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作出调整与转向,从传统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转变。本文从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实现政治课堂转向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生 政治课堂 转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6-0025-02
利用政治课堂的优势,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得到提高,政治课堂的创新构建,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这样教师才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成为品行优良的理想公民。在培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就是要创建好高中政治课堂,才能够使学生成为有社会担当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一、培养学生政治综合素养,推进学生对教学的认知转向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不良因素。比如,传统的政治教学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对政治学习失去兴趣,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另外,在传统政治教学的影响下,学生没有发挥主体地位,导致了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加强,在教学过程當中,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有,传统模式的高中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完全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理念,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进而使高中政治教育没有发挥它本来的意义。然而,在教育教学阶段,每一个学科都有它的教育教学意义。就高中政治教学来说,它的主要意义就是帮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能够有效了解社会的发展轨迹,引导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进一步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素质的合格公民。因此,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首先要将教育观念进行转变,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贯彻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思想政治学科是面向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应针对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素养进行全面构建,并根据学生主体的发展需要,结合政治学科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知识内容,对传统教学模式做出转向,形成新的教学培养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教学目标,体现核心素养内容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以单一的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一直制约着教师的课堂设计,尤其是在高中阶段,高考备考压力让师生不敢稍有松懈,而刚性的知识目标恰好迎合了应试教育的需求,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这一目标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基于此,教师应注重教学目标的转向,从多重角度探究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向。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明确如下培养目标:理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认可国家科学宏观调控下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学会结合社会经济现象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并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观点。在多元目标的引导下,教师能够有效渗透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认识政治学科。
三、丰富课程资源,丰富政治课程内容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托,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以教材为核心,拓展思路,从多渠道获取课程资源,为教材中观点的论证提供充足的资料,拓宽学生视野,深刻学生的思想认知。例如在“征税和纳税”一节的教学设计中,为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结合教材中的“相关链接”内容,对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的表现与相关的法律处罚规定进行呈现,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并提高学生依法监督纳税的意识。再如在“市场资源配置”的相关知识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构建了翻转课堂模式,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结合课前案例分析、理论梳理、在线讨论等环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结合生活经验拓宽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深化对市场资源配置的感知与理解。
四、打破课堂界限,实现课内外有效沟通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的公共参与提出了明确要求。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出于教学压力通常将学生实践行为限制在课堂、校园范围之内,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十分有限,而公共参与素养的发展自然难以落实。针对此,教师应积极推进课堂转向,打破课堂界限,通过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实现课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
五、加强课内外教学,促进政治课堂转型发展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其重点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这是政治课堂基础内容的重要知识,也是高中政治教学中必须学习的内容。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过于重视,进而忽略了学生掌握这类知识的根本目的,没有有效听从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全面灌溉的教学对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的,也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当前阶段的学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整体效果。教师要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当中,通过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政治能力水平的提升。例如,可以引用我国的环境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全国的环境质量,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认清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那么,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身边的生态文明如何可持续发展话题。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对政治课堂的学习,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够让学生认清担负的社会责任。又例如教师围绕“法治建设,人人有责”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展开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生需要根据活动目标,调查社区内法治宣传情况,并制定普法宣传活动方案;加强小组内合作沟通,并针对活动过程做出小结,撰写活动体会、感受等,通过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方式汇报实践活动结果;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考核与评价,为学生的公共参与情况做出进一步指导,进而结合课内外教学沟通,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六、创新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高中政治教师应敢于打破传统以知识灌输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实现对教学方法的转向,为学生构建多维度观察、多途径探究的机会。例如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2010上海世博会的图片、视频为引导,结合220多个参与世博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说明这场世界文化盛宴背后所体现的世界文化多样性;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对比春节与圣诞节之间的文化起源、风俗习惯的差异,以说明世界文化多元性的原因。在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将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为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探索与思考,并在与教师的沟通、与学生的讨论中,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含义与价值,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并形成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的良好品格。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地观察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优化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堂学习过程当中,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教师要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积极地发展学生的政治思维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综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进一步拓展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增强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借助社会中热点话题,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以及拓展,让学生能够观察到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更好地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信息化时代展开讨论,在信息化时代下,网络当中所蕴含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有積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教师要综合这些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分辨出信息中所包含的不良因素,让学生能够对信息化时代认真地进行思考,进而树立对信息化时代正确的认知。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引导学生能够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表对信息化时代的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听到其他学生对信息化时代的认知,进而引导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进一步引导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七、调整教学评价,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教学在我国的应试教育影响之下,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关注学生的升学率等,并且就教学评价来说,都是简单的认为这个只是考试,而从来没有关注评价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一直都是单一的认为是对教师的评价,从而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忽略的现象。传统的评价模式,只注重了学生的认知目标,而限制了课程目标的达成。在当下的教学环境发展下,评价模式中的评价对象,不应该只有教师方面,应该包括对学生综合成绩及教师的教学活动规划等多方面的评价,因此,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习的效率得以提高。现高中阶段当中,政治学科的“唯成绩论”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教师对学生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如此单一的评价方法只能反映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难以从核心素养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塑造,甚至造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针对这种评价误区,教师应结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对教学评价做出转向,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结合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素养制定可实施的教学评价指标,并将学生引入到教学评价中来,引导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反思,结合教师的评价与指导,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意识,从而体现教学评价的激励与指导作用,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
结束语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的讲解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应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聚焦核心问题,激活新知、展示新知、应用新知,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逐步推进教学活动的转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范围、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调整,让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得以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马维恩.浅谈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01):44.
[2]秦卫军.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科技资讯,2019(17):108+110.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生 政治课堂 转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6-0025-02
利用政治课堂的优势,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得到提高,政治课堂的创新构建,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这样教师才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成为品行优良的理想公民。在培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就是要创建好高中政治课堂,才能够使学生成为有社会担当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一、培养学生政治综合素养,推进学生对教学的认知转向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不良因素。比如,传统的政治教学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对政治学习失去兴趣,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另外,在传统政治教学的影响下,学生没有发挥主体地位,导致了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加强,在教学过程當中,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有,传统模式的高中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完全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理念,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进而使高中政治教育没有发挥它本来的意义。然而,在教育教学阶段,每一个学科都有它的教育教学意义。就高中政治教学来说,它的主要意义就是帮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能够有效了解社会的发展轨迹,引导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进一步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素质的合格公民。因此,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首先要将教育观念进行转变,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贯彻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思想政治学科是面向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应针对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素养进行全面构建,并根据学生主体的发展需要,结合政治学科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知识内容,对传统教学模式做出转向,形成新的教学培养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教学目标,体现核心素养内容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以单一的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一直制约着教师的课堂设计,尤其是在高中阶段,高考备考压力让师生不敢稍有松懈,而刚性的知识目标恰好迎合了应试教育的需求,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这一目标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基于此,教师应注重教学目标的转向,从多重角度探究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向。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明确如下培养目标:理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认可国家科学宏观调控下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学会结合社会经济现象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并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观点。在多元目标的引导下,教师能够有效渗透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认识政治学科。
三、丰富课程资源,丰富政治课程内容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托,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以教材为核心,拓展思路,从多渠道获取课程资源,为教材中观点的论证提供充足的资料,拓宽学生视野,深刻学生的思想认知。例如在“征税和纳税”一节的教学设计中,为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结合教材中的“相关链接”内容,对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的表现与相关的法律处罚规定进行呈现,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并提高学生依法监督纳税的意识。再如在“市场资源配置”的相关知识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构建了翻转课堂模式,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结合课前案例分析、理论梳理、在线讨论等环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结合生活经验拓宽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深化对市场资源配置的感知与理解。
四、打破课堂界限,实现课内外有效沟通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的公共参与提出了明确要求。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出于教学压力通常将学生实践行为限制在课堂、校园范围之内,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十分有限,而公共参与素养的发展自然难以落实。针对此,教师应积极推进课堂转向,打破课堂界限,通过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实现课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
五、加强课内外教学,促进政治课堂转型发展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其重点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这是政治课堂基础内容的重要知识,也是高中政治教学中必须学习的内容。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过于重视,进而忽略了学生掌握这类知识的根本目的,没有有效听从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全面灌溉的教学对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的,也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当前阶段的学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整体效果。教师要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当中,通过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政治能力水平的提升。例如,可以引用我国的环境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全国的环境质量,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认清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那么,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身边的生态文明如何可持续发展话题。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对政治课堂的学习,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够让学生认清担负的社会责任。又例如教师围绕“法治建设,人人有责”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展开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生需要根据活动目标,调查社区内法治宣传情况,并制定普法宣传活动方案;加强小组内合作沟通,并针对活动过程做出小结,撰写活动体会、感受等,通过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方式汇报实践活动结果;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考核与评价,为学生的公共参与情况做出进一步指导,进而结合课内外教学沟通,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六、创新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高中政治教师应敢于打破传统以知识灌输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实现对教学方法的转向,为学生构建多维度观察、多途径探究的机会。例如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2010上海世博会的图片、视频为引导,结合220多个参与世博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说明这场世界文化盛宴背后所体现的世界文化多样性;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对比春节与圣诞节之间的文化起源、风俗习惯的差异,以说明世界文化多元性的原因。在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将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为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探索与思考,并在与教师的沟通、与学生的讨论中,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含义与价值,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并形成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的良好品格。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地观察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优化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堂学习过程当中,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教师要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积极地发展学生的政治思维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综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进一步拓展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增强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借助社会中热点话题,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以及拓展,让学生能够观察到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更好地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信息化时代展开讨论,在信息化时代下,网络当中所蕴含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有積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教师要综合这些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分辨出信息中所包含的不良因素,让学生能够对信息化时代认真地进行思考,进而树立对信息化时代正确的认知。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引导学生能够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表对信息化时代的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听到其他学生对信息化时代的认知,进而引导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进一步引导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七、调整教学评价,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教学在我国的应试教育影响之下,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关注学生的升学率等,并且就教学评价来说,都是简单的认为这个只是考试,而从来没有关注评价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一直都是单一的认为是对教师的评价,从而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忽略的现象。传统的评价模式,只注重了学生的认知目标,而限制了课程目标的达成。在当下的教学环境发展下,评价模式中的评价对象,不应该只有教师方面,应该包括对学生综合成绩及教师的教学活动规划等多方面的评价,因此,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习的效率得以提高。现高中阶段当中,政治学科的“唯成绩论”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教师对学生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如此单一的评价方法只能反映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难以从核心素养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塑造,甚至造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针对这种评价误区,教师应结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对教学评价做出转向,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结合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素养制定可实施的教学评价指标,并将学生引入到教学评价中来,引导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反思,结合教师的评价与指导,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意识,从而体现教学评价的激励与指导作用,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
结束语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的讲解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应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聚焦核心问题,激活新知、展示新知、应用新知,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逐步推进教学活动的转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范围、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调整,让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得以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马维恩.浅谈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01):44.
[2]秦卫军.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科技资讯,2019(17):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