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水平。文章试从分析高职学生社团独特的社会群体的特殊地位、功能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探讨了学生社团建设及管理模式问题,引导社团积极健康发展,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明确思路,规范管理,才能更为有效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高职特色 学生社团 校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高职学院对学生社团建设加大了投入和研究,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成为大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新途径。建设和发展有高职特色的高职学生社团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院校社团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社团活动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最好实践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要张扬人的个性,让人有自由的发展空间。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让人学会互相交往、互相学习、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 而社团是以学生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白发成立的志愿型群体。它既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表现才能和施展个性的场所,更为学生提供交往.合作、学习的机会,无疑它是“以人为本”教育最好的实践方式。
(2)社团活动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处于一种轻松、宽裕、平等的环境中,而且拥有自由的选择权时,个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学生社团具有活动类型层次多样,活动健康积极,职业特点鲜明的特点,起着繁荣和深化校园文化的作用;社团活动,具有群众基础广泛、活动自主、行为自律、结构松散、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影响力较强等特点,高职社团活动是高职大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之一。社团文化在创建校园精神文明,繁荣和深化高尚的校园文化,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社团活动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从课堂上和书本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最终要运用到实践中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转化。而社团为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搭建了一个平台。学生社团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阵地。通过参加社团开展的社会调查和实践服务活动,学生们能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发挥个性,培养个人能力,为将来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通过组织社团的活动,学校还锻炼了学生在组织管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4)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民主和协作意识的舞台
在社团内部,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同学关系。学生在社团活动讨论时,可以公开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平等地交换意见,有较浓厚的民主气氛。社团负责人由社团成员民主推荐或选举,活动内容由社团成员讨论决定,这就要求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要有较强的民主意识,能按多数人的意见去办事。与此同吋,也培养了大学生的竞争和协作意识。在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学术或社会调研活动中,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培养了大学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完善了学生健康的心理个性。
二、 高职校园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校领导对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学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归口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导向功能等,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或者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这就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功利性和局限性凸显。由此,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社团建设也就不能得到学校深层次的关注,部分学校出现的社团经费缺乏、活动开展单一、社团组织名存实亡、似有似无等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2)学校对社团管理缺少长期有效的运行体制
学校社团一般是在校团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它是校团委下属社团部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些学校团委把对社团工作的指导和扶持,变成了简单的管理和监督,使得社团活动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失去了其本来应有的活力,缺乏应有的凝聚力。
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对社团建设没有作出长期的发展计划,更没有建设校园社团文化的宏观目标。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团的经费支持不够,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以自筹(会员缴纳会费等形式)和社会赞助为主,加之缺乏专业的、专门的指导老师和激励机制,一些社团已经处在自生自灭、自娱自乐、放任自流的尴尬境地,自然不具备发展壮大的条件,更谈不上凝聚广大同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了。
(3)部分社团本身缺乏严肃的民主制度
不少学校的社团每当换届选举时,都会出现一个过渡期,从而导致一些社团的工作时断时续,有些社团甚至因主要负责人没有落实,没有做好交接工作,出现工作停滞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缺少活动制度,没有社团章程。目前的学生社团一般都“不设卡”,学生只要交纳了一定数额会员费,甚至不用交会员费就可以成为自然会员,大都不会进行什么资格审查,也不会拥有什么具有效力的身份证明;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只要感觉自己不乐意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这样制度下的社团,只能培养一批不负责任的学生.二是社团活动没有创新,更没有延续,也就谈不上有文化的积淀。许多学校的社团活动,今年如此,明年亦如此,因而,使得老会员在一年之后,就“看透了”,于是也就纷纷退出,使得社团的活动只有几个新面孔在那里摸索。
三、高职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实施办法
(1)加大对社团建设的人员和经费投入
校领导应提高对校园学生社团建设的认识和重视,针对当前许多学校的学生社团经费不足甚至没有的问题,一定要加大投入力度,在每年编制经费预算时应设立社团建设的专项资金,而不是有重大活动时才调拨一点计划外经费临时应急,使社团活动真正地得到领导和各级部门的支持。如湖南交通职院团委对于各团支部申报的团建创新重点活动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学院和系部对于学生社团申报的重点项目给予1:1的资金扶持。
高职院校各系团总支应设立相应的社团指导部门,在年富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中选拔社团专干,为每个学生社团配备专门的社团指导老师,在人员上予以保障,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交通职院的各系团总支都由老师担任团总支书记,并兼任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指导老师,各专业社团与系部各专业教研室结成一对一帮扶小组,专业教研室安排青年骨干教师担任社团的专业指导老师,定期对社团进行培训和指导,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团建设保障机制。
(2)完善社团管理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良好的制度作保证,社团建设和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其中,从学校的角度,一定要给社团作明确的定位,使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比如以职业教育为龙头,设立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看到参与社团活动的好处,让学生有目标追求,就可一举两得。
以交通职院为例,现有32个学生社团,包括青年志愿者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模特礼仪队、书画协会、公路与桥梁协会、汽车文化协会、旅游文化协会、会计协会、物流协会、星宇文学社、篮球协会、足球协会、动漫社、街舞协会等。目前,社团规模不断扩大,社团人数2200多名,占全院在校学生的30%。各社团以创建“文明、健康、高雅、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文化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为宗旨,积极开展各类技术性、文艺性、体育性、服务性的活动。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凡是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获奖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社团的成员。在开展社团活动上,努力做到提高与普及想结合、兴趣与专业相结合。为了规范管理,学校给每个社团建立档案,统一进行监督与指导。社团联合会要求各社团上报计划,根据计划定期对其活动地点、内容、记录进行检查,并在例会上公布检查结果,提出指导意见。各社团的负责人由所在社团民主推举产生,院系两级团组织协助把关。学院将社团工作作为考核院系团工作和指导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社团工作思路上有创新、工作成效上有提高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嘉奖,二是在社团管理体制上,要确保社团工作的延续性,要让社团活动充满活力,这也就有了凝聚力。三是在建章立制上,学校要成为社团的后台保障,不能任由个别学生自由出入,无视社团章程。这样才能保证社团活动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3)努力打造高品质的精品社团
在社团建设中,不能只顾建设,而忽视社团品质的提升。社团品质不高,就很难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此,提升校园学生社团的品质,打造精品社团,才是学校社团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对省内三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社团有相关专职或兼职教师支持和热心指导的,其社团就办得好、办得持久,成果就显著。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社团组织应在行业特色上下功夫,重点打造行业品牌。
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机动车保险实务专业是该校的品牌专业,这种专业在湖南省的院校中尚不多见,该校根据行业的特点和学生客观地需要,成立了汽车保险协会、汽车文化协会等社团,并聘请名师作指导,定期开展社团活动,突显了汽车保险行业的特色,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理念。其次加强管理、指导和配合,促进学生社团协会的健康发展。采取“校与系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加强学院与系的配合,既要体现学院党委对校园文化的组织引导作用,也要鼓励各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结合各专业的特色开展活动,并将其中有影响的活动推向全校,从而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项目”。
(4)探索和实践社团工作社会化的道路
学校的社团不应当是封闭的。就学校而言,所能为社团提供的支持与方便是有限的,只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社会力量,诸如学校间的联合、校企间的合作等,这一方面可以保证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合作,可以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职业认知能力。
据笔者调查,湖南省内四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都在社团活动社会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以交通职院的“汽车文化协会”为例,该校汽车工程学院的多名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得到了湖南申湘汽车、兰天汽贸、一汽丰田等本地汽车企业的大力支持,一年一度的“校园车展”和“校园车模大赛”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引起了当地媒体的竞相报道,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品牌效应。该校的物流管理学院的学生社团“小芽物流协会”与申通快递、速尔物流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全校及学校所在区域内开展快递和物流服务项目,使得学生社团工作社会化的功能和意义凸显。
[参考文献]
[1]蔡其明;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2]邓武林;高校学生社团的目标与使命[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1期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学院)
[关键词]高职特色 学生社团 校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高职学院对学生社团建设加大了投入和研究,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成为大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新途径。建设和发展有高职特色的高职学生社团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院校社团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社团活动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最好实践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要张扬人的个性,让人有自由的发展空间。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让人学会互相交往、互相学习、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 而社团是以学生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白发成立的志愿型群体。它既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表现才能和施展个性的场所,更为学生提供交往.合作、学习的机会,无疑它是“以人为本”教育最好的实践方式。
(2)社团活动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处于一种轻松、宽裕、平等的环境中,而且拥有自由的选择权时,个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学生社团具有活动类型层次多样,活动健康积极,职业特点鲜明的特点,起着繁荣和深化校园文化的作用;社团活动,具有群众基础广泛、活动自主、行为自律、结构松散、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影响力较强等特点,高职社团活动是高职大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之一。社团文化在创建校园精神文明,繁荣和深化高尚的校园文化,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社团活动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从课堂上和书本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最终要运用到实践中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转化。而社团为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搭建了一个平台。学生社团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阵地。通过参加社团开展的社会调查和实践服务活动,学生们能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发挥个性,培养个人能力,为将来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通过组织社团的活动,学校还锻炼了学生在组织管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4)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民主和协作意识的舞台
在社团内部,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同学关系。学生在社团活动讨论时,可以公开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平等地交换意见,有较浓厚的民主气氛。社团负责人由社团成员民主推荐或选举,活动内容由社团成员讨论决定,这就要求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要有较强的民主意识,能按多数人的意见去办事。与此同吋,也培养了大学生的竞争和协作意识。在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学术或社会调研活动中,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培养了大学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完善了学生健康的心理个性。
二、 高职校园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校领导对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学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归口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导向功能等,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或者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这就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功利性和局限性凸显。由此,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社团建设也就不能得到学校深层次的关注,部分学校出现的社团经费缺乏、活动开展单一、社团组织名存实亡、似有似无等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2)学校对社团管理缺少长期有效的运行体制
学校社团一般是在校团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它是校团委下属社团部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些学校团委把对社团工作的指导和扶持,变成了简单的管理和监督,使得社团活动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失去了其本来应有的活力,缺乏应有的凝聚力。
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对社团建设没有作出长期的发展计划,更没有建设校园社团文化的宏观目标。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团的经费支持不够,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以自筹(会员缴纳会费等形式)和社会赞助为主,加之缺乏专业的、专门的指导老师和激励机制,一些社团已经处在自生自灭、自娱自乐、放任自流的尴尬境地,自然不具备发展壮大的条件,更谈不上凝聚广大同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了。
(3)部分社团本身缺乏严肃的民主制度
不少学校的社团每当换届选举时,都会出现一个过渡期,从而导致一些社团的工作时断时续,有些社团甚至因主要负责人没有落实,没有做好交接工作,出现工作停滞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缺少活动制度,没有社团章程。目前的学生社团一般都“不设卡”,学生只要交纳了一定数额会员费,甚至不用交会员费就可以成为自然会员,大都不会进行什么资格审查,也不会拥有什么具有效力的身份证明;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只要感觉自己不乐意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这样制度下的社团,只能培养一批不负责任的学生.二是社团活动没有创新,更没有延续,也就谈不上有文化的积淀。许多学校的社团活动,今年如此,明年亦如此,因而,使得老会员在一年之后,就“看透了”,于是也就纷纷退出,使得社团的活动只有几个新面孔在那里摸索。
三、高职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实施办法
(1)加大对社团建设的人员和经费投入
校领导应提高对校园学生社团建设的认识和重视,针对当前许多学校的学生社团经费不足甚至没有的问题,一定要加大投入力度,在每年编制经费预算时应设立社团建设的专项资金,而不是有重大活动时才调拨一点计划外经费临时应急,使社团活动真正地得到领导和各级部门的支持。如湖南交通职院团委对于各团支部申报的团建创新重点活动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学院和系部对于学生社团申报的重点项目给予1:1的资金扶持。
高职院校各系团总支应设立相应的社团指导部门,在年富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中选拔社团专干,为每个学生社团配备专门的社团指导老师,在人员上予以保障,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交通职院的各系团总支都由老师担任团总支书记,并兼任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指导老师,各专业社团与系部各专业教研室结成一对一帮扶小组,专业教研室安排青年骨干教师担任社团的专业指导老师,定期对社团进行培训和指导,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团建设保障机制。
(2)完善社团管理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良好的制度作保证,社团建设和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其中,从学校的角度,一定要给社团作明确的定位,使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比如以职业教育为龙头,设立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看到参与社团活动的好处,让学生有目标追求,就可一举两得。
以交通职院为例,现有32个学生社团,包括青年志愿者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模特礼仪队、书画协会、公路与桥梁协会、汽车文化协会、旅游文化协会、会计协会、物流协会、星宇文学社、篮球协会、足球协会、动漫社、街舞协会等。目前,社团规模不断扩大,社团人数2200多名,占全院在校学生的30%。各社团以创建“文明、健康、高雅、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文化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为宗旨,积极开展各类技术性、文艺性、体育性、服务性的活动。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凡是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获奖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社团的成员。在开展社团活动上,努力做到提高与普及想结合、兴趣与专业相结合。为了规范管理,学校给每个社团建立档案,统一进行监督与指导。社团联合会要求各社团上报计划,根据计划定期对其活动地点、内容、记录进行检查,并在例会上公布检查结果,提出指导意见。各社团的负责人由所在社团民主推举产生,院系两级团组织协助把关。学院将社团工作作为考核院系团工作和指导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社团工作思路上有创新、工作成效上有提高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嘉奖,二是在社团管理体制上,要确保社团工作的延续性,要让社团活动充满活力,这也就有了凝聚力。三是在建章立制上,学校要成为社团的后台保障,不能任由个别学生自由出入,无视社团章程。这样才能保证社团活动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3)努力打造高品质的精品社团
在社团建设中,不能只顾建设,而忽视社团品质的提升。社团品质不高,就很难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此,提升校园学生社团的品质,打造精品社团,才是学校社团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对省内三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社团有相关专职或兼职教师支持和热心指导的,其社团就办得好、办得持久,成果就显著。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社团组织应在行业特色上下功夫,重点打造行业品牌。
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机动车保险实务专业是该校的品牌专业,这种专业在湖南省的院校中尚不多见,该校根据行业的特点和学生客观地需要,成立了汽车保险协会、汽车文化协会等社团,并聘请名师作指导,定期开展社团活动,突显了汽车保险行业的特色,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理念。其次加强管理、指导和配合,促进学生社团协会的健康发展。采取“校与系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加强学院与系的配合,既要体现学院党委对校园文化的组织引导作用,也要鼓励各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结合各专业的特色开展活动,并将其中有影响的活动推向全校,从而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项目”。
(4)探索和实践社团工作社会化的道路
学校的社团不应当是封闭的。就学校而言,所能为社团提供的支持与方便是有限的,只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社会力量,诸如学校间的联合、校企间的合作等,这一方面可以保证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合作,可以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职业认知能力。
据笔者调查,湖南省内四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都在社团活动社会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以交通职院的“汽车文化协会”为例,该校汽车工程学院的多名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得到了湖南申湘汽车、兰天汽贸、一汽丰田等本地汽车企业的大力支持,一年一度的“校园车展”和“校园车模大赛”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引起了当地媒体的竞相报道,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品牌效应。该校的物流管理学院的学生社团“小芽物流协会”与申通快递、速尔物流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全校及学校所在区域内开展快递和物流服务项目,使得学生社团工作社会化的功能和意义凸显。
[参考文献]
[1]蔡其明;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2]邓武林;高校学生社团的目标与使命[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1期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学院)