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数学活动经验源于数学学习,是在学生不断经历与体验各种数学活动中产生的。教师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协调者,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与经验的迁移过程、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以及反思与回顾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活动;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要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1]。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数学活动经验源于数学学习,是学生在不断经历与体验各种数学活动中产生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自由的体验、活动、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数学既亲切又陌生。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都依赖于生活经验,不过大多数同学思维活跃,主动探究的欲望强烈。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亲历知识与经验的迁移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去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从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基于新课标的理念,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现实生活,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建立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桥梁,将数学问题植入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能够具体形象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实现生活经验向数学活动经验的迁移。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1~5”一课时,先请学生观察教室,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周围的物体,并进行交流。根据生活经验,学生经常会说教室里有1台饮水机、2块黑板、4盏吊灯……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并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有些什么?让学生自己数一数各有几个,并告诉学生这些数可以在计数器上拨数珠表示,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对于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都依赖于生活经验。在“认识10以内的数”的教学中,选用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作为认数的题材,将生活经验作为数学学习的起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在实际情境中数数、用数珠表示数、认数字、写数这一顺序,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的知识结构如同一张网,各个知识点之间互有联系。已有知识经验是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将旧知进行迁移扩展能完善原有知识结构,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在认识11~20各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用小棒、画图形表示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技能。在教学时,教师通过设计猜数游戏,让学生说一说“尺子上的小动物遮住的是哪个数,是怎么想的?”“已经认识了哪些数?”“你能按一定的顺序数数吗?”等,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接着通过 “用小棒表示几个一”这一活动,将原有知识进行迁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体系不断丰富起来。
二、亲历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调动他们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11~20各数”一课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 的过程,在观察与操作中体会“10个一根是1个十根”,建构计数单位“十”;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在认识11~19这些数时,教师先让学生摆出“12”根小棒,然后根据小棒图说摆法和想法,理解“1捆是10根,再添上2根就是12根”;再由“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再来摆一摆吗?”引领学生将认识“12”时获得的技能与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十几”的数,在说摆法和想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计数单位“十”产生的必要性;最后通过观察表示11~19各数的小棒图,在读数、回想、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中,明确“1捆是10根,再添几根是十几根”, 经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掌握11~19各数的含义和顺序,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清晰表象,同时初步渗透了十进制思想。
在本课的练习中,设计了“数一数: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抓一把小棒,数一数有多少根”;“读一读:这些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找一找:在直尺上找到今天认识的数,按顺序从 0 读到 20,并观察哪些数比10大,哪些数比10小?和 10 相邻的是哪兩个数? 从7数到17,从11数到20”;“估一估:这些草莓大约有多少个?(先出示5个)添上一部分,再猜一猜,草莓有多少个?交流:数满 10 个的时候怎样做,就能使人一眼就看出有多少个”等教学方案。20以内数的概念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以表象为基础,而数学表象源于直接的感性经验,感性经验离不开操作活动的支撑,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感性经验被进一步加工,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稳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亲历反思与回顾过程,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伟大的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H.Freudentha)曾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对于数学的理解依赖自己对于知识的领悟,而领悟需要对数学的思维过程进行不断的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造可供学生反思的机会,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回顾与反思过程中,把当前所学和原有生活经验或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实现理解数学实质、构建知识体系的目的,促使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反思过程中得到改造、提升和丰富。
例如,在教学“认识百以内的数”一课中,学生通过摆小棒,借助直观与操作,发现:2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30根,单根小棒满10根了,又可以捆成一捆,3个10是30。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39添上1、49添上1、59添上1……并根据此引导学生反思:69添上1怎么得到70的?79添上1是怎么得到80的?为什么会多出1个10?学生通过反思得出:因为单根小棒满十根了,又可以捆成1捆,这一捆就是多出的1个10。 “几十九添一” 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数数时能顺利地从几十一数到几十九,但再往下数就会数错。通过引导反思,学生对于“多出的一个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十进制”思想得到了渗透,学生的认数经验也得到了丰富与提升。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需要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观察、操作、猜想、验证、反思回顾等活动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组织好每一个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做”数学与“思考”数学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苾菁.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人民教育,2010(11).
[3]黄加卫,姚云翔.“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综述[J].中学数学研究,2010(03).
【关键词】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活动;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要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1]。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数学活动经验源于数学学习,是学生在不断经历与体验各种数学活动中产生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自由的体验、活动、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数学既亲切又陌生。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都依赖于生活经验,不过大多数同学思维活跃,主动探究的欲望强烈。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亲历知识与经验的迁移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去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从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基于新课标的理念,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现实生活,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建立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桥梁,将数学问题植入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能够具体形象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实现生活经验向数学活动经验的迁移。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1~5”一课时,先请学生观察教室,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周围的物体,并进行交流。根据生活经验,学生经常会说教室里有1台饮水机、2块黑板、4盏吊灯……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并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有些什么?让学生自己数一数各有几个,并告诉学生这些数可以在计数器上拨数珠表示,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对于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都依赖于生活经验。在“认识10以内的数”的教学中,选用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作为认数的题材,将生活经验作为数学学习的起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在实际情境中数数、用数珠表示数、认数字、写数这一顺序,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的知识结构如同一张网,各个知识点之间互有联系。已有知识经验是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将旧知进行迁移扩展能完善原有知识结构,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在认识11~20各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用小棒、画图形表示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技能。在教学时,教师通过设计猜数游戏,让学生说一说“尺子上的小动物遮住的是哪个数,是怎么想的?”“已经认识了哪些数?”“你能按一定的顺序数数吗?”等,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接着通过 “用小棒表示几个一”这一活动,将原有知识进行迁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体系不断丰富起来。
二、亲历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调动他们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11~20各数”一课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 的过程,在观察与操作中体会“10个一根是1个十根”,建构计数单位“十”;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在认识11~19这些数时,教师先让学生摆出“12”根小棒,然后根据小棒图说摆法和想法,理解“1捆是10根,再添上2根就是12根”;再由“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再来摆一摆吗?”引领学生将认识“12”时获得的技能与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十几”的数,在说摆法和想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计数单位“十”产生的必要性;最后通过观察表示11~19各数的小棒图,在读数、回想、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中,明确“1捆是10根,再添几根是十几根”, 经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掌握11~19各数的含义和顺序,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清晰表象,同时初步渗透了十进制思想。
在本课的练习中,设计了“数一数: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抓一把小棒,数一数有多少根”;“读一读:这些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找一找:在直尺上找到今天认识的数,按顺序从 0 读到 20,并观察哪些数比10大,哪些数比10小?和 10 相邻的是哪兩个数? 从7数到17,从11数到20”;“估一估:这些草莓大约有多少个?(先出示5个)添上一部分,再猜一猜,草莓有多少个?交流:数满 10 个的时候怎样做,就能使人一眼就看出有多少个”等教学方案。20以内数的概念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以表象为基础,而数学表象源于直接的感性经验,感性经验离不开操作活动的支撑,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感性经验被进一步加工,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稳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亲历反思与回顾过程,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伟大的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H.Freudentha)曾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对于数学的理解依赖自己对于知识的领悟,而领悟需要对数学的思维过程进行不断的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造可供学生反思的机会,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回顾与反思过程中,把当前所学和原有生活经验或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实现理解数学实质、构建知识体系的目的,促使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反思过程中得到改造、提升和丰富。
例如,在教学“认识百以内的数”一课中,学生通过摆小棒,借助直观与操作,发现:2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30根,单根小棒满10根了,又可以捆成一捆,3个10是30。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39添上1、49添上1、59添上1……并根据此引导学生反思:69添上1怎么得到70的?79添上1是怎么得到80的?为什么会多出1个10?学生通过反思得出:因为单根小棒满十根了,又可以捆成1捆,这一捆就是多出的1个10。 “几十九添一” 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数数时能顺利地从几十一数到几十九,但再往下数就会数错。通过引导反思,学生对于“多出的一个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十进制”思想得到了渗透,学生的认数经验也得到了丰富与提升。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需要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观察、操作、猜想、验证、反思回顾等活动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组织好每一个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做”数学与“思考”数学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苾菁.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人民教育,2010(11).
[3]黄加卫,姚云翔.“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综述[J].中学数学研究,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