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从来不是拿腔作调,而是对生活的还原。艺术源于生活,还原生活,并高于生活。艺术的本质就是还原生活。本文从艺术高于生活又还原生活来讨论艺术。首先要从艺术源于生活开始——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进而对艺术高于生活又还原生活进行论述。
关键词:艺术 高于生活 源于生活
艺术生活是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较早较多较完整的概念。其大概意思是: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而作家通过艺术手段的加工,精练的语言描述,有序的故事情节排列,渲染,夸张,集中矛盾等故事情节的等等描绘,就使一本小说或者是其他的文学作品更加的生动,耐人寻味。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艺术还原生活,又不等于生活。艺术反映生活的时候,要对生活中的人和物进行选择、提炼,要揭示生活的本质,在形式上要有所创造。如果艺术不能“高于生活”,它们之间可以划等号,那么艺术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所以说,艺术高于生活并还原生活,但不等于生活。
首先讨论艺术为什么高于生活,当然其前提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这还要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说起。第一是“模仿说”,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继古希腊哲学家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第二是“游戏说”,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然而此时所说的游戏,也是产生于生活。人的审美活动和游戏一样,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剩余精力是人们进行艺术这种精神游戏的动力。人是高等动物,他不需要以全部精力去从事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物质活动,因此有过剩的精力,这些过剩精力体现在自由的模仿活动中就有了游戏与艺术活动。第三是“表现说”,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情感表达,都是人生活的一部分。第四是“巫术说”。巫术即原始人类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按照这种理论,原始人所描绘的史前洞穴壁画中虽然有许多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美丽的动物形象,但他们当时却是出于一种与审美无关的动机,即巫术的动机。比如许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壁画和雕刻,往往是处在洞穴最黑暗和难以接近的地方,它们显然不是为了给人欣赏而制作的,而是史前人类企图以巫术为手段来保证狩猎的成功。还有些动物身上画有或刻有被长矛或棍棒刺中和打击过的痕迹,第五个是“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却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劳动以外的其他社会生活的内容,也与艺术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在劳动中为了需要而创造出具有丰富表意功能的语言系统。
无论哪种学说,归根究底离不开我们的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是体验的过程,艺术是生活体验后的生活,人们常常用音乐表现高山流水,用绘画表现梅兰竹菊。通过对自然生活的艺术表现,使人们更加直观的去了解生活了解艺术。生活的升华便是艺术,艺术可以说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们相互存在,相互补给,生活自然是艺术的土壤,艺术尽情表现生活。所谓艺术源于生活,不如说艺术源于人对于生活的感觸和体会以及思想,而高于生活,正是因为创作是一个凝聚升华的过程,是围绕一个主题不断发散而又最终聚拢的过程。对象是不固定的,每个人都拥有创造的能力,而能否成为艺术则取决于其感知力与掌控力。
艺术高于生活,因为艺术反映的生活,比实际生活更纯粹。我们都知道,漫长复杂的社会生活有几年、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在我们的艺术作品中,用不算长的时间就表现出来了。就拿罗中立的《父亲》油画作品来谈,一张油画作品,就把父亲整个人生,几十年的心酸困苦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展现了在七八十年代时期的父亲的整体面貌,给我们广大观众以共鸣感。
再说一下怎样艺术还原生活,在当今世界,艺术不再是一意孤行的行为,从工业革命以后,各种艺术开始向着实用性发展。像是德国的包豪斯和美国流行的波普艺术,都是为了实用性和满足消费为目的,这里的艺术更趋向于设计层面,这本身就是艺术服务于生活和还原生活的一个过程。当艺术品开始重视社会生活群体,开始考虑艺术的接受和接受者时,艺术便回归了生活的本质。西方一些现代美学家对艺术回归生活和艺术的接受也有较多的论述,如存在主义美学家萨特在其《为什么写作》中就充分论证了读者阅读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他说:“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现象学美术家杜夫海纳从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出发谈到了接受者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他说:“观众不仅是认可作品的证人,而且还是以各自方式完成它的执行者;要显现,审美对象就需要观众。”
其实,艺术回归生活在现实层面上是艺术活动的一种完成。艺术也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传播、接受与消费。其次艺术的接受与消费在潜在意义上又同时是整个艺术活动在观念上的动机和起点。这就像是百米赛跑那样,虽然在其现实性上气泡显示整个比赛过程的起点,但由于百米终点是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的动机和目的,所以在某种观念上,也即是潜在意义上必然先行于现实的行为而成为整个过程的起点和开端。艺术家也不例外,在艺术的创作目的上,大多往往还是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得以被传播和得到大众的认可,所以艺术回归生活也是一种自始至终都在循环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第3版)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生活与艺术[J].浙大出版社, 2009.
[3]沃特伯格.什么是艺术 [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关键词:艺术 高于生活 源于生活
艺术生活是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较早较多较完整的概念。其大概意思是: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而作家通过艺术手段的加工,精练的语言描述,有序的故事情节排列,渲染,夸张,集中矛盾等故事情节的等等描绘,就使一本小说或者是其他的文学作品更加的生动,耐人寻味。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艺术还原生活,又不等于生活。艺术反映生活的时候,要对生活中的人和物进行选择、提炼,要揭示生活的本质,在形式上要有所创造。如果艺术不能“高于生活”,它们之间可以划等号,那么艺术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所以说,艺术高于生活并还原生活,但不等于生活。
首先讨论艺术为什么高于生活,当然其前提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这还要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说起。第一是“模仿说”,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继古希腊哲学家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第二是“游戏说”,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然而此时所说的游戏,也是产生于生活。人的审美活动和游戏一样,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剩余精力是人们进行艺术这种精神游戏的动力。人是高等动物,他不需要以全部精力去从事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物质活动,因此有过剩的精力,这些过剩精力体现在自由的模仿活动中就有了游戏与艺术活动。第三是“表现说”,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情感表达,都是人生活的一部分。第四是“巫术说”。巫术即原始人类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按照这种理论,原始人所描绘的史前洞穴壁画中虽然有许多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美丽的动物形象,但他们当时却是出于一种与审美无关的动机,即巫术的动机。比如许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壁画和雕刻,往往是处在洞穴最黑暗和难以接近的地方,它们显然不是为了给人欣赏而制作的,而是史前人类企图以巫术为手段来保证狩猎的成功。还有些动物身上画有或刻有被长矛或棍棒刺中和打击过的痕迹,第五个是“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却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劳动以外的其他社会生活的内容,也与艺术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在劳动中为了需要而创造出具有丰富表意功能的语言系统。
无论哪种学说,归根究底离不开我们的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是体验的过程,艺术是生活体验后的生活,人们常常用音乐表现高山流水,用绘画表现梅兰竹菊。通过对自然生活的艺术表现,使人们更加直观的去了解生活了解艺术。生活的升华便是艺术,艺术可以说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们相互存在,相互补给,生活自然是艺术的土壤,艺术尽情表现生活。所谓艺术源于生活,不如说艺术源于人对于生活的感觸和体会以及思想,而高于生活,正是因为创作是一个凝聚升华的过程,是围绕一个主题不断发散而又最终聚拢的过程。对象是不固定的,每个人都拥有创造的能力,而能否成为艺术则取决于其感知力与掌控力。
艺术高于生活,因为艺术反映的生活,比实际生活更纯粹。我们都知道,漫长复杂的社会生活有几年、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在我们的艺术作品中,用不算长的时间就表现出来了。就拿罗中立的《父亲》油画作品来谈,一张油画作品,就把父亲整个人生,几十年的心酸困苦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展现了在七八十年代时期的父亲的整体面貌,给我们广大观众以共鸣感。
再说一下怎样艺术还原生活,在当今世界,艺术不再是一意孤行的行为,从工业革命以后,各种艺术开始向着实用性发展。像是德国的包豪斯和美国流行的波普艺术,都是为了实用性和满足消费为目的,这里的艺术更趋向于设计层面,这本身就是艺术服务于生活和还原生活的一个过程。当艺术品开始重视社会生活群体,开始考虑艺术的接受和接受者时,艺术便回归了生活的本质。西方一些现代美学家对艺术回归生活和艺术的接受也有较多的论述,如存在主义美学家萨特在其《为什么写作》中就充分论证了读者阅读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他说:“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现象学美术家杜夫海纳从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出发谈到了接受者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他说:“观众不仅是认可作品的证人,而且还是以各自方式完成它的执行者;要显现,审美对象就需要观众。”
其实,艺术回归生活在现实层面上是艺术活动的一种完成。艺术也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传播、接受与消费。其次艺术的接受与消费在潜在意义上又同时是整个艺术活动在观念上的动机和起点。这就像是百米赛跑那样,虽然在其现实性上气泡显示整个比赛过程的起点,但由于百米终点是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的动机和目的,所以在某种观念上,也即是潜在意义上必然先行于现实的行为而成为整个过程的起点和开端。艺术家也不例外,在艺术的创作目的上,大多往往还是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得以被传播和得到大众的认可,所以艺术回归生活也是一种自始至终都在循环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第3版)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生活与艺术[J].浙大出版社, 2009.
[3]沃特伯格.什么是艺术 [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