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西谷地,勾起旧怨新仇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haoba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一个月来,围绕清剿潘基西谷地的“恐怖分子活动”问题,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相互指责不断,边境冲突逐渐升级,两国关系频频告急。9月11日,俄总统普京向格鲁吉亚发出威胁,宣称俄将对其境内恐怖分子动手。9月12日,俄总统普京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安理会成员国领导人和欧安组织国领导人,再次阐述了俄的立场。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俄格关系紧张并不是近来的事,从上世纪90年代两国独立以来就已龃龉不断。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需要和协助格鲁吉亚培训反恐部队为由,以军事顾问团形式介入格事务,使原本矛盾丛生的俄格关系更趋复杂化。
  
  潘基西谷地——冲突策源地
  
  潘基西谷地是格鲁吉亚领土,与俄罗斯的车臣共和国毗邻,其中有80公里紧靠车臣。近年来,俄方认定该地区盘踞着大批车臣非法武装分子,他们以这里为基地,向俄领土发动袭击,并逐渐把此地变成车臣非法武装的重要巢穴、训练中心和武器及后勤供应地,而且这里还聚集着支持车臣非法武装的外国雇佣军等国际恐怖分子。8月初,一批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在企图从车臣越境进入潘基西谷地时,被格边防军抓获。俄罗斯随即派总检察长前往格鲁吉亚,要求引渡,但格以俄方没有提供这些人的犯罪记录等为由予以拒绝,两国关系骤然紧张。此前,格鲁吉亚方面也曾表示,约有250名车臣非法武装分子藏匿在俄格交界的潘基西谷地,准备潜入车臣。俄随即提出派军队进入潘基西谷地,与格军联合行动,打击车臣非法武装及国际恐怖主义者,但格拒绝了俄要求。
  8月23日,4架有俄军标志的飞机深入潘基西谷地,对一些居民点进行轰炸,造成3名平民死亡、7人受伤。格鲁吉亚立即发表声明,指责俄侵犯格领土的行为,并要求安理会对俄“公然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行为进行调查。格鲁吉亚议会于26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有关格鲁吉亚退出独联体的决议,以抗议俄军对潘基西谷地的空袭。针对格方的指责,俄罗斯政府予以坚决否认,并表示俄准备接受国际社会对此次事件进行调查。
  俄方声称,空袭可能是格鲁吉亚自己干的,但为了怕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报复而“嫁祸”于俄。俄还通过国际网透露,俄情报人员侦察到,格军在一山洞中完成了对格军飞机的伪装,即空袭前给格军飞机涂上俄军标志,袭击后又在山洞中将其擦掉。
  8月25日,格决定派兵进入潘基西谷地,开展为期三周的军事演习,此举实际是在向俄示威。8月30日,格鲁吉亚向俄罗斯发出呼吁,要求两国成立联合委员会,就俄“侵犯格鲁吉亚领空”、“轰炸潘基西谷地”展开调查,俄对此没有立即做出反应。在此之前,俄总统普京致信格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再次表示希望双方采取联合行动,清除潘基西谷地恐怖威胁,但遭到格方拒绝。9月6日,正在参加独联体内政部长会议的俄联邦内政部长宣布,他已与格内政部长就两国在潘基西谷地进行联合军事行动达成协议,格方同意俄联邦内务部队进入该地区搜索车臣非法武装分子。但同日晚些时候,格内务部发言人发表声明说,格与俄在打击潘基西谷地地区的恐怖和犯罪活动的合作将仅限于情报交流。他表示,格可能会邀请俄内务部的个别人员前来,协助格就针对某些在俄罗斯进行犯罪活动的人员开展调查,但不会允许俄内务部人员进入潘基西谷地。
  
  争论背后的战略分歧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潘基西谷地反恐之争,实际反映了双边关系中更深层次的战略分歧。苏联解体和格鲁吉亚获得独立后,格领导人就以“终于挣脱了俄罗斯人控制”的心态,试图全面倒向西方,以防俄罗斯再度对格实施控制。谢瓦尔德纳泽主政后,继续做出加快融入西方的战略选择,积极推行“亲西疏俄”的政策,在是否退出独联体问题上先后数次摇摆;在美国鼓动下,格带头参与成立“古阿姆”组织(由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组成,1999年成立),试图与独联体叫板;要求俄原驻格军事基地提前撤除;明确表示要尽早加入北约等。9.11事件后,格鲁吉亚未与俄等独联体成员国磋商,就主动表示愿为美军反恐提供包括驻军在内的一切方便。
  俄罗斯对格鲁吉亚从一开始就“一头扎向西方”表示不悦,先后采取停止向格提供电力和煤气、通过签证制度限制格鲁吉亚人进入俄罗斯打工等措施,力图压格改变政策。在俄看来,格鲁吉亚带头迎合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和北约东扩计划,无异于往俄后院引入虎狼,向俄软腹插入尖刀。而格鲁吉亚主动配合美国修建新的油气管线,将里海油气经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运往西方,更是对俄战略利益构成直接挑战(俄希望里海油气主要用俄管道经俄境输出)。此外,俄罗斯人对格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存有历史成见,认为他是搞垮苏联的“主谋”之一,是俄罗斯利益的“出卖者”。今年9月4日,因美国在白令海扣留了进入其海洋经济专属区的俄渔船,引出了谢瓦尔德纳泽当苏联外长时与美国签署的一项关于划分白令海经济区的协议是否合法的问题,俄方一些人认为,该协议所确定的水域分界线(美国媒体称“谢瓦尔德纳泽线”)有利于美国,因而给俄捕鱼业每年造成20万吨的损失。
  
  美国态度耐人寻味
  
  美国从其全球战略需要出发,一直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手段,实施其弱俄遏俄战略。9.11事件后,美国一方面部分改变了对俄的态度,与俄建立“反恐联盟”,签署两国关系战略框架文件,承认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等;另一方面,并未放弃其全球和既定的对俄战略,美国利用联合反恐名义,实现在中亚和高加索驻军,加大对里海能源开采和运输的介入力度,打破俄在里海能源问题上的垄断权。
  高加索是连接欧亚的重要通道和桥梁,而格鲁吉亚是外高加索地区的心脏,其地缘政治作用和军事战略地位都很重要,是美国早就垂涎的。美国从其长远战略需要考虑,一贯支持格的立场,在处理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关系问题上,自然站在格鲁吉亚一边。针对“俄军飞机空袭潘基西谷地”事件,美国政府于8月24日发表声明“深表关注”,白宫发言人指责俄战机的轰炸侵犯了格主权,加剧了高加索地区的紧张局势。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敦促莫斯科和第比利斯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并敦促俄不要派军队到格潘基西谷地追剿车臣非法武装。这一立场与格鲁吉亚政府完全一致,不排除双方在正式表态前曾有过密切磋商的可能。
  俄罗斯急于彻底解决车臣问题,而车臣非法武装及其国外雇佣军如果像俄方所言以潘吉西谷地做进退,必然给俄清剿行动造成麻烦,从而使车臣问题陷于久拖不决的困境。尤其近来俄军直升机连续遭到车臣非法武装袭击,导致近150名军人丧生,使俄领导人和军队颜面丢尽,俄一心想对车臣非法武装进行严惩,但在美国支持下,格不允许俄军进入潘基西谷地。为此,俄方近日提出各种选择方案。8月29日,俄联邦安全局局长还提出,可邀请美方与格、俄三方采取联合行动,共同打击盘踞在该谷地的国际恐怖分子,但未得到格、美两方的回应。其后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俄与格、美关系将如何发展,人们正在密切观察。▲
  
其他文献
自去年10月朝鲜核问题浮出水面以来,朝美进行了几个月的斗法。双方都不想正面对抗,但又都不愿放弃自己的立场。一时间,几乎整个国际社会都被美朝博弈搅得躁动不安。  朝美互斗的底线在哪里?它们各自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四邻八方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最后的结果又将怎样?且听四位专家为我们释疑。    朝鲜一“退”再“退”,会退出联合国吗?    朴键一:朝鲜在退出《核不扩散条约》之后,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最近国际
期刊
2003年2月26日至3月1日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卡斯特罗在华访问。2月27日晚,我作为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中国前任驻古巴大使,当然也是古巴人民和卡斯持罗本人的老相识、老朋友,被邀请到古巴驻华使馆,参加卡斯特罗的会见。  这是一次小范围的聚会。古巴驻华使馆邀请了曾在古巴工作过的外交官、记者、研究人员,他们都是古巴人民的老朋友,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当时,我和卡斯特罗坐在中间的沙发
期刊
·德国的重要性来自三个源泉,德国未来在世界特别是在欧洲的地位,取决于这三个源泉的继续存在和发展演变。  ·德国要成为世界政治大国!这句话本身就足以引起欧洲和世界的震动。  ·自近代以来,德意志民族的命支运堪称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她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堪称半是天使、半是恶魔。德意志民族为什么能有这样大的能力能量?她为什么会扮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    植根于西方体系中    今日德国的重要性来自
期刊
韩国队在这次世界杯赛上的表现让人吃惊。  一些足球之外的因素,的确给韩国人的成绩抹了黑。但是,他们在场上那种虽然技不如人,却不屈不挠、死拼到底、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的气势,还有现场内外球迷们整齐划一、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足球好看,足球也耐人寻味。因为它的确折射着一支球队所属的那个国家和民族的某些特性和气质。所以人们总是喜欢用“探戈”“桑巴”之类的特色文化来比喻那些不同的足球风格
期刊
三个举措    2002年是小泉出任日本首相的第二年,也是小泉内阁能否有所作为的关键一年。一年中,日本为了重拯经济,出台了进行结构改革的三大举措。  1.拿不良债权“试问”。去年3月,由小泉首相领衔的一个专家小组公布了一项关于日本经济改革的计划。该计划将未来二三年确定为“全力推进经济改革期”,并再次强调将清除日本商业银行不良债权作为日本结构改革的优先领域。该计划试图通过对私人部门、金融体系、国家财
期刊
“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是“世界工厂”,等等,这些关于中国的说法、比喻,我们至少听到过一二。可细一琢磨,不免有些搞不懂:既然都发展强大到“世界工厂”份儿上了,怎么又会“崩溃”呢?如果全世界都养活不了中国,那中国又怎么可能有力量去“威胁”别人呢?  尽管有些说法别有用心,但我们的确要看到自身的问题,搞清自己究竟几斤几两重。  中国经济这只大船正在往海洋深处开,别人比我们
期刊
一提起德国,人们脑海中浮现的便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画面:一面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发达的工业和科技,另一面则是纳粹法西斯的穷兵黩武、战车隆隆;一说到德国人,人们会想到两种人,一种是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歌德、海涅、贝多芬、爱因斯坦等为人类思想文化宝库做出巨大贡献、流芳百世的伟人,另一种则是像希特勒这样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遗臭万年的恶魔。当人们同时联想这些时,对德意志民族所抱的态度必然是十分矛盾的:褒耶,贬
期刊
必须清醒地看到其中的重重阻力,冷静思考消除这些阻力的途径和对策。  东盟是东亚FTA(自由贸易协定)的第一主角。它是东亚地区最早启动FTA进程的,启动后的AFTA(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顺利,影响日增;它迄今仍是东亚惟一成型的区域合作组织,并通过“10+3”、“10+1”等形式承担着推进东亚全区域经济合作的重任;它拥有较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目前拥有10个成员国,人口约5.3亿,GDP总量近800
期刊
当从德国驻华使馆得到确认,我们可以采访大使时,我们甚至感到有些突然,因为它距我们最初发传真请求采访相隔仅一个周末;而采访时间定为半小时更使我们感到是一种意外收获,因为我们本来只是小心翼翼、略带试探性地要求15分钟的采访。  9月18日上午10点,我们如约来到德国驻华大使馆。从最初在大楼门口出示证件并领取胸牌、休息室的五分钟等待、到使馆政治处新闻参赞胡缦德博士的迎接,这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随胡缦
期刊
近来德美在是否攻打伊拉克问题上闹得很僵。8月3日,施罗德在汉诺威一次竞选讲话中,明确表示反对“不计任何后果谈论并考虑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他还表示“德国不准备参与军事冒险,而且也不再是个用支票外交取代政治的国家。”施罗德意思非常清楚,第一,反对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第二,德国既不会出兵也不会出钱。这对积极准备对伊战争并希望得到盟国支持的美国来讲,犹如头上浇下的一盆冷水,心理别提多别扭了。  二战后美国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