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后可以产生六方面的作用: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扩展交流空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发挥示范作用,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师生全员参与评改作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33-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正确、科学、艺术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会使语文课变得更有魅力。而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基本上采取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被动的听,基本处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许多知识的掌握,学生不是凭兴趣和爱好去主动的学习和理解,而是靠死记硬背,容易形成厌学情绪,不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利用图书馆、网络信息渠道尝试探究性阅读”,课程标准为教师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更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下面我针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后产生的巨大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发现和探索,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死记硬背知识,学生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它摧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的追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学习《岳阳楼记》一文时,学生在课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作者范仲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生平、主要作品、业绩经历是怎样的?对社会的影响如何?他在什么情况下写下如此深情的文章的?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询资料,如询问同伴、翻阅书籍、上网搜寻等。
二、运用信息技术,扩展交流空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古人说:“学成于思,思起于疑。”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受时间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不能及时把自己的感受与疑惑传递给对方,获得对方的指导与帮助,往往这些学生一时的创造灵感被扼杀。建构主义认为,为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以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时间与空间,能培养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如:我在教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篇课文后,很想知道同学们对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怀的感受,因此我为学生留了一个课外作业:写出你对古仁人的感受,让学生给老师发电子邮件,与老师交流感情,也可以给同学发电子邮件,与同学交流,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深刻而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在网上则可以自由的发表看法,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愿望。通过交流,让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发挥示范作用,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强调:“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要使学生真正学会朗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借助配乐朗读录音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还可以用音响等设备渲染气氛,同时又减少了由于教师个人朗读不规范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在平常作文中,经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这应归结于教学不得法,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趋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教《春》一文时,学生理解完课文后,都沉醉于朱自清先生笔下栩栩如生的春天的描绘,折服于朱自清先生精彩的文笔,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借此契机我告诉学生:“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美丽风景图片,你们想不想阅览?”在学生浏览图片时我说:“你们怎样把这漂亮的图片介绍给你的家长或同学呢?请大家选取自己喜爱的一幅图片加以认真观察,通过画面展开合理想象,进行仿写。”这时大家兴致高昂,解决了学生写作时“无米之炊”的难题。
五、运用信息技术,师生全员参与评改作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小学阶段起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学生基本掌握了正确的打字姿势及一两种汉字输入法,进行电脑评改作文对学生来说已不算是一件难事。以往的作文修改工作主要在教师,但学生对此不屑一顾,很少有同学读教师修改后的文章和教师的评语,教师费力伤神却功效不大。如今,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改作文,师生全员参与。
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互联网上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广泛的阅读材料,为我们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为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要学会选择,培养阅读兴趣。
总之,作为信息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将信息技术广泛整合于课堂教学的思想,大胆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推动教学改革服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33-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正确、科学、艺术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会使语文课变得更有魅力。而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基本上采取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被动的听,基本处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许多知识的掌握,学生不是凭兴趣和爱好去主动的学习和理解,而是靠死记硬背,容易形成厌学情绪,不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利用图书馆、网络信息渠道尝试探究性阅读”,课程标准为教师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更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下面我针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后产生的巨大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发现和探索,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死记硬背知识,学生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它摧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的追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学习《岳阳楼记》一文时,学生在课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作者范仲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生平、主要作品、业绩经历是怎样的?对社会的影响如何?他在什么情况下写下如此深情的文章的?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询资料,如询问同伴、翻阅书籍、上网搜寻等。
二、运用信息技术,扩展交流空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古人说:“学成于思,思起于疑。”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受时间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不能及时把自己的感受与疑惑传递给对方,获得对方的指导与帮助,往往这些学生一时的创造灵感被扼杀。建构主义认为,为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以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时间与空间,能培养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如:我在教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篇课文后,很想知道同学们对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怀的感受,因此我为学生留了一个课外作业:写出你对古仁人的感受,让学生给老师发电子邮件,与老师交流感情,也可以给同学发电子邮件,与同学交流,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深刻而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在网上则可以自由的发表看法,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愿望。通过交流,让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发挥示范作用,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强调:“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要使学生真正学会朗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借助配乐朗读录音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还可以用音响等设备渲染气氛,同时又减少了由于教师个人朗读不规范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在平常作文中,经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这应归结于教学不得法,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趋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教《春》一文时,学生理解完课文后,都沉醉于朱自清先生笔下栩栩如生的春天的描绘,折服于朱自清先生精彩的文笔,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借此契机我告诉学生:“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美丽风景图片,你们想不想阅览?”在学生浏览图片时我说:“你们怎样把这漂亮的图片介绍给你的家长或同学呢?请大家选取自己喜爱的一幅图片加以认真观察,通过画面展开合理想象,进行仿写。”这时大家兴致高昂,解决了学生写作时“无米之炊”的难题。
五、运用信息技术,师生全员参与评改作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小学阶段起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学生基本掌握了正确的打字姿势及一两种汉字输入法,进行电脑评改作文对学生来说已不算是一件难事。以往的作文修改工作主要在教师,但学生对此不屑一顾,很少有同学读教师修改后的文章和教师的评语,教师费力伤神却功效不大。如今,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改作文,师生全员参与。
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互联网上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广泛的阅读材料,为我们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为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要学会选择,培养阅读兴趣。
总之,作为信息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将信息技术广泛整合于课堂教学的思想,大胆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推动教学改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