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前分享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告知学生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建立起积极的心理准备,对后續的学习具有积极地定向作用。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重点的注意,构建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保持学习热情。能够激发学生围绕学习重点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有序的组织自己的思维。这里的告知不是简单的告诉一下,而是需要和学生分享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课堂上要学什么。
课前分享学习目标的方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非常直观的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投影或者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简单明了。主要适用于理论性较强、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较少的课程内容,或者是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另一种方式适用于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课程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推动学习目标落实的策略
(一)策略一:动手实验
教师用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及时进行知识与方法的归纳,并激励学生尝试动手。
明确了实验步骤,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及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实验完毕后,教师以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再次发动学生展开研讨。
1.演示实验。直观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比教师直接讲授的效果更好。
2.学生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所看、所学加以运用和实践,熟练装置的组装、实验操作步骤,在学会原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策略二: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并不是随便走走看看,而是要在巡视中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哪些学生没有动笔记录,可以及时督促教育,避免学生骄傲自大或者因为懒惰而掉队。在小组合作时,教师可以通过巡视发现哪些学生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保证全员参与,提高达标率。学生在做随堂练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在哪几道题上存在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讲解,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一切为实现全员达标服务。
(三)策略三:设置问题
1.课堂上的衍生问题
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去问学生,课中,也要随时了解学情的变化,能够抓住新生成的问题,为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提高效率。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课堂中新生成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展开研讨,强化学生薄弱环节的同时,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设置问题串
在教学中利用“问题串”进行教学,就是围绕着学习目标,通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在 学生思考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指导,使学习目标顺利完成。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能使学生逐步的掌握重点难点知识,思维慢慢清楚,更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曾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動,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问题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起到定向作用,提示矛盾和解决矛盾,加强和改善师生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四)策略四: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要明确恰当的学习活动目标,让学生知道大家一起要解决什么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是针对课堂上的重点问题且学生存在不同想法的问题而进行的,所以完成学习目标自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利用优等生去带动后进生,尽可能使班级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基础好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力得以展示,基础薄弱的同学在合作交流时思维被带动。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前迈出一大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而不仅仅是依靠老师的灌输来学会。
(五)策略五:基础练习
为学习目标设置随堂的基础练习,并且全员参与,不仅能推动学习目标的落实,也能检测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并给予及时的指导,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标率。
(六)策略六:拓展练习
用较高的要求鼓励能力强的孩子更上一层。初中语文《看云识天气》在读写结合的练习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第一段的结构中归纳出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事物特征的表述思路,对于全体学生来说,能够围绕事物特征,思路清晰地用三句话组成一段文字,就是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要求。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将学生自己写的三句话中的第二句比喻句替换为一组排比比喻句来凸显事物的特征,并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给其他同学以鼓舞。
(七)策略七:展示材料
1.图片展示
2.实物展示
3.习题展示
三、课时结束前,反馈分享
1.知识性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得出
只有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汇总得出的结论才利于学生吸收、理解并加以运用,才能使学生真正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回顾知识要点,建构知识体系
在课堂小结阶段,教师以知识的表述提纲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描述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有条理的表述,帮助教师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回顾学习过程,提升方法
学习过程中渗透着方法的运用。学生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对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有清晰地认识才能够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是怎么做的,大致经历了哪几步,进行归纳,提升对方法的认识。让学生重新感受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体验实现学习目标的喜悦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课前分享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能够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课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合适的策略,可以有效的推动学习目标的落实,提高课堂效率;课时结束前的反馈分享,是对学习目标完成效果的检验,同时也是再次强化学习目标,推动学生对当堂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反思。
告知学生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建立起积极的心理准备,对后續的学习具有积极地定向作用。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重点的注意,构建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保持学习热情。能够激发学生围绕学习重点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有序的组织自己的思维。这里的告知不是简单的告诉一下,而是需要和学生分享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课堂上要学什么。
课前分享学习目标的方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非常直观的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投影或者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简单明了。主要适用于理论性较强、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较少的课程内容,或者是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另一种方式适用于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课程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推动学习目标落实的策略
(一)策略一:动手实验
教师用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及时进行知识与方法的归纳,并激励学生尝试动手。
明确了实验步骤,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及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实验完毕后,教师以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再次发动学生展开研讨。
1.演示实验。直观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比教师直接讲授的效果更好。
2.学生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所看、所学加以运用和实践,熟练装置的组装、实验操作步骤,在学会原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策略二: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并不是随便走走看看,而是要在巡视中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哪些学生没有动笔记录,可以及时督促教育,避免学生骄傲自大或者因为懒惰而掉队。在小组合作时,教师可以通过巡视发现哪些学生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保证全员参与,提高达标率。学生在做随堂练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在哪几道题上存在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讲解,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一切为实现全员达标服务。
(三)策略三:设置问题
1.课堂上的衍生问题
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去问学生,课中,也要随时了解学情的变化,能够抓住新生成的问题,为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提高效率。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课堂中新生成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展开研讨,强化学生薄弱环节的同时,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设置问题串
在教学中利用“问题串”进行教学,就是围绕着学习目标,通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在 学生思考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指导,使学习目标顺利完成。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能使学生逐步的掌握重点难点知识,思维慢慢清楚,更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曾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動,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问题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起到定向作用,提示矛盾和解决矛盾,加强和改善师生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四)策略四: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要明确恰当的学习活动目标,让学生知道大家一起要解决什么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是针对课堂上的重点问题且学生存在不同想法的问题而进行的,所以完成学习目标自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利用优等生去带动后进生,尽可能使班级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基础好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力得以展示,基础薄弱的同学在合作交流时思维被带动。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前迈出一大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而不仅仅是依靠老师的灌输来学会。
(五)策略五:基础练习
为学习目标设置随堂的基础练习,并且全员参与,不仅能推动学习目标的落实,也能检测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并给予及时的指导,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标率。
(六)策略六:拓展练习
用较高的要求鼓励能力强的孩子更上一层。初中语文《看云识天气》在读写结合的练习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第一段的结构中归纳出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事物特征的表述思路,对于全体学生来说,能够围绕事物特征,思路清晰地用三句话组成一段文字,就是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要求。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将学生自己写的三句话中的第二句比喻句替换为一组排比比喻句来凸显事物的特征,并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给其他同学以鼓舞。
(七)策略七:展示材料
1.图片展示
2.实物展示
3.习题展示
三、课时结束前,反馈分享
1.知识性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得出
只有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汇总得出的结论才利于学生吸收、理解并加以运用,才能使学生真正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回顾知识要点,建构知识体系
在课堂小结阶段,教师以知识的表述提纲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描述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有条理的表述,帮助教师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回顾学习过程,提升方法
学习过程中渗透着方法的运用。学生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对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有清晰地认识才能够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是怎么做的,大致经历了哪几步,进行归纳,提升对方法的认识。让学生重新感受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体验实现学习目标的喜悦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课前分享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能够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课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合适的策略,可以有效的推动学习目标的落实,提高课堂效率;课时结束前的反馈分享,是对学习目标完成效果的检验,同时也是再次强化学习目标,推动学生对当堂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