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惠民良策构建和谐校园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安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贫困地区寄宿制小学学生营养改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试验样本县,共有3所农村寄宿制小学作为试验样本学校,其中试点学校2所,对比学校1所。从2007年3月项目全面实施至今已经一年多,我县学生营养改善项目按预定方案开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此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实施概况
    (一)样本学校基本情况  项目实施初期,3所样本学校共有31个班1216名学生参与试验。其中三只羊小学和古山小学为试点学校,两校学生共855人都享受营养餐补助;隆福小学361名学生为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营养补助。由于3所学校的全体学生均为样本,所以每学期的样本数略有变化(见下表)。  根据试验方案,所有试点学校采取项目补贴副食、学生自带主食的方式进行试验。其中,三只羊小学实施每生每天5元钱的副食补贴标准,古山小学实施每生每天2.5元的副食补贴标准。国家项目组分别为两所试点学校提供食谱和营养标准。2008年3月,由于物价涨幅过大,项目组调整了古山小学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天3元。以此补贴标准,进行营养摄入基本标准和政府经济承受力等的对比分析。
  (二)项目进展情况
  1 前期调研。从2006年12月中旬第一次摸底调研,到2007年3月下旬对学生进行初期测试和学生基本情况调查,中国发展研究会卢迈秘书长、崔昕副秘书长、自治区教育厅余益中厅长以及广西教育厅教科所领导、专家先后多次亲临项目试验学校进行调研、检查和指导工作。对几百名学生、数十家农户进行了访谈,收集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广西教育厅教科所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制定了《广西贫困地区寄宿制小学学生营养改善项目试验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为项目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韦绍仕县长,分管此项目的吴辉军副县长等领导先后深入到学校指导工作,都安瑶族自治县教育局梁仁国局长、潘桂宏副局长等领导多次到学校现场办公。县领导积极协调县级有关部门,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2007年3月7日,卢迈秘书长和余益中厅长在南宁签署协议,正式启动“贫困地区寄宿制小学学生营养改善项目”。
  2 “营养餐”开餐前的准备。在都安瑶族自治县项目组的具体指导下,两所试验学校充分挖掘本校潜力,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原有简陋的食堂进行改造、扩建,使食堂具备了开餐条件。都安项目组还专门派出工作指导组进驻学校,指导学校进行常规管理的培训,协调学校公开招聘食堂从业人员,经考核合格后,组织食堂从业人员集中培训。让具备上岗资格的食堂从业人员到广西示范高中——都安高中,进行为期两天的跟班实习,初步掌握食堂的操作规程。
  


  3 “营养餐”正式实施。2007年3月26日,学生营养餐开餐。开餐工作千头万绪,我们考虑不够周到,遇到了不少困难。如:食堂从业人员少(每所学校仅3人),操作不熟练,缺乏经验;学生排队领菜拥挤,个别学生等了40分钟才领到一份菜;饭菜不合口味,学生不爱吃,等等。县项目组领导、试点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牺牲自己休息时间,主动深入到学校食堂协助食堂工人切菜、和面,甚至亲自操刀、掌勺、调味,以改进烹饪技术。食堂工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烹饪技术,加工出来的食品味道鲜美,使学生们增加了食欲,交口称赞。4月初,县项目组把开餐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映给自治区项目组。自治区项目组向国家项目组请示后,对试点工作提出了改进意见:同意两校各增加一名食堂工人,并提高工人的工资;适当添置必要的饮具和食品加工器械;结合当地实际,对食品种类、食谱配方作适当调整。这样,食堂工人减轻了劳动强度,相应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学生营养餐工作进入正常轨道。
  
  二、项目成效
  
  学生营养改善项目实施近一年多来,试点学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各方面素质明显提高。
  (一)学生体质体能明显增强
  项目实施以前,由于家庭贫困,学生营养不良,体弱多病,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项目实施后,学生得到了合理的营养调配和补充,由过去面黄肌瘦逐步变得脸白里透红。校园里少了无精打采的神情,很多学生比以前精神饱满,喜欢唱唱跳跳。球场上,可以看到了小女生的身影,她们不再那么纤弱;男生们勤于锻炼,生龙活虎。这两年的“六一”儿童节,不论学前班还是毕业班的男女学生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和体育比赛者明显增多。
  (二)学生文明礼貌更自信
  项目实施前,试点学校从卫生安全、文明礼貌、言谈举止、生活常规等方面对学生们进行规范化培训,纠正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收到良好效果。项目实施。在社会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常有上级领导以及有关人士到试点学校视察,学生由害羞怕丑、不敢讲话,到主动热情向客人打招呼、问好。在“两基”迎国检中,试点学校得到检查团专家、领导的好评。
  (三)学生学习的劲头足,积极性高
  科任教师们反映,以前每到第三节课不少学生饥饿难耐、无心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的搞小动作、打瞌睡等;现在学生精力充沛,上课聚精会神,大胆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课堂上气氛活跃,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不少学生主动接近老师,与老师交谈,说自己的心里话。老师们感慨:“我们的课比以往好上多了。”
  (四)学校管理水平及学生卫生意识进一步提高
  项目实施,促进试点学校管理规范化,改善了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试点学校校园干净、教室明亮、宿舍整洁。在教师们积极引导和细心教育下,学生们逐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现在学生们基本都能自觉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随意乱丢果皮纸屑;每天按时起床、洗漱;勤洗澡,勤换衣物;自觉主动搞内务卫生和班级卫生。过去学生缺菜送饭元食欲,有些学生经常剩饭而倒掉;现在学生饭桌上很少见剩菜剩饭。学校没有流行疾病发生。
  (五)减轻了贫困地区群众负担,巩固了“普九”成果  都安瑶族自治县自然环境恶劣,人多地少,绝大部分农民依靠外出打工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近年来,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为群众减轻了很大的负担;但是一些孤儿家庭、单亲家庭、体弱多病家庭、残疾人家庭,连孩子上学吃饭都是一个问题,更不用说吃营养餐。有些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厌学、辍学。现在试点学校免费供应营养餐,使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孩子们也和城里的孩子们一样,吃上鲜美的菜肴。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长说:现 在我们不为孩子吃饭问题发愁了。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这学期变化大,很爱说话,比以前有精神,做事很勤快,不用我们催了。项目实施,使那些因为贫困饥饿而厌学、逃学的学生,重新唤起了求知欲望。这学期,试点学校没有一名学生辍学,学额巩固率100%。附近村屯的学生家长慕名前来拜访试点学校校长、教师,要求将子女送到试点学校来学习。
  (六)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项目实施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群众说了很多想不到:
  “想不到实施‘两免一补’不久,又实施了营养餐试验。”
  “想不到刚给我们农民免掉了农业税,又考虑到了我们后代的健康成长。”
  
  三、主要心得、问题、建议
  
  (一)心得
  1 严格管理,做好每一项工作。“学生营养改善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工作多,难度大,不能有半点疏忽和大意,必须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及细节的工作。为此,我县项目组建立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首先,县教育局指定专人对口负责管理1所试点学校,使项目的有关工作及时落实到学校;其次,两所试验学校分别与食堂从业人员、食品采购供应商签订合同,学校指定专人负责食品采购工作;班主任(值周老师)每天轮流值日,协助食堂工人分别对学生用餐情况作原始记录,收集各种数据存档;督促食堂工人切实按照试验方案提供的食谱进行规范操作,保证食品的数量和质量,保证学生吃足、吃好。同时,县卫生防疫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把好食品卫生监督这一关,确保学生饮食绝对安全。
  2 项目带动,提升管理水平。“学生生营养改善项目”是一项科研项目,需要试点学校领导、教师密切配合,积极参与有关实验工作。试点学校采用学习专栏,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通俗地讲解食品安全、卫生常识、学生食用营养餐的目的和意义;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以吃饱为限,不剩饭剩菜、随便浪费;’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使他们注意举止行为规范,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程度。
  现在,试点学校校园环境整洁干净、文化氛围浓郁,学生谈吐文明、礼貌待人、学习风气浓厚。学校管理井井有条,彻底改变了农村学校的落后面貌。
  (二)问题
  1 从2006年“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运行后,学校无权向学生收取一分钱费用,只能靠政府有限投入来维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运转。目前政府拨付的生均公用经费。只够勉强维持学校一般的办公开支。
  2 “学生营养改善项目”实施后,不同学校食品来源以及运输费用各不相同,加上受市场价格变化影响,学生食品费用增加开支,使学校难以支撑。
  3 目前,都安瑶族自治县教职工编制不充足,大部分小学一个教师负责一个班的教学,有些老师担负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已经累得苦不堪言。项目实施使学生、家长获得了实惠,增加了试点学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担。他们每天除了备课、上课、改作业之外,还担当学生的生活老师,再参与项目跟踪及管理,就有些力不从心。
  (三)建议
  1 让“贫困地区寄宿制小学学生营养改善项目”成为惠及贫困地区的民心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学校食堂有关配套设施建设等,使后勤保障跟上,否则会使学校增添新的债务。  2 “学生营养改善项目”是系统工程,需要积极探索,周密部署,大胆实践,认真总结,科学发展,使方案有前瞻性、可操作性,避免走弯路。
  3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民族不同、风俗不同、饮食习惯有差异。如何求同存异,既让学生营养达标而增强体质,又能避免“千人一个菜谱”,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责编李景和)
其他文献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在农村得到了普及,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也已经融入了农村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正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童年生活。但休息日经常以电视为伴,学生就会缺乏与自然、社会生活的接触机会,缺少必要的生活体验了,以至于写作文时思路打不开,视作文为一大“苦差事”。因此,我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电视这一窗口开拓农村作文教学的第二课堂,并作了一些尝试。    一、用电视节目指路:我爱说    我首先
期刊
编者按: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强调学生整体发展的重要性。贵港市港北区荷城小学在研究情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情育”理念,用情感教育引领情商教育和情境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智商与情商齐头并进、和谐发展,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努力塑造学生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手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全面健康发展开辟
期刊
桂林市桥头小学从创建文明、优雅的“绿色学校”着手,在优化育人环境方面做了些积极有益的探索,润物无声地塑造着学生的美好心灵。    一、人文造“绿”    创建“绿色校园”,不仅要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更要将富有生命活力的“绿色”精神融会其中,以利于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育人环境优美、心理环境健康。  首先是教师文化建设。桥头小学努力搭建民主平台,实现人文化管理,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以自由舒展。给教师充分的
期刊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钟蕙老师2008年10月代表广西参加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获得特等奖。我作为教研员参与钟老师备课、试教、评议、修改的全过程。这节课为什么能在高手云集中胜出?我认为其精彩源于真实地展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扎实有效地落实了教和学的目标,语言训练内容丰富充实,教学形式活泼,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一、精彩,源于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及其生成。钟
期刊
韦珍兰,一位普通壮族山村女教师,一位三十二年如一日扎根于大石山区,积极地进行着壮汉双语实践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在三十二年的风雨兼程中,她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浇灌着壮汉双语教学之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977年9月,韦珍兰成为覃塘区振南乡卢村小学一名代课老师。1981年,她调到蒙公乡古山小学任教。1984年,广西区教委把壮文进校实验点定在了覃塘区蒙公乡古山小学,这一决定令那些日常以
期刊
本刊讯7月3日,全国人大内司委、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在京召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10周年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建国强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深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推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要把握四项要求。一要以完善配套法规规章推进
期刊
王儒启在2009年6月10日的《中国教师报》上撰文认为,对老师来说,“孩子”不是随便喊的,这是由师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年长的老师称学生为“孩子”,表现出来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能拉近师生距离。而年轻教师对于高年级以上的学生最好不要称呼“孩子”,否则就会出现“难为情”“不自然”的情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学习特长,送给学生饱含欣赏与肯定的雅号,以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同时,这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
期刊
【教学过程片断实录】    一、创设环境 激发兴趣    “同学们,昨天我们班在舞台旁30米长的花带上每隔2米种一株桂花,树种得太密了,下午要重种,改成每隔3米种一株。现大家出出主意,下午怎样种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呢?”老师一边说一边把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分给各小组,让各小组讨论交流后由小组长汇报本小组的方案。图片如下:    各小组讨论后出现下列情况:  (1)全部拔起来,重新测量后再重种。 
期刊
“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的主心骨”漫谈之四    语文教学的效率不高,主要是指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师面对一篇课文不知教什么。教什么的问题,比怎么教更重要,它是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别的学科,如数学、科常、思品等课程,教什么的问题已体现在教材之中,教师比较容易把握。语文课的识字、作文等内容,教什么的问题,教材中也大体有数。唯独阅读教学,教什么的问题,现有教材没有明确呈
期刊
1992年7月,唐柳燕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柳州市驾鹤路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长期以来,她把课堂当成教学的主阵地,用激情和智慧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逐渐形成了注重学科特点,强调“双基”训练的教学风格。近年来,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有些教师走进了认识的误区,常常因为过于注重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忽视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而唐柳燕认为语文是姓“语”的,是让学生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把“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