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是成为一名合格党员的必由之路。周恩来同志以信仰之忠诚、奋斗之坚定、品德之纯粹、人格之伟岸、功勋之卓著,如巍巍丰碑屹立在天地间,更屹立在人们心中。
关键词:周恩来;修养要则
第一方面,(学习与工作:)终身学习,勤勉工作,勇于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周恩来同志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但他始终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周恩来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在《我的修养要则》中指出学习必须注意“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工作必须“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坚持做到“习作合一”,做到时间、空间和条件配合适当,“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做到有张有弛,处理好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才能过好思想关、社会关,才能完成自我革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这一点在整风期间格外突出。
他反复强调世界观改造的艰巨性和反复性,说道“我的确常说我也要改造这句话,现在还在改造中,我愿意带头,我希望大家都承认思想改造的重要性,要承认各种关系,各种事物都会影响个人的思想,要经常反省与同志们交换意见,经常洗澡”。“自我改造是为了进步,是光荣的事情,党员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旧社会的习惯势力不是一下子就会消除的,改造是长期的,哪能一次改造就成功呢?旧社会的习惯势力存在于各个角落里,各种机关团体都有,你改造了它,它又改造了你,互相改造。这是个长期的反复斗争,而且你在这个地方过好了社会关,换一个环境,那个地方的旧势力旧习惯又影响你,所以过社会关要有精神准备,要有长期奋斗的决心。”
第二方面,(个人与集体:)坚持原则,融于集体,不脱离群众
周恩来同志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他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总服务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心系人民,对人民群众保持高度热爱,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共忧乐、共奋进。他在《我的修养要则》中写到我们共产党人“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要“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自觉地把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将个人融于集体中,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他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中央红军刚到陕北时,周恩来兼任西北军委后方办事处主任,还负责后方供应、军需工作。他十分注意正确处理红军同当地老百姓的关系。要求大家一定要注意影响、遵守纪律。要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部队进攻延安的炮声已听得很清楚了,敌军已经接近延安。下午,敌军手榴弹爆炸的声音也清楚地传来,此时周恩来又来到枣园和杨家岭检查机关转移和群众疏散工作。傍晚七时,一列车队才离开王家坪向东,顺着延河从宝塔山对面的清凉山下一拐,沿咸(阳)榆(林)公路向东北驶去。这时,延安都已疏散,老百姓也基本走光了,路上静悄悄的。党中央机关在转战陕北途中,周恩来副主席十分关心群众的安全,1947年8月16日到霞县曹庄的时候,他听说还有群众没有疏散,有一部分伤病员和家属没有转移,立刻打电话给县委,询问情况,并告訴他们:敌整编第三十六师两天后可能到乌龙铺,刘戡带四个旅正从南面扑来,你们的三处黄河渡口在三天内都要停渡,将船只开到东岸隐蔽。“县委一定要抢在敌人前头,把伤病员和家属全部送到河东;过不了河的百姓,要组织他们沿着黄河向北撒。同时要搞好坚壁清野,决不能让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到损失。
第三方面,(自省与自知:)扬长避短,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化
宋庆龄曾这样评价周恩来:“在个人生活和作风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样,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周恩来的思想修养,标准之高,律己之严,以及持之以恒,在党内是一个有口皆碑的典范。他的《修养要则》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而是切合自身实际,他说“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才能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增益自己。“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我们要与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用党性修养这把剪刀,剪除失志之念、失德之欲、失格之为,做到严于律己,绝不搞特殊化。
无我者明,无物者公。周恩来这种优秀品质,保持了一生,有人把他的一生概括了“六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无私,劳而无怨,死不留言。他的事迹不仅感动着亿万中国人民,也感动了全世界人民。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们个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瓦尔德海姆机敏而锋利的谈吐,反映了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高尚品格举世无双!
周恩来的名字,已成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名片。在他的身上,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格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洋溢着浩然正气和独特的人格魅力,集中体现了党的领袖人物的精神风采,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周恩来的精神风范,是弘扬社会正气、激发社会正能量的强大力量源泉。
关键词:周恩来;修养要则
第一方面,(学习与工作:)终身学习,勤勉工作,勇于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周恩来同志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但他始终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周恩来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在《我的修养要则》中指出学习必须注意“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工作必须“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坚持做到“习作合一”,做到时间、空间和条件配合适当,“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做到有张有弛,处理好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才能过好思想关、社会关,才能完成自我革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这一点在整风期间格外突出。
他反复强调世界观改造的艰巨性和反复性,说道“我的确常说我也要改造这句话,现在还在改造中,我愿意带头,我希望大家都承认思想改造的重要性,要承认各种关系,各种事物都会影响个人的思想,要经常反省与同志们交换意见,经常洗澡”。“自我改造是为了进步,是光荣的事情,党员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旧社会的习惯势力不是一下子就会消除的,改造是长期的,哪能一次改造就成功呢?旧社会的习惯势力存在于各个角落里,各种机关团体都有,你改造了它,它又改造了你,互相改造。这是个长期的反复斗争,而且你在这个地方过好了社会关,换一个环境,那个地方的旧势力旧习惯又影响你,所以过社会关要有精神准备,要有长期奋斗的决心。”
第二方面,(个人与集体:)坚持原则,融于集体,不脱离群众
周恩来同志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他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总服务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心系人民,对人民群众保持高度热爱,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共忧乐、共奋进。他在《我的修养要则》中写到我们共产党人“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要“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自觉地把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将个人融于集体中,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他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中央红军刚到陕北时,周恩来兼任西北军委后方办事处主任,还负责后方供应、军需工作。他十分注意正确处理红军同当地老百姓的关系。要求大家一定要注意影响、遵守纪律。要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部队进攻延安的炮声已听得很清楚了,敌军已经接近延安。下午,敌军手榴弹爆炸的声音也清楚地传来,此时周恩来又来到枣园和杨家岭检查机关转移和群众疏散工作。傍晚七时,一列车队才离开王家坪向东,顺着延河从宝塔山对面的清凉山下一拐,沿咸(阳)榆(林)公路向东北驶去。这时,延安都已疏散,老百姓也基本走光了,路上静悄悄的。党中央机关在转战陕北途中,周恩来副主席十分关心群众的安全,1947年8月16日到霞县曹庄的时候,他听说还有群众没有疏散,有一部分伤病员和家属没有转移,立刻打电话给县委,询问情况,并告訴他们:敌整编第三十六师两天后可能到乌龙铺,刘戡带四个旅正从南面扑来,你们的三处黄河渡口在三天内都要停渡,将船只开到东岸隐蔽。“县委一定要抢在敌人前头,把伤病员和家属全部送到河东;过不了河的百姓,要组织他们沿着黄河向北撒。同时要搞好坚壁清野,决不能让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到损失。
第三方面,(自省与自知:)扬长避短,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化
宋庆龄曾这样评价周恩来:“在个人生活和作风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样,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周恩来的思想修养,标准之高,律己之严,以及持之以恒,在党内是一个有口皆碑的典范。他的《修养要则》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而是切合自身实际,他说“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才能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增益自己。“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我们要与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用党性修养这把剪刀,剪除失志之念、失德之欲、失格之为,做到严于律己,绝不搞特殊化。
无我者明,无物者公。周恩来这种优秀品质,保持了一生,有人把他的一生概括了“六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无私,劳而无怨,死不留言。他的事迹不仅感动着亿万中国人民,也感动了全世界人民。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们个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瓦尔德海姆机敏而锋利的谈吐,反映了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高尚品格举世无双!
周恩来的名字,已成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名片。在他的身上,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格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洋溢着浩然正气和独特的人格魅力,集中体现了党的领袖人物的精神风采,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周恩来的精神风范,是弘扬社会正气、激发社会正能量的强大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