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孩童富于想象乃至幻想,正是孩童异于成人的重要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并建议“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是对孩童特征的尊重和发掘。
那孩童所有意趣纷繁的想象是否都可以进入作文写作呢?答案是肯定的。问题在于特定的习作环境下,需要对学生的“想象”进行处理,以确保其有效地进入习作教学进程。以下借以鲍国潮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想象作文《半瓶饮料》试论一二。
一、诱因,为想象的生成奠定有力“支点”
【片段一】
师: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我喜欢《木偶奇遇记》,匹诺曹的鼻子会因为说谎而变长。
生:我喜欢《阿拉丁神灯》中的神灯。
师:《阿拉丁神灯》中的“神灯”,《木偶奇遇记》中匹诺曹的鼻子等都是故事的诱因,是引发故事的基础。(板书:诱因)
师:(出示半瓶饮料并投影:故事的诱因是……)谁能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下?
生:水是黄色的,装在一个窄口的瓶子里。下面还有类似小石子的东西。
师:窄口的瓶子?太专业了吧,也就是个饮料瓶子。谁能说得更个性一些?
生:看上去像鸡尾酒一样。
师:我没有喝过,有比喻,好哦。还有谁来说说?
师:其实这也是三无产品。现在谁来整理一下刚才的发言内容,说说这半瓶饮料的特点?
生:没有包装。
生:是黄色的。
生:下面还有一些不明物质。
师:是,基本上就概括了这三点。
想象并非凭空产生,它同样需要一个生长的基点。失去了这一根基,想象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引发想象的基点,既可以是真切的实物,也可以是直观的图画,或者一句话、一段音乐等,只要符合教学需要即可。这是由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正如同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半瓶饮料,就是鲍老师的“支点”,它撬起了学生的想象,更为重要的是对这一支点的充分认知:是什么?怎么样?有哪些特性?这都将影响到想象的展开以及想象的合理性。鲍老师引导学生描述这半瓶饮料并予以小结,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同时,作为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不可回避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而有所发现则更为重要了。发现没有包装,黄颜色,不明沉淀物等,这都将引发学生的遐想和思考。当然,还有“半瓶”,没有被强调,似乎忽略了。
二、环境,为想象的展开构筑切实“空间”
【片段二】
师:(投影:现在我们把诱因放到一个具体的环境中…… 板书:环境)你觉得可以发生在哪里呢?
生:放在商店里。
生:放在冰箱里。
生:一个小朋友在喝。
生:过期了。
师:过期可不是一个环境啊!
生:草原上。
师:游人去观赏草原的美丽风景,把这半瓶饮料给忘记了。老师给一个情境。(出示图片,空荡荡的教室,讲台上有半瓶饮料,又出示语言片段:一大早,值周生洋洋背着书包第一个来到教室,他打开门,一眼就看到讲台上放着……)现在你肯定有话要说了,请写一个片段。
孩童的想象瞬息变化,来去无踪,教师的有效指导无从着手。这样的“自主性”是虚空的,是一种放任的、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自主”;进言之,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伪自主”。这就需要将想象设置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以便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反之亦需申明,所谓的“自由”,既可以是宏观的,宇宙之廓大,也可以是微观的,芥末之微小。如此,即便被限定了空间的“想象”,其实也并不妨碍其自由。
诚然,冰箱、商店、草原等环境都有其合理性,但相对于“教室”,缺少普适性。毕竟,教室是所有学生都熟知的,这不仅是出于面向全体的考虑,也是出于对教学有效性的考虑。师生与其在各种情境中疲于奔命,不如脚踏实地地在一种环境里互相激荡。
综观整堂课,假如教师能在成功引导学生掌握此类想象作文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回过头来建议学生换一种自己设计的环境,重新展开想象的翅膀,另起炉灶,尝试习作,也许既可以检验教学的成败,又可体现自主多元的习作特征。
三、矛盾,为想象的进程制造多重“波段”
【片段三】
师:如果你看到这个场景,你会想到什么?故事需要发展哦。
生:值日小组从课桌里搜出来的。
生:可能是谁没喝完,扣在桌子上的。
生:老师带来解渴的吧?
师:(出示图片,四个交头接耳的人物)你一言,我一语,写写人物之间的对话讨论。(学生习作后师生评议)
师:看来,疑点越来越多了。怎么化解这些矛盾呢?(板书:矛盾)
假如说想象的支点和空间还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确立的,那么想象的主体内容——故事的发展过程,应该更多地由学生来完成。“如果你看到这个场景,你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置身故事的情境,进入想象的世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学生不再是想象的旁观者,而是想象的创造者。
“交头接耳”的图片既是想象中的情节场面,也是现实的教学场景。如此重叠互置,使学生全身心融入,从而在讨论中产生更多的疑问,制造更多的矛盾。倘若能引导学生将这一场面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那么语言、神态等描写肯定更为直观生动。
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性的想象作文更需要一波三折的情节演进;即便是平铺直叙,也需要情节伸展。情节何来?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转化生活经验,嫁接生活场景。通过逻辑推演,在否定中肯定,在肯定中否定,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故事情节”。毕竟,想象不是生活的简单再现,而是一种创造性表达方式。
四、结局,为想象的收束指引适切“方向”
【片段四】
师:好吧,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我来揭示谜底,这里边有少量的洗洁精,还有水,再加上一些黄色颜料。
师:谜团揭开了,作文怎么写?如何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呢?(投影:让故事产生一个意外而合乎情理的结局。 板书:结局)
生:可能是科学老师做实验用的。
生:也可能就是语文老师为写作文作的准备,让大家通过观察引起思考。(众笑)
师:(出示图片:学生端坐在座位上,老师站在讲台边,讲台上还是那半瓶“饮料”。)这个场景下,你怎么说?
生:原来是这样啊!
生:老师指着半瓶饮料,大声说:“这是谁干的?”(众笑)
……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鲍老师最后揭示了“谜底”,并要求“让故事产生一个意外而又合乎情理的结局”,“意外”已是必然,“合乎情理”却需要学生来自圆其说。这是师生合力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尊重。
过于涣散的收束方向,也就失去了“方向感”,学生漫无目的,重新堕入放纵境地。还是“半瓶饮料”,从起点回到起点,如同一个圆,其间的弧线却由学生自己绘制。这不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而是高速公路上的疾驰。套用一句广告语:不在乎目的地,只在乎沿途的风景。想象不是目的,在想象的过程中,体验方法、提高能力才是真正的目的。
综观整堂课,鲍老师结合了小说创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叙事性想象作文的教学,不失为一种勇敢的尝试。诱因、环境、矛盾与结局,不仅是此类作文的几种要素,也是该课渐次展开的几个步骤和板块,教学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很好的统一。不过,值得商榷的是,小说的创作方法运用在小学习作教学上,是否妥帖呢?加之作文知识的强势出现,是否能被小学生理解并接纳呢?同时,一味诱导学生展开想象来推进故事情节,未如通过情境表演等方式,加以直观化、具象化,更符合学生的心智成长规律呢?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 314500)
那孩童所有意趣纷繁的想象是否都可以进入作文写作呢?答案是肯定的。问题在于特定的习作环境下,需要对学生的“想象”进行处理,以确保其有效地进入习作教学进程。以下借以鲍国潮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想象作文《半瓶饮料》试论一二。
一、诱因,为想象的生成奠定有力“支点”
【片段一】
师: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我喜欢《木偶奇遇记》,匹诺曹的鼻子会因为说谎而变长。
生:我喜欢《阿拉丁神灯》中的神灯。
师:《阿拉丁神灯》中的“神灯”,《木偶奇遇记》中匹诺曹的鼻子等都是故事的诱因,是引发故事的基础。(板书:诱因)
师:(出示半瓶饮料并投影:故事的诱因是……)谁能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下?
生:水是黄色的,装在一个窄口的瓶子里。下面还有类似小石子的东西。
师:窄口的瓶子?太专业了吧,也就是个饮料瓶子。谁能说得更个性一些?
生:看上去像鸡尾酒一样。
师:我没有喝过,有比喻,好哦。还有谁来说说?
师:其实这也是三无产品。现在谁来整理一下刚才的发言内容,说说这半瓶饮料的特点?
生:没有包装。
生:是黄色的。
生:下面还有一些不明物质。
师:是,基本上就概括了这三点。
想象并非凭空产生,它同样需要一个生长的基点。失去了这一根基,想象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引发想象的基点,既可以是真切的实物,也可以是直观的图画,或者一句话、一段音乐等,只要符合教学需要即可。这是由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正如同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半瓶饮料,就是鲍老师的“支点”,它撬起了学生的想象,更为重要的是对这一支点的充分认知:是什么?怎么样?有哪些特性?这都将影响到想象的展开以及想象的合理性。鲍老师引导学生描述这半瓶饮料并予以小结,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同时,作为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不可回避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而有所发现则更为重要了。发现没有包装,黄颜色,不明沉淀物等,这都将引发学生的遐想和思考。当然,还有“半瓶”,没有被强调,似乎忽略了。
二、环境,为想象的展开构筑切实“空间”
【片段二】
师:(投影:现在我们把诱因放到一个具体的环境中…… 板书:环境)你觉得可以发生在哪里呢?
生:放在商店里。
生:放在冰箱里。
生:一个小朋友在喝。
生:过期了。
师:过期可不是一个环境啊!
生:草原上。
师:游人去观赏草原的美丽风景,把这半瓶饮料给忘记了。老师给一个情境。(出示图片,空荡荡的教室,讲台上有半瓶饮料,又出示语言片段:一大早,值周生洋洋背着书包第一个来到教室,他打开门,一眼就看到讲台上放着……)现在你肯定有话要说了,请写一个片段。
孩童的想象瞬息变化,来去无踪,教师的有效指导无从着手。这样的“自主性”是虚空的,是一种放任的、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自主”;进言之,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伪自主”。这就需要将想象设置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以便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反之亦需申明,所谓的“自由”,既可以是宏观的,宇宙之廓大,也可以是微观的,芥末之微小。如此,即便被限定了空间的“想象”,其实也并不妨碍其自由。
诚然,冰箱、商店、草原等环境都有其合理性,但相对于“教室”,缺少普适性。毕竟,教室是所有学生都熟知的,这不仅是出于面向全体的考虑,也是出于对教学有效性的考虑。师生与其在各种情境中疲于奔命,不如脚踏实地地在一种环境里互相激荡。
综观整堂课,假如教师能在成功引导学生掌握此类想象作文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回过头来建议学生换一种自己设计的环境,重新展开想象的翅膀,另起炉灶,尝试习作,也许既可以检验教学的成败,又可体现自主多元的习作特征。
三、矛盾,为想象的进程制造多重“波段”
【片段三】
师:如果你看到这个场景,你会想到什么?故事需要发展哦。
生:值日小组从课桌里搜出来的。
生:可能是谁没喝完,扣在桌子上的。
生:老师带来解渴的吧?
师:(出示图片,四个交头接耳的人物)你一言,我一语,写写人物之间的对话讨论。(学生习作后师生评议)
师:看来,疑点越来越多了。怎么化解这些矛盾呢?(板书:矛盾)
假如说想象的支点和空间还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确立的,那么想象的主体内容——故事的发展过程,应该更多地由学生来完成。“如果你看到这个场景,你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置身故事的情境,进入想象的世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学生不再是想象的旁观者,而是想象的创造者。
“交头接耳”的图片既是想象中的情节场面,也是现实的教学场景。如此重叠互置,使学生全身心融入,从而在讨论中产生更多的疑问,制造更多的矛盾。倘若能引导学生将这一场面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那么语言、神态等描写肯定更为直观生动。
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性的想象作文更需要一波三折的情节演进;即便是平铺直叙,也需要情节伸展。情节何来?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转化生活经验,嫁接生活场景。通过逻辑推演,在否定中肯定,在肯定中否定,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故事情节”。毕竟,想象不是生活的简单再现,而是一种创造性表达方式。
四、结局,为想象的收束指引适切“方向”
【片段四】
师:好吧,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我来揭示谜底,这里边有少量的洗洁精,还有水,再加上一些黄色颜料。
师:谜团揭开了,作文怎么写?如何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呢?(投影:让故事产生一个意外而合乎情理的结局。 板书:结局)
生:可能是科学老师做实验用的。
生:也可能就是语文老师为写作文作的准备,让大家通过观察引起思考。(众笑)
师:(出示图片:学生端坐在座位上,老师站在讲台边,讲台上还是那半瓶“饮料”。)这个场景下,你怎么说?
生:原来是这样啊!
生:老师指着半瓶饮料,大声说:“这是谁干的?”(众笑)
……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鲍老师最后揭示了“谜底”,并要求“让故事产生一个意外而又合乎情理的结局”,“意外”已是必然,“合乎情理”却需要学生来自圆其说。这是师生合力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尊重。
过于涣散的收束方向,也就失去了“方向感”,学生漫无目的,重新堕入放纵境地。还是“半瓶饮料”,从起点回到起点,如同一个圆,其间的弧线却由学生自己绘制。这不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而是高速公路上的疾驰。套用一句广告语:不在乎目的地,只在乎沿途的风景。想象不是目的,在想象的过程中,体验方法、提高能力才是真正的目的。
综观整堂课,鲍老师结合了小说创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叙事性想象作文的教学,不失为一种勇敢的尝试。诱因、环境、矛盾与结局,不仅是此类作文的几种要素,也是该课渐次展开的几个步骤和板块,教学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很好的统一。不过,值得商榷的是,小说的创作方法运用在小学习作教学上,是否妥帖呢?加之作文知识的强势出现,是否能被小学生理解并接纳呢?同时,一味诱导学生展开想象来推进故事情节,未如通过情境表演等方式,加以直观化、具象化,更符合学生的心智成长规律呢?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 3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