。在这部电影中,格里菲斯已经能将原先自己拍摄电影中所积累的经验随心所欲地运用其中,充分发挥分镜头和剪辑的独特表现力。
(一)文学叙事的借鉴
美国学者马丁在其《出自剧院的影片——D.W.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和情节剧〈同族人〉》中指出,格里菲斯在影片中大量借鉴狄克逊的舞台剧。格里菲斯清楚地知道文学、戏剧和电影等媒介的区别,他在沿用原作结果和素材的同时,强化了它们的视觉以及情感魅力,从而增强了艺术效果。在这部影片中,他从容不迫地将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从战前、战争到战后重建,叙事清晰且逻辑性强,情节张弛有度。格里菲斯的叙事理念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狄克逊,在谈到这部电影时,他曾经表示:“狄克逊的写作方法就是现在我使用的方法,唯一不同的就是我的故事是用形象来叙述罢了。”同时,格里菲斯还从狄克逊的小说中借用“闪回”的技法,使得电影得以极为流畅地完成文学中“我想”“他认为”等心理描述,从简单的纪录、展示外部空间进入到更为广阔的内心深处。
“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也与格里菲斯借鉴文学叙事手法相关。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这种技法的使用也是最为人称道的地方。“最后一分钟营救”所营造出的紧迫、紧张的气氛和十足的悬念感与情节的安排和走向是有联系的,而建构悬念、通过情节的安排来铺陈叙事是小说和戏剧中屡见不鲜的手法,格里菲斯只是用形象完美地诠释了出来。从格里菲斯开始,摄影机不再是简单的记录工具,而是小说家手中的笔。正如乔治·萨杜尔所说:“格里菲斯将电影摆在《天方夜谭》中的那条飞毯上,到处飞翔,既不受空间的限制,也不受墙壁的阻挡。”而这些都与格里菲斯早期所具有的文学情结息息相关,格里菲斯早年不仅阅读文学作品更亲手执笔创作,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终于在关键的时刻派上了用场。《一个国家的诞生》通过文学叙事的借鉴,完成了电影叙事技巧的突破,形成电影独特的美学基础。 (二)“圈入”与“圈出”
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木屋救援这场戏中,格里菲斯插入一个镜头。在这个镜头中,格里菲斯用圆形光圈罩住大部分屏幕,仅在屏幕正上方露出一个圈,圈中画面正是小木屋,周围的黑人正逐步包围那里。在这场戏的结尾处,这个镜头再次出现,而此时的圈突然扩大开来,恢复成全景,景深处大量的3k党军队正冲向小木屋来营救。这便是格里菲斯所创造的“圈入”“圈出”。
在镜头中加入“圈入”效果,相当于从局部扩展到整体,即由特写拉到全景。在现代电影可以通过变焦距镜头轻松实现由特写拉到远景,但在缺少技术的当时,格里菲斯则创造性地运用“圈入”手法,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解决了单个镜头内景别的两极变换。这样的手法不但打破了长方形银幕框的单调感,而且“圈入”相较于直接的两组镜头的对切,其所达到的通过时间的延宕、信息的逐步给出而造成的观众急切的心理反应,效果要好得多,这也表明格里菲斯对电影戏剧性的精确理解。
《一个国家的诞生》几乎是格里菲斯所有电影拍摄技巧和叙事技巧的合成体,成为格里菲斯的品牌。但是抛开其独创性的技法不谈,影片所取得的艺术上的成功却无法掩盖其中所带有的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影片极端性地表现黑人的低劣,凸显白人的善良,这在当时形成轩然大波。格里菲斯自幼生长于南方,因此在其价值观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南方的影响。其实,在我看来,格里菲斯想要强调的是一种种族之间的平衡,正是因为白人过度压制黑人,所以在前期黑人要奋起反抗,参与战争。而在后期,黑人又过度享有权利,没有约束,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因此需要重新改变局面。但是,极端地丑化黑人,在当时的政治敏感时期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这也表明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影的发展。
三、关于蒙太奇
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电影艺术的发展主要是蒙太奇的发展。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意为“构成”,广泛运用于电影艺术领域,在电影技术中有组合、剪辑之意。蒙太奇重现了我们在环境中随着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视像的内心过程。电影是用画面纪录物象和重现运动的,它能使我们看到栩栩如生的景象;它应用了蒙太奇之后,就能准确重现我们通常察看事物时的方式。电影之所以成为第七艺术,绝大部分在于蒙太奇的系统化和理论化。通常意义上的蒙太奇可以分为表现蒙太奇和叙事蒙太奇,而在叙事蒙太奇中,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最为普遍,也是蒙太奇系统化之前最具代表性的技法。
格里菲斯不是蒙太奇的发现者,更不是蒙太奇理论的奠基者,但是其对电影剪辑技巧的完善,在拓宽电影表现时空的同时,为之后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奠定了美学基礎。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是平行蒙太奇的典范,“平行蒙太奇是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的并列表现和分头叙述而将其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在木屋救援和小上校营救被黑人追逐的弗萝拉中可以窥见这种技法的娴熟运用。而在《党同伐异》中,格里菲斯又使用了另一种蒙太奇,即交叉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是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的线索,各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而这种蒙太奇主要依靠交叉剪辑,在《党同伐异》中,格里菲斯尝试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毫不相关的不同事件交叉剪辑在一起,随着剧情深入,故事间的交替逐渐加快。
格里菲斯自己也从未察觉其使用的方法就是蒙太奇,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这一手法的综合利用。格里菲斯正是凭借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融合使用,促成其叙事技巧的成熟,为蒙太奇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实践经验。
格里菲斯是电影艺术界的缪斯,是电影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默片时代,他创造的辉煌无可替代。现代电影中的技术成分,都与格里菲斯相关。他的影片不仅是前人精华的凝结,同时也开启了电影新纪元的到来。自此之后,电影产业突飞猛进,成为“第七艺术”,真正进入艺术的殿堂。
在格里菲斯的电影生涯中,他的贡献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发掘并完善了叙事电影的基本语言,并使其系统化;其次,发展了电影剪辑技巧,拓宽了电影的表现时空,为蒙太奇理论奠定了美学基础;再次,大量借鉴戏剧、文学作品及其叙事技巧,提升电影的艺术地位;最后,开创好莱坞,为日后美国电影的繁荣奠定基础。
在这些贡献中,最重要的是他完善了用画面来讲述戏剧性故事的技巧,其所确立的分镜头原则以及经典剪辑模式都促进电影通过自身的方式来讲述故事。
参考文献:
[1]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刘树林.世界电影发展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
[3] 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M].刘宗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4] 陈旭光.美国电影经典[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5] 孙建业.浅论格里菲斯对电影语言的探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2).
作 者:吕 健,集美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