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幼儿情操,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协调,实现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艺术教育中的音乐、体操、美术、文学都具有审美价值,艺术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健康、优美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可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教育,且对幼儿培养初步的艺术修养和兴趣,坚持性、自制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及高雅的气质都有利。另外,幼儿的思维活动是具体、生动形象,而艺术活动中画面的结构与色彩,音乐的高低、节奏、旋律、形象的身体动作,具体生动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孩子头脑中呈现相应的形象。艺术活动适合幼儿智力活动的特点,能满足幼儿需要,且容易被幼儿接受。因此,艺术教育的培养影响着幼儿全面发展的进程。幼儿园艺术教育在发展幼儿的智力特别是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创造力、表现力以及对幼儿身体的健美发育和成长方面都起着独特的作用。
《纲要》中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阐述为:“教给幼儿唱歌、舞蹈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在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等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 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的美的欣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纲要》的这一阐述,也深刻地说明了幼儿艺术教育重在通过技能的培养促进幼儿其它方面能力的培养。
但是,艺术教育又是特殊性的教育,这种特殊性表现在:艺术教育在进行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同时,应该注重孩子独立性、批判性、主体性、求新求异性和创造性的培养。现实中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不乏存在不按幼儿生长发育规律教学,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现象。比如:教育者忽视了幼儿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只注意幼儿艺术教育的普遍性目的,而不注意艺术教育所担负的特殊任务;有些家长虽然重视幼儿艺术才能的培养,为孩子创造条件,但只注意幼儿某种艺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艺术教育对幼儿其它能力方面发展的促进。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幼儿艺术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不仅要认真学习和贯彻《纲要》的内容,而且要把《纲要》的内容落到实处,充分运用其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师应该有时刻关注最新教育理念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以便把教育理念贯彻到教育实践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还幼儿艺术教育本义:“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的能力水平,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以大胆、自由的方式表达他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并从中体验到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从而实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的美育功能。”
另外,教师应该有角色转变的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孩子,形成“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格局,使幼儿真正地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遵循规律,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及方式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观察、了解幼儿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如春天来了,幼儿对满街的柳树非常喜爱,教师就完全可以带领所有的幼儿走出园门,到大自然中去尽情欣赏柳树的婀娜多姿,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萌发自由表现“大自然的美”的愿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充分、大胆地表达对大自然的爱,而不是将幼儿关在园内“闭门造车”。这种切实从幼儿角度出发的方式既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又累积了经验,为进一步开展类似的艺术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勤于思考,让幼儿在玩中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作画或者舞蹈等是孩子自由表达和宣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辅以游戏开展,其活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如春天孩子爱在户外玩,偶然发现地上的影子,有的孩子就会相互追逐影子玩,有的则长时间站在那儿“顾影自赏”。此时,我干脆引导幼儿开展了“发现影子——踩影子——玩影子——画影子——创编添画影子——欣赏作品”的活动。整个活动兴趣盎然,合作愉快,教师的指导没有传统的交待、讲解、示范,只是三言两语的引导,却产生了“挥之即去,呼之即来”的效果,幼儿积极表现,教师也感到十分轻松,这就是游戏在艺术创造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四、做好家园合作
近年来,幼儿社会性教育已得到广泛的重视,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素质,只靠幼儿园是很难实现的,特别是幼儿的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开创艺术教育的新局面。一个充满信任、相互协调的家园关系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多与家长沟通与交流,运用各种方法让家长了解有关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此外,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供机会让家长参与教学工作。
《纲要》中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阐述为:“教给幼儿唱歌、舞蹈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在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等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 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的美的欣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纲要》的这一阐述,也深刻地说明了幼儿艺术教育重在通过技能的培养促进幼儿其它方面能力的培养。
但是,艺术教育又是特殊性的教育,这种特殊性表现在:艺术教育在进行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同时,应该注重孩子独立性、批判性、主体性、求新求异性和创造性的培养。现实中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不乏存在不按幼儿生长发育规律教学,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现象。比如:教育者忽视了幼儿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只注意幼儿艺术教育的普遍性目的,而不注意艺术教育所担负的特殊任务;有些家长虽然重视幼儿艺术才能的培养,为孩子创造条件,但只注意幼儿某种艺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艺术教育对幼儿其它能力方面发展的促进。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幼儿艺术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不仅要认真学习和贯彻《纲要》的内容,而且要把《纲要》的内容落到实处,充分运用其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师应该有时刻关注最新教育理念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以便把教育理念贯彻到教育实践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还幼儿艺术教育本义:“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的能力水平,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以大胆、自由的方式表达他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并从中体验到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从而实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的美育功能。”
另外,教师应该有角色转变的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孩子,形成“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格局,使幼儿真正地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遵循规律,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及方式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观察、了解幼儿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如春天来了,幼儿对满街的柳树非常喜爱,教师就完全可以带领所有的幼儿走出园门,到大自然中去尽情欣赏柳树的婀娜多姿,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萌发自由表现“大自然的美”的愿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充分、大胆地表达对大自然的爱,而不是将幼儿关在园内“闭门造车”。这种切实从幼儿角度出发的方式既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又累积了经验,为进一步开展类似的艺术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勤于思考,让幼儿在玩中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作画或者舞蹈等是孩子自由表达和宣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辅以游戏开展,其活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如春天孩子爱在户外玩,偶然发现地上的影子,有的孩子就会相互追逐影子玩,有的则长时间站在那儿“顾影自赏”。此时,我干脆引导幼儿开展了“发现影子——踩影子——玩影子——画影子——创编添画影子——欣赏作品”的活动。整个活动兴趣盎然,合作愉快,教师的指导没有传统的交待、讲解、示范,只是三言两语的引导,却产生了“挥之即去,呼之即来”的效果,幼儿积极表现,教师也感到十分轻松,这就是游戏在艺术创造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四、做好家园合作
近年来,幼儿社会性教育已得到广泛的重视,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素质,只靠幼儿园是很难实现的,特别是幼儿的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开创艺术教育的新局面。一个充满信任、相互协调的家园关系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多与家长沟通与交流,运用各种方法让家长了解有关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此外,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供机会让家长参与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