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干实干何元亮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元亮,贵州省罗甸县麻山腹地的云干乡党委副书记、大关村村长。1984年,何远亮在自己的门前打响了大关村劈石造田的第一炮,12年的艰苦奋斗,大关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创造了大关的奇迹,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大关精神。“何元亮”这个名字因此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何元亮还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编前:贵州省罗甸县的大关村地处喀斯特岩溶地区,是被有关专家视为不具备生存条件的贫困地区。1984年,农民何元亮在自己的门前打响了大关村劈石造田的第一炮,12年的艰苦奋斗,大关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创造了大关的奇迹,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大关精神。“何元亮”这个名字因此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何元亮还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接见了何元亮,江总书记亲切地说像大关这样搞二十年,我们国家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解说:这里是海拔900多米的喀斯特岩溶山区,这里岩石遍地,水源奇缺,植被稀少,被专家认为是“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区域”,这就是贵州省罗甸县麻山腹地的大关村。大关村有260多户人家,全村1000多人散落的居住在60多条山沟里。1983年以前,人们长年在一条条石头缝里撒上包谷种子,辛苦一年的收成,只够半年糊口。
  何元亮:过去这个地方是最穷的,没有米就吃点包谷,吃点杂粮,但是还不够,要靠县里救济来解决生活。
  记者:当初生活环境这么恶劣,你们有没有想过搬出大关村?
  何元亮:有!我直接是把房子上的瓦都卖了来做路费,准备出去。为什么没有搬成呢?因为你去哪里别人都不接收你啊!
  解说:走,没有更好的去处;留,满山的顽石压得人透不过气来。无奈中,1973年就当村长的何元亮和其他大关人一起艰难地活着,苦苦地熬着。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关村民从外出修公路中得到启发,想出了把石头炸开,用大块石头砌石坎,小块石头填坑洼,碎石铺底,再用黄泥夯实,最后回填泥土,平整成田的造田方法。苦熬不如苦干,何元亮开始带领全村人劈石造田。1983年,44岁的何元亮刚当上关村党支部书记。
  记者:当初喊大家来造田的时候,大家响不响应你?
  何元亮:当初造田难题太大了,我们开始只有三户人响应,84年这三户人一家分得一分多地,得到四五十斤粮食,箩筐得半箩。最后动员大家做,大家说:你们在这开田哪会得吃?石头缝缝上填上泥巴,哪会留住水呢?大家还是不相信,最后慢慢动员,看见我们收得点谷子以后,大家才慢慢起步。
  记者:当时你们在劈石造田的时候,遇到哪些困难?
  何元亮:遇到的困难就是石头多,造田炸石头需要雷管炸药,没有雷管炸药,石头打不破,就没有办法,这是遇到的第一个困难;第二个困难主要是土质少。没有泥土,就从外面石缝缝里面抠,然后背进来填。
  解说:也许是大山造就了山民负重而执着的秉性,他们能为一个目标、一线希望不停地走下去。
  何元亮:这块田三代人开了三年,现在有九分八,它是三代人开的,就叫做“老少田”。这个人开田呀,倔强得很,经常是一有空就钻到里面去开田,现在他家开有14亩。
  解说:造一亩这样的“石头田”,最少要翻动800立方米石头,回填150立方米泥土,投工500多个,物资投入600元。由于大关没有水源,大关人除了在石头上造田外,还得在石头上修蓄水池,解决饮水和灌溉。经过12年的苦干,大关人在何元亮的带领下用双手劈开顽石,抠出泥土,硬是在乱石堆中造出了进千亩标准稻田,配套修建了250多个蓄水池,实现了人均基本农田0-8亩,村民人均年收入从40块钱增加到850元,口粮从人均每年130公斤增加到410公斤,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记者:作为大关村的党支部书记,这十多年里一直都带领村民进行劈山造田,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
  何元亮:为了我们要生存下去。这个地方没有办法生存,只有走这条路,只有带领老百姓把劈山造田搞好,才能解决我们的生存,解决我们的吃饭,要不这样做,我们没有办法生存。
  记者:这么十几年,又遇到这么多困难,你就没有动摇过?
  何元亮:没有,至今没有动摇过。
  解说:大关村的脱贫,为贵州极贫乡村脱贫探索出了一条路子。大关村艰苦奋斗的事迹让每一个贵州人深受感动。为了全省扶贫攻坚战取得更大成绩,并促进各行各业的工作,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学习大关精神的活动。
  记者:全国都在学习“大关精神”,那么你觉得“大关精神”是什么?
  何元亮:主要是不怕苦不怕累,就是自己勤劳苦干,不向国家要一分钱。
  记者:1996到199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人民向大关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苦干实干的创业精神。那个时候,来大关参观学习的参观团就达到2000多个,参观人数近十万人次,你当时是怎么接待他们的?
  何元亮:他们来以后主要是看我们大关村,看了以后他问我们过去是怎么搞的,现在是怎么搞的,我主要是以这几个问题向他们汇报。
  记者:原来想到过这么多人到大关来参观吗?
  何元亮:没有。
  记者:从心里讲,你觉得大关有没有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有没有值得这么多人来学习的价值?
  何元亮:我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让他们学习,值得他们学习的是我们的坡改梯,我们的蓄水池,我们的退耕还林,我们的沼气。四个问题值得他们学习。
  记者:那么工厂呢?他们也不用坡改梯,也用不着搞沼气,那你觉得他们学什么?
  何元亮:他们学的是大关苦干实干,他们需要学习我们的精神。
  记者:1991年12月,江总书记到贵州视察的时候听取了你的事迹也接见了你,你当时走上去的时候腿抖不抖?
  何元亮:不抖。
  记者:为什么?
  何元亮:为什么抖呢,我去见领导人,也主要我是苦干,我是农民,见到江总书记我们是最高兴的,不得抖嘛。
  记者:当时接见时,几位农民的头都是抬起的,好象只有你的头是低下去的,当时你在想什么?
  何元亮:当时只是这样低着脑壳听江总书记的讲话,要记住他的讲话呢。江总书记讲,像罗甸的大关村搞坡改梯二十年,国家吃饭就没有问题了。要得富只有农民先迈步,请你们回去把乡镇企业办起来,再来北京一趟。
  解说:解决了吃饭问题的大关人还想把日子过得更好,在省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何元亮和大关人制定了山、水、田、林、路的综合开发思路,并响应国家号召对25度以上的石山坡进行退耕还林。现在,大关村的石山上栽满了杜仲、椿木、梨树等经济树种210万株,大关人均拥有1600多棵树,这不仅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而且保持了水土,改变了大关村恶劣的自然环境。
  何元亮:我们提出的是山下铺毯子,就是开田;山腰拴带子,就是种经济林;山上戴帽子就是搞灌木林。
  解说:现在的大关村已经很难让人觉得它是一个贫困村了。大关人每人有一块稳产高产农田,每人每年有一千斤粮食,有一头猪,每户有一万株经济林木,年人均收入超千元。1998年,何元亮被任命为云干乡党委副书记。
  何元亮:在这个乡里面,我要下组去带领群众植树造林,要把科学种田教给他们,要去看一下。我晚上到哪里,就在哪里歇,我现在在乡里面办公室都没有,我不可能在那里办公,我在实地办公。
  记者:你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何元亮:我们大关村271户人住在130个弯弯里,很分散,分散以后开会赶场很难。有一些村民基本上一年还没有接触到一个人,都是在家看家。所以我想适当把它集中一下,做生产也好,做什么都方便了。
  记者:总结你这一生,坎坎坷坷走过来,你最希望儿女应该怎么做?
  何元亮:我就要他们记住我苦干实干,我的心愿、我的苦处要他们记得,记住以后才能够按我这样去办,才能够有饭吃、有衣穿,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发展。
  记者:你自己觉得是个什么样的人?
  何元亮:我自己就是一个农民,农民就是苦干实干,就是求生存求发展,个人要苦要累要干下来,才能得到生存,得到发展,我就是一个农民嘛。
  编后:何元亮是贵州大山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然而我们从他身上看到的是苦干实干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这是一种朴素的贵州人的精神,也是西部大开发所需要的精神。
其他文献
原名余立平,1912年出生,贵州遵义人,汉族。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晋南军政干部学校校务部主任、冀鲁豫日报社长总编、八路军115师宣传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长、东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首任部长,主持全军文化工作,先后参与创办《解放军画报》、八一电影制片厂、总政文工团等。1955
期刊
宁静,1972年生于贵阳,先后就读于省府路小学、贵阳十九中、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宁静在贵阳度过她的学生时代,曾经给电影厂画过动画,做过广告模特儿。1993年,宁静在电影《炮打双灯》中饰演大家小姐春芝,开始引起影坛注目,此后她主演了《大辫子的诱惑》、《兰陵王》、《红河谷》、《黄河绝恋》、《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影片。  编前:宁静是我们所熟悉的电影演员,但是,知道她是一个贵州姑娘的人并不多。宁静在贵阳度过
期刊
戴秉国,1942年出生在贵州省印江县,家境贫寒。1964年,23岁的戴秉国从四川大学进入到北京外交学院研究生班学习,同年,进入外交部工作,长期从事苏联、东欧等方面的外交工作。1994年,戴秉国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具体负责与外国政党的交流与合作。2003年戴秉国担任外交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编 前:五十年前,在贵州省印江县一个8岁的农村孩子,每天都要走十几里的山路到县城读书。为了读高中他又
期刊
叶小文,1950年出生,当过工人、农民、士兵,贵州大学毕业后,从事过社会学研究,曾任贵州团省委书记,后到团中央统战部,期间发表过多种学术著作,1995年任国家宗教局局长至今。曾作为国务院特派专员之一赴藏主持第十一世班禅金瓶掣签和坐床大典。多次出访国外并就我国宗教情况接受国外官员记者的采访,消除了国外对我国宗教政策的误解。编前:叶小文曾作为国务院特派专员之一赴西藏主持第十一世班禅金瓶掣签坐床大典。作
期刊
赵登峰,德男高音歌唱家。1965年出生在贵州省丹寨县,1983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学习美声。后成为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的一名歌唱演员,1990年获得全国十大男高音歌唱家的称号,并在1993年获得了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专业组美声唱法第一名。1995年,赵登峰加入德国汉堡国家歌剧院,成为一名歌剧演员。  编前:近十年在德国的生活和演出,赵登峰已经成为大多欧洲观众所熟知和认可的男高音歌唱家。面对今天的成功,
期刊
1905年出生于贵州赤水。 14岁参加革命,在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参与了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1935年参加红军,并于1936年在长征途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抗日军政大学学员队长、教员。1940年—1950年,担任胶东军区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8年主持筹建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并担任第一任馆长,其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代秘书长
期刊
龚琳娜,1975年生于贵阳。16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习民族声乐,1999年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现为中央民族乐团独唱演员。1985年在全国民族杯小歌手比赛中获一等奖;参加1989年全国少儿歌舞评比独唱、二重唱,分别获一等奖;1996年MTV《好花红》(布依族民歌)获得百家电视台音乐电视银奖;1998年参加西南地区青年歌手大赛获金奖;1999年文化部民族唱法考评第一名,被授予“民歌状元”称号。  
期刊
王阿依,女,国家一级演员,苗族,1965年出生,贵州省黄平县人。1980年在黄平县文化馆工作,1981年在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进修,198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民族班,毕业后分配到湖南湘西自治州歌舞团,1993年调到贵州省黔南自治州歌舞团。1991年获全国民族声乐大奖赛“优秀歌手奖”,1992年获全国少数民族声乐大奖赛“演唱奖”。1997年担任黔南自治州歌舞团副团长,2001年担任黔南自治州歌舞
期刊
男,1949年生,贵州绥阳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作曲家。1969年应征入伍,1972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1979年发表的成名作《战友之歌》曾获“全国第一届音乐作品奖”和“第一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198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深造,毕业后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专业作曲,曾为多部电影、电视片作曲,曾获“金鸡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奖励。除音乐创作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
期刊
繁荣中华文化,演绎艺术人生  张继钢  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总政歌舞团团长。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编导家、研究生导师、中国文联第六、第七届全委,中国特殊艺术委员会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界唯一“世纪之星”称号获得者、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残奥会开、闭幕式执行总导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