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活动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ha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阅读的起点,只有学生学会了朗读才能深刻地理解文本所传递的情感,才能在感悟和体验中真正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寄予和传递的思想。所以,组织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就成为了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因此,本文笔者结合日常的教学经验,从基础入手,注重朗读形式,再加上教师示范作用的发挥来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做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感情的朗读;兴趣;指导;泛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185-01
  众所周知,朗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可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只注重了流利,常常与其他学生比较谁读的更快,而忽视了有感情这一要求,导致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很少会表达出文本中的情感。所以,本文我们就对如何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活动进行论述,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质量。
  1.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对文本内容感兴趣、对朗读感兴趣才会注入感情,才会实现有感情的朗读。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兴趣培养,以确保学生能够以积极地态度去读,有感情的去读。那么,在朗读教学时,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呢?在笔者看来,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直观化的作用来激发小学阶段学生的朗读热情。
  例如,在读《桂林山水》时,为了能够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也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组织学生朗读这篇文章时,笔者选择了先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的方式,也就是说,在学生阅读之前,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有关桂林山和水的图片,并通过说解词的加入来帮助学生初步对桂林山水有个了解,而且,直观图片的展示也将学生带入到了桂林山水的情境当中,学生在这山水图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特点,之后,在组织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朗读,学生因为图片情境的创设,很容易走进作者的描写当中,也能很好地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接着,在组织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时学生才能真正的读出感情,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当然,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方式不只这一种,这需要我们教师结合所读文章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方式,以期能够真正调动起学生的朗读意识,同时,也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好基础。
  2.有感情朗读的形式—指导的多样
  有感情的朗读是阅读的一种形式,它不是简单的将文本中的汉字、词语等读出来,而是要带有感情的去读,去感悟和体验。所以,要想真正的开展有感情的朗读活动,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指导,选择恰当的朗读形式来给学生搭建有感情的朗读平台,继而,使学生在有效的朗读中学会感悟,懂得欣赏。
  例如,在朗读《巨人的花园》时,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是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体裁,但是,如果我们一上课就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不难想象学生能流利的读下来就很好了,根本不能强求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所以,要想组织学生对这篇故事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可以选择分角色表演法来对学生进行指导。首先,我们要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人物,比如,巨人、旁白、孩子甲、乙等角色,之后,组织学生按照事先编排好的剧本进行表演,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熟悉这篇文章的基调,明白巨人的性格变化过程等等。最后,当表演结束后,我们先组织学生说一说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巨人为什么会有前后态度变化等,接着,在组织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学生才能读出巨人前后的变化,才能真正让学生懂得快乐是需要分享的这个道理。总之,我们要教会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通过多种指导方式的应用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有感情朗读的提高—范读的展示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被学生模仿,尤其是對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甚至多数学生认为教师说什么都对。所以,在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我们要注重范读活动的开展,要通过示范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为什么要在朗读的时候分出快慢节奏、分出轻松和悲哀等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能够读出文本中的情感。
  例如,在朗读《小英雄雨来》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当时情境的紧张,也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小雨来的聪明和勇敢,在范读的时候,我特别注重语速以及语气的调换,比如,在读雨来玩水被妈妈追逐的时候,虽然紧张,但语气是很轻松的,是为了体现出小雨来也曾经是个调皮的孩子;但当读到鬼子来了之后,语气越来越低沉,没有了前面的轻松,目的就是要向学生传递现在的时刻是紧张的,再加上一些短句、一些重点词语的读出等,让学生真正在教师范读中去感受小雨来的勇敢。之后,鼓励学生模仿着进行朗读,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文本中的一些句子进行分析,慢慢地学生就会有感情地朗读,进而,提高自身的朗读技能。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重视朗读,但不是机械地读文字,而是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学生才能懂得去感悟文本中的情感,才能在朗读中形成自己的认识,才能感受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魅力,进而,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淑娟.基于情境体验的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J].教育观察,2019.8(17):106-107
  [2]林景.浅谈新理念下“有感情朗读”的指导策略[J].就业与保障,2018(17):31-32
其他文献
摘 要:童话是指一些具有趣味性且能够向读者传递一定哲理的小故事,小学生在阅读童话故事时,不仅能够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自身品德素养。伴随着教育改革,小学语文教材中逐渐出现了许多蕴含哲理的童话小故事,给小学语文教师带来更多的教材内容。如何运用好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故事,是众多小学语文教师重点研究目标。本文将围绕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对其中童话故事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
研究了一个M/M/1/N单重工作休假排队系统。服务员在假期中以较低的速率服务顾客而非停止工作。利用马尔科夫过程理论和矩阵解法求出了稳态概率的矩阵解,并得到了系统的平均队长、
通过探索高校"2+1"服务型党建模式,在企事业单位党支部、高校机关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之间构建合作、沟通、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党建育人工
总结出了一些CAD的常用技巧、窍门和一些常用的快捷键,希望对刚刚接触CAD的读者提供一定的帮助;着重论述了在测绘成果出现故障时如何进行挽救,并提供了较多实际可行的挽救措施和方法。
摘要:自信心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属于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中学阶段是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阶段,属于心理教学的内容之一,心理教学包括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所以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团体辅导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学生自信心培养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与生活背景相互融合的结果,其中团体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咨询形式,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学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发展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我国,已经新建了几条高速铁路,而测量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基于武广高速铁路施工技术,结合沉降观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沉降观测中内、外业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对武广高铁沉降观测进行预测分析得出满足无砟轨道的要求。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课程,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应当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栩栩如生的数学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探究如何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情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