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练“说”初探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angw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除了在自成体系的口语交际课上进行系统扎实的训练外,还要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各个环节中不失时机地进行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我充分发挥阅读教材的多功能作用,创设出富有浓浓的儿童情趣的口语交际“训练场”,充分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大大拓展了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拓展延伸,模仿范例
  
  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口语交际能力尚处在逐步发展中,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和习惯也未完全形成,对许多口语交际的内容、方式都比较生疏。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优秀的口语交际范例,既能给学生展示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又能让学生从中发现、领悟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小壁虎借尾巴》一文的三、四、五自然段分别讲述了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这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仿,表达方法相似。根据这一特点,为了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我在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进行模仿性的口语交际训练。首先,我说:“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除了课文里讲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用处?”学生思考、讨论片刻后,纷纷举手发言,说出了老虎、猴子、松鼠等动物尾巴的不同用处。然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三、四、五自然段,编一段小壁虎向别的小动物借尾巴的故事。学生模仿课文中三、四、五自然段的结构和方式,说起了小壁虎向猴子、松鼠等动物借尾巴的故事,说得有滋有味,兴趣盎然。课文中小壁虎说话很有礼貌,它对小鱼、黄牛、燕子的称呼分别为“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既亲切又得体。学生仿照上述称呼称猴子为“猴子大叔”,称松鼠为“松鼠哥哥”。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时都是用请求和商量的口气说:“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学生“无师自通”,以课文语言为范本,将礼貌语言运用得自然贴切,并且配以适当的语气、语调和一定的体态语,增强了表达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既加强了语文的实践训练,又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展开想象,以趣导说
  
  兴趣和动机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人的兴趣和情感体验是紧密联系的。兴趣带有浓烈的情感色彩。动情的事物令人向往,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兴趣。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童话角色神奇而可爱,对儿童特别富有吸引力,让儿童扮演童话角色,能以情激趣,为课堂增添活力。《荷花》第四自然段讲的是“我”在看荷花时,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这时候,“蜻蜒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也给人一个任想象自由驰骋的空间。这不正是训练学生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机会吗?我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我”和“蜻蜒”、“小鱼”的对话。学生一个个移位入境,张开想象的翅膀,扩展出生动鲜活的语言来——
  荷花姐姐:蜻蜒妹妹,早上好!你为什么一大早就在空中飞行呢?
  蜻蜓妹妹:荷花姐姐,早上好!我在捉害虫呢!你看,我一大早就捉了好多好多害虫,我多么快乐啊!荷花姐姐,我看到你在跳舞,你的舞姿多么优美!你为什么也这么快乐?
  荷花姐姐:因为我和姐妹们都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我们是多么美丽!微风多么轻柔,空气多么清新,我们感到多么舒畅!你说,我们能不快乐吗?
  小鱼弟弟:荷花姐姐,早上好!你真漂亮!有你这么温柔善良的姐姐,我感到太高兴了!你知道吗,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甜甜的梦……
  这时,学生仿佛变成了一个个满怀激情又富有想象力的小诗人。
  想象童话角色,顺应了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规律,使教学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在扮演角色的时候,通过角色的情境体验,激活了情感,他们的话语就像一股股清泉,从心中源源不断地涌出,鲜活且流畅。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不知不觉地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乐于交流的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三、创设情境,自主实践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情境里产生的言语交际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交际情境”就难以进行。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必须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进入与实际生活相符的交际情境,学生容易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有了这种感觉,交际情绪就会高涨起来,交际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增强,他们就会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进行交际活动。
  《“神舟”五号游太空》这篇课文生动地再现了“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伟大过程,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有关的航天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学习课文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神舟”五号发射的资料。学完课文后,我设计了一个“航天英雄答记者问”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杨利伟叔叔”和众多的记者,进行现场访谈。学生兴致高涨,一个个跃跃欲试。“记者们”有的问:“杨利伟叔叔,‘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了,此刻,您的心情怎样?”有的问:“杨利伟叔叔,航天食品的味道是怎样的?您穿的航空服有哪些特点呢?”有的说:“杨利伟叔叔,请您谈谈今后的打算。”……“杨利伟叔叔”一一回答。然后,我又让学生根据采访情况,进行现场报道。这样,学生在现场访谈和报道中,学到了采访和接受采访的方法和技巧,也尝到了进行新闻报道的滋味。实践证明,精心创设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训练,能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实践活动,深化交际体验,进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模拟生活,引导互动
  
  模拟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对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直接帮助。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过程,任何单向行为都不可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口语交际教学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双向或多向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
  在即将结束《葡萄沟》一文的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环节——游葡萄沟。一名学生戴上头饰,扮演维吾尔族导游,其余的学生扮演游客。首先,师生一起讨论、交流,说说当导游的一些基本要求。然后,表演开始了:“导游”依次向“游客”介绍葡萄沟在哪里、葡萄园的景象、葡萄干的制作情况等:“游客”不时地向“导游”提出一些问题,“导游”耐心地进行解答。学生要当好“导游”,必须先把课文的典范语言烂熟于心,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规范自己的口头语言,最终进入积极的互动状态。当“导游”的过程,是语言的运用和灵活机智地应对的过程。而当“游客”,也需要认真倾听和大胆提问。学生在“你来我往”的过程中,不但能学到热情大方的交往礼仪,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技巧,还能在不断的言语信息传递中,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敏捷性。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此外,阅读教学中的讨论、争议、复述、评价等,都是极好的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方式。精选话题,引发学生讨论,能让学生人人参与,能提高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口语交际能力。倡导学生争议,既可培养有理有据、以理服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复述训练有利于积累语言,熟练地驾驭语言。评价训练能提高认识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培养个性和创新精神。
  总之,加强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机结合,能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变,教学过程更具吸引力,学生参与更加积极主动。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特点,充分挖掘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善于捕捉时机,创设形式多样、新颖独特的口语交际“训练场”,实现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的“双丰收”。
其他文献
一、转变理念,提高认识    教育教学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教育教学应该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学生生存的必由之路。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的发展,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学生的知识视野才会越来越宽;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学习
期刊
教师的职业道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大问题。当前,教师打骂学生、侮辱学生甚至伤害学生身心的现象屡有发生,因此,“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师德建设”是当务之急。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但其本质就是引导为主,宽爱当头。  有的教师遵循古训“严师出高徒”,把“严”字理解得最深最透,认为严就是不让学生说话,严就是威信、服从。如此之“严”让学生的好奇心惨遭扼杀,好动之天性受到限制,好表现
期刊
Abstract: In the Primary School Englishteaching, teachers are not aware of theimportance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结合笔者近十年的数学教育经验,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期刊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好的导入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营造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提高教学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导入 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而教学方法的采用又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差,所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将高职高专的学生培养成实用型人才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面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以往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及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文就在教学中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
期刊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在学习中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结合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的感与悟,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巧用。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课堂情趣    决定学生学习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
期刊
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及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这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而提出来的。  然而遗憾的是,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阐述非常模糊,在阐述原则性的问题时强调的是语文的人文性,阐述具体实施细则时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所谓人文,广义的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与自然相对;狭
期刊
以下是一位老师执教《猫》一课的两个片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郑振铎的《猫》。猫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动物,大家可能都养过猫,想必大家一定很了解吧。老师事先安排了预习,谁说说你了解到的有关猫的知识。  生1:我家里养过一只猫,它长着一双圆圆的眼睛,浑身上下都是黑色,很可爱,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睡觉。  生2:它长着一双很锐利的爪子,可以抓住老鼠。我家的仓房里一只老鼠都没有,那可是猫的功劳。  生3
期刊
我地初中部使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从1991年始至已有18年历史,在这18年中历经了若干次的改革。纵观这18年来的语文教材变化,我们认为语文教材内容的选用和编排的形式,都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甚至还呈现倒退的趋势。    一、去掉了许多优秀的名家作品,增添了不少非名家的、外国的作品    此时我们手里有三本当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册的三个版本(1991年的,2000年的,20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