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白是我国继屈原之后的又一名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他集百家之所长,创作的诗篇充斥着浓浓的才情与艺术气息。分析《蜀道难》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对文中所描绘的高峻的峰岭、崎岖的山路、险恶的政治环境等感同身受,文中蜀道艰险的叙述,让读者仿佛身处其中。我们从中明白其浪漫的艺术特征。
I207.22
一、笔下形象带有个人主义,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他以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的同时,又毫不矫饰,真诚的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个人感情融入所看到的大自然。在《蜀道难》中主观感受极其强烈。首句即以惊叹词“噫吁嚱”开头,犹如天风海雨,突兀而来,先声夺人,给人一种惊心动魄之感。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主观感叹是全诗的基调和主旋律,以反复咏叹的形式抒发强烈的感情。第一次出现在首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荡气回肠的惊叹之后,是诗人激情的爆发,诗人满腔的感情,奔涌而来,势不可挡。一声惊叹后又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提唱,接着用惊人之笔,描绘出一幅巨型的蜀道山川画卷。而末句的主旋律的一声惊叹,更表达了浓郁的主观色彩。虽然诗篇对自然形象的刻画较多,但是诗人自身的形象仍然通过矗立在诗的画卷上的惊人形象及所显示的雄伟的气魄所表现出来了,这一切,无不显示出强烈的主观色彩。
二、夸张大胆,想象变幻莫测,但是却易于人们接受
在《蜀道难》中极力渲染蜀道高峰绝壁,万壑转石的险难,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奔放雄健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地领略祖国秦陇、巴蜀一带的奇险。全诗围绕“高”、“危”二字,淋漓尽致地描写蜀道的艰险。李白文中的夸张,往往表现为“无理之理”。文中写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用了夸张手法,“上青天”通俗的夸张手法,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那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崎岖蜀道。文中诗篇中通过用鸟道和天梯来比喻道路的陡峭、险峻;用黄鹤之高飞,猿猴之善攀援,比喻那些善于穿越险境的人;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写形势之险峻;用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豺狼、虎蛇等的一系列高度的夸张手法将蜀道的高、危、险、难等形象地表现出来,既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突出了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文中,以惊心动魄的蜀道比喻不服从朝廷的叛乱者,暗喻政治危机,形象而又贴切。
三、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音调随文情而抑扬顿挫
在《蜀道难》中的文中有着奔腾回旋的动感。李白把自已的个性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诗歌在尽情地驰骋豪放不羁,奇情伟志的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一种挥洒自如的,幅度极大的诗意跌宕。其大起大落、流动跳跃的内在韵律,成为论者常予肯定的饶有个性特色的抒情歌唱。诗人通过对文中形象的创造、选择、安排,极尽狂放洒脱之能事,其大开大合,感情就像江涛海浪。可谓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这种动感也体现在情感呈现方面。诗人饱满激动的感情,起荡迅速,如天马行空,一旦迸发,如万斛之水不择地而生。例如,诗篇首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起,
既达到了随心所欲,出口成诗的绝妙境界,参差错落,长短不拘,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九字句,自由活泼地交错运用,初看似绝无规律,细味则规律可寻,非常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奔涌而出,自由奔放的情感。
四、诗句回环反复、一唱三叹,文中情感渲染更为突出
全诗分为三部分,在诗篇的开头出现了“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惊叹,为整个诗篇奠定了雄壮豪迈的基调,使读者对蜀道开辟之难有了最初的感受。在诗篇中间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又给诗篇染上一层光陆怪离的色彩,加重了感情基调,表达了诗人越来越激动的情感,增强了诗篇动人心魄的力量。以此诗句不仅仅回应了开头,也对下文进行了暗示。最后诗人又一次发出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道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并有所寄寓,使得整个诗篇的感情有所延伸和收束,从而表达诗人的无限遐想,深化了主题。在对蜀道的深刻描绘中,汹涌着作者的激情,而这又是通过主旋律的反复吟唱,达到感情的爆发、延伸、收束,这构成了诗的基调。
五、古今相称,虚实结合,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利用远古传说中的古蜀国,来表明蜀道开辟之久远。再以神话传说来道出“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蜀道開辟之难,接着用诸多鲜明的形象一一展现蜀道之奇险,以上均为写古,但其间有悲叹友人“问君西游何时还”的发问,已是写今了。文中第三部分描写环境和地势之险恶,则是集中笔墨,对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的深刻描绘了。诗人从“西当太白有鸟道”的秦地高耸入云的太白峰写起,一直到剑阁峥嵘,锦城之乐,其脉络遵循着自秦入蜀的轨迹,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蜀道之难行。同时当时政治局势的艰难。
六、结语
综上所述,《蜀道难》运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通过奔放雄健的语言,把人们带进神奇惊险的天地,领略祖国秦、陇、蜀一带奇险、壮伟的风光,其笔触着力描写蜀道的艰难与环境的险恶,是诗人描绘大自然形象的杰作。同时,又曲折地抒发了诗人苦闷退却与昂扬进取,失望与希望等错综复杂的感情,抒写政治理想与现实政治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豪情与悲思,都在错综复杂的感情中起伏跌宕。从而,我们看出《蜀道难》不愧是一曲奇情异想的人生悲歌。
参考文献:
[1]田莉.论李白浪漫主义诗风[J].学理论,2012(5).
[2]孔庆庭.《蜀道难》:高尚人格与完美艺术的统一[J].甘肃高师学报,2009,14(3).
[3]豆萍.景奇意悲情景交融——浅议《蜀道难》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4).
I207.22
一、笔下形象带有个人主义,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他以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的同时,又毫不矫饰,真诚的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个人感情融入所看到的大自然。在《蜀道难》中主观感受极其强烈。首句即以惊叹词“噫吁嚱”开头,犹如天风海雨,突兀而来,先声夺人,给人一种惊心动魄之感。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主观感叹是全诗的基调和主旋律,以反复咏叹的形式抒发强烈的感情。第一次出现在首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荡气回肠的惊叹之后,是诗人激情的爆发,诗人满腔的感情,奔涌而来,势不可挡。一声惊叹后又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提唱,接着用惊人之笔,描绘出一幅巨型的蜀道山川画卷。而末句的主旋律的一声惊叹,更表达了浓郁的主观色彩。虽然诗篇对自然形象的刻画较多,但是诗人自身的形象仍然通过矗立在诗的画卷上的惊人形象及所显示的雄伟的气魄所表现出来了,这一切,无不显示出强烈的主观色彩。
二、夸张大胆,想象变幻莫测,但是却易于人们接受
在《蜀道难》中极力渲染蜀道高峰绝壁,万壑转石的险难,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奔放雄健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地领略祖国秦陇、巴蜀一带的奇险。全诗围绕“高”、“危”二字,淋漓尽致地描写蜀道的艰险。李白文中的夸张,往往表现为“无理之理”。文中写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用了夸张手法,“上青天”通俗的夸张手法,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那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崎岖蜀道。文中诗篇中通过用鸟道和天梯来比喻道路的陡峭、险峻;用黄鹤之高飞,猿猴之善攀援,比喻那些善于穿越险境的人;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写形势之险峻;用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豺狼、虎蛇等的一系列高度的夸张手法将蜀道的高、危、险、难等形象地表现出来,既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突出了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文中,以惊心动魄的蜀道比喻不服从朝廷的叛乱者,暗喻政治危机,形象而又贴切。
三、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音调随文情而抑扬顿挫
在《蜀道难》中的文中有着奔腾回旋的动感。李白把自已的个性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诗歌在尽情地驰骋豪放不羁,奇情伟志的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一种挥洒自如的,幅度极大的诗意跌宕。其大起大落、流动跳跃的内在韵律,成为论者常予肯定的饶有个性特色的抒情歌唱。诗人通过对文中形象的创造、选择、安排,极尽狂放洒脱之能事,其大开大合,感情就像江涛海浪。可谓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这种动感也体现在情感呈现方面。诗人饱满激动的感情,起荡迅速,如天马行空,一旦迸发,如万斛之水不择地而生。例如,诗篇首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起,
既达到了随心所欲,出口成诗的绝妙境界,参差错落,长短不拘,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九字句,自由活泼地交错运用,初看似绝无规律,细味则规律可寻,非常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奔涌而出,自由奔放的情感。
四、诗句回环反复、一唱三叹,文中情感渲染更为突出
全诗分为三部分,在诗篇的开头出现了“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惊叹,为整个诗篇奠定了雄壮豪迈的基调,使读者对蜀道开辟之难有了最初的感受。在诗篇中间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又给诗篇染上一层光陆怪离的色彩,加重了感情基调,表达了诗人越来越激动的情感,增强了诗篇动人心魄的力量。以此诗句不仅仅回应了开头,也对下文进行了暗示。最后诗人又一次发出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道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并有所寄寓,使得整个诗篇的感情有所延伸和收束,从而表达诗人的无限遐想,深化了主题。在对蜀道的深刻描绘中,汹涌着作者的激情,而这又是通过主旋律的反复吟唱,达到感情的爆发、延伸、收束,这构成了诗的基调。
五、古今相称,虚实结合,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利用远古传说中的古蜀国,来表明蜀道开辟之久远。再以神话传说来道出“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蜀道開辟之难,接着用诸多鲜明的形象一一展现蜀道之奇险,以上均为写古,但其间有悲叹友人“问君西游何时还”的发问,已是写今了。文中第三部分描写环境和地势之险恶,则是集中笔墨,对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的深刻描绘了。诗人从“西当太白有鸟道”的秦地高耸入云的太白峰写起,一直到剑阁峥嵘,锦城之乐,其脉络遵循着自秦入蜀的轨迹,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蜀道之难行。同时当时政治局势的艰难。
六、结语
综上所述,《蜀道难》运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通过奔放雄健的语言,把人们带进神奇惊险的天地,领略祖国秦、陇、蜀一带奇险、壮伟的风光,其笔触着力描写蜀道的艰难与环境的险恶,是诗人描绘大自然形象的杰作。同时,又曲折地抒发了诗人苦闷退却与昂扬进取,失望与希望等错综复杂的感情,抒写政治理想与现实政治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豪情与悲思,都在错综复杂的感情中起伏跌宕。从而,我们看出《蜀道难》不愧是一曲奇情异想的人生悲歌。
参考文献:
[1]田莉.论李白浪漫主义诗风[J].学理论,2012(5).
[2]孔庆庭.《蜀道难》:高尚人格与完美艺术的统一[J].甘肃高师学报,2009,14(3).
[3]豆萍.景奇意悲情景交融——浅议《蜀道难》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