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子推进:数学建模的有效策略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am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起]
  
  《数学课程标准》情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学模型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在作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和假设之后,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提炼、表达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如数学公式、数学概念、解题方法及某类知识的特征等等。
  
  那么,如何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苦苦的探索。“植树问题”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量和较强的探究空间,也是能够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载体。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往往更多地关注植树规律的获得,而恰恰相反,对植树规律获取的过程即建模过程可能比掌握规律本身来得更重要。我校应璐鲒老师在执教这一内容时较好地阐释了数学建模的策略——小步子建模,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建模的全过程。
  
  [教学范本及评析]
  
  一、创设原型
  1 教学“间隔”的含义
  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手,手里面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吗?请举起你的右手并五指张开。
  师:在张开的五指中,你还看到了什么?(空隙或叉)
  师:数学中我们把这个“空隙”或“叉”叫做“间隔”。(板书)
  师:数一数一只手中有几个间隔。(4个)这个4,数学上称做“间隔数”。(板书)
  2 列举生活中的“间隔”
  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两个铃声之间……)
  师:同学们举得例子可真多!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评析:这样的开头亲切而简洁。通过观察双手和列举生活中大量含有“间隔”的实例,使学生较好地理解“间隔”与“间隔数”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建模提供了生活原型。)
  
  二、构建模型
  1 动手操作、探究问题
  (1)解读信息,尝试解答
  出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马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解读“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边”)
  师: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请用算式说话)
  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5=200
  方法二:1000÷5=200;200 1=201
  (评析:只有真正理解了植树问题的这些术语,才能为后面的建模扫清障碍。把教材中的全长100米改为1000米,更有利于化归思想的运用。学生的两种解答方法为下一步的化归做好了铺垫。)
  (2)示范植树,化难为易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答案,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这需要验证。咱们可以模拟实际种一种。我们用泡沫代替小路,用牙签代替小树,因为“两端要栽”,先在一端栽上1棵,隔5米栽1棵,再隔5米栽1棵,隔5米栽l棵……(栽第5棵的时候,教师做晕的动作)
  
  师:我们现在栽了多少米?(20米)这么久才种了20米,一共要种1000米。如果这样一棵一棵地栽下去,你有什么感受?(太麻烦)
  师:对呀,老师的手都栽酸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复杂问题简单化。用简单的例子来研究它们的规律,然后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问题。大家想用这种方法试试吗?
  师:我们把1000米改为20米。一齐读题:
  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评析:示范的第一个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每个间隔是相等的;其二是为学生下一步的模拟栽树提供范例;其三是让学生体会到化归的必要性。)
  (3)初次植树,感受规律
  师:四人一组模拟栽一栽、算一算。
  师:说说一共栽了多少棵树?(5棵)
  师:想一想,20米里面有几个5米?(4个)
  师:这个4表示什么?(间隔数)
  师:通过栽树,你发现了什么?(植树棵树比间隔数多!)
  (评析:让学生学会模拟栽树的方法,为下一步的建模做准备。)
  2 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1)画图植树,体验规律
  师:如果让你来植树,同样全长20米,我们还可以每隔几米栽1棵?(板书:2米、4米、10米、20米)
  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种一种?(画线段图)
  师:每组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画图研究,看看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研究,教师巡视)
  师:谁先来汇报一下研究成果?(学生汇报,教师把汇报的数据集中展示出来)
  (评析: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数学问题。把研究成果汇总在一起,为下一步学生的发现提供充分的信息。)
  (2)开放植树,感悟规律
  师:除了路长是20米,还可以是几米,怎么种?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植树,路的全长与间隔距离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过每组只能确定一种方案去植树。(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有意识指导学生扩大全长及间距)
  师:谁来汇报一下植树成果?(学生汇报,教师把成果继续汇总到统计表上)
  (评析:开放路长和间隔距离,增强学生学生的主动性;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扩大数据,使建模素材更有可信度,同时为解决开始的问题做准备。)
  (3)观察反思,提炼规律
  师:仔细观察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得出: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 1;间隔数=棵数-1)(板书结论)
  师:这个“1”表示什么?(师结合线段图用红粉笔一棵树一个间隔的演示)
  生:“1”既可表示开头的这棵树,也可以表示末尾的那棵树。
  (评析:让学生真正理解植树问题的两个模型。)
  3 完成问题,明确算法
  师:你们现在能解决前面这个问题了吗?哪个答案是正喃的?
  师:我们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央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南端要栽”求棵数,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评析:既是呼应开头,又是对上述探究学习的一个小结。)
  
  三、灵活应用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和发现,很快找出了植树问题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么,植树问题在生活中还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 同学们做早操,某行从第一人到最后一人的距离是24米,每两人之间相距2米,这行有多少人?(学生解答后反馈)
  2 永安溪大桥全长480米,在桥的两边从头到尾每隔60米有一盏路灯(两端都有),共有多少盏路灯?(学生练习后,抓住“两边”进行反馈)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能解决植树的问 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评析:让学生感受到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掌握了模型,解决起来就非常简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巨大作用。)
  
  四、总结拓展
  师: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师:请同学们在回家的路上数一数学校到家里共有几棵树(几根电线杆、几盏路灯),几个间隔?(把看到的信息写在本子上)
  (评析:布置这个任务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验证课堂中建构的模型,第二是为下节课的学习寻找素材。)
  
  [总测]
  
  一、建模内容要简要
  课堂的时间是千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因此,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精简非本质的内容,就会使一节课显得既充实又简约,有骨也有肉。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有三种情形:两端都要栽;一端栽另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有的教师喜欢把三种情形放在同一课内进行教学,以加强三种方法之间的比较,但在一节课内学习这么多内容,学生对植树问题模型的理解肯定是肤浅的,也无法深刻感悟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因此,应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删减,本课只教学第一种情形——两端都栽,其变式训练求路长也没有出现。这样处理的目的是突出植树问题基本模型的构建,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体验植树问题模型的建构过程。其实,在第一课时深刻地建立起植树问题的模型,后续知识的教学就驾轻就熟了。
  
  二、建模过程要充实
  新课程对数学教学的一条重要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地、充分地参与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也就是教学要具有充实的知识建构过程。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之处深化、细化,像放大镜一样把它放大;其次是处理教材时要突出数学味,要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思维,让数学课更理性;最后是教学的推进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递进性,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让学生真正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应老师把建模过程分成八个层次即,小步进行,可以说达到了充分细化。其建模的主要进程如下:创设原型,理解“间隔”与“间隔数”含义;解读问题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两端都栽;一边;每隔5米);教师模拟栽树;学生第一次利用“泡沫”和“牙签”模拟栽树;学生利用画线段图的方式第二次模拟栽树;学生第三次模拟栽树(开放路长、间距及栽树方法):信息汇总,植树问题基本模型水到渠成;结合线段图解释数学模型中“1”的含义。通过这样八个步骤的层层推进,学生对植树问题基本模型的认识就比较透彻了。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在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化归思想,教学时把教材中的路长从100米改成1000米,就是为实现化归思想做准备的。
  
  (浙江省仙居县三桥小学 317300)
其他文献
朱作仁先生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他以自己的独创精神,几十年如一日辛勤治学,成绩卓著,硕果累累,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朱作仁先生的治学方法自成体系,别具一格。本人是朱先生的研究生,师从先生门下三年,得益最大的莫过于朱先生教授给我们的治学方法和研究方法,其中体会最深的一点是:做研究,做学问,要善于综合。  1940年代,世界科技界流行着这样一句格言,叫做“综合就是创造”
摘 要:本文通过篮球基础配合(侧掩护)教学这一案例,阐述了如何从一节常态的体育课通过自我的教学反思和请同行的听课点评,发现在教学组织、方法、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并通过反复的推敲打磨达到有效或高效的目的的过程,旨在和同行交流并共同探索如何通过磨课实现体育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实录;实效;二次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素”字,《汉语大字典》有这样的解释:①白色,又指颜色单纯:②本质,本性,事物的根本:③质朴,不加装饰;④清淡无为……其含义丰富。素课是对现下浮躁、形式、低效教学的返璞归真;素课拒绝人为的刻意雕琢,拒绝课堂的富丽堂皇,拒绝作秀演绎,更拒绝虚情假意:“素课”体现的是一种素色、素面、素读、素本的“素文化”    一、素色:追求自然朴素的课感    人有精神之气色,课有理念之课感。一堂好的课,首先要有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口语训l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愿意说话、学会说话、善于说话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尝试用各种方法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徜徉在快乐的口语交际之中。  一、呵护童心、言为心声  1.表扬不吝啬  低年级孩子在口语交际课上显
《草虫的村落>乃是台湾负有盛名的散文家郭枫所作。选作教材时编者作了一些删节和改动。  郭枫的散文灵秀而飘逸,长于创造情融于景、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冷峻的笔触往往直指被现代文明异化的现实世界,在台湾文坛独树一帜。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童心飞扬、想象奇幻的抒情散文,体现了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文章以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赋予了小甲虫以生命、侠义、美丽和智慧,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桃花源。  
笔者最近参加了一个基层学校的备课活动,并就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一文的解读与该校主持这次活动的一位骨干教师进行了现场对话。  【现场对话】  笔者:你认为这篇课文的风格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主持人:这篇课文属于情感类教材,但思想性很浓,教育性也很强,其他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笔者:你认为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主持人:活动前,我看了教学参考书,上网找了好几篇别人上课
对于阅读教学,我一直主张:写法决定读法,写法、读法决定学法、教法。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指出:“文艺的表现必定是具体的,诉诸感官的。如果它完全是抽象的,它就失去文艺的特质而变为哲学科学。”从写法的角度看,朱先生认为“文艺舍创造无能事。所谓创造,就是托出一个意象世界来”。  因此,读文学作品,关键在于借助语言文字还原出一个意象世界来。也因此,学文学作品、教文学作品,关键在于两条:  第一条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十几年前,这是所有名的“薄弱学校”,5年不开运动会,三成学生流失,是全市行为规范唯一“不合格”单位。如今,中考合格率达100%,平均分全区第一,普通高中升学率99%。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追求“绿色升学率”,提高教育有效性,坚持保证每天学生一小时体育锻炼和9小时睡眠时间。  当记者问到学校是如何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办学模式时,上海市人大
每谈起作文教学,我便想起敬爱的袁老——袁微子先生,想起当年我献给他的诗句:“因文识夫子,早在梦寻中;华章盈新意,笑语漾春风。舐犊情切切,弄潮兴冲冲……”我的思绪便被牵回与他结识的遥远岁月——  (一)  1980年6月,在辽宁大连,我第一次见到袁老。那年,作为江苏省教师代表,我与庄杏珍、李吉林、王秀和等4人前去出席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袁老在大会上当选为副理事长。当人们研究教学言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光靠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博览群书,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为了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要求,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研究分会于2007年开始了“小学语文班级读书会的有效策略”的专题研究,积极探索班级读书会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策略,努力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