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多练,通向作文成功之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do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要完成这项教学任务并非易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个“读写”结合的强化训练方针,促使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阅读”是一门学问,学生阅读也要讲究方法。不但要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广泛阅读,而且要有重点地选取文章细心地阅读。当然“多读”还是个准备阶段,关键还在于“多练”上。通过随机小练笔,针对性练笔,每周一作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 作文教学多读多练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要完成这项教学任务并非易事,而要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个“读写”结合的强化训练方针,促使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鲁迅先生在《给赖少奇》的信中说:“文章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的。”“看”即“阅读”,“练”即“写”,可见多读多写是培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一门学问,当代人董味甘著有《阅读学》一书,曾祥芹、韩雪屏两位教授主编的《阅读学丛书》有五册,共200万字,因目的不同,每个人读什么书,怎样读,各有差异。所以学生阅读也要讲究方法。欲从阅读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广泛阅读
  学期初,老师带头(自费)多订几本有关作文方面的报纸杂志,诸如《中学生阅读》、《作文》、《教育信息》等等。自己先看,看完后在班里相互传读,同学们看见老师也天天爱读书,他们会很好奇,尤其是老师读过的书他们会更加认真的读,这样学生在充实自己,增长知识的同时,久而久之在自己的头脑仓库里自会增多词汇及语言方式。
  写文章,就是用书面语言记叙、议论和抒发自己的感情,应尽可能地写得生动活泼,让人喜欢读,达到好的效果。文章写作时作者的语言、观察、思维、想象以及知识、思想等多种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运用,而以运用语言为基本要素,所以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谈话》中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可见掌握足够词语的重要。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报刊、读小说或其他什么读物时,就要求他们不放过每一字、词、句,把好的字、词、句用摘抄、剪报、记卡片的形式把它积累下来。这样,阅读后随批、随记、随收集,不但可以积累语言,也可以积累材料,积累“思想”,为今后的写作增添了源泉。
  在学生积累的同时,老师也把积累的材料,收集来的美文、佳作,不断读给同学们听,课前五分钟读,早自习读,作文提示时读……,读来读去,学生们不但不烦,反而眉飞色舞,跃跃欲试起来。学生们也分班编组,轮流读自己的习作,展示亲手收藏的“珍宝”,每天读、听两、三篇,一学期下来就有三位数字了。
  二、有重点地选取文章细心地阅读
  学生写作文大都从“模仿”开始。在每写一篇或一类作文之前,让学生从作文杂志上选取类似题材的文章认真细读一遍后,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选取的中心是什么?写的是什么材料?
  2、它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大体分析一下文章的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3、有何语言特色?
  4、文章有什么优缺点?(自己应学习哪些长处?)
  细读范文以后,再考虑自己所要写的文章须从哪个角度下手,如何写作。这正如鲁迅先生在《不应该那么写》中有这么一句话:“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不應该那么写,恐怕最好是从同一作品的未定稿件中去学习了”,这样取长补短,不是做每件事都需要的吗?
  “多读”还是个准备阶段,关键还在于“多练”上。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得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只读不写尤如纸上谈兵”,只有“多写”才能理论联系实际,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反复摸索,练习,才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构思谋篇,尽管老师说得头头是道,不厌其烦,可照样有同学写读后感,除了复述之外,“议论”“联系”寥寥无几。写记叙文如记流水账,干巴巴,老生常谈,让人不堪入目……纸上谈兵不行,必须带他们下水,老师多做示范,定目标,定形式,让他们多练。
  首先进行小练笔。
  鼓励学生们记日记,建立日记检查制度,把观察到的情况天天都记上一笔两笔,注意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焦点问题,让学生学会关注现实、立足现实思考问题。这样老师可以经常出一些关于生活琐事方面的题目,逼同学去写,如《课间十分钟》、《热闹的菜场》、《去学校的路上》、《早饭后》、《家庭趣事》、《乡里人》等等,即使学生写得不成功,也入了“观察”的道。在练笔的同时,学会了观察,不怕得不到应得的东西。
  其次进行针对性练笔。
  词汇掌握不足,我们就多练习解词、造句、收集比喻句、歇后语、收集成语典故。
  “引用”有增添文章色彩的作用,我们就让学生比赛收集名言警句,组织格言摘登活动,每天由两位同学在黑板两端书写格言、名人名言,装饰花边,既展示了同学们的能力,又学习了知识,还美化了学习环境。
  学生不善于选材,把握不了详略,就进行专题片段练习,如:《上学路上》、《校园内的一角》、《月夜》、《花圃》、《小议……》等等,二三百字就行,这样费时不多,收效甚大。
  书面练习与口头练习结合,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进行5分钟口头即兴作,针对事件发表议论或描写景物,叙述事情都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不放过每个节假日,在鼓励学生参加节日活动的同时,要求学生写下随想,这样既丰富了课外生活,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最后每周一作训练。
  每周一篇在作文本上写,老师认真批改,点拨。同学们讨论互改,向同学推荐佳作,细细讲解各类作文的优缺点,适当进行表扬、批评,鼓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通过读练结合的强化训练,学生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一学年下来,学生们经过反复探索,练习,写作能力不断提高,整体不入门的现象克服了,还创造了许多美好的篇章。
  参考资料
  [1]《阅读学》1989,董味甘
  [2]《阅读学丛书》19921,曾祥芹,韩雪屏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据一份资料表明,在语言交流活动中,说的比例占32%,可见说的重要性。而说话这一项的优秀率却并不理想,特别是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说的能力令人堪忧,普通话说得不准,表达不流畅,在公众面前表达的胆量也很欠缺。我们的语文课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而说尤为显得重要,语文能力的好差,一
【摘 要】 纵观近几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古代诗歌阅读都成为必考内容。2013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仍延续往年要求,把古代诗歌阅读列入其中。对广大考生而言,古代诗歌因为浓缩了抒情主人公的细腻、丰富的情感,所以解读起来较难,这导致其得分也一直偏低。该文在总结得分率较低原因的基础上,以近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中的考题为例,简单介绍四个诗歌阅读的高分策略,希望能给考生带来一点帮助。  【关键词】 高考;古代诗歌
用两只光纤光栅 (FBG)作波长选择器件 ,实现了一种能同时输出两个不同重复频率的光脉冲序列的双波长主动锁模环形腔光纤激光器。通过调整外加调制信号的频率 ,使其中一个波长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秋千”在古代诗词中,代表一种快乐的生活或者美好的时光。比如,苏轼《蝶恋花》中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冯延巳《菩萨蛮》中有“花影卧秋千,更长人不瞑”。这里,词人说花儿都飞过秋千而去。花儿随风而去,实则暗示了女主人公青春如花儿一样逝去。可以说,最后一句,以景结情,从最深度上表现了
期刊
【摘 要】 小学生作文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启蒙阶段,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小学教育处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做好该阶段的教学工作不仅对于学生,对于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也是有帮助的。作文是语文学科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小学作文的教学研究成了整体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就小学作文教学来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句饱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的至理名言。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所以有人说,创新就是教育的终极存在的价值所在,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做为一名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