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孚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康巴藏区的一个重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藏传佛教传入道孚以后,由于历代封建领主的支持,藏传佛教格鲁派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称为道孚地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道孚地区宗教格局等诸多方面探讨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在道孚地区的影响。
【关键词】:藏传佛教格鲁派道孚;道孚;影响
一、道孚地区宗教格局概况
道孚县是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民族聚居区,藏传佛教传入道孚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藏传佛教各教派传入道孚后经历了盛衰消长的过程,故在道孚县境内形成大小不等的以寺庙为中心的教区。据调查,苯教是道孚地区最早的宗教,后来,随着藏传佛教在康区的不断发展和传播,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陆续传入道孚地区,一时形成藏传佛教各教派寺院林立的局面。近代以前,道孚五大教派俱全,又经数百年的相互兼并融合,后来格鲁派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近代,藏传佛教各教派势力的格局依次为格鲁派、宁玛派、苯波派、萨迦派,且各教派势力强弱差异很大,基本上是格鲁派独占榜首。目前,在道孚县境内的各教派分布规律大致为:格鲁派著名寺院灵雀寺和惠远寺占据了道孚有利的地域。
二、藏传佛教格鲁派对道孚社会制度的影响
藏传佛教是伴随着封建奴隶制社会在西藏腹心地区的确立而形成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在道孚的传播过程,也是道孚藏族社会向政教联盟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演化发展的过程。道孚藏区社会虽然在吐蕃时代就纳入吐蕃政权的管辖范围,但由于道孚地区处于西南边,其社会形态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势力统治,藏传佛教诸教派的传入尤其是格鲁派的传入,以及格鲁派寺院灵雀寺的创建对道孚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标志着政教联盟的封建农奴制度在道孚的正式确立。17世纪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道孚时期,土司制度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了,封建农奴割据势力早已形成,因此藏传佛教格鲁派进入道孚以后,在蒙古贵族和历代封建领主的支持下,逐渐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道孚,灵雀寺从建寺之日起,就与孔萨、麻书、明正等四大土司建立起政教联盟体制,土司系统和寺院活佛系统相对独立,又相互联合,共同管理属地、属民,已称为道孚地区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康北(除德格外)的一种土司和寺院间相互依赖,互为利用的政教联盟制度。
“人类社会自从产生了阶级,产生了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统治,宗教成就了剥削阶级统治劳动人民的一种工具。在藏历史上,藏传佛教长期以来就是奴隶主阶级和农民主阶级统治奴隶和农奴的精神工具。”正是如此,藏传佛教之所以能在道孚藏族社会生存、发展起来,完全是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持。这不仅是因为藏传佛教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等教义、教规,完全有利于封建农奴主阶级统治广大的劳动人民,反过来,土司对农奴的统治之所以以“稳固”,土司制度之所以在康区可以保存近千年的历史,也是得益于寺院活佛、上层僧侣,依靠佛教的教义向人民进行精神统治的必然结果。
明末初期,改土归流,土司制度废除后,其政治功能被县府替代,某些地方还保留有一些头人,归县府所管,原有的政教联盟势力被大大削弱。新中国成立后,灵雀寺的上层宗教人士的政治地位得到了尊重,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1951年3月,在道孚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选举拉拖古雪活佛为县长,后来历届人民代表会都有宗教界代表参加,灵雀寺各活佛在政治协商会一种参政议政,在管理寺院宗教事务的同时也管理寺院行政事务,在民众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广。
三、藏传佛教格鲁派对道孚文化的影响
藏传佛教传入道孚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最终形成格鲁派一枝独秀后,与道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众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形成了几乎全民信教的状态,自然藏传佛教凌驾于藏族文化诸形式之上,占据了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成为宣传、阐释其思想的形式和包罗万象的知识总汇。在这样一个思想上层建筑的格局中,佛教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了核心内容。在道孚,藏传佛教是道孚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主导了藏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时至今日藏传佛教仍然在道孚藏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份额。从某种意义上说,藏传佛教乃是道孚藏民族的根基,是形成和凝聚道孚藏民族的主要文化纽带,它不仅从心理层面上给道孚藏民族带来了终极关怀、人生理想、价值理性,而且从心物结合的层面上给道孚藏民族带来了工具理性、文化知识,以具有本民族特色、风格的“大小五明”文化统揽这道孚的传统文化。
四、藏传佛教格鲁派对道孚藏族生活习俗的影响
生活习俗的形式和发展是由经济、政治、地缘、社会等因素决定的,因此,藏传佛教对藏民的生活习俗也有着不可疏忽的影响。服饰、饮食、居住等生活习俗的传承属于物质民俗的范畴,它们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形式,是有形的、可感的、一目了然的,从而也就最直观、最具体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人类社会中,物质生产和生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民俗事项如何变迁,有关衣、食、住等方面的传统,总是以相对稳定的形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其中藏传佛教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道孚藏民族虔信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文化在整个道孚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诸如以拜佛、求神为主体的礼俗文化,以颂扬神佛、佛法、佛理为主体的戏剧文化,以人生唯苦、生死轮回、灵魂不灭、因果报应慈悲忍辱为主体的道德伦理等深深影响了道孚地区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之,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道孚后,道孚藏族传统文化后,道孚藏族传统文化始终没有脱离宗教文化的浓浓氛围;藏传佛教一直是道孚藏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支撑道孚藏族深层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它渗透到道孚社会的各个领域,对道孚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千百年来藏传佛教作为藏族文化的载体和土司、封建领主阶级统治思想的精神武器,对道孚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曾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虽然现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藏传佛教的社会文化功能,从总体上讲有了大幅度的减弱,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藏传佛教仍是道孚传统文化的支撑点。当然,藏传佛教在道孚的传播过程,也是藏传佛教被地方化的过程,道孚藏族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使道孚的藏传佛教具有了自己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关键词】:藏传佛教格鲁派道孚;道孚;影响
一、道孚地区宗教格局概况
道孚县是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民族聚居区,藏传佛教传入道孚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藏传佛教各教派传入道孚后经历了盛衰消长的过程,故在道孚县境内形成大小不等的以寺庙为中心的教区。据调查,苯教是道孚地区最早的宗教,后来,随着藏传佛教在康区的不断发展和传播,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陆续传入道孚地区,一时形成藏传佛教各教派寺院林立的局面。近代以前,道孚五大教派俱全,又经数百年的相互兼并融合,后来格鲁派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近代,藏传佛教各教派势力的格局依次为格鲁派、宁玛派、苯波派、萨迦派,且各教派势力强弱差异很大,基本上是格鲁派独占榜首。目前,在道孚县境内的各教派分布规律大致为:格鲁派著名寺院灵雀寺和惠远寺占据了道孚有利的地域。
二、藏传佛教格鲁派对道孚社会制度的影响
藏传佛教是伴随着封建奴隶制社会在西藏腹心地区的确立而形成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在道孚的传播过程,也是道孚藏族社会向政教联盟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演化发展的过程。道孚藏区社会虽然在吐蕃时代就纳入吐蕃政权的管辖范围,但由于道孚地区处于西南边,其社会形态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势力统治,藏传佛教诸教派的传入尤其是格鲁派的传入,以及格鲁派寺院灵雀寺的创建对道孚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标志着政教联盟的封建农奴制度在道孚的正式确立。17世纪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道孚时期,土司制度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了,封建农奴割据势力早已形成,因此藏传佛教格鲁派进入道孚以后,在蒙古贵族和历代封建领主的支持下,逐渐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道孚,灵雀寺从建寺之日起,就与孔萨、麻书、明正等四大土司建立起政教联盟体制,土司系统和寺院活佛系统相对独立,又相互联合,共同管理属地、属民,已称为道孚地区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康北(除德格外)的一种土司和寺院间相互依赖,互为利用的政教联盟制度。
“人类社会自从产生了阶级,产生了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统治,宗教成就了剥削阶级统治劳动人民的一种工具。在藏历史上,藏传佛教长期以来就是奴隶主阶级和农民主阶级统治奴隶和农奴的精神工具。”正是如此,藏传佛教之所以能在道孚藏族社会生存、发展起来,完全是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持。这不仅是因为藏传佛教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等教义、教规,完全有利于封建农奴主阶级统治广大的劳动人民,反过来,土司对农奴的统治之所以以“稳固”,土司制度之所以在康区可以保存近千年的历史,也是得益于寺院活佛、上层僧侣,依靠佛教的教义向人民进行精神统治的必然结果。
明末初期,改土归流,土司制度废除后,其政治功能被县府替代,某些地方还保留有一些头人,归县府所管,原有的政教联盟势力被大大削弱。新中国成立后,灵雀寺的上层宗教人士的政治地位得到了尊重,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1951年3月,在道孚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选举拉拖古雪活佛为县长,后来历届人民代表会都有宗教界代表参加,灵雀寺各活佛在政治协商会一种参政议政,在管理寺院宗教事务的同时也管理寺院行政事务,在民众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广。
三、藏传佛教格鲁派对道孚文化的影响
藏传佛教传入道孚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最终形成格鲁派一枝独秀后,与道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众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形成了几乎全民信教的状态,自然藏传佛教凌驾于藏族文化诸形式之上,占据了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成为宣传、阐释其思想的形式和包罗万象的知识总汇。在这样一个思想上层建筑的格局中,佛教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了核心内容。在道孚,藏传佛教是道孚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主导了藏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时至今日藏传佛教仍然在道孚藏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份额。从某种意义上说,藏传佛教乃是道孚藏民族的根基,是形成和凝聚道孚藏民族的主要文化纽带,它不仅从心理层面上给道孚藏民族带来了终极关怀、人生理想、价值理性,而且从心物结合的层面上给道孚藏民族带来了工具理性、文化知识,以具有本民族特色、风格的“大小五明”文化统揽这道孚的传统文化。
四、藏传佛教格鲁派对道孚藏族生活习俗的影响
生活习俗的形式和发展是由经济、政治、地缘、社会等因素决定的,因此,藏传佛教对藏民的生活习俗也有着不可疏忽的影响。服饰、饮食、居住等生活习俗的传承属于物质民俗的范畴,它们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形式,是有形的、可感的、一目了然的,从而也就最直观、最具体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人类社会中,物质生产和生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民俗事项如何变迁,有关衣、食、住等方面的传统,总是以相对稳定的形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其中藏传佛教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道孚藏民族虔信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文化在整个道孚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诸如以拜佛、求神为主体的礼俗文化,以颂扬神佛、佛法、佛理为主体的戏剧文化,以人生唯苦、生死轮回、灵魂不灭、因果报应慈悲忍辱为主体的道德伦理等深深影响了道孚地区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之,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道孚后,道孚藏族传统文化后,道孚藏族传统文化始终没有脱离宗教文化的浓浓氛围;藏传佛教一直是道孚藏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支撑道孚藏族深层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它渗透到道孚社会的各个领域,对道孚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千百年来藏传佛教作为藏族文化的载体和土司、封建领主阶级统治思想的精神武器,对道孚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曾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虽然现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藏传佛教的社会文化功能,从总体上讲有了大幅度的减弱,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藏传佛教仍是道孚传统文化的支撑点。当然,藏传佛教在道孚的传播过程,也是藏传佛教被地方化的过程,道孚藏族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使道孚的藏传佛教具有了自己鲜明的地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