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投资真的是为了赚钱吗?
如果你以传统的方式投资,那么答案是肯定的。你会权衡风险、回报和流动性,如果在一定风险和流动性水平下能提供满意的回报率,那么你会做这项投资。投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基本面价值投资(巴菲特式);另一种是动量投资,追随大众趋势。
传统投资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你假定你的钱会被用到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上,同时为你创造回报。但是正如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看到的,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某些时候,你可能投资于一家违背你的宗教信仰或者良心的公司。
事实上,投资有时候会产生第二轮的副作用。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一些公司大股东把股票借给其他投资者,以提高他们的收益率和流动性,但最后发现这些股票被用于卖空,打压了公司股价。我一直怀疑,一些央行投资于宏观对冲基金,但这些基金为了赚快钱却在卖空他们的货币。
社会效应投资的出现,是因为很多进步的投资者下决心想要改善社会或环境,但是不只通过捐赠慈善。慈善资金是有限的,而且免费资金也是不可持续的。免费资金或援助可能会助长对援助的依赖性,这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利用市场中的企业家精神,却可以带来巨大的效应,尤其对于底层民众而言。穷人不需要慈善——他们更希望被告知如何依靠自己赚钱,并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在2010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让摩根大通做一项关于“效应投资”的研究,将其定义为在财务回报以外创造正面效应的投资。在20世纪90年代末,很多慈善组织和政府意识到,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解决很多社会问题。他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动员庞大的私人资本参与到社会福利的改善中来。
当然,说比做容易,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私人公司的投资哲学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这种借股东效率之名义,用私人贪婪创造社会福利的想法往好的方面说是天真,往坏的方面说是损害社会福利。它采取短期行为牺牲了长期的价值,这不仅是对于公司,有时也是对于社会大多数人。
洛克菲勒-摩根大通的研究把社会效应投资作为一种新的另类资产类别。这种资产类别并不是资产群体,例如房地产或商品,而是关于寻求创造积极社会效应的公司的项目。
社会效应投资包括投资于寻求社会或环境积极改变的可持续社会企业。可持续社会企业有双重成功标准。他们寻求财务回报以及可衡量的社会和环境效应。然而计算财务回报相对容易,但是衡量社会和环境的成果就要困难很多,因为在计算和报告这些产出方面缺乏一致的标准。这意味着,投资者和可持续社会企业必须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他们产生了社会效应。
做出有些投资比较容易,比如世界银行或他们的环保专家认定的环保项目所在公司发行的绿色债券。在多边机构帮助下,凭借他们的高信用等级,可持续社会企业或在社会和环境领域进行变革的政府,可以获得长期的低成本资金。
效应投资对于所有的新创企业都存在几个普遍问题。首先,效应投资平均的交易规模较小,所以基金不容易扩展。第二,投资者担心项目的起始阶段,这时的风险最高。第三,主流的投资者仍然在探索如何给这种新的资产类别做资产配置,因为没有标准衡量基金管理者是否带来需要的结果。
本月,我聆听了克莱斯勒(Kleissners)夫妇的演讲,关于他们如何用在硅谷赚到的钱影响社会和环境。他们学会如何应用专业准则和纪律投资可持续社会企业。他们首先筛选出更有可能成功的可持续社会企业,再决定为那些能成功的企业提供资金或帮助募集资金。
目前效应投资的市场有近250个基金,管理规模约260亿美元,并可能在2020年增长到6000亿至1万亿美元之间。近期已有保险公司、养老金公司和家族办公室开始把社会效应投资作为主要的投资类别。
掌管家族财富的家族办公室对于反映家族价值观的投资具有战略性的长期眼光。作为香港效应投资的先驱者,荣盛集团(RS Group)的陈安妮最近说:“我们向世界证明,财富所有者也可以做好事,而且做得好,并显示管理财富不仅是为了后代,也是为了公共利益。”
金钱应该是改善公众福利的工具,而不是钱生钱的游戏。那才是企业家精神的真正内涵。
作者为中国银监会首席咨询顾问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证监会前主席、香港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