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理绕三灵”是大理白族重要的宗教、祭祀、祈福的民间仪式,又称“过路节”、“观三览”,是每个村的本主神相聚逛庙的日子,本主是大理自主形成的一种本土信仰,本主在白族又统称为“白矣”,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本主,本主都不相同,但本主与本主之间都有关联,大多为当地历史中的民族英雄或是当地品性良好的统治者,因白族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民族,所以本族的民间本主信仰是将儒(儒家)、释(佛教)、道(道教)再结合本族的文化形成的民间信仰。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二日至四月二十五日之间,第一天在大理古城城隍庙、第二天在庆洞“神都”,第三天在何矣城洱河寺“仙都”,第四天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马久邑村护国寺。在这期间很多白族人民都会来参加热闹无比。
关键词:白族;民间仪式;绕三灵
绕三灵整个仪式行程的路线为:城隍庙——庆洞“神都”——何矣城“仙都”——马久邑。其中庆洞“神都”最为热闹,代表村子来诵经的莲池会组织的老妈妈与村民也非常的多,传说为爱民皇帝在庆洞寻找三公主时路过庆洞便在这里坐了一下,坐着舒服就不愿意走动,于是要围绕着庆洞周围绕三灵。
农历四月二十二日在城隍庙,初次进庙,里面香火旺盛,庙门朝南,北部与南部是老妈妈准备祭祀用品与开灶的地方,东部从左往右依次由三座庙组成,每个门前的对联分别与门中的神灵相对应,最左边的庙宇供奉着三座神灵,依次为药王祈康健,火官免火灾,水官免水灾;中间庙宇供奉财神爷;右边庙宇依旧供奉着三座神灵,分别为县城皇老爷、主城皇老爷、还有孔子。与每个的门口对联相对应,左边庙宇为天,右边庙宇为地。右边庙宇门前还有两座黑白无常。三座庙宇前都有老妈妈们诵经,分别来自不同的村子,每个老妈妈都有两种诵经乐器,分别是红色的木鱼和彩色的毛球铜铃,她们面对面坐着,年纪轻一点的手里拿着红色的木鱼,年纪大一点的敲着彩色毛球铜铃,边唱边打节奏,时不时的起身跪拜。
来城隍庙唱经的老妈妈大多来自喜洲(据说金姑来自喜洲),城隍庙中左边庙宇唱的是天经,最右边庙宇唱的是地经。经文的大概寓意都是在祈求全家及全村人民身体健康,平安幸福的寓意。除了诵经之外,莲池会的老妈妈还承担着祭祀的任务,准备祭品的老妈妈被称为“天厨”,以村或社为单位,在祭拜过程中,每个村落会派出一名经母来承担“天厨”的职责,“天厨”抱一只公鸡,和一些五颜六色的祭品,祭拜的时候要将祭品举到与额头上。究其抱鸡的原因,是有讲究的,一定要用公鸡才可以,母鸡是不行的,一是因为公鸡叫会叫时间,二是公鸡分得清阴阳,可以迎客,迎神,寓意吉祥。此外,在城隍庙中烧香的香炉旁会时不时的放鞭炮,莲池会的老妈妈会写一封祈求平安健康的信件(黄色符纸)烧给城隍爷,被称为“送库”,“送库”是专门负责焚烧纸火的,担任这个职位的老妈妈通常为久病难愈或多灾多难进而皈依佛门的人。在焚烧时会根据颂唱经文的节奏,手捧黄色符纸或是金银纸钱对着神灵祭坛作揖之后放入焚香炉,之后会在旁边的铁桶中放一串鞭炮。傍晚一些老妈妈会准备一些祭品,在左边的寺庙供奉的为素食,右边寺庙供奉为荤食。素食庙宇由保和寺守候,为明天一早送金姑做准备,右边为莲池会守侯供奉荤食。晚上会先把为金姑、驸马准备的新衣服,生活用品(有肥皂、镜子),香火拿出来供一晚,第二天,天亮之前将这些烧掉以便三公主在天上会客,会神仙,之后便送回巍山。在这之前二月初十到二月十六是接金姑的日子,要吃素。送金姑的前一天也就是四月二十二也要吃素,接送金姑并未有实物,而是白族人民心中的想象及心理慰藉。
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天不亮便能看到莲池会老妈妈们将城隍庙中将供奉一夜的祭品以及准备送给三公主的衣服端出,摆在城隍庙门口的小巷,每个村子的老妈妈们都分开祭祀,每支队伍都面向南方,开始敲着木鱼并诵唱经文,诵经完毕后将供奉的祭品全部烧掉,并放鞭炮来庆祝。
庆洞“神都”门口人非常多,庆洞左边搭了一个舞台为绕三灵仪式中的歌舞做准备,也为了更好地让村民参与到绕三灵节日当中,绕三灵在宗教中认为是本主相聚逛庙会,并向本主祈福并祭祀的日子,但对于村民来说也是逛集市与自己心爱的人约会的日子。所以表演中有代表村子的花柳老人扮成的相爱中的男女交流情感,还有跳霸王鞭舞象征着丰收、五谷丰登,老人们唱着白族调,整个场面笙歌鼎沸、盛况空前。
农历的四月二十四日在何矣城洱河寺“仙都”,这里的活动与昨天亲洞那场相似,但香火并没有庆洞“神都”那样旺盛,早上来祭拜的人也不像庆洞“神都”那样多。何矣城洱河寺“仙都”的寺庙比庆洞“神都”的寺庙规模也小很多。一进洱河寺“仙都”的院子里的右面外面供着一座小佛像,有一个村子的老妈妈们在围着诵经,每个进洱河寺祭拜的村民,都会先祭拜一下门口这个小佛像,才会进主殿祭拜,其中一位莲池会的老妈妈称这位小佛像是太子,是洱河寺本主段赤成的儿子,供奉他是为了求子求孙。左边是石墙记录着为洱河寺“仙都”捐钱的功德录。中间是主殿,主殿里有四尊佛像,左边的一座是九龙圣母的塑像,临近九龙圣母的墙上画有九龙圣母为龙王生九子的故事。
农历的四月二十五日,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马久邑村,是绕三灵活动的最后一站的马久邑村护国寺,护国寺是马久邑本村的本主庙,本主是张玉林(即保安景帝),庙中的主殿为保安景帝是四世同堂。与第一天的城隍庙一样,还没到寺庙,远处就听到洞经会的老爷爷们用各种传统乐器弹奏着洞经音乐与大理白族调,进入护国寺中发现洞经会也有老奶奶在演奏洞经音乐。平日看许多论文中写到洞经会多为老年男性参加,但其中一位洞经会的老爷爷是这样说到,那些演奏洞经音乐的老妈妈也为洞经会成员,加入洞经会是不分男女,只要会传统的乐器就可以,因为当下会乐器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不愿意学老一輩的传统乐器,只会打麻将,所以只要会乐器的人都可以参加洞经会,笔者认为这也是对传统的洞经音乐、大理白族调和传统乐器的保护。
白塔邑村瓦灯平是本主的后花园,本主绕三灵转到这边,在这个后花园中与周围村子的本主会客,等本主们在这里吃好、逛好、玩好,莲池会的老妈妈们才会把本主接回到护国寺,所以绕三灵也叫“过路节”。白塔邑村瓦灯平庙旁边有写着保安景帝的轿子,还有写着保安景帝的伞盖,莲池会组织中的老妈妈们要先来这边念经,中午的时候就会有洞经会的男人过来抬着轿子,小孩子拿着红旗的队伍过来接本主,接到本主之后队伍边吹打着乐器的就回护国寺了。来这里的接本主的村子还有材村、下鸡邑村、上鸡邑村、瓦村等,她们来祭拜与诵经接本主的时间是不一样也不固定的。
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历史悠久是白族人民展示民族文化的舞台,这一盛会是白族人民的“狂欢节”,为增强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凝聚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白族;民间仪式;绕三灵
绕三灵整个仪式行程的路线为:城隍庙——庆洞“神都”——何矣城“仙都”——马久邑。其中庆洞“神都”最为热闹,代表村子来诵经的莲池会组织的老妈妈与村民也非常的多,传说为爱民皇帝在庆洞寻找三公主时路过庆洞便在这里坐了一下,坐着舒服就不愿意走动,于是要围绕着庆洞周围绕三灵。
农历四月二十二日在城隍庙,初次进庙,里面香火旺盛,庙门朝南,北部与南部是老妈妈准备祭祀用品与开灶的地方,东部从左往右依次由三座庙组成,每个门前的对联分别与门中的神灵相对应,最左边的庙宇供奉着三座神灵,依次为药王祈康健,火官免火灾,水官免水灾;中间庙宇供奉财神爷;右边庙宇依旧供奉着三座神灵,分别为县城皇老爷、主城皇老爷、还有孔子。与每个的门口对联相对应,左边庙宇为天,右边庙宇为地。右边庙宇门前还有两座黑白无常。三座庙宇前都有老妈妈们诵经,分别来自不同的村子,每个老妈妈都有两种诵经乐器,分别是红色的木鱼和彩色的毛球铜铃,她们面对面坐着,年纪轻一点的手里拿着红色的木鱼,年纪大一点的敲着彩色毛球铜铃,边唱边打节奏,时不时的起身跪拜。
来城隍庙唱经的老妈妈大多来自喜洲(据说金姑来自喜洲),城隍庙中左边庙宇唱的是天经,最右边庙宇唱的是地经。经文的大概寓意都是在祈求全家及全村人民身体健康,平安幸福的寓意。除了诵经之外,莲池会的老妈妈还承担着祭祀的任务,准备祭品的老妈妈被称为“天厨”,以村或社为单位,在祭拜过程中,每个村落会派出一名经母来承担“天厨”的职责,“天厨”抱一只公鸡,和一些五颜六色的祭品,祭拜的时候要将祭品举到与额头上。究其抱鸡的原因,是有讲究的,一定要用公鸡才可以,母鸡是不行的,一是因为公鸡叫会叫时间,二是公鸡分得清阴阳,可以迎客,迎神,寓意吉祥。此外,在城隍庙中烧香的香炉旁会时不时的放鞭炮,莲池会的老妈妈会写一封祈求平安健康的信件(黄色符纸)烧给城隍爷,被称为“送库”,“送库”是专门负责焚烧纸火的,担任这个职位的老妈妈通常为久病难愈或多灾多难进而皈依佛门的人。在焚烧时会根据颂唱经文的节奏,手捧黄色符纸或是金银纸钱对着神灵祭坛作揖之后放入焚香炉,之后会在旁边的铁桶中放一串鞭炮。傍晚一些老妈妈会准备一些祭品,在左边的寺庙供奉的为素食,右边寺庙供奉为荤食。素食庙宇由保和寺守候,为明天一早送金姑做准备,右边为莲池会守侯供奉荤食。晚上会先把为金姑、驸马准备的新衣服,生活用品(有肥皂、镜子),香火拿出来供一晚,第二天,天亮之前将这些烧掉以便三公主在天上会客,会神仙,之后便送回巍山。在这之前二月初十到二月十六是接金姑的日子,要吃素。送金姑的前一天也就是四月二十二也要吃素,接送金姑并未有实物,而是白族人民心中的想象及心理慰藉。
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天不亮便能看到莲池会老妈妈们将城隍庙中将供奉一夜的祭品以及准备送给三公主的衣服端出,摆在城隍庙门口的小巷,每个村子的老妈妈们都分开祭祀,每支队伍都面向南方,开始敲着木鱼并诵唱经文,诵经完毕后将供奉的祭品全部烧掉,并放鞭炮来庆祝。
庆洞“神都”门口人非常多,庆洞左边搭了一个舞台为绕三灵仪式中的歌舞做准备,也为了更好地让村民参与到绕三灵节日当中,绕三灵在宗教中认为是本主相聚逛庙会,并向本主祈福并祭祀的日子,但对于村民来说也是逛集市与自己心爱的人约会的日子。所以表演中有代表村子的花柳老人扮成的相爱中的男女交流情感,还有跳霸王鞭舞象征着丰收、五谷丰登,老人们唱着白族调,整个场面笙歌鼎沸、盛况空前。
农历的四月二十四日在何矣城洱河寺“仙都”,这里的活动与昨天亲洞那场相似,但香火并没有庆洞“神都”那样旺盛,早上来祭拜的人也不像庆洞“神都”那样多。何矣城洱河寺“仙都”的寺庙比庆洞“神都”的寺庙规模也小很多。一进洱河寺“仙都”的院子里的右面外面供着一座小佛像,有一个村子的老妈妈们在围着诵经,每个进洱河寺祭拜的村民,都会先祭拜一下门口这个小佛像,才会进主殿祭拜,其中一位莲池会的老妈妈称这位小佛像是太子,是洱河寺本主段赤成的儿子,供奉他是为了求子求孙。左边是石墙记录着为洱河寺“仙都”捐钱的功德录。中间是主殿,主殿里有四尊佛像,左边的一座是九龙圣母的塑像,临近九龙圣母的墙上画有九龙圣母为龙王生九子的故事。
农历的四月二十五日,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马久邑村,是绕三灵活动的最后一站的马久邑村护国寺,护国寺是马久邑本村的本主庙,本主是张玉林(即保安景帝),庙中的主殿为保安景帝是四世同堂。与第一天的城隍庙一样,还没到寺庙,远处就听到洞经会的老爷爷们用各种传统乐器弹奏着洞经音乐与大理白族调,进入护国寺中发现洞经会也有老奶奶在演奏洞经音乐。平日看许多论文中写到洞经会多为老年男性参加,但其中一位洞经会的老爷爷是这样说到,那些演奏洞经音乐的老妈妈也为洞经会成员,加入洞经会是不分男女,只要会传统的乐器就可以,因为当下会乐器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不愿意学老一輩的传统乐器,只会打麻将,所以只要会乐器的人都可以参加洞经会,笔者认为这也是对传统的洞经音乐、大理白族调和传统乐器的保护。
白塔邑村瓦灯平是本主的后花园,本主绕三灵转到这边,在这个后花园中与周围村子的本主会客,等本主们在这里吃好、逛好、玩好,莲池会的老妈妈们才会把本主接回到护国寺,所以绕三灵也叫“过路节”。白塔邑村瓦灯平庙旁边有写着保安景帝的轿子,还有写着保安景帝的伞盖,莲池会组织中的老妈妈们要先来这边念经,中午的时候就会有洞经会的男人过来抬着轿子,小孩子拿着红旗的队伍过来接本主,接到本主之后队伍边吹打着乐器的就回护国寺了。来这里的接本主的村子还有材村、下鸡邑村、上鸡邑村、瓦村等,她们来祭拜与诵经接本主的时间是不一样也不固定的。
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历史悠久是白族人民展示民族文化的舞台,这一盛会是白族人民的“狂欢节”,为增强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凝聚力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