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次出差整个星期,回来便错过了《MING》的发售期,辗转多个报亭未果,却见金城武不同干以往的沧桑面容屡屡攫住眼球。《GQ》中文版的创刊堪称本年度期刊界的盛事,而作为2009年最后一期,其盘点的标题也的确够有兴味——GQ年度报告、越轨者,包括封面文章《金城武是个孩子还是个老人》,想来都有一二可观吧。
于是拆掉包装,随手处置掉那本颜色低调花纹却花哨的芝华士笔记本,想从这本纸张挺阔的杂志中看到阳刚与力度。不错,处处都是匠心,是手腕成熟的媒体人在节制地抖着机灵——盘点文字简短而风趣,漫画贴切而活泼,排版打眼而提气,342页杂志中八九页的TALK保持了上天人地的水准——然而,又觉得远远还算不上不错,潮流杂志的一切元素,单品的堆砌,派对的剪影,风月话题的调侃,价格数字的浮现,《6Q》也不过是在履行一本潮流杂志的本分,牺牲版面换取广告。牺牲精神内核换取生存空间——一旦进入潮流界,无论原本这批媒体人来自何方,甚至无论各自对这个社会抱有怎样的目光——他们的真实态度隐藏在这些声色犬马之中,统统沦为粉饰太平的脂粉。
还有创刊一年的《MING》,极喜爱它的旅游专题,多半是站在他者的立场上去写异地的社会问题。南非、马尔代夫、那不勒斯、委内瑞拉……正是许知远说的,在一个充斥全球旅行家、信息如此畅通的时代,单纯去描述一个地方是极其愚蠢的;旅行者的那种猎奇与悠闲的状态,也缺乏对当地历史的起码尊重。反倒是《MING》的模式,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答案未必正确,但剖析已然深入,尤其对于欲言又止的我们自己,更有某种映照作用。只是《MING》采用一千香港主笔主持栏目,始终有些文化隔膜,林夕的词未见犀利,人物专门做娱乐明星又显得肤浅,数码与潮流学究气浓郁,需要静心下来慢品。而专栏不故做惊人语,这点其实极好,像《MING》装帧风格一般素净,又有点传统日报专栏的遗风。杂志其实都有些文如其人,《6Q》哗众取宠,因为王锋们正在开疆拓土,有的是豪情壮志玩弄游戏;《MING》的这一众主笔,都从火线上退下,或是还未成气候,因此或多或少对商业社会抱疏离态度,选题上更贴近真实脾胃。
反而是买了快10年的《电影世界》,年纪越大越多火气,忧患意识与日俱增。连续若干期,致力挖掘国内电视市场繁荣景象背后的隐忧,嬉笑怒骂、冷嘲热讽,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更多地抨击身为创作者的道德良心——潮流杂志毅然粉饰太平,用20元/月的消费为蝇营狗苟的我辈蚁族们营造了一个肥皂泡,光影间一遍遍潜移默化地鼓吹俗世价值观,引导人们接受并效仿,文化杂志“躲进小楼成一统”,无力弄潮也无心打对台,只是说一两句酸话,然后缅怀旧日荣光,能够保持冷静并勇敢继续“愤青”生涯的居然是专业杂志,保持着与社会真实土壤温度的联系,不避讳泥泞,也不惧怕龟裂。
媒体的倾向性,恐怕已经是业者与头上诸多政商婆婆们博弈的结果;而作为普通读者的我们唯一的幸运,便是可以看到这些倾向的冲突,继而力争让自己客观一点。
于是拆掉包装,随手处置掉那本颜色低调花纹却花哨的芝华士笔记本,想从这本纸张挺阔的杂志中看到阳刚与力度。不错,处处都是匠心,是手腕成熟的媒体人在节制地抖着机灵——盘点文字简短而风趣,漫画贴切而活泼,排版打眼而提气,342页杂志中八九页的TALK保持了上天人地的水准——然而,又觉得远远还算不上不错,潮流杂志的一切元素,单品的堆砌,派对的剪影,风月话题的调侃,价格数字的浮现,《6Q》也不过是在履行一本潮流杂志的本分,牺牲版面换取广告。牺牲精神内核换取生存空间——一旦进入潮流界,无论原本这批媒体人来自何方,甚至无论各自对这个社会抱有怎样的目光——他们的真实态度隐藏在这些声色犬马之中,统统沦为粉饰太平的脂粉。
还有创刊一年的《MING》,极喜爱它的旅游专题,多半是站在他者的立场上去写异地的社会问题。南非、马尔代夫、那不勒斯、委内瑞拉……正是许知远说的,在一个充斥全球旅行家、信息如此畅通的时代,单纯去描述一个地方是极其愚蠢的;旅行者的那种猎奇与悠闲的状态,也缺乏对当地历史的起码尊重。反倒是《MING》的模式,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答案未必正确,但剖析已然深入,尤其对于欲言又止的我们自己,更有某种映照作用。只是《MING》采用一千香港主笔主持栏目,始终有些文化隔膜,林夕的词未见犀利,人物专门做娱乐明星又显得肤浅,数码与潮流学究气浓郁,需要静心下来慢品。而专栏不故做惊人语,这点其实极好,像《MING》装帧风格一般素净,又有点传统日报专栏的遗风。杂志其实都有些文如其人,《6Q》哗众取宠,因为王锋们正在开疆拓土,有的是豪情壮志玩弄游戏;《MING》的这一众主笔,都从火线上退下,或是还未成气候,因此或多或少对商业社会抱疏离态度,选题上更贴近真实脾胃。
反而是买了快10年的《电影世界》,年纪越大越多火气,忧患意识与日俱增。连续若干期,致力挖掘国内电视市场繁荣景象背后的隐忧,嬉笑怒骂、冷嘲热讽,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更多地抨击身为创作者的道德良心——潮流杂志毅然粉饰太平,用20元/月的消费为蝇营狗苟的我辈蚁族们营造了一个肥皂泡,光影间一遍遍潜移默化地鼓吹俗世价值观,引导人们接受并效仿,文化杂志“躲进小楼成一统”,无力弄潮也无心打对台,只是说一两句酸话,然后缅怀旧日荣光,能够保持冷静并勇敢继续“愤青”生涯的居然是专业杂志,保持着与社会真实土壤温度的联系,不避讳泥泞,也不惧怕龟裂。
媒体的倾向性,恐怕已经是业者与头上诸多政商婆婆们博弈的结果;而作为普通读者的我们唯一的幸运,便是可以看到这些倾向的冲突,继而力争让自己客观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