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前设想
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力、二力平衡、压强和浮力等知识,对于一般物理研究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杠杆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也是学习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基础。学生认识从平动到转动,从二力平衡到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思维方法上经历较大的跳跃,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设置阶梯,让学生有思维跳跃的平台。
“活动单导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抓手,学生对其有较强的认同感,经过长期的熏陶,学生有了较好的合作探究、大胆交流的能力,各组小组长在活动中能起到很好的表率带头作用。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a.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b.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c.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
a.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能力。
c.培养学生根据一定的规律或特点,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二、教学花絮
花絮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杠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设计出很多有趣的杠杆应用的实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引出杠杆的概念。
师: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小朋友,把好好的板凳上钉了数枚图钉,小组交流一下,你们能通过什么方法将这些图钉拔出呢?
(小组之间激烈地讨论)
生1:嘿嘿,我的力气大,我能举起很重的物体,当然可以用手直接拔出(不过,实际操作后,未能成功)。
生2:我来试试用钳子拔一拔(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拔出来了)。
生3:我发现我爸爸有时用羊角锤拔过铁钉,我来试试,不知行不行?(因为他找到一枚图钉帽没有贴紧板凳面,实验也取得了成功)
生4:可以先用螺丝刀向上撬动一边,然后将螺丝刀向上拉起(结果图钉松动了,最后用钳子把图钉拔出了)
生5:撬动后可以在螺丝刀下面垫上一个小木块,然后用力向下压。(力气不大的女生实验成功)
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于工具,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不同的工具或同一工具不同的使用方法,往往用的力也不一样。上述的工具中的羊角锤、螺丝刀使用时利用了杠杆的原理。小组发挥集体的智慧找出这些杠杆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哪些共同特点?
反思:教材上提供的拔图钉的方法是直接在螺丝刀的下面垫上一个小木块,向下用力将其拔出,其实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生活经验,首先想到的用手拔,用钳子拔等,只有当他们发现其中一些方法不能成功或不容易取得成功时,才会积极探索其他方法,这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必然过程。
花絮二:抽丝剥茧,寻找真谛
杠杆中力臂概念的建立是教学中的难点,不少学生往往能正确说出力臂的定义,也能根据已知动力和阻力作出相应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容易错将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作为力臂。探究其原因是教师为节省时间,直接向学生灌输力臂的概念,没有为力臂的引出作必要的铺垫。
师:杠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别看它简单,里面蕴含着的科学道理还不少呢!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小于装有书的书包的重力,无法直接提起书包。俗话说“小小秤砣压千斤”,你能借助于铁架台和细长的铁管,用弹簧测力计将很重的书包提起吗?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师:好,谁能到前面来,利用视频展示台把自己的初步研究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生1:(边演示边说)用棉线将铁管系在铁架台上,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一端向下用力,另一侧的书包则向上缓慢地被提起。
师: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2:我发现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动,所用的拉力大小不同。
师:你很有研究精神,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生2演示在同一位置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方向拉和斜方向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竖直时拉力小于倾斜时拉力)
师:还有什么不同发现吗?
生3: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一致,在不同的地方拉动,用力的大小也不一样。
师:很好,你也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生3演示在不同点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离支点远时,拉力小;离支点近时,拉力大)
生4:我觉得在挂书包的同一侧,也能将书包提起,只要将弹簧测力计向上提起就行了。
师:嗯,不错,你也来做给大家看一看。
(生4演示书包和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同一侧拉动时情况)
师:弹簧测力计在书包异侧时,不同位置和不同方向时拉力大小不同,那么在同侧时也有这样的规律吗?
生5:也应该有,我来试试吧
(生5在视频展示台演示实验情况)
师:怎样才能使所用的拉力更小一些呢?
生1:将拉力作用在长铁管的末端。
生2: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生3:生2的说法不准确,如果杠杆倾斜了,就不对,我觉得应与长铁管本身垂直。
生4:不能将拉力和重物放在铁管上支点的同一侧。
生5:我觉得生4的说法也不准确,同侧时不一定力就小,异侧时不一定力就大呀。只要我们将弹簧测力计放在长铁管上远离支点就行。
师:大家的讨论很精彩,有理有据。能总结一下,拉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吗?
生1: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有关。
生2:拉力大小与拉力位置到支点的距离大小有关。
师: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和支点到拉力作用点的距离两个因素都有关,我们由支点0向拉力方向作出垂线,比较一下垂线段的长度,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自己在练习纸上画,对于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老师边观察边指导他们画)
师:比较垂线段的长度有什么发现吗?
生:原来拉力大的时候,垂线段长度较短,拉力小时,垂线段的长度较长。
师:对,物理中把这些垂线段就称为力臂。与动力相关联的垂线段叫动力臂,与阻力相关联的垂线段叫阻力臂。
反思:让学生体验力臂的变化直接表现出拉力大小的变化,让学生真正从内心理解力臂的概念,避免了强硬灌输力臂概念的传统做法。在以活动为载体,学生为中心,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单导学模式”中,学生的合作探究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能否做到真正交流合作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热闹非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关键点上适时点拨,激发学生认识的冲突,让学生在交流中成长,在思辩中完善自我。
点评:想上一堂好课课前的精心备课是必须的,但是精彩的、高效的课堂又是不能完全预设的,而动态生成的课堂更能够真正反映教师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只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才能让师生真正平等,才能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只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才能充满灵气,才能算是高效的课堂;也只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才能说明教师在用心去教,才能证明学生用心在学。事实上我们的老师在备课时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不能站在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角度思考,这一点是本文给我最大的启发。
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力、二力平衡、压强和浮力等知识,对于一般物理研究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杠杆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也是学习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基础。学生认识从平动到转动,从二力平衡到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思维方法上经历较大的跳跃,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设置阶梯,让学生有思维跳跃的平台。
“活动单导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抓手,学生对其有较强的认同感,经过长期的熏陶,学生有了较好的合作探究、大胆交流的能力,各组小组长在活动中能起到很好的表率带头作用。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a.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b.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c.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
a.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能力。
c.培养学生根据一定的规律或特点,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二、教学花絮
花絮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杠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设计出很多有趣的杠杆应用的实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引出杠杆的概念。
师: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小朋友,把好好的板凳上钉了数枚图钉,小组交流一下,你们能通过什么方法将这些图钉拔出呢?
(小组之间激烈地讨论)
生1:嘿嘿,我的力气大,我能举起很重的物体,当然可以用手直接拔出(不过,实际操作后,未能成功)。
生2:我来试试用钳子拔一拔(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拔出来了)。
生3:我发现我爸爸有时用羊角锤拔过铁钉,我来试试,不知行不行?(因为他找到一枚图钉帽没有贴紧板凳面,实验也取得了成功)
生4:可以先用螺丝刀向上撬动一边,然后将螺丝刀向上拉起(结果图钉松动了,最后用钳子把图钉拔出了)
生5:撬动后可以在螺丝刀下面垫上一个小木块,然后用力向下压。(力气不大的女生实验成功)
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于工具,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不同的工具或同一工具不同的使用方法,往往用的力也不一样。上述的工具中的羊角锤、螺丝刀使用时利用了杠杆的原理。小组发挥集体的智慧找出这些杠杆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哪些共同特点?
反思:教材上提供的拔图钉的方法是直接在螺丝刀的下面垫上一个小木块,向下用力将其拔出,其实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生活经验,首先想到的用手拔,用钳子拔等,只有当他们发现其中一些方法不能成功或不容易取得成功时,才会积极探索其他方法,这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必然过程。
花絮二:抽丝剥茧,寻找真谛
杠杆中力臂概念的建立是教学中的难点,不少学生往往能正确说出力臂的定义,也能根据已知动力和阻力作出相应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容易错将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作为力臂。探究其原因是教师为节省时间,直接向学生灌输力臂的概念,没有为力臂的引出作必要的铺垫。
师:杠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别看它简单,里面蕴含着的科学道理还不少呢!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小于装有书的书包的重力,无法直接提起书包。俗话说“小小秤砣压千斤”,你能借助于铁架台和细长的铁管,用弹簧测力计将很重的书包提起吗?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师:好,谁能到前面来,利用视频展示台把自己的初步研究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生1:(边演示边说)用棉线将铁管系在铁架台上,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一端向下用力,另一侧的书包则向上缓慢地被提起。
师: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2:我发现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动,所用的拉力大小不同。
师:你很有研究精神,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生2演示在同一位置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方向拉和斜方向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竖直时拉力小于倾斜时拉力)
师:还有什么不同发现吗?
生3: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一致,在不同的地方拉动,用力的大小也不一样。
师:很好,你也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生3演示在不同点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离支点远时,拉力小;离支点近时,拉力大)
生4:我觉得在挂书包的同一侧,也能将书包提起,只要将弹簧测力计向上提起就行了。
师:嗯,不错,你也来做给大家看一看。
(生4演示书包和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同一侧拉动时情况)
师:弹簧测力计在书包异侧时,不同位置和不同方向时拉力大小不同,那么在同侧时也有这样的规律吗?
生5:也应该有,我来试试吧
(生5在视频展示台演示实验情况)
师:怎样才能使所用的拉力更小一些呢?
生1:将拉力作用在长铁管的末端。
生2: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生3:生2的说法不准确,如果杠杆倾斜了,就不对,我觉得应与长铁管本身垂直。
生4:不能将拉力和重物放在铁管上支点的同一侧。
生5:我觉得生4的说法也不准确,同侧时不一定力就小,异侧时不一定力就大呀。只要我们将弹簧测力计放在长铁管上远离支点就行。
师:大家的讨论很精彩,有理有据。能总结一下,拉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吗?
生1: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有关。
生2:拉力大小与拉力位置到支点的距离大小有关。
师: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和支点到拉力作用点的距离两个因素都有关,我们由支点0向拉力方向作出垂线,比较一下垂线段的长度,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自己在练习纸上画,对于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老师边观察边指导他们画)
师:比较垂线段的长度有什么发现吗?
生:原来拉力大的时候,垂线段长度较短,拉力小时,垂线段的长度较长。
师:对,物理中把这些垂线段就称为力臂。与动力相关联的垂线段叫动力臂,与阻力相关联的垂线段叫阻力臂。
反思:让学生体验力臂的变化直接表现出拉力大小的变化,让学生真正从内心理解力臂的概念,避免了强硬灌输力臂概念的传统做法。在以活动为载体,学生为中心,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单导学模式”中,学生的合作探究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能否做到真正交流合作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热闹非凡”,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关键点上适时点拨,激发学生认识的冲突,让学生在交流中成长,在思辩中完善自我。
点评:想上一堂好课课前的精心备课是必须的,但是精彩的、高效的课堂又是不能完全预设的,而动态生成的课堂更能够真正反映教师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只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才能让师生真正平等,才能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只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才能充满灵气,才能算是高效的课堂;也只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才能说明教师在用心去教,才能证明学生用心在学。事实上我们的老师在备课时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不能站在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角度思考,这一点是本文给我最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