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癫痫性精神障碍(EMD)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454例癫痫性精神障碍(EMD)常规脑电图(EEG)加过度换气试验(HV)描记后出现痫样放电的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脑电图(EEG)对癫痫性精神障碍(EMD)的诊断率较高。 结论 脑电图(EEG)对提高癫痫性精神障碍(EMD)的临床诊断确有很高价值。对癫痫性精神障碍(EMD)患者可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关键词: 癫痫(EEG) 癫痫性精神障碍(EMD) 过度换气试验(HV)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218-02
癫痫性精神障碍是一组反复发作性脑异常放电所致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有些情况下易于功能性精神障碍相混淆,常难以鉴别而造成误诊。利用脑电图检查可以提高癫痫性精神障碍痫样放电的检出率,脑电图诊断是一简便而有效的手段。现将就我院门诊和住院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454例在常规脑电图检查后得以确诊的病例进行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1 病例资料
本组454例,男性342例,女性112例,年龄7—58岁,平均31.7岁。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其他器质性疾病。
本组患者EM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1)精神运动性发作218例(以精神障碍为主的病例);(2)情感性发作156例,(以情绪偏高为主者121例);(3)分裂样精神病50例;(4)癫痫性痴呆30例。
本组不伴抽搐性发作者124例。在作首次EEG检查时,至少一年前停止抽搐性发作者36例。伴有抽搐性发作者330例。其抽搐性发作的病程为1.5—32年,平均7.2年。454例中出现精神症状的病程为0.3—11年,平均5.8年。其中78例患者有头颅CT检查资料,全部为正常。
2 方法
使用四川省成都市智能公司生产的ZN8000型脑电监护仪。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24个电极:其中18个为记录电极,Fz为地线电极,Cz和A1、A2为公用电极。常规EEG检查包括:单、双极描记、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和加做闪光刺激试验。结果检查者均无出现不良反应。记录时间从0.5小时—2小时不等。
3 结果
我院454例中脑电图异常302例(66.6%)。其中轻度异常201例(33.3%),中度异常67例(22.2%),重度异常34例(11.1%)。特别是本组临床怀疑为EMD的307例中EEG异常208例(67.7%),阳性率相当高;说明EEG对EMD的诊断确有很高价值。109例病人进行过两次以上的常规EEG检查。其中有23例患
者首次仅作常规头皮电极记录无阳性发作,在第二次检查得以诊断。
4 讨论
各型脑电图的异常率为:癫痫性痴呆100%;精神运动性发作72.2%;情感性发作71.4%;分裂样精神病58.3%。但癫痫性痴呆组无一例为局灶性脑电图改变,且弥散性脑电图改变多为中至高度异常脑电图;与分裂样精神病组相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因此推断,癫痫性痴呆患者脑部病理改变较为广泛。
本组EMD合并抽搐性发作202例中,脑电图异常为117例(87.5%),无抽搐性发作的219例中脑电图异常160例(73.1%),两者异常率十分接近。但是最近一年无抽搐性发作的168例中有59例(35%)脑电图异常,可见异常率略底。
本组EMD合并抽搐性发作202例中,按病程小于5年(116例)与等于或大于5年(94例)划分,发现EEG异常的患者,短病程组较长病程组为多(43.3%: 21.1%),而弥漫性异常EEG者短病程组则较长病程组少(70.2% :90.2%)。如果按精神症状出现后的长短病程比较,则两组间的这种差异就不明显。
本组患者年龄分为未成年组(7—17岁),青壮年组(18—45岁),中老年组(>45岁)。发现EEG异常率以未成年组82%和中老年组88%为高,青壮年组则比较底66.3%,差异非常明显(P<0.001)。EEG异常中,弥漫性EEG异常率有以未成年组和中老年组为高的趋势。但局灶性EEG异常似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趋势。而本组患者未成年组EEG与中老年组EEG异常率均较高,而青壮年组EEG异常率较低。为何出现这种差异,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对癫痫性精神障碍进行脑电图检查临床意义很大。对能够合作的患者具有简单易行,不许要事先准备,随时可以检查等优点,不失为一种提高痫样检出率的有效办法。
常规头皮电极反映大脑浅部和某些区域的脑电活动。可以发现难以检查到的异常脑电放电现象。对存在于一侧或两侧颞叶、额叶的皮层及皮层下包括嗅脑在内的区域脑电活动,表现出较高的阳性率。因此,对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做脑电图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临床上就诊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大多在癫痫间歇期,经常需要与一些发作性的疾病进行鉴别,来提高癫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鉴别诊断有重要帮助。因此,我院用脑电图来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使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也可以成为诊断癫痫性精神障碍的一项重要指标。
关键词: 癫痫(EEG) 癫痫性精神障碍(EMD) 过度换气试验(HV)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218-02
癫痫性精神障碍是一组反复发作性脑异常放电所致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有些情况下易于功能性精神障碍相混淆,常难以鉴别而造成误诊。利用脑电图检查可以提高癫痫性精神障碍痫样放电的检出率,脑电图诊断是一简便而有效的手段。现将就我院门诊和住院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454例在常规脑电图检查后得以确诊的病例进行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1 病例资料
本组454例,男性342例,女性112例,年龄7—58岁,平均31.7岁。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其他器质性疾病。
本组患者EM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1)精神运动性发作218例(以精神障碍为主的病例);(2)情感性发作156例,(以情绪偏高为主者121例);(3)分裂样精神病50例;(4)癫痫性痴呆30例。
本组不伴抽搐性发作者124例。在作首次EEG检查时,至少一年前停止抽搐性发作者36例。伴有抽搐性发作者330例。其抽搐性发作的病程为1.5—32年,平均7.2年。454例中出现精神症状的病程为0.3—11年,平均5.8年。其中78例患者有头颅CT检查资料,全部为正常。
2 方法
使用四川省成都市智能公司生产的ZN8000型脑电监护仪。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24个电极:其中18个为记录电极,Fz为地线电极,Cz和A1、A2为公用电极。常规EEG检查包括:单、双极描记、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和加做闪光刺激试验。结果检查者均无出现不良反应。记录时间从0.5小时—2小时不等。
3 结果
我院454例中脑电图异常302例(66.6%)。其中轻度异常201例(33.3%),中度异常67例(22.2%),重度异常34例(11.1%)。特别是本组临床怀疑为EMD的307例中EEG异常208例(67.7%),阳性率相当高;说明EEG对EMD的诊断确有很高价值。109例病人进行过两次以上的常规EEG检查。其中有23例患
者首次仅作常规头皮电极记录无阳性发作,在第二次检查得以诊断。
4 讨论
各型脑电图的异常率为:癫痫性痴呆100%;精神运动性发作72.2%;情感性发作71.4%;分裂样精神病58.3%。但癫痫性痴呆组无一例为局灶性脑电图改变,且弥散性脑电图改变多为中至高度异常脑电图;与分裂样精神病组相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因此推断,癫痫性痴呆患者脑部病理改变较为广泛。
本组EMD合并抽搐性发作202例中,脑电图异常为117例(87.5%),无抽搐性发作的219例中脑电图异常160例(73.1%),两者异常率十分接近。但是最近一年无抽搐性发作的168例中有59例(35%)脑电图异常,可见异常率略底。
本组EMD合并抽搐性发作202例中,按病程小于5年(116例)与等于或大于5年(94例)划分,发现EEG异常的患者,短病程组较长病程组为多(43.3%: 21.1%),而弥漫性异常EEG者短病程组则较长病程组少(70.2% :90.2%)。如果按精神症状出现后的长短病程比较,则两组间的这种差异就不明显。
本组患者年龄分为未成年组(7—17岁),青壮年组(18—45岁),中老年组(>45岁)。发现EEG异常率以未成年组82%和中老年组88%为高,青壮年组则比较底66.3%,差异非常明显(P<0.001)。EEG异常中,弥漫性EEG异常率有以未成年组和中老年组为高的趋势。但局灶性EEG异常似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趋势。而本组患者未成年组EEG与中老年组EEG异常率均较高,而青壮年组EEG异常率较低。为何出现这种差异,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对癫痫性精神障碍进行脑电图检查临床意义很大。对能够合作的患者具有简单易行,不许要事先准备,随时可以检查等优点,不失为一种提高痫样检出率的有效办法。
常规头皮电极反映大脑浅部和某些区域的脑电活动。可以发现难以检查到的异常脑电放电现象。对存在于一侧或两侧颞叶、额叶的皮层及皮层下包括嗅脑在内的区域脑电活动,表现出较高的阳性率。因此,对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做脑电图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临床上就诊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大多在癫痫间歇期,经常需要与一些发作性的疾病进行鉴别,来提高癫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鉴别诊断有重要帮助。因此,我院用脑电图来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使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也可以成为诊断癫痫性精神障碍的一项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